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 正文

杭州茶相关非遗及其现状情况统计分析

作者:孙鼎宸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6-26人气:224

1 非遗项目情况统计

1.1西湖龙井茶采摘制作技艺

传承人:杨继昌,樊生华,葛维冬

代表地:龙井村、狮峰山、云栖、虎跑、翁家山村、杨梅岭村、九溪村、梅家坞村、双峰村、满觉陇村、茅家埠村、梵村、灵隐社区等;板桥镇上田村。

产业概况: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杭州天竺、灵隐两寺僧人在该寺开园种茶,被称为白云茶、宝云茶,这在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有记载。作为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名茶,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闻名于世,素有“绿茶皇后”之称,名列“中华名茶之首”,是杭州的一张城市名片。

西湖龙井产茶区域分布在杭州市西湖、转塘、留下、双浦、灵隐等镇(街道),涉及西湖街道11个村(社区)、西湖区54个村(社区),共计65个行政村(社区)

谷雨前后,三四月间,一场包括炒茶大会、茶乡行、茶文化创意大赛、全民品茶日等内容的西湖龙井开茶节将在当地举行。从唐代至今的1400多年间,继2014年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后,西湖龙井茶从寺院的禅茶升格为皇家贡茶、国家礼品茶。西湖龙井茶文化的传播,为促进中国农业重要文化遗产的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推广力度:《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颁布于2001这一条例是我国最早茶叶基地立法条例之一,并且202110月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202111月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这一立法与三次完善提升,充分说明了对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与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一直以来,西湖龙井茶企致力于茶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并与中茶所部分合作成立了茶学院,着力于西湖龙井知识与技艺的传授与推广。传承茶文化、培养茶人才、推广茶产业,助力中国茶产业发展,以产学兼容、产学互动、产研互补的理念融入西湖龙井茶。有投资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以龙井茶为题材的影片《龙井》,成功地将龙井茶文化在西湖的传播推广开来。茶叶学科专家、产业战略专家、非遗传承人、制茶大师等多方面的合作,通过与茶企的合作,共同助力西湖龙井茶产业向精品化发展,为龙井茶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西湖龙井茶企将积极承担起成为中国优秀茶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的责任与使命,以“传承守护西湖龙井”为使命,重视茶与健康、茶与文化的相互关联。

1.2“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

传承人:冯赞玉,楼小红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湖埠村,潜川镇乐平村和湍口镇洪岭村。

推广力度:促销方式有农展会、媒体宣传、户外广告、斗茶大赛、品鉴活动、专家座谈会、农企超市对接会等形式多样、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同样重视的,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红梅的品牌塑造。 结合美丽乡村特色村寨建设,突出双灵村“红茶旅游”理念,以打造“红茶旅游文化特色村寨”为目标,西湖区政府牵头推动九曲红梅茶发展。几年来,该村连续施工,从村口牌楼沿灵山路往上的旅游中轴建设基本完成。沿途景观有九曲红梅文化展示墙、九曲红梅茶文化展示馆及研究所(在建)、板壁山水库、如意尖、百亩景观茶园、百米九曲长廊、特色农家乐等,景区内的文化展示墙等景点。

1.3临安天目云雾茶制作技艺

传承人:郎利方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东坑村

推广力度: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中叶,茶圣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写道:“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随着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如今各地茶企农户也开展多种茶类经营,红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等新产品也陆续开发生产。电视《梦华录》中,来自钱塘县的卖茶文君赵盼儿也通过电视剧情节传播了大量的茶俗知识,这表明天目山云雾茶的推广已经采用了更加大众化和多样化的手段,无论是从技艺的传播,还是历史相关知识的传播,都是值得学习的。

1.4径山茶炒制技艺(绿茶制作技艺)

传承人:周方林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

推广力度:径山茶炒制技艺,近年来有了众多品牌厂家恢复纯手工茶制作,传统技艺传承发扬 同时为了扩大影响力在,糕点厂家的作品中出现了茶糕,帮助地方美食推陈出新。同时绿茶和红茶的结合,开拓出了更广阔的消费市场;与非遗品牌的结合,发扬出径山茶文化。总的来说径山茶炒制技艺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打造全新的面貌,让更多人能够接受。

