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各区域在生存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和带动下产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地区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发展与传承的关键。手工技艺以及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主要借助口传身授的形式实现代代传承,但是此种传播形式的影响范围以及传播规模相对较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深入发展造成一定阻碍和限制。然而,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让人们的沟通在空间方面所受到的限制得到有效打破,为内容发布者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互动提供极大便利,从而让用户体会到强烈的参与感,文化信心也得到进一步强化的同时,积极激发并带动大众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传承工作中。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存在的阻碍
2.1“非遗”短视频传播不均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与精华,是人民群众智慧的象征和重要表现形式,其蕴含以及意义较为丰富。从整体角度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显著的多样性与多元性特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以短视频作为途径和支撑进行传播整体成效存在差异化,部分非遗传播成效较为理想,影响范围较广;而部分非遗传播成效一般,其影响受到一定限制和干扰。针对基于抖音平台的“非遗合伙人”相关作品展开全面分析可以得出,按照点赞数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其中前100个作品中有近50%为传统手工艺类作品;而按照分享数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100个作品中,有近30%的作品是关于传统手工艺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涉及诸多非遗项目,但是就影响规模以及影响力角度出发,传统手工艺类短视频在其中占据主体地位,由此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在非遗项目宣传工作方面不均衡。除此之外,传统手工类短视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并且整体具有较强的可观性,便于将其制作成更受大众青睐的短视频作品,进而得到广泛传播和推广。同时,凭借抖音等平台所具备的算法推荐机制,系统在了解到用户过多关注某个类型的作品后,就会将更多与之相关的作品进行推荐,从而致使其他类型的非遗短视频作品难以被受众发现和了解。非遗传播整体的均衡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则会对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性发展造成一定阻碍和干扰,从而限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久发展,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转化带来严重影响。
2.2民众对“非遗”的了解和掌握存在偏差
伴随信息数字化时代脚步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短视频得到更多发展机遇,并且对于传统曲艺以及传统手工艺等能够极大符合视频传播要求和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短视频平台的支撑和辅助下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从而得到更多群众的关注和青睐。结合现阶段抖音平台运行与发展状况而言,减脂,糖化以及核雕等相关非遗短视频播放量较高,而对于节日以及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借助短视频进行形象展现与表达,即使创作出相关短视频,其实际播放成效也较不理想。例如,针对抖音平台搜索“二十四节气”,所查询到的播放量、点赞量以及评价量较高的作品中只有少部分被标注了“非遗”。结合此种状况,非遗短视频传播分化问题较为严重,从而致使民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产生一定偏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路径
3.1提供正确引导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方面来说,需要传承人在未来发展中进一步提升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提供正确引导和必要支持,与传承人以及短视频制作者等达成合作共识,形成合力,协同开展传播工作,以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全面性与均衡性提供强有力保障,让受众对“非遗”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更为清楚的认识,从而让实际发展中存在的认识偏差现象得到有效优化。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以及地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给予更多关注和重视,陆续提出并落实一系列振兴“非遗”的相关计划和措施,同时,针对相关项目传播活动也适时提升了投入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工作的开展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撑。与此同时,在实际发展中政府也应充分施展自身主导能力和作用,针对以往短视频平台中节日、习俗以及中药等项目予以更多关注和支持,并合理借助抖音以及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让其整体视频流量得到显著增长,从政策流量以及资金等诸多方面为短视频传播给予更多力量和支撑,同时有效控制部分“非遗”项目在短视频平台占据主体地位,而其他相关项目则“默默无闻”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鼓励并倡导多方达成合作共识,合理融合多方力量将“非遗”传承人塑造成网红,使其作为“非遗”短视频传播工作的“领头羊”,以此打造出多元发力、协同发展的传播局面。
3.2对传播模式作出必要调整和改进
“非遗”传播工作的开展应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全面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和需求,对传播形式与模式作出适时调整和科学创新。结合相关统计报告可以得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数量已超过10亿人,其中,青年群体占据主体地位。
在以短视频作为支撑和途径进行“非遗”传播工作过程中,应针对当代用户兴趣需求以及个性特质等展开深入分析和全面考量,并以此作为依据和参考针对以往所采用的单一且呆板的传统形式和模式进行合理调整和必要改进,同时,将现阶段极具个性化以及创新性的元素与“非遗”短视频进行有机结合,例如,特效、话题以及背景音乐等,以此让短视频能够抓住更多群体的“眼球”。以洞村竹编“非遗”项目为例,传承人将竹编工艺合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得其所创作的绝大部分作品受到群众青睐,让受众在充分体验生活快乐与兴趣的同时,对竹编工艺进行一定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应对多样化以及多元化作品进行精细划分,以此为用户搜索或查看视频提供极大便利和必要支持,用户黏性得到显著强化。例如,“非遗”峨眉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凌云”,所创作的视频划分成“凌云安逸走四川”“凌公子游记”等诸多板块,播放量已超过20亿。
