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柜人工巡视问题
国网近年来大力推广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以装备高度集成、先进适用为目标,遵循功能集约、信息集成、设备智能的原则。在智能变电站中,智能终端柜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部的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等智能模块对工作环境的温湿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应用的电子互感器和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
根据《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220千伏变电站现场运行通用规程智能设备部分》相关巡视要求,要求智能组件柜应对柜内温度、湿度具有自主调节功能,使最低温度保持在-10℃以上,最高温度不超过55℃,湿度保持在90%以下,柜内应无凝露和结冰,温湿度显示与后台显示一致。加热器通电后表面温度应不高于85℃。柜内IED及其它电气部件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80mm。需要定期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测温检查,重点检查并记录保护装置背板插件、光纤接口、直流回路的空开等温度;光纤接口的运行温度不应高于60℃。因此智能终端柜及其内部智能部件的温度等运行工况的有效监测对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颇为重要。
目前,变电站智能终端柜的巡视主要是定期人工巡检方式,由于其存在固有缺陷,在实时性、可靠性、准确性等方面,均很难满足现代变电站智能自动化、网络信息化、规范标准化管理需求。
智能终端柜人工巡视问题
通过对变电站智能终端柜的日常定期人工巡检方式的分析,本文主要总结了两点问题。
1 耗时问题
在实际巡视中,变电站智能终端柜数量较多。为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运维人员需要依次逐一打开智能终端柜,使用手持红外测温装置对整个柜内进行测温,耗时较长,相应的,整个变电站总巡视耗时也会延长。而在夏季高温、设备出现缺陷等特殊时期,运维人员需要加强巡视频次及力度,无疑又会额外增加巡视时间。站内智能终端柜的智能组件红外温度检测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前准备工作,同样增加了运维时长。
2 缺陷故障发现率和排除故障的及时率问题
实际巡视中,运维人员基本是在全面巡视或者熄灯巡视的时候对智能终端柜进行测温。熄灯巡视每月不少于1次,全面巡视三类变电站每月不少于1次,四类变电站每2月不少于1次。显然在巡视周期外,有可能会出现智能终端柜运行工况异常情况,但运维人员却无法及时发现,不能及时排除故障隐患,有可能会使缺陷事态扩大,造成设备损坏,影响电网运行。
状态检测系统的构想
基于提高智能终端柜巡视效率及发现状态异常的及时性,结合变电站智能终端柜的实际情况,本文构思了柜内状态监测系统的现场要求。该系统应能够减少人工巡视打开柜门的次数和时间,能够实时监测并上传空调等柜内装置运行工况,能够实时通过红外设备监测柜内设备温湿度变化,能够可靠、迅速反应异常情况。
柜内状态监测系统中最重要的装置为温度检测装置,初步设计是采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传感器。为了实现对柜内智能部件温度的精准测量,可以采用红外测温传感器阵列的方式,通过传动机构对柜内器件进行扫描。传动机构可以采用导轨和步进电机。通过将导轨安装在智能终端柜柜内一侧部位,在垂直于导轨的水平方向安装排列好的红外测温传感器阵列,在导轨上上下移动进行扫描测温。
同时在智能终端柜内还应设计安装柜内环境湿度传感器、柜门状态检测传感器、柜内烟雾传感器、空调运行状态检测器等,通过柜内数据采集器采集各个传感器信号,完善智能终端柜运行工况监测,更加全面可靠的实现智能终端柜的巡检。最终,将上述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到后台进行分析。
由于后台数据的可靠性高及人机交互界面的友好性,运维人员可以快速定位到故障智能终端柜,提高故障发现率及排查率,有针对性的进行复查巡视、处理故障等工作,减少智能终端柜及柜内设备运维工作时所需的时间和难度,达到省时增效的目的。智能终端柜柜内状态监测系统的使用可以提高智能终端柜运行的可靠性,保障电网持续可靠安全稳定的运行。
结语
本文分析了智能终端柜人工巡视的耗时问题,缺陷故障发现率和排除故障的及时率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柜内状态检测系统,提高运维人员对智能终端柜的运维效率和发现柜内状态异常的及时性,提高智能终端柜运行的可靠性。同时,这种柜内状态检测系统的进一步研制仍需验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