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融合路径研究
1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背景
据统计,早在2006年之前,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有关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未能形成系列研究主题。2006年国家决定大运河申遗以后,许多专家学者从大运河的价值、功能和遗产保护等方面开启了深入研究。美国的“遗产廊道”理念追溯到2001年王志芳等人首次将其引入中国,2007年起,与遗产廊道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加。有的专家认为大运河的保护不仅要借鉴遗产廊道历史,同时也要对自然保护梳理思路和方法。从而,我国设置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统筹机制,同时,设立了省级、区市、县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与建设的工作领导团队。2018年,在苏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顺利开业,该工作坊尝试从技术层面上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建设思路与实施路径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水是城市的血液,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千年运河肇始于江苏,中国大运河文明的制高点非大运河江苏段无疑。众所周知,大运河遗产最富饶的省份即江苏,这里同时也是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江苏段重要的遗产资源对我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价值。要保护好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资源,首先需要认识它们、进而了解它们的历史和价值、再进行传承发展。尤其对广大群众来说,加强大运河有关的文物知识普及是很重要的基础宣传工作。江苏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先行重点建设区域,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相继出台了《江苏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开发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等标志性项目,努力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利用传承工作走在前列。
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中,2020至2021年的两年时间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益江苏段的全面建设阶段。这个时段现已经束,目前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意义的保护项目已完成建设,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等重大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在江苏“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入库项目,江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一共有13个,包括板闸遗址公园(水工科技馆一期),里运河文化长廊四行系统提升项目,窑湾核心展示园建设项目,三湾核心展示园-大运河非遗文化园建设项目等。现阶段处于建设计划中的深化推进阶段(2022-2035年)的开端。这一阶段争取实现江苏段全线范围内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科学保护、合理实施,数字化陈展体系全面建成,进一步挖掘大运河本体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体制,使得大运河文物资源更多地服务社会大众,也大运河江苏段在全世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2 江苏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融合路径
2.1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的关联
考古遗址阐释的形式及内容取决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遗址本体特征, 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其空间特点则决定了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定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单从修辞来看,其主体属性是国家公园,“考古遗址”是修饰国家公园的。换言之,“考古遗址”会对此类型国家公园的管理产生个性化要求,但仍然遵循国家公园的管理方式进行保护利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新模式,它的建设、定位、运营并不是单纯的提供娱乐与游憩功能的休闲公园,更不是市民广场或城市微更新改造的口袋公园。国家文物局已于2009年制定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原始考古遗址及背景是考古遗址公园的本体,兼具多元化的功能,例如科研、游憩、研学、户外等,在考古遗址保护与传承、研究等方面成为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一方面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是展现中国国家的象征与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我国的国家文化公园的构建,对内强调本土化和民族化,对外适应国际化和普遍化,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有与存续。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纵横三千里、绵延两千年,连接大江与大海,贯穿域内和域外,是流动的文化,平衡了东西,调和了南北,兼济了天下。大运河同样兼济着“国家”“文化”和“公园”三重属性。
2.2江苏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融合创新策略
2.2.1设立标识系统,优化标识信息
设立标识系统是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工作中重要的基础环节,对江苏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遗产点标识的系统化、合理化的完善,将省内最新的有关保护规划、研究成果等以恰当的形式融入标识中,具有积极的文物保护意义和社会价值。标识系统的展示信息应充实易读,标牌以图、文结合,做到主题、内容结构清晰,标牌上不必做长篇文字介绍,如需要可补充以数字手段,如扫码讲解等。对于大运河遗产的介绍要有意识地标明遗产点、遗产园、遗产带的位置关系,通过系统标识明确遗产区的边界、所属河段及文物资源分布等主要信息,从而达到大运河多级文物信息准确、清晰的系统性展现,改善目前多地只对遗产点做单体介绍的情况。在大运河遗产的标识中,对遗产点传承和发展的信息也加入介绍,如遗产的经营业态、传统技艺、非遗传承等,让观者更好地理解这些遗产的文化内涵和运营状态。
完善建立江苏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遗产点的标识,进一步促进江苏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的标识系统化,对政府部门来说,可以完善江苏各地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又各具有地域特色的大运河江苏段综合展示体系,把江苏区域更好树立为全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杆。对广大群众来说,可以让大运河沿线地区的居民和外地观众更好了解江苏省和各地市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内涵,推进遗产保护的社会属性,通过当代阐释助力大运河遗产的活化利用。
2.2.2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展示
