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域下《礼化行》的阐释分析
1.《礼化行》之符号构成分析
布拉格学派学者卡莱尔·布鲁萨克将符号系统分为视觉符号以及听觉符号两类。T·考弗臧在《戏剧的十三个符号系统》中指出“中国剧场的符号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那些与戏剧性空间相关的视觉符号;第二类是与对话、音乐和音响相连的听觉符号。”本文以两位学者的理论为基础,将《礼化行》的符号构成分析分为听觉符号、视觉符号两个类型,分析《礼化行》舞蹈表演中的不同符号构成。
1.1听觉符号
听觉符号是指用耳朵来感知的符号,在《礼化行》表演符号系统中听觉符号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文化学者扬·阿斯曼认为,每个文化体系中都存在一种“凝聚性结构”,在时间层面上,它把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在社会层面上,它包含了共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这种凝聚性结构是一个文化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之一,它的产生和维护,便是“文化记忆”的职责。
作品第一部分仿佛远古的呼唤,陶埙的旋律向观众传达了一开场就表现出的远古符号。随着音响的带入,鼓的声音响彻舞台。鼓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打击乐器,在这一作品中的应用,无疑是一种象征性符号。原始时期生产力并不发达,打击乐器相比其他乐器更受青睐。这一时期音乐的创作旋律较为简单,歌曲以节奏为主,打击乐可以很好的表现节奏的变化。同时人类常常要抵御野兽的袭击,打击乐器的音震较大,可以吓退野兽,故打击乐也被当时的人们所推崇。
鼓声过后,笛子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下。笛这一乐器同鼓一样,有着悠长的历史,虽然笛子不如打击乐器在原始音乐中占据主导位置,可我国出土的河南舞阳贾湖骨笛实实在在的印证了笛子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在作品中,笛声悠长而婉转,同时又颇有商代“巫乐”的氛围。
鼓声与笛声在作品开头的运用,配合着类似与商代“巫乐”的旋律,向观众传递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符号,将观众带入于情景之中,唤醒观众“远古记忆”的集体无意识。
作品的第二部分由管弦乐作为主体,音乐织体不断紧密,营造着一种紧张的气氛,铜管乐器的使用带给受众一种剑拔弩张的联想与感受,将其带入一种超越现实的“虚境”之中。同时此部分加入了大鼓的节奏,前文中将到,鼓在远古时期具有喝退猛兽、抵御袭击的作用。在本作品第二部分中鼓的使用恰恰相反,
作品第三部分,音响的沉寂过后,编钟的声响表达出“化礼”的意境,在听觉符号上刻意使用到了编钟乐器可见作品的别有用心。编钟兴于周,盛于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金石之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常常是“礼”的代名词。
1.2视觉符号
视觉符号,作为通过视觉感知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人们直观感受的符号形态。在传统符号学领域,视觉符号的研究往往聚焦于美术艺术,如绘画、建筑、雕塑和设计等领域。然而,随着媒介的多样化发展,视觉符号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这些传统范畴。舞蹈中的形体动作、姿态变化、服饰风格以及整体装扮,都是视觉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元素不仅增强了舞蹈的观赏性,也深化了作品的表达力。
在北京舞蹈学院师生们创作的《礼化行》舞蹈中,视觉符号的运用展现了其丰富的内涵。主要通过动作、装束、舞台布置以及语言的结合来构建。动作符号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传达情感和故事;装束符号通过服饰的选择和搭配展现角色特征和时代背景;舞台符号则通过布景、灯光和道具的设置营造氛围和场景;而语言符号,虽然在舞蹈中不是直接的口头表达,但通过舞蹈的节奏、节拍和动作的编排,也能传达出一种非言语的沟通和表达。这四者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视觉符号系统,使得《礼化行》的舞蹈表演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和情感体验。
1.2.1动作符号
整部作品对于动作上有着集体性、象征性的特征。
《礼化行》的舞蹈灵感源于我国重要文物青铜礼器“商周十供”,分别是木鼎、册卣、牺尊、亚尊、伯彝、蟠夔敦、宝簠、饕餮甗、夔凤豆、四足鬲。舞蹈多处运用“商周十供”中商周文明与青铜器符号元素,以文化为根,以文物为据,让“商周十供”礼器上的兽面纹在现代“活”了起来。
“商周十供”不仅是古代王权的象征,同时经过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其更是成为了“礼”的象征,可以说“商周十供”本身就是一种符号,并且所指具有多重意义。同时礼器上描绘多种符号,这种符号也是我国商周文明的一种集中体现。《礼化行》舞蹈作品中,共分为三个舞蹈段落:一为“鸿蒙冥顽”,二为“穆化周风”,三为“习礼成务”。作品借助穿越历史时空的“商周十供”演说着一段“礼”的故事。由此引发受众对蛮荒无知到文明之礼的共鸣情感体验。
