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吴立彬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2-16人气:1008

1.前言

   生活中处处有美的存在,教学是一种体验生活美的过程,尤其是语文,丰富的文字,精彩的表达,处处能够体现美的意识。所以,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应该融入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关键。通过进行审美教育深层次的挖掘出文言文的审美因素,把理性的文字内容和感性的体会,抽象的概念和鲜活的形象进行有机的结合,有效地使传授知识和体验美感达到统一。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与掌握,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因此,要特别重视。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教学发展的趋势。

2.高中文言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经历了千年的洗礼,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言文通常都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在艺术形式上的典范文章,被纳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化精华, 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的载体。但现代的高中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 看到文言文就深感头痛。导致高中文言文教学面临举步维艰的局面,主要原因是:(1)高中教材文言文的内容涉及的历史年代久远,文言文中的历史背景、社会形态、文化、制度都和现代学生存在很大的时间、时空的距离;(2)随着历史的发展, 文言文在语言上的表达形式和表现方式,特别是字词的含义等各方面都和现代的学生有着难于逾越的语言距离;(3)文言文中隐藏的各种微言大义,更是增加学生认知和掌握的难度,学生因陌生、艰涩、畏惧而出现排斥和疏离的心理距离;(4)更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往往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拿着文言文的对照译注和教学参考书泛泛的讲解课文,很多教师错误的认为文言文的教学只要靠对照译注就可以教好的课程。在课堂上教读之后就让学生对译文死记硬背, 课堂的气氛枯燥压抑,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叛逆的心理。因此, 要改进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局面, 最有效而直接的方法就是要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审美教育对文言文进行教学,能够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1]。

    总而言之,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任。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能够做到感知美、发现美、追求美以及创造美,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并体会我国传统博大精深的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3.高中文言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可行性

     高中学生还没有真正形成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处在发展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在心理上开始学会独立进行理性的思考及判断,他们情感丰富多彩,对任何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果能够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找到积极的美好的事例来教育、感染、激励、影响他们, 使他们的审美情操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培养他们学会正确的辨别是非与美丑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大量实践表明,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更加深入的认识并掌握文言文的价值,才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所以说,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4.高中文言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研究

4.1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美,诱发审美想象

    文言文语言体现着我国汉语言最古老最深邃的魅力,凝练、精准和形象的语言非常有表现张力,意境深远,韵味无穷,往往简短的几字就能够把偌大的情境展现在读者,使读者产生无限美好的境象。如教材中的《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描写了山之高,水之净,寥寥八字,就写白云、高山和流水三种景物特征。“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在特定的时间动物的嬉戏,使文章更加灵动和传神,传达了一种和谐的生命气息。文章语言言简意赅,大都是四言句,完美整饬。这些绝美的语言在课堂上教师口头翻译是不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文体的特点,挖掘其语言特色,带领学生有感情的进行多遍吟咏诵读,并与学生共同品味揣摩,探讨其蕴含的语言魅力,使学生真正做到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诱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加深其对文章的认识与掌握。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让学生真的陶醉在文言文的文辞、音韵和节奏美中,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4.2亲临文章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审美意识

在高中教材的文言文作品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意旨美,高尚且真挚的情感溢言于表,结构多种多样,语言异彩纷呈[2]。如李白的《蜀道难》中这样写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描绘秦蜀道奇丽惊险的山川,飞流惊湍、奇峰险壑的景象。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重现文章的意境美,把文言文描写的景象搬到荧幕上来,以图片和视频等方式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激发审美意识。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把飞流惊湍,奇峰险壑等场面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彻底的激发学生对文章意境美的感受认识。当然教师自身的形象与语言魅力,也能够营造出审美氛围,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字体苍劲飞扬,普通话标准且有磁性,谦和温柔的教态,幽默得体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美,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并影响学生。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美的想像,教师不应该提很多的探究性问题,更不要琐碎的一字一句进行翻译,应该要留给学生自由发挥想像的空间,使学生有着亲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到文章描述的意境美,加深学生的认知和掌握,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2]。

4.3结合作者的情感美,提高学生审美价值

高中教材中文言文作品,都是经典力作,饱含作者情感的喷涌,奔腾的宣泄着感情激流,给人带来强烈的动感及美感。教师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时要把精力着重放在“情感”上,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去感悟作者的“情感”的深沉、细腻、粗狂、豪放等境界,使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所痛、所恨、所爱的境界,接受文言文情感美的陶冶。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与“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前后呼应结合,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郁悲凉。同时又有“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明了在面对艰难险阻时,应该坚持不懈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不甘天命,不应该消沉甚至自暴自弃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善于挖掘作者最真最深的情感,通过对作者情感的正确理解加上教师自身的经验、口才进行讲解,让作者的情感去感染、打动、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体味和感悟作者的情感中得到自身的洗礼与升华,最终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价值的作用。

4.4感受人物的人格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铸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让学生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健全人格的铸造要有榜样的激励,圣贤人格的感召和文学的熏陶。所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领学生和古人进行灵魂的“对话”,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圣贤高洁傲岸的精神,感受先哲的人格魅力,这是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重要的职责。在教《孟子.告子上》时,要引导学生感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舍生取义精神。“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使学生体会到孟子在得到大任前所受到的各种磨难,面对磨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能够挖掘出人格美,领悟其精神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成功[3]。

5.高中文言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意义

    审美修养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养成的,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的进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使学生学会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以及创造美。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总而言之,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值得在文言文的教学课堂中应用推广。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