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媒体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路径及发展策略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文化建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较长的节目发展历程中,我国文化类节目融合现代科技逐渐走向精品化。国内首个考古空间探秘类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制作,该节目选择了较为“冷门”的考古主题,围绕中国考古百年历史的重大考古发现、文化遗存、遗址文物,在内容或形式上进行创新,让人眼前一亮。
沉浸体验:科技赋能与跨屏交互创新传播路径
趣味“考古”:第一人称,交互生产内容。XR(Extended Reality)又称扩展现实,包含了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是一种新的沉浸式技术。《中国考古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XR团队首次将庞大场景运用到节目录制当中,根据历史资料,使用1600块屏幕,运用XR技术将副舞台打成立体的舞台呈现空间不同于绿幕和蓝箱的制作方式,XR空间能够使推广人置身其中感受其雄伟壮观,带领观众所见即所得的呈现内容,还原考古场景。《中国考古大会》带领观众踏访了良渚遗址、贾湖遗址、周口店遗址、殷墟遗址等十二大遗址,与此同时多场景转换是XR技术最大的特点,例如,在第九期《探秘尘封的地下秦朝:秦始皇帝陵》这一期的XR空间中,制作了六个独立精美的场景空间,有俯瞰秦始皇陵的场景、秦始皇陵附近地貌的场景、等比还原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的场景。以第一人称视角引领观众进入遗址,借助大量真实有趣的道具,在呈现的XR空间中呈现出考古过程的生动再现,解锁文化密码,汲取历史知识。例如,在第一期《五千年前的神秘古城——良渚》中,向观众展现了考古过程中常用的“悬空操作法”、国宝重器“玉琮王”和“钺”等相关道具和操作方式。形式丰富活泼,真正做到了趣味性与知识性有效结合。多重空间打破了传统演播厅节目的局限性,历史场景的重现,使观众跨越时空对话千年历史,在交互参与中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
科技“考古”:现实与虚拟融合,沉浸式体验。在融媒体传播的语境下,传统的多媒体舞台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这使得国内众多电视台都在不断尝试并突破,以寻求全新的舞台体验。在《中国考古大会》中,科技赋能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创新亮点之一,通过融合AR、全息投影、VR、5G等多种技术,创造出一个虚实交融、个性化、沉浸式、极具震撼力的空间体验。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考古直播当中,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般的感官刺激,让观众能够全方位地接触博物馆展品,并与博物馆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激发人们对考古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在观众的视听体验中,各种舞台场景、灯光舞美和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视听环境,打破了舞台的界限,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展示,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进入历史文化的情境之中。采用主、副舞台配置模式进行舞台设计,根据内容呈现的要求,两个舞台实时生成不同的虚拟场景,利用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精心构建,再现各大遗址的生动风貌,无论是身处现场的观众,还是在电视机、电脑、手机屏幕前的观众,都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物的质感和立体感,为观众带来内心的震撼和民族自豪感。在技术应用方面,我们已经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在文化类节目中,光影与声音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艺术手段与影像语言。《中国考古大会》通过舞蹈和剧情再现的表演形式来模拟古人生活场景,反映山顶洞人生活实景的“火之舞”、展现西汉时期贵族宴饷文化的“紫金夜宴”……灯光随着场景的元素变换而改变,搭配特定的音效,呈现出细腻逼真的舞台效果,增强考古可视化。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搭配空间互动叙事模式、带来“身临其境”的超真实感构成了沉浸式叙事的媒介表达。
融合“考古”:创新跨屏传播体系。依托融媒体的传播语境,文化类节目呈现出了大小屏融合传播的趋势。不同的媒介具有各自的特点,大小屏能够融合共生,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们之间的差异化与互补性。《中国考古大会》是一档在电视大屏播出的文化类节目,技术还原的遗址风貌使用大屏来呈现可以获得更具震撼力和沉浸感的观看体验。而小屏以其便见性,交互性等特点弥补大屏观看的缺陷,给缺席受众创造一种亲临现场“考古现场”,超越时间空间并提供个性化,参与感强的收视体验。因此,《中国考古大会》还非常重视移动端的小屏传播,主动与央视屏,央视网,抖音,微博等众多新媒体应用平台进行合作,将互动,共情,开放的互联网传播基因植入其中,编辑最为核心的精彩内容并从各个角度呈现出来。短小精悍的视听传播形态快速扩散,强调话题发酵。形成长尾效应。此外节目重磅发起答题招募,参加线上答题也有机会加入考古观察员的行列并参加节目的录制。大屏的沉浸体验,小屏的实时互动实现了了观看的交流感与陪伴感,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节目的热度,增强了传播效果。