1.5安顶云雾茶制作技艺

传承人:胡华朋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里山镇

推广力度:有着悠久历史的名茶,素有“七粒米一粒茶”之称的安顶云雾茶,叶色翠绿生动,香气浓郁持久,口感清爽鲜美,汤色清澈诱人。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还有他们的手工炒制技术。富阳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打造安顶云雾茶精品基地和 380 亩示范核心区块,以里山镇为核心,辐射大安顶区域。同时,连续12年举办以安顶云雾茶为主导产品的茶文化节,不断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近年来,安顶云雾茶先后荣获西博会金质奖、中国茶博会金质奖、杭州十大名茶、被誉为“中国茶界十大名茶”的中国绿茶行业最具发展潜力品牌等多项殊荣,被誉为“中国茶界十大名茶”,是中国绿茶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牌2020 安顶村喜获“金茶王”荣誉。由此可见,对于安顶云雾茶政府已有较为完善的保护和宣传推广体系,传承保护与线下推广活动相结合,但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性且现有的推广形式较为传统单一。

1.6顺溪大方茶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

传承人:姚新儿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祝家庄

推广力度:历史悠久但缺乏制作工艺书面记载,后在政府帮扶下完善的体系,但对于群众的推广极少,与同类型茶叶相比该非遗手工制作技艺存在极易失传的危险情况。

1.7代表性技艺:鸠坑毛尖茶制作技艺

传承人:陆发田,章成花,严始红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鸠坑乡

推广力度:目前,鸠坑乡已与杭州市茶科所合作,进行鸠坑良种茶种质资源保护规划课题,并将进一步做好鸠坑茶生产和市场营销文章,重焕昔日贡茶的风采。同时,淳安县茶叶主产乡镇对“鸠坑早”等优质茶叶良种热情看好,将“鸠坑早”作为茶叶发展的首选品种选在了里商、安阳等乡镇的规划中,在当地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采、丰富的农产品和生物资源、完备的技术体系、极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强大的示范和引领能力,创立并传承至今的特色农业生产体系将是今后品牌建设和提升的重点。

1.8雪水云绿茶采摘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

相关单位:桐庐雪水云绿茶叶有限公司

代表地点:浙江省桐庐县新合乡

推广力度:“雪水云绿”商标国家地理标志注册成功,原产地域保护工作于20087月顺利实现。2010年,雪水云绿茶产量达295吨,总产值达11700万元,占全县茶叶总产值的70.9%。名优茶产业迅猛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升级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随着工艺流程的改进,雪水云绿茶的制作变得越发方便快捷,但是推广程度有限,因此其附加值始终不高,而且渠道单一,依然以线下出售为主。

1.9吃咸茶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东塘、獐山一带

推广力度:仁和街道普宁村打造“七味咸茶”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体验式文化旅游,带动村民创业就业以“泡未鲜”为基础,以“企业+集体+村民”的合作模式,走出一条以“七味咸茶”为特色,弘扬非遗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双循环双促进之路。如今,“七味咸茶”也成为杭州市特色伴手礼,名列杭城十大名小吃。

1.10相关代表性非遗:径山茶宴

传承人:戒兴

代表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万寿禅寺明月堂及径山村文化礼堂

推广力度:径山寺和径山茶宴声名鹊起,也吸引了不少日本僧人慕名前来求法学茶。他们中的一些人将径山茶宴文化带回了日本,从径山采回的茶树种子,以及由此演化出的日本茶道文化。山寺还举行了禅茶文化高峰论坛。将径山茶道的由来,中日茶文化的交流,径山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及今天的创新发展视角呈现。受聘为径山茶文化全球宣传大使的十位海外华人华侨,今后将主动参与到推广和传播径山茶文化中来,为径山茶品牌价值的提升提供助力,将中国文化推向国际舞台。全球最美茶诗大赛“诗出有茗非遗杭茶”颁奖典礼暨全球短视频征集大赛“我的幸福茶生活”颁奖典礼也在此举行。两场比赛吸引了中、日、俄、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参与,让径山茶文化通过新媒体视角和国际化语言“圈粉”全球。但不难发现,径山茶宴所传播的文化目前仅局限于东亚,且宣传方式和路径较为单一。

