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丹青来源:《商业观察》日期:2023-02-14人气:534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工作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商业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对我国各行各业发展造成的影响十分深远。对于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应积极汲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手段,结合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对自身管理制度及组织结构进行科学适当的调整与转变,促使科研事业单位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新型且高效的管理手段,将其应用到科研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可以及时发现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予以纠正,对提高科研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推进中遇到了不少的阻碍,如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对预算管理存在认知偏差等,不利于预算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基于此,科研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发展需求,构建并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全面预算管理运行机制,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及精细化,为科研事业单位战略实施提供强力保障。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的积极影响

对于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充足的科研项目经费是科研事业单位能够顺利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重要基础前提,一旦科研项目经费出现短缺问题,会对整个科研项目进展造成直接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飞速发展,新时期发展形势下的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不同的科研项目,其经费管理的侧重点存在着较大差异,大大增加了项目经费的管理难度,无疑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项目经费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科学有效的项目经费管理,可有效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从而使科研项目经费能够更好的实现成果转化。进一步促进科研资源的有效配置,对科研成果的全全面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是否科学规范,对项目的执行、完成和验收有着直接影响。基于此,我国相关部门逐渐收紧了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审计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对项目的检查和验收,管理力度不断加强,这就需要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不断提高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能力。

全面预算在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年度中有着十分凸出的表现,可以让单位领导清楚的知晓单位全年的收支情况,也可以让相关人员了解单位不同的业务活动范畴,还可以让单位人员充分了解到单位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科研事业单位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单位内部所有部门所拥有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与管理,以提高所有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职能作用。由此可见,对于科研事业单位发展而言,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表现为[1]:有助于运营成本的控制;将预算管理全面贯穿于科研事业单位整个运营过程中,可以让所有内部员工在开展业务活动时注意成本,避免资金支出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另外,通过对各项支出费用进行合理管控,以此约束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有助于对资金投入的合理规划;在年底资金总结时,根据这一年的资金支出情况,对下一年的预算进行科学制定,从而对来年的资金使用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可有效避免资金的浪费。这样一来,既可以保障科研事业单位高效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处理来年资金不足的问题;明确职责,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在科研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单位内部各部门来年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对各项工作环节进行科学管理,以便更好的完成来年度目标。由于全面预算涉及到科研事业单位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环节,需要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增强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目标,保障各项工作均能有条不紊的开展,是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新时代背景下科研事业单位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认知偏见

由于受计划管理的长期影响,科研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全部放在了如何更好的完成科研任务,严重忽视了科研成本的控制,预算管理更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样一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科研项目超出预算规定或随意开支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不论是单位的领导层,还是基层员工,均对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认知偏见,以致其管理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还有一个原因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目前大多科研事业单位根本不具备科学完善的预算执行制度及监督机制,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并未在科研事业单位日常运营中得到具体落实。具体表现为:负责预算管理的人员并未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对实际执行状况调查的不够全面,使得预算编制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未能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考量,导致预算编制系统缺乏规范性;预算编制覆盖面不全面,未能充分发挥其约束作用,在没有财政资金的支持下盲目开展;没有结合实际需求对预算编制进行合理调整。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预算编制失去了原有的约束作用和管理作用。

(二)科研预算管理缺乏科学统筹

以科研为主的事业单位,在科学研究中发生的成本支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给预算编制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阻。通常来说,一个科研项目,从预算编制到具体执行,所有经费管理均由项目负责人进行管理,科研人员只管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中发光发热,缺乏对预算管理的了解也是人之常情。再加上相关预算编制人员在预算编制工作的参与度不高,对经费的明细、支出范围及规定缺乏全面的了解,以致估算出来的科研经费的准确度不高,导致预算编制失去了原本的管理作用。不仅如此,由于科研项目的研发周期比较长,而项目预算编制的时间比较短,这样一来,相关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跟进预算项目,很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预算失去了原本的客观性。

(三)内部审计力度不足

大多科研项目具有规模大、研发周期长的特征,以致部分科研项目经常跨越几个会计年度,在结题时才开始审计。倘若在项目进行中开展审计工作,大多科研单位的实际经费支出不会与项目任务书上的经费预算相差太多,因此在项目结题时,容易出现项目负责人结题前集中调账的不良循环。而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监督,可以确保国家各项财经法规和财会制度全面落实与执行,不仅可以保障科研项目高效顺利开展,还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根据相关研究发现,部分事业单位在纵向课题管理方面严格遵循相应管理程序,妥善解决了各种财务问题。而在横向课题管理方面比较松懈,通常由负责人全权支配,以致大量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考究。这样一来,阶段性审计的缺失,大大降低了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2]。

(四)内控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

在预算项目结束之后,大多科研事业单位鲜少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后期分析与评价。评价预算执行情况是否达标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对科学目的与实际成效是否与预期一致进行分析与研究,这也是大多项目结题时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预算执行情况也是评价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重要依据,通过数据可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直观、真实的反映。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在对考核单位及相关负责人进行绩效考核时,常常规避主观因素,更侧重于客观因素带给绩效的影响。同时考核过后并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正是因为不具备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受到了巨大阻碍。根据全面预算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开展情况来看,大多科研事业单位均不具备科学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体系,使得预算管理失去了自身原本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能对科研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有效制约。此外,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并未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预算反馈机制,以致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较为模糊,并未将预算任务进行科学分解并落实到具体,难以在具体工作中将考核制度加以落实。

