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基于我国基本国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从内容角度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涉及价值观念、道德理念、哲学思想以及人文精神。通常而言,文化核心即为哲学,哲学相关问题具体包括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意蕴。至于人的地位角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将人放在最高位,即国之根本。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理念均体现出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人民情怀。从道德观层面来说,中华传统文化基于礼乐政刑,对百姓进行教育,引导其养成不骄奢、宽以待人等优良品质。道德即道的品性,并非只源于自然,也是人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我国的传统道德理念具有十分繁杂的名目,以及十分丰厚的内涵,历史悠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包括仁、义、忠、信。以信待人、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等优秀品德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始终存在于我国人民的文化基因中,是优化个人素质,强化道德素养,推动社会和谐、民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除此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齐治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反映出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开放胸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需要被视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进程极为关键。所谓“两创发展”要将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和转化作为基础,并且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再以文化创造为契机,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全球领域内的发展,扩大文化影响力,使得其传承发展的现实价值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发挥教育价值,优化人文素养。
教育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真理的作用,是优化人文素养及道德素养的重要基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构建“文化育人体系”,所谓文化育人,就是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优秀文化融进血液、浸入心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从而提升人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从古至今对教化的认同度都极高。人,本质上是文化的人。所谓文化,从本质上而言,也是“人化”,即通过礼仪和规范对人们进行教化。所以,想要将文化的“教化”价值良好地发挥出来,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形成协同作用,创设优良的传承氛围。
家庭教育下,孩子会将父母行为及话语作为模板,习惯于模仿和学习。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发展方面,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将诚信、友善及仁爱等优秀的理念和思想融入日常的言语和行为中,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我国自古以来,便多依靠家训和家风对后代进行教育,在设置规范方面也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在开展家庭教育期间,也可以通过家训来加强家风建设。
学校层面上,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利用好校园宣传设施,采用具有时代感、艺术性、创新性,契合学生特点、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积极宣传、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可感、可知、可学,真正达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的育人实效,切实做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
教师是育人的关键,学校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加强这方面的师资建设,提升教师引导教育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水平和能力。同时,还要重视规范教材的编写,借助课程思政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置于社会角度,要关注有效宣传。宣传是大众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文化大众化。想要引导大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明确宣传的核心内容,明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及宣传普及是为了巩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了增强人民的民族自信、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全社会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同时,选择适宜的宣传形式,对于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如,针对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可依靠学术论坛进行宣传;针对普通大众,可挑选一些有趣、通俗的手段,包括故事等,帮助大众更轻松地接受相关内容。
(二)重视借鉴交流,推动文化全球化。
近年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互鉴日益紧密,全球性的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前所未有,各国文化的世界性价值也愈发突出,文化全球化属于必然趋势。所以,基于世界历史角度分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性发展,对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而言十分关键。
1.讲好中国故事。
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未断流。不论是对我国还是世界而言,都弥足珍贵。有效发挥中华文化故事的作用价值,对优化我国对外形象,在全球范围内展现我国文化优势十分重要。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关注概念整合,建立完整的对外话语体系。其次,要提升对外传播作用和影响。对于传播的媒介,要迎合互联网发展脚步,依靠现代化的载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强化传播影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更加充分的展现出来。对于传播的内容,应根据国外受众的习惯和其关注点、兴趣点进行细化的了解和分析,置于全球视角挑选故事素材。对于传播主体方面,要挑选综合素质强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融合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同时,也需要优化翻译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经典著作一般涉及隐喻,通过简单的翻译很难传递其真正精髓,在国外也无法被真正地理解,这就需要结合相关的语言和翻译等方面的专家人才,对如何进行更为准确、恰当的翻译展开深入、系统地研究,促使中华文化更容易被外国人理解和接受。
2.要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和独特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和智慧结晶,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决定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其主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在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化交流互鉴相关活动时,必须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性及独立性,在此基础上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3.探寻多种渠道和形式。
文化交流具有多元化特征。在国外,进行中华文化传播的途径具体有唐人街、孔子学院等。其中,孔子学院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更高,教学模式也更为多元化,在国外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孔子学院在教学方面,要关注中华文化的精神和特质。在未来的发展建设方面,需要重视探寻更多种类的办学模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吸收更多专业人才。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形式方面,可以通过美术馆、展览馆等的创建和改良等,帮助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人民更具体、详细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更直观、系统地体会和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三)重视科技发展,优化表达形式。
想要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充分开发,势必要关注对新媒体新技术的科学应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随着各类高新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普遍成为了当代“潮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虽增加了诸多挑战,但也提供了更多机遇。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结合,对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形式十分有利,可实现其更为创新性和技术性的表达。
具体而言,其一,要重视科学技术的探索和应用,积极和前沿科技实现融合,突出乘法效应。以“VR+古籍”技术为例,其不同于先前的表达形式,主要是改变了二维模式下的书籍阅读形式,使得书籍更为立体直观。基于这一技术创建的虚拟世界,可更直接地刺激人们感官,使人们基于更多角度了解和感受古籍及其相关内容背景等,不但增加了古籍的趣味性,也促使其内容更为直观和简单的被表达出来,更有助于激发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清明上河图3.0》就是现代科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结合的成功案例。其二,基于网络媒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和价值以新颖的表达形式展现出来。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通过情景剧的方式,介绍各文物的背景和历史,让人们更直观、具体地了解文物。例如,《千里江山图》这样的宝藏文物,不但展现了中国传统的高超绘画技艺,也让大众更贴切地感受了何为“天人合一”,激发起人们对自身和自然间关系的反思。再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通过益智竞技的方式,帮助人们学习、掌握诗词知识,感受中国诗词的魅力。《上新了!故宫》此类节目是利用当下流行的真人秀模式,在故宫博物院设置探索任务,对故宫部分未向公众开放区域内的文物和陈列进行介绍,向大众展示了故宫更神秘和丰富的一面。
(四)转化理论知识,重视实践支撑。
认识源于实践。我国历史上的思想文化突出的特征之一便是经世致用,这也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绵延不衰的重要原因。经世致用并非单纯地依靠理论,而是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所以,需要在生活实践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引导大众在实践中提升自身,如此的传承才有价值。
具体而言:其一,重视道德建设,强化道德实践。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各项要求,同时,通过社会服务强化公民道德实践。另外,需加强制度保障,将一些可行性较高、获得群众认可的道德规范转化成法律法规,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创建优良的道德氛围。其二,利用传统节日、传统民俗,提高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参与度。我国的众多传统节日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记忆,有着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强大生命力。各地方各区域可以传统节日为中心,采用新型、现代化的形式庆祝传统节日,组织一些包括手工竞技、歌舞表演等在内的多种活动,依靠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激发调动出来。民俗传统,即各地区民众约定俗成的传统,一般源于群众集体,大众性特征较为突出。对待传统民俗,要用“扬弃”的观点,对于符合时代发展的继续传承和遵守,对于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进行创新和改良。其三,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创造出来的,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展现、传承和创新。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强化大众创新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创意活动深化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而非滞留于表层,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国精神的精髓和源泉,也是中国人民的心灵归属。当今时代背景下,加强文化繁荣,推动文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中国人民的众望所归。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