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
一、数字化设计与非遗的发展概况
中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长河中孕育并沉淀下来的精神文明和全球文化的珍贵财富。因而,对于文化自信的提升而言,保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关注和研究至关重要。近年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管理、展示、互动服务和文创设计等方面已成为博物馆藏品的研究热点。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工智能的二次结合,不仅能够实现多样化的非遗展示,而且还可与参观者进行深度互动。在此情境下,人工智能技术在非遗文化传承以及数字化传播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将成为当代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当前形势下产生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虽然在飞速发展,很多地区的博物馆都开发了数字馆藏以及线上展览的小程序,且很多大型展览也都开始重视数字手段的加入。但我国的数字化非遗展览仍旧处在更加注重记录,轻视交互性与传播力度的阶段。通过对案例的研究、梳理和归纳,本文认为还存在以下问题。
2.1数字资源成果与受众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媒介
数字媒体以双向多维传播为主要特点,其交互性强。当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存在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缺失问题。数字资源成果和受众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交互方式和媒介,致使受众参与度不高。当作品大量以数据的形式上传至线上平台后,很容易将原本富有情感的文化遗产变得单一化,人工智能过于理性化的运用使得展品缺少感性化的情感表达,导致展陈在满足参观者的情感需求一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出现较为平淡的观展体验,无法真正让观众共鸣,产生同理心。
2.2数字化传播的内在价值存在认同差异
许多非遗本质上承载着人文、历史情怀等良好的内在价值,所以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并不能单单只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在表象数字化,而是要将其内在的价值通过与数字媒体技术良好的运用结合,对非遗进行有效的传播。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们还处于用数字媒体技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工具阶段,仅仅为信息的查询探索提供了工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体现的表现很不完全。
三、数字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上的案例研究
同济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在2019年的上海进博会《金山农民画》展厅中呈现了多种绘画功能。当观众以简易画风进行绘制后,该实验室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进行再次创作。充分利用了该技术,实验室成功地实现了一秒便可创作出一张高度个性化的《金山农民画》作品,并提供下载和保存功能。
在与作品交互体验的过程中通过理性判断,能够与数字产品进行顺畅的互动,初步的了解金山农民画的基本特征与历史文化,但是对于金山农民画具体是如何绘画制作的,在纸张上又存在哪些考究之类的问题上,当前的数字媒体装置仍有所欠缺。
展览中表现出的各种参观行为,均根据文化遗产的特性分析而设计,强调了展览意义的背后,以及与参观者的情感反馈和情感共鸣程度。此外,在参观初期,通常参观者对作品或展示品的第一印象、感官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反应,对其产生初步感观偏好的判断。因此,在展示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递进式的感官体验、创意构思以及体验者情感反应等具体步骤,全面考虑文化符号在现代表达中的含义和作用。这样的设计策略不仅可以为文化符号注入新的内涵,还可以赋予展示设计更多的表现形式,同时更为注重参观者情感体验的提升。在展陈后期,设计师不仅需关注参观者情感的变化,亦需借助文字、声音讲解、背景乐、影像等多种表达方式构建生动的故事脉络,以传送有效信息,引领参观者情感体验的上扬,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扩大展览的体验界面,同时再现最深层次的人文情感。
四、数字媒体技术的特性分析
4.1可视性
数字媒体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数据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了更好地展现数据的内在特征,数字媒体借鉴艺术化手段进行可视化处理,从而得到更加生动鲜活的数据呈现形式。同时,大型沉浸式系统中的体感交互技术可以大幅提升虚拟仿真场景的视觉效果,从而产生更加真实感的展示效果。在非遗的展示设计中,虚拟物品展览作为一种创新手段,也被广泛地应用。
敦煌博物馆于2020年发布的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该小程序内置多款人机共创游戏,例如用户可运用敦煌元素和部分符号,自主打造出个性化的敦煌丝巾;利用自己的想象力,为敦煌壁画进行上色;并可自行选择参与敦煌历史故事的故事演绎,为各个角色配音等。
作品中,用户能够在确保非遗作品得到保护的同时,通过数字复原的方式对严重损坏的物质文化遗址进行保护,这有利于向观众更生动地展示遗产的原貌。人工智能的可视化特征能够调动参观者的情感,使他们在观展时深入沉浸,自觉“被导向”,激发他们更进一步地探索挖掘非遗文化的热情。
这种启发式交互体验的介入,从而促进了参观者主观性、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并将其转化为欣赏艺术的契机 。通过此类交互方式,参观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内容,而是成为了真、善、美统一的艺术作品的主动创造者,从而与艺术作品间形成了亲密、平等且熟知的互动氛围。这种互动体验,不仅让参观者发现自身在当代和未来的价值所在,也能实现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众教育使命。
4.2即时性
