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乌伊河一带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乌伊河一带区域上位于东安-高松山燕山期金铜多金属成矿亚带中,岩浆活动频繁,有利于成矿,研究区位于伊春—延寿多金属成矿带—二股金、有色金属成矿亚带的中北段,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铅、锌、银、铁、钨、钼等多金属共生的成矿带之一。区内岩浆活动包括侵入和火山作用,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下与成矿关系比较密切。本文通过对乌伊河一带地层、侵入岩、构造等地质特征的深入综合研究,认真地分析该地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并对该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远景分析。
1 地质背景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加里东期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北段,大至相当于赵春荆等(1996)划分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构造带北段。中生代以前属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弧盆系之伊春-延寿岩浆弧,中生代以来以来属于小兴安岭-佳木斯岩浆弧之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俯冲碰撞型火山侵入岩带。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据《黑龙江省岩石地层》,研究区地层区划属于滨太平洋区(一级)张广才岭—南楼山地层分区(二级)的北部乌伊岭小区(三级)。研究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生代晚期的火山岩地层,经1:5万区域地质填图研究,研究区中生代火山岩地层主要为甘河组。新生代第四系主要为厚度不大,分布零散的残积物、坡积物,以及在河谷中相对连续分布的河流阶地堆积物、河床冲积物和河滩沼泽沉积物,多呈松散—半固结状态,白垩系下统甘河组在研究区大面积出露,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组合,岩石类型较为复杂,岩性为灰黑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玄武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等。研究区附近高松山金矿其中一种金矿类型为角砾岩型,与火山角砾筒(体)关系密切,推测研究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2.2 侵入岩
研究区侵入岩极为发育,位于佳木斯地块西缘、伊春一延寿中加里东期花岗
岩带及伊春一玉泉晚印支期花岗岩带。主要呈NNE或近SN向沿汤旺河断裂(嘉荫一牡丹江壳断裂的一部分)东侧大面积出露,分别为晚三叠-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晚三叠-早侏罗世粗中、(中)粒似斑状含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晚三叠-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系列。区内还有浅成的花岗斑岩、细粒碱长花岗岩、闪长岩、闪长玢岩等各类脉岩,以岩脉状产出。
2.3 构造
区域构造位置处在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拉张地球动力学环境,拉张断陷作用强烈,尤其是侏罗世一早白垩世中期强烈的中燕山运动,伴随大规模的断裂活动,并产生一系列的SN、NE、NW、NNE向断裂和断陷盆地,导致中酸性火山喷发一超浅成相杂岩侵入和火山机构发育。研究区内构造以张性断裂构造为主,断裂构造活动十分发育,主要表现为库尔滨—罗圈河隐伏大断裂。
库尔滨—罗圈河隐伏大断裂:该断裂沿库尔滨河分布,呈北东向,波状延伸断裂西部为新生代沉降区,明显的控制了第四系玄武岩的布局和水系的展布,东侧为隆起区,中生代基底广泛出露。断裂在区内沿库尔滨河河谷分布,断层多被掩盖,具压性左行特点,形成时代为燕山期,且属近期仍活动的断裂。
2.4 地球物理特征
工作中对研究区主要岩性进行了系统的电参数测量,从电参数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区内玄武岩极化率相对略高于其他岩性,各岩性极化率差异不大。从电阻率上看,安山岩的电阻率相对较高。
全区磁场整体以规律性不强的锯齿状波动的杂乱磁场为特征,ΔT波动范围一般在-2000—2000nT之间;研究区北部磁场多为跳跃式、梯度变化较大的正磁场,南部磁场波动稍弱,符合甘河组火山岩地层的磁场特征。磁参数测量结果表明,本区安山角砾岩磁性最强,上述呈线型延伸的磁异常可能多与下白垩统甘河组安山角砾岩有关。研究区南部成大片分布强度稍弱的磁场可能是平缓铺盖的喷发岩引起。
全区视电阻率值普遍较低,大部分地区视电阻率值在200Ω·m以下,尤其是研究区中部和东南部,部分区域视电阻率小于50Ω·m。区内第四系覆盖层较厚,且饱含水分,形成了类似沼泽样低阻覆盖层,低阻覆盖是造成本区激电中梯工作无法进行的主要原因。
2.5 地球化学特征
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四处规模大、强度高、元素异常形态吻合好的组合异常,分别为HT-15异常、HT-16异常、HT-22异常、HT-23异常。
Ht-15号异常:该异常中心位于研究区东南部,位于124-132线156-170点之间,面积0.105 km2,形态为规则状,走向为南北。该组合异常由Sb、As、Pb、Cu、Bi、Ag等元素异常组成,套合较紧密,以Ag为主,Pb、Cu元素强度高,有较明显浓集中心。该异常位于白垩系下统甘河组玄武岩中。
Ht-16号异常:该异常中心位于研究区东南部,位于122-134线178-200点之间,面积0.105 km2,形态为规则状,走向为南北,该组合异常由As、Pb、Cu、Bi、Ag等元素异常组成,套合较紧密,以Cu为主,Cu元素强度高,有较明显浓集中心。该异常位于白垩系下统甘河组玄武岩中。
Ht-22号异常:该异常中心位于研究区中部,位于120-122线250-284点之间,面积0.21 km2,形态为不规则状,走向为东西,该组合异常由Sb、As、Pb等元素异常组成,套合较紧密,以Sb为主,Sb元素强度高,具内带,有较明显浓集中心。
Ht-23号异常:该异常位于研究区东南部,114线168-172点~120线170-180点之间,面积0.18km2,形态为长条状,走向为南北,该组合异常元素较多,没有统一的浓集中心,但异常规模为全区最大。该异常位于白垩系下统甘河组玄武岩中,经槽探工程查证,硅化一般,伴有黄铁矿化和褐铁矿化等。
3 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及远景分析
研究区地层区划属于滨太平洋区张广才岭—南楼山地层分区的北部乌伊岭小区。研究区位于伊春—延寿多金属成矿带—二股金、有色金属成矿亚带的中北段,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铅、锌、银、铁、钨、钼等多金属共生的成矿带之一。已发现的矿种有贵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燃料等矿床、矿点、矿化点,主要以金矿床为主,如团结沟岩金矿床、平顶山岩金矿床、杜家河岩金矿床、乌拉嘎水系砂金矿床等。矿产的种类、数量、规模及成因类型多样。
研究区内地层岩性较复杂,主要为火山岩与侵入岩,岩脉较为发育,区内断层发育,主要表现为近南东西向美丰河断层断层及南北向美丰林场―上游林场南北向张性断层等。区内火山岩十分发育,火山岩浆是内生金属成矿的主要热动力源,其中岩浆水、自然大气降水或围岩水经不断的热液对流循环,使围岩中的金及多金属发生大规模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