情感构建:唤起集体记忆,坚定文化自信
走进历史真实,汲取前行力量。考古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存的发掘、整理、研究,带领大众走进历史真实,帮助了解和重构过去的历史真实性。考古学家们以其专业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类社会的种种面貌,并且向我们展示了历史的真实性。而《中国考古大会》中让记忆中尘封的历史以现代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能够更加清晰的感受文物中的文明印记。节目用丰富灵活的视听语言,娱乐性更高的探秘剧情模式,将晦涩艰深的专业信息,转变为大众更乐于接受的普遍性讯息,带领观众走进历史真实,揭开考古的神秘面纱,了解考古工作的日常状态,以及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例如节目第四期为观众探秘了甲骨文的故乡——殷墟,向观众呈现甲骨文的发现、甲骨文的前世今生、青铜器的冶炼过程以及殷墟墓葬——妇好墓等精彩内容,把殷墟活灵活现再现在观众面前。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延绵不断,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不同文明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交流、借鉴,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而考古为大众提供了展望过去、理解现在、规划未来的重要参考。《中国考古大会》每期节目都紧扣着专业考古工作的流程向前推进,“发现挖掘、整理阐述、保护传承”,节目中也能看到各位考古专家和文化学者四处奔波的身影,在传承历史文脉中“接力长跑”,让中华五千年文明延续下去。节目中也有许多令人动容的瞬间,1936年,西湖博物馆的职员施昕更从两片黑陶片展开考古研究,汇总成《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揭开了良渚遗址考古大幕,施昕更孙子施时英在58年后进入西湖博物馆从事考古工作,至今仍在博物馆资料室保存着施昕更写的报告。当我翻开这份报告的卷首语时,第一句话是“特此报告,以此纪念我的故乡”。而此刻,施时英登上《中国考古大会》的舞台,向观众阐述施昕更先生在艰难恶劣条件下依然用赤忱对待考古事业、用真诚投向故乡,连结了一代又一代人。考古令人动容的绝不只是遗址和遗址承载的历史岁月,还有那些擦亮这些岁月的无名工作者们。通过一代代考古人的努力,大众能够更好地走进历史的真相,还原古人的生活和智慧,为历史文明进程提供深度的参考,与古代人民建立起了珍贵的联系,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思考和启示,汲取前行力量。历史需要被尊重,也需要被理解,而考古正是连接现在和过去的一座桥梁,点亮了探索历史真实性的道路,指引着中华民族寻找更美好的未来。
唤起集体记忆,坚定文化自信。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在历史的场合中,中华优秀传统不断沉淀、深深扎根在中华大地,深刻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而《中国考古大会》围绕百年考古考历程中重大考古发现、文化遗存、遗址文物展现给大众,通过文物带领观众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坚定自信,激发国人对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热爱与自豪的情感。贾湖遗址挖掘出得龟甲不仅是乐器,彰显了贾湖先民的智慧以及崇拜龟灵的信仰。这些文物作为承载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表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窗口。殷墟甲骨文让我们看到了文字的传承;海昏侯墓为我们解密西汉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活;城头山的水稻带我们领略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文化。在专家对文物历史和意义的解读中,大众对于这部分的民族文化记忆被唤醒,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促进了民族认同的形成与巩固。让沉睡的文物在考古推广人和专家的演绎下焕发生机,重新进入人们视野,让冷门成了热点,让传统变身时尚,大受年轻人推崇。透过这些考古文物,让国人再次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这就是文化自信。
发展策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未来展望
运用虚拟数字人,跨次元裂变传播。火遍中国的洛天依——中国首个虚拟偶像,为中国的虚拟偶像和二次元文化发展做出了开拓式贡献。随后互联网社交平台与二次元社区的形成,使得二次元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盛行,成为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缘起于国内主流消费人群年龄阶段的沉潜,原本小众审美趣味得到了重新挖掘,并开始和电影,综艺,音乐等行业深度结合,渐渐走进大众视野,虚拟数字人是二次元亚文化与数字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样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虚拟数字人的出现可以改变传统传递信息的模式,利用高度的拟人化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社交媒体的圈层化发展与二次元用户的增加使得虚拟数字人更容易实现“破圈”。在虚拟数字人的系统中,结合不同的场景,还可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造型服装,只需要输入代码,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形象内容,这种模式契合当今年轻人的喜好,引起了广泛关注。例如央视网推出的虚拟主播——小C,以一头清爽干练的短发和高颜值走进了大众视野,小C既能与冬奥前线记者连线互动,也能在直播间与两会专家进行实时交流,其主持的节目《两会C+时刻》节目一经上线就引起大众关注,也吸引了大众对两会的关注度。