即时性意味着数字媒体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后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可以通过镜头或红外感应捕捉并分析各种复杂场景下所需要的计算任务。技术方面的持续优化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装置在复杂环境中短时间内取得精准感知和决策能力至关重要,同时,这种技术的不断升级也在推动数据即时呈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此问题,可从算法的角度出发,运用相关算法将参观者的行为和信息等各个方面的“碎片化”内容进行持续性的汇总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迅速构建“动态化”的情绪信息模型,从而让参观者更加容易地获得良好的参观体验。这些努力不仅会提高正面情绪值的反馈比率,也将直接影响观展活动的效率和方向。
4.3交互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生和继承面临的挑战是研究者们关注的核心议题。参观者可根据数字装置的设置的感应内容穿戴设备,创设具有互动功能的仿真情景,实现个性化体验。 例如在敦煌的展览中心,我们可以穿戴上VR设备,对未开放的“特窟”进行虚拟仿真的参观体验。此外,随着后续设备的应用推广,情感交互系统能够收集参观者在互动体验中产生的心理和行为数据,并通过适当的激励反馈为参观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4沉浸感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沉浸性特征可以增强展览的魅力,传递更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包括历史脉络、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表达等方面。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可对数量众多的图像进行视觉显示实验,旨在让观众感受非遗在历史演变中的巨变,幻想穿越时空,拓展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视野,从而在情感上达到高潮并引发共鸣。启发式的体验方式更注重交互过程中结果的不确定性。
参观者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创作行为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性,按照个人理解独立创作符合非遗文化精神的作品。宋应星在其著作《天工开物》中曾指出:设计制造应有“实用于日常生活”的效果,而传承发展非遗文化的核心在于让它重新走入民间生活。利用智能化手段协同参观者进行人机共创,能够使得这些古老的文化焕发出现代的活力。
五、解决方案
5.1原生展示内容的情感化呈现
非遗展示的核心内容不是有形实体而是无形技艺、艺术价值及文化底蕴等,这些价值形成于历史的时空变迁中。因此,在展示设计中不仅局限于静态的单一实物,而应增加多元化内容,创造更具互动性的展览场所。从内容层面上看,非遗的特殊思维特点与艺术形态决定了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的引入使得交互方式智能化,智能交互多维度感知通道的提供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通感体验,真正实现了虚拟现实的“化虚为实”理念。例如,一幅北宋赵传的《听琴图》通过SAFA的虚拟现实技术得以成为一个真正的沉浸式艺术作品。此作品的观赏者不仅可以穿越至画中,而且可以与宋徽宗一同聆听美妙的乐声,还能欣赏书童在宋徽宗身旁谦逊的姿态,向他施以礼节并随后紧跟在身后。
人工智能技术可模仿历史文化语境,带领参观者穿越千年之际,毫无违和感地与历史人物对话。此外,基于原生内容的非遗展示常常会进行情感化表达,以此避免参观者的视觉上过于科技化,偏离非遗之本。利用虚拟化、情景化、交互化等手段,改变了非遗展示方式的固态思维,推陈出新,颠覆了传统展陈方式所造成的隔膜。通过不断深入地进行情感化设计处理,使参观者更好地沉浸于非遗文化之中。
5.2参观者情感数据的优化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设计在实践经验以及对参观者心理深入分析方面存在不足,设计师们较少关注情感因素对观众认知深度及信息交流质量的重要性。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可通过参观者的认知特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交互式展示。以《宜兴紫砂》为例,在该作品的陶艺制作技艺展示中,结合可穿戴设备的体验者运动姿态、技术角度数据,人工智能系统可进行数据采集、比较以标准非遗传承产品的生产数据为参照,并实时矫正参与者的技艺不足。整个过程仿佛是由非遗传承人进行一对一的教学指导,为不同年龄和需求的观众提供个性化、愉悦的服务体验,从而拓展观展者对传统技艺的探究和思考。
5.3数字虚拟人拟人化交互
拟人化作为一种情感化设计的有效手段,能够通过创造具有人格化形象的角色和人设来传达各种情感信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展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敦煌小冰”智能解说员 本研究使用敦煌研究院所提供的数据,并利用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的自主知识学习技术进行实时响应,为用户提供有关答案。我们以基于拟人化的虚拟传承人为案例,将其应用于非遗文化的展示设计中,通过参与者的互动体验进行情感意义的建构,进一步促进参观者对非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六、结语
将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选产习俗历史悠久而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其独特性和多样性,非遗既是一种惟妙惟肖地呈现生活方式的载体,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造物思想的延续。因此,为了让大众更好地理解和建立情感联系,随着时代变迁,非遗的展示也必须跟进,技术的发展使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成为了非遗情感化展示设计中的新思路和新工具,帮助传承非遗文化、传播文化内涵。目前数字媒体与社科融合的有效途径仍待探索,尚未形成定论。虽然人工智能在非遇展示设计领域有巨大的潜力,但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与应用,因此需要我们以开放和拥抱的心态积极探索数字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