2相关机构

2.1杭州老开心茶馆

地位: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

相关活动:汇集众多传统戏曲曲艺表演,集表演、培训、节目创作于一体的活态曲艺体验馆——杭州小热昏、杭州评话、绍兴莲花落、滑稽戏等,是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2011年开办以来,招收了大、中、小各年龄层的表演爱好者,并制作了《开心故事会》等集滑稽戏、小热昏等非遗曲艺表演为一体的作品,由我市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志华老师倾力演出,作品结合了社会热点与传统曲艺表演形式,扩大了我市曲艺类项目的受众群体。

此外,每逢传统佳节,茶馆还会开展送腊八粥、送祝福、下社区义演等活动,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凡的努力。

2.2西湖区龙坞茶镇

地位:小镇以茶文化为基石,深入挖掘打造,目前已形成“一节两会”为主导,各类茶产业文化活动相结合的全国茶事活动集聚中心,每年3月西湖龙井开茶节、5月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11月中华茶奥会定期举办,同时举办各类活动近百场,形成“月月有节庆、周周有活动”的浓厚茶事氛围,吸引国内外茶界专家学者900余位,茶人群众10余万相聚龙坞茶镇,逐渐成为中国茶界的朝圣地

3.发展状况及问题

杭州茶文化,堪称中华文化中的璀璨明珠,蕴含着千年的历史底蕴和文人墨客的深情厚意。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风雅与诗意,散发着岁月沉淀的芳香。但在这光鲜的背后,杭州茶文化的传播却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后半部份将以西湖龙井茶为例,简述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3.1缺乏系统性的推广和保护机制

缺乏系统性的推广和保护机制,使得这一珍贵文化遗产逐渐被时代所遗忘。这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责任的缺失。政府、企业和相关社会组织应联手,制定出全面、具体的推广计划,确保西湖龙井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湖龙井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茶园的土地资源紧张,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给茶叶生产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茶叶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西湖龙井茶的声誉和市场份额。因此,如何保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西湖龙井茶的品牌形象,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3.3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茶文化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数字时代赋予了茶文化传承特别的现代意义,《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是数字时代茶文化传承的典型代表,该《条例》出台的直接动因是保护西湖龙井茶和传承龙井茶文化的需要,为茶文化传承打开了数字化品牌保护和管理的大门。此外,西湖龙井茶的制作工艺独具特色,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提升茶叶的品质。然而,目前一些茶农在追求产量和经济利益的同时,忽视了传统工艺的重要性,导致西湖龙井茶的品质出现下滑。为此,有必要加强对茶农的教育培训,弘扬传统工艺,推动现代技术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确保西湖龙井茶的品质始终保持优良。

3.4茶文化传播与教育问题

虽然西湖龙井茶文化历史悠久,但在现代社会,年轻一代对茶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较为薄弱。茶文化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导致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影响。为此,需要加强对茶文化的教育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并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编写教材、开设茶文化课程、举办茶文化活动等方式,将茶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茶文化。

3.5缺乏传统手艺传承人

“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早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西湖龙井制作技艺以及文化内涵的肯定同时更需要在保护中得到传承,在传承中提升发展

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是西湖龙井茶文化的核心所在。然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年轻一代的兴趣转移,使得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大多数传承者均为老一辈人,年龄在50-70岁之间不等,但这些传承者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将实践的经验以书面文学的专业方式传授给下一代的年轻人。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在没有福利待遇的条件下,单纯的非遗文化很难具有足够吸引力。因此,及时寻找合适的传承者尤为重要。

3.6消费群体较为局限

消费群体单一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当前,西湖龙井茶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和一部分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成为关键。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杭州茶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也显得尤为重要。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西湖龙井茶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更应走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加强对外宣传和推广、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将有助于西湖龙井茶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除此之外,在宣传方式方面,如今短视频兴起,众多的短视频平台可以成为宣传推广茶文化的重要途径。但多数宣传视频的方式过于老套和古板致使浏览率不高,因此对于短视频宣传茶文化内容的革新亟待解决。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