在文化节目中设置专属虚拟数字人所呈现的全新的视听体验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历史文化焕发了新的趣味性,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从文化类节目定位出发,塑造专属符号化和视觉化数字人,融合历史文物和时尚偶像引爆社交裂变让文化类节目传播更加广泛。
大数据算法进行垂直细分。近年来,随着新媒介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文化类节目在融合理念的引领下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质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内容创新,吸引观众眼球成为电视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在遵循破圈效应和圈层传播的指引下,对内容进行垂直细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内容垂直细分是指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来划分类别并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对于这类内容的细分,需要运用最新的大数据分析和5G技术等先进技术进行介入,通过大数据对网络社群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受众的兴趣点,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动态数据库,从而为节目前期策划提供更加精准的选题方向。同时还可以将这些热点信息与传统电视节目结合起来,制作出更具吸引力的节目。目前,年轻一代最常使用的小红书和B站,是通过运用大数据算法,以用户感兴趣的美妆、旅行、美食、穿搭等泛文化内容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受众的生活体验,从而在形式上激发他们的兴趣。
文化类综艺的垂直细分必然会使受众群体受到影响,不仅要打造圈层更要突破圈层。首先立足大数据和互联网平台,分析全媒体平台年轻人关注的热点话题,与文化类节目自身的内容设定相结合,使节目在内容定位上更具有针对性、小众化,其次形成口碑传播性,最后破圈影响圈外人。《中国考古大会》节目中舞蹈演绎、推理探秘、都是年轻人喜欢的元素,运用这些元素与考古主题相结合,使节目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从而取得了破圈传播的效果。
跨文化传播,拓宽海外传播渠道。近年来,国内优秀电视节目走向海外逐渐构成一股热流,既实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同时也通过融媒传播全面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的能力和水平。文化类节目想要走向国际的难度远远大于其他节目类型。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没有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很难看懂文化类节目。为了使外国受众更好地选择和接受,必须创新话语表达,需要让海外语境下的观众通俗易懂的理解节目表达的内容并产生共鸣。节目嘉宾的部分可以选择外国友人,例如歪果仁研究协会的成员,高佑思(犹太人)、李星悦(美国人)、夏波波(阿根廷人),跨文化传播对于对于歪果仁研究协会这样本来就以外国博主为主,带着主打国际化的mcn机构而言,本身就自带优势。他们不仅了解自己本国的文化,同时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略知一二,并且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以短视频的形式把中国的现代化更好的呈现给外国人。让他们作为嘉宾,用外国人的思维表现对中国文化的思考,讲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能引起海外受众的共鸣。
为了扩大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范围,文化类节目需要在多个平台上建立联系,以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化。首先,我们将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多个平台上开通官方账号,以定制外语版特辑,将其作为输出海外优质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我们与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展开合作,联合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及中国日报新媒体平台等,共同开展海外宣传活动;利用抖音、快手等移动终端开展视频直播或短视频剪辑活动,实现“一屏双效”效果。在与外交部驻外各大使领馆、文旅部海外文化中心等对接后,该节目将被发布至官方网站,并通过多次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创新话语体系,以更全面、立体、真实的方式向世界呈现新时代中国的面貌。
结语
文化类节目用大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提倡坚定文化自信,建设强国的背景下,为社会提供正向价值。《中国考古大会》科技赋能与跨屏交互创新传播路径,坚持文化自信,引导大众激活重构民族文化记忆,产生情感共鸣,对推动文化类节目的发展、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