三、新时代背景下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

(一)提高预算管理认识,加强经费预算管理

对预算管理进行正确认识,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第一步。对于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全面预算管理几乎涉及了其日常工作中的方方面面,需要全面积极参与和配合,全面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科研事业单位内部高效开展。科研事业单位应深刻意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全员学习与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的知识,让单位内部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模式以及编制方法进行全面的熟知和掌握。将预算执行情况与员工绩效进行密切联系,这样一来,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则会被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全面促进预算管理工作高效开展。通过在单位全体员工心中灌输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知识,提高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视为单位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通过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对科研事业单位的业务流、资金流、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科学整合,以此促进科研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清晰的认识到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各种举措提高科研人员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法律意识以及对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视,以促进其编制经费预算水平的提升。以往的预算编制与财务管理统一由财务人员负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需要将大量精力投放到各种财务事务处理上,将预算管理推向了边缘化。要知道,预算管理在科研事业单位日常经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由单位领导牵头,挑选一些业务能力强、熟悉预算且善于管理的人才,组建一个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加强与科技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对预算编制提供正确审核及科学指导,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合理调整,最大化的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率[3]。

(二)建立多部门合作管理制度,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和科学性并重的工作,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需要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及项目部门全程参与。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财务制度,对项目经费进行科学管理及高效利用,为广大科研人员能够更好的完成科研任务创造优质环境,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主要负责三个方面,分别是:提出年度项目经费总预算建议;对年度项目经费预算进行科学审定,同时联合财务部门下达预算;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财务部门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主要负责三个方面,分别是:对年度项目经费总预算进行严格审批;与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审定并下达;按照项目经费预算和本单位项目经费使用及管理等相关规定进行审核、报销,涉及到政府采购的项目经费,应对项目采购的政府采购批复书、购销合同等文件进行全面审核,查看这些文件是否齐全,倘若文件不齐全的话,则不予报销。项目部门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主要负责三个方面,分别是:对项目经费预算进行编制;落实项目约定支付的匹配资金及其相应的配套条件;提交项目执行情况及相关财务报告。

为了更加全面的监控资金使用情况,避免因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出现信号差异,最大限度的减少管理阻碍,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网络平台。为了保障搭建的网络平台更具科学性及可行性,科研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及需求,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平台。 将科研管理部门、项目部门和财务部门构成一个统一的项目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在该信息平台中上传所有相关信息。当项目部门报销项目任务书没有做预算科目时,系统会自动发生报警,财务部门不予处理并退回发票,以保障实际支出与预算编制支出的一致性。科研管理部门可以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随时查阅,及时与项目部门取得沟通,以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只有将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项目部门进行相互制约与协调,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4]。

(三)规范全面预算编制流程

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工作是指通过对可严重各种资源消耗指标、费用开支指标以及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核定,以此对主要任务指标加以明确,并将这些任务指标进行层层分解,最后逐步的落实。因此,必须避免全面预算编制方式的单一性,而是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如实时互动法、分级编制法、上下结合法等。在编制具体预算时,需要对单位资源及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批复,对于预算调整部分,应由具有相应权限的个人或机构进行审批,并通过相关程序对预算执行进行合理调整或适度约束,以免出现流程不畅、方法不清晰等情况,杜绝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等问题的发生[5]。

(四)加大审计力度

审计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科研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是保障项目经费管理工作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条件,基于此,非常有必要加大审计力度。在高质量、高标准的审计工作介入下,可以将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快速、准确的查找出来,同时结合实际问题制定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避免项目经费管理工作出现任何差错。对于选中的项目,在项目开展中期阶段进行检查,为项目研究提供经费使用分析,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服务保障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在项目结题审评验收时,强化项目审计,为项目编制审计报告。由此可见,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可有效避免工作疏漏和腐败等问题的发生。对于科研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监管漏洞,相关管理人员应对预算编制全过程进行密切监督,尤其是预算执行情况,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与管理。分析综合情况,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中每项环节的管理与监督[6]。

(五) 增强预算执行结果的财务评价,健全绩效评价

对科研项目资金进行考核评价, 既是对预算编制水平的检验,又是对预算执行的有效监督。结合实际情况将各项考核指标设置好,并制定合理的预期目标。之后将预算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进行分析与对比,将各项考核指标和制度作为参考依据,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考核与评价,将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真实客观的反映出来。预算绩效考评要与社会效益进行有效结合,考察该项预算对事业发展、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效益,并以此为依据,对该项预算下年度是否具有预算作用进行全面考察。绩效监控的主要内容是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包括产出指标的完成、效益指标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的实现程度及趋势。科研事业单位要对绩效监控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通过严密监控,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以及绩效目标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将问题一一化解。完善项目管理方法,对绩效目标无效路径加以深度优化,确保绩效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于执行中追加的预算,应结合实际需求对绩效目标进行适度调整。对于预计无法完成绩效目标的,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预算进行及时调整。建立科研项目退出机制,实施绩效考评问责制度,真正形成一个“奖罚分明”的考评问责机制,让科研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7]。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研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科研事业单位以科研项目经费为基础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为国家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科研项目经费投入多少以及是否科学合理运用决定了项目发展的好坏。近年来,随着科研事业单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渠道实现了多样化,不同的科研项目,其财务管理的侧重点存在着一定差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项目经费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科研项目对科学研究课题本身的内容十分注重,以致于常常忽略财务方面的管理,然而,对项目经费进行科学有效管理,是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率的前提基础。只有把效率与成果并重的项目经费管理,才能更好的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成果转化。基于此,科研事业单位应深刻的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全面预算编制流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从而对单位科技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此提高科研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促进科研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