3.3有序开展“由线下向线上”的转变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应进一步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结合相关统计调查来说,截至2021年12月,我国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累计投入资金量已达到80亿。国家就政策以及资金方面给予极大支持和支撑,以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脚步以及传播成效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各项资金在实际应用期间应具备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同时,也应充分满足时代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持续高效发展的影响和带动下,互联网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上传播模式的落实与开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在绝大部分短视频平台中取得良好成效。在大力支持并有效促进非遗发展工作过程中,应将传播模式由线下逐渐向线上转变,同时,针对部分线下非遗主题会以及推广会等活动进行合理删减或者简化,积极与各类短视频平台进行交流沟通并达成合作共识,让短视频传播优势得到全面施展和有效发挥。另外,也应在实际发展中构建并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
除此之外,也应适时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身技艺水平和专业能力,有效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团队构建力度。比如,积极组织并鼓励非遗传人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活动,让其对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短视频的创作形式以及手段等进行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以确保非遗传承人能够熟练运用并独自完成相关视频拍摄与剪辑等工作,从而让非遗传承人自身技能水平以及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另外,积极鼓励并支持非遗传承人成立符合自身特色的新媒体队伍,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内容进行合理选取和科学剪辑,以此为内容质量以及品质提供必要保障,让短视频平台流量得到显著增长的同时,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成效以及非遗影响范围得到进一步强化。
3.4实现短视频与直播相结合
结合现阶段发展状况来看,短视频网络直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直播带货逐渐成为线下电商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渠道。短视频与直播的结合形式是非遗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深远传播的重要路径和有效策略,实现非遗文化传播形式多样化,让当代受众在精神方面提出的要求和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有效激发并调动受众的消费欲望和消费需求,从而让短视频传播成效得到显著提升。短视频在时长以及节奏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借助具有一定新颖性以及个性化的内容,获取更多受众的关注。而直播时间相对较长,能够为受众提供更为优质且良好的情感体验,让受众在互动以及交流方面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同时也能够对受众提出的意见和反馈等作出及时了解和答复提供极大便利和必要支持。基于短视频与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非遗传播工作,以实现变现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以短视频平台作为途径和依据,非遗传承人可充分发挥直播间场景化优势非遗文化内涵以及相关制作工艺为受众提供详细讲解和形象展示,以当代青年人更喜欢的形式来扩大自身受众规模。除此之外,在进行直播带货过程中,合理利用非遗传承人所具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以强化粉丝对非遗产品的兴趣度和信任度,是实现非遗商业变现能力得以强化的重要手段。以奇人匠心MCN机构为例,此类机构的核心和特色为非遗技艺手工艺,其内部内容制作团队整体对专业性具有严苛要求和标准,制作更符合现代人兴趣爱好以及需求的直播内容。2021年,奇人匠心MCN为抓住“抖音55潮购季”带来的发展机遇,设立“匠心潮有范”专区,以此为非遗传播者实现商业变现并强化变现成效提供必要支持,适时提升对其的投入力度,确保其创作出更为优质的短视频作品,以此为非遗文化实现更为广泛传播与长久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和必要支持。
3.5适时强化内涵
伴随抖音以及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创新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诸多平台所构建的全新领域中逐渐日常化,虽然以抖音短视频作为依据和途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具有一定媒介性和碎片性,但是非遗传承人以及官方文旅部门在此种情况下,针对提升传统文化传播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展开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挖掘,同时,在年轻化以及娱乐化的场域中,探索出实现传统文化内涵得以更为广泛传播和发展的新途径,以此为受众在这个主流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等诸多文化盛行的新兴平台中提供更为优质的视听体验。在此期间,凭借对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让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更为深刻、清晰,以此为实现传统文化日常化分享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在分享期间,也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以保留和传承,让文化自信得到进一步强化,凭借与现代视听语言艺术的碰撞和结合,从而让现代艺术、文化以及传播模式得到科学创新和深入发展,以此让各种元素通过现代表达形式得以形象展现。
就诗词类节目来说,传统电视的诗词类节目的展现与传播的形式较为固化,即使在后期发展中将部分新颖的创意和想法融入其中,伴随时间的推移,也会与受众产生一定距离感。此外,相关节目也对受众的文化水平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了一定要求,如此,则会致使普通信众难以对节目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和全面掌握。但是,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作为支撑和依据的诗词类节目,其制作的内容以及所选用的话语较为简洁且具有一定幽默性,极大满足绝大多数普通受众的文化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使其对诗词歌赋的兴趣度以及学习热情得到极大激发和调动。例如,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借助抖音开展诗词传授与讲解工作过程中,其将诗人以普通人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借助极具个性化的讲解以及简单易懂的解说,而让诗词在现代媒介中得以更为形象的展现,从而更好的让受众与诗人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结束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在强化民族情感以及文化自信等方面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以短视频作为支撑和途径开展非物质文化传播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弊端和不足。对此,在开展“”非遗短视频传播工作期间,应提供正确引导,强化传播凝聚力,并对传播形式以及内容作出必要调整和科学创新,为非遗作品的垂直度以及创新力提供强有力保障,以此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和体验,从而为实现“非遗”得以保护和长久流传提供必要支持和强劲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