国内考古遗址多为土木遗存,地面遗存较少,后期破坏性较大,如何合理的展示历史遗迹成为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的最为核心的内容。考古遗址公园陈展研究内容包括遗址展示方式、展示原则、展示对象和新技术应用等。当然,遗址展示并不是把所有信息完全展示,更不是一次性就能展示完成的。考虑到部分遗址有诸多不可控因素,从而阐释需要随着相关科研的深入而不断整合。就目前来看,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虚拟展示,对遗址产生的物理影响干涉较小,且有利于信息传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发利用亟待创新,怎样选用一种简单且有趣的方式让普通游客主动关注到人类的历史活动,让陈旧、古板的历史文化资源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再一次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传统的辅助展示手段仍不可或缺,但高科技辅助展示手段提高了考古遗址公园的游览品质,VR 技术完全虚拟化的历史古迹就是这种简单可行的交互方式,虚拟的展示一方面可以减少历史古迹与外界接触,避免古迹的损坏,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和管理江苏段大运河文化和历史古迹。
由于构成大运河文化带的元素多而繁杂,现阶段已完成建设的江苏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其展陈形式过于同化,缺乏的本土特色和场所精神,这些要素需要大数据实施准确采集,从而为利用VR 技术的江苏段大运河文化历史古迹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模式开发提供数据库支撑。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保护策略。为了让人工智能在遗址展示领域充分发挥其特色,大运河遗址公园展示方式需要做到三大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方式创新。
2.2.3多学科助力,融合交叉建设
国家文化公园最重要的路径是通过文旅融合活化利用资源。国家文化公园文化类型多,地域涉及广,具有半封闭半开放性的特征。同时,它的存在势必与对周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推脱的影响。文化研究是文旅融合赋能大运河的基础性工程,应积极发挥学术研究的先导性功用,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联合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同样是多学科的交叉来实现的,衍生与拓展性的设计语言更能打动消费者的心理,让历史遗迹与现代产物结合功能和美观,刺激经济消费和审美认同。国家文化公园保护的核心部分有赖于扎实的考古基础工作的支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必须以文物保护规划为依据,对遗址的本体跟周边环境进行真实保护,不能脱离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宏观上更应该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协调一致,解决冲突与矛盾。
以景观设计专业为例,遗址环境整治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植物遗存也是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领域的关键学术点。江苏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的绿化原则必须要规范且合理,一方面符合因地制宜,一方面满足场所精神。历史绿化应遵循客观性与延续性原则,也就是说现状绿化要兼顾现状风貌,可持续的生态保护是植物景观营造首要考虑的因素,此外现有的环境条件与植物材料同样可以令参观者身临其境去感受古今的对比。引入“情境”理论研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情”与“境”的营造体现植物遗存的多样性与延续性,对未来绿化进行最小干预与破坏。就考古学与植物学的研究而言,研究者们通过植物遗迹甚至可以推测出大运河沿岸人类发展的历史与文明起源。由此可见,国家文化公园本身强调将生态、文化与人们生活融为一体,因此既要开展大运河文物本体、周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整治,使大运河及其周边的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得以延续与保护,以完善沿线不可移动文物的文物保护展示,又要依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积极注入文旅项目,开发多元利用方式,兼顾生态保护、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科普教育、助推经济功能等,全面深度活化传承大运河遗产。
3 研究展望
从客观上来看,考古遗址公园的存在与建设本身就在为遗址的考古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场地,以此进一步推动遗产保护、研究、展示等方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构更注重考古工作开展的延续性。从文旅角度来看,遗址旅游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历史遗址就是真实的历史空间,就是历史现场,原汁原味的遗址空间更加具有吸引大众游览历史遗址的猎奇心理,让大众走进历史现场,就是要在历史现场中理解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使大众能够读懂、接受、传承并发扬历史遗址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文化,产生共情与认识的升华。更有助于考古工作与研究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尤其是关注于遗址陈展方法的研究,强调其保护原则中真实性与安全性,实现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确保遗址本体安全、内涵真实的前提下,对于展陈方式的改变,不仅不会影响其价值呈现,还可以促进遗址公园的发展,将遗址中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与价值展示于大众。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基于考古工作、文旅视角、社会现实甚至是大众审美,通过合适的价值呈现来提高保护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大运河遗址保护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 为大运河遗址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加强大运河遗址保护规划专业人才培养, 为大运河遗址保护构筑人才平台。
4结语
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文物资源富集、价值深厚、文化遗产形态多样,许多文物在历史上的功能、现在的运营状态均与全国其他区段有所不同,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为结合文物资源进行相关产业开发,发展江苏特色文化和旅游项目提供了有力条件。江苏段未来的发展要以深入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区段为方向,以特色文博场馆、运河古镇、历史街区、遗址公园等为平台,在有效保护各类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新兴文化产业,推进文物资源价值转化,为全省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应该遵循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量力而行, 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和健全大遗址保护法律及财政保障机制。
江苏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融合路径研究,有利于大运河文化价值深入挖掘,精神内涵活态传承,运河文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展示体系全面形成,运河文化价值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借助不断前行的新认识、新技术、新发展,江苏段大运河文化遗产会一次又一次地展现新的生机与活力,运河文化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与政治价值乃至经济价值都将得到更加全面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