将“商周十供”的符号进行再度创作,以“商周十供”器身上的“兽面纹”为形象的切入点,用舞蹈艺术、肢体艺术的手法将其表现出来。例如,在作品中演员集体用舞蹈动作勾勒出“兽面纹”;作品中为了更好的演绎饕餮活灵活现的舞蹈形象,在体态、舞姿、神态以及手型上融入“商周十供”的符号元素,同时舞台利用现代手段进行演绎,艺术创作与科技相结合,呈现出并置同构的效果,古代与现代相穿梭,打造出“视界融合”的符号艺术。
当然,“商周十供”中的符号绝不仅仅是表明的,同时也所指着文化符号。“商周十供”在历史上被多朝皇室所收藏,由素来尊崇孔子的清乾隆皇帝将“商周十供”赐赠于曲阜孔庙,使得“商周十供”加深了礼的符号特征。作品中多处象征性的使用到了这一文化符号,在动作中模仿远古神兽动作神态,对其进行艺术创造,模拟鸿蒙异兽之姿,用这一类符号表达原始族群的“未开化”现象,之后作品动作逐渐富含“礼”化。体态表现为:双手相贴平叠,双手附在胸腹之间,左手在前,手心向内,双手与双肘成90度。随着呼吸左脚向上吸起之膝盖处,身体动势往前冲,做高揖(双手向正前上方推出,微微抬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上半身微微前倾至30度左右)做完高揖后顺势收回,站立挺身、收回双手至胸腹之间。步态动作为上身保持直立、收腹立腰拔背的状态。在面向舞台不同方位时,角位在变化时是将两脚之间的一条直线,呈运动方向,右脚向前迈出全脚掌落地,左脚顺势跟上后半脚掌落地,与右脚之间的距离是一脚之长。用神态、体态与步态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拱手礼的动作直接寓示着由“蛮”到“礼”的转化结果。
1.2.2装束符号
《礼化行》在服装设计上印刻多种“商周十供”与“远古”符号,巧妙地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使得整体视觉效果与作品主题相得益彰。演员上半身的赤裸和淡金色银色相间的铭文,以及金黄色的发装,都展现了一种古朴、神秘的氛围。这种设计风格与其他古典舞蹈服装有很大的不同,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要传达的“远古”和“商周十供”的文化符号。下半身的宽腿短裤裙则为演员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舞蹈动作。同时,这种服装设计也体现了古代礼仪中对身体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与作品的主题相辅相成。
通过这种独特的服装设计,作品《礼化行》成功地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舞蹈表演中,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艺术表现方式,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
1.2.3舞台符号
在《国家宝藏·展演季》中,舞台设计巧妙地延续并深化了“宝藏盒子”这一标志性视觉符号,这一设计不仅体现了“方寸之间见天地”的深邃概念,也展现了设计团队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方式的深刻理解。通过坚持使用这一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舞台成为了表演的核心空间,承载着节目的叙事和情感。
设计团队利用“数控升降”技术和灯光效果,巧妙地在舞台上营造出氛围的变换和空间的延展,使得“宝藏盒子”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背景,而是成为了一个动态的、参与叙事的元素。在《礼化行》这一节目中,立方体“宝藏盒子”与视觉、灯光、道具等元素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影像空间,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
特别是在表现礼节的情节中,宝藏盒子通过投影技术呈现出竹简这一传统符号,将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符号有效结合。这种严谨的舞美设计和现代科技的融合,不仅确保了节目在视觉上的完美呈现,也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样的舞台设计不仅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也为观众提供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
《礼化行》的视觉呈现结合了“大屏+AR+XR”多种技术来共同完成。第一部分用大屏和现场的烟雾效果构成混沌世界,表现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中,视觉结合AR前层出现饕餮纹,与舞蹈摆出的造型对应。随着音乐鼓点的不断加快,同样在AR前层的竹简作为象征意象出现,演员们在被教化和挣扎之间撕扯,表现出野兽被束缚的过程。第三部分主要是XR的视觉呈现,雄伟的大成殿被金色线条缓缓勾勒出轮廓,礼器归宁,表现出野兽被规训后归附于庙堂的过程。在节目的最后,作品音乐结束,国家宝藏的标志性音乐响起,舞台上的“宝藏盒子”影像空间缓缓升起。舞蹈演员个个摆现出“商周十供”上的各种“兽面纹”,与“宝藏盒子”形成呼应,象征着作品形象镶嵌刻画在“宝藏盒子”之上,所指便就是“商周十供”。
1.3想象符号
作品名称《礼化行》中,礼可解释为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礼由心生,内化与心,外化于行”“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在作品中,礼同时引申象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在作品演绎中分三个部分演绎着中华文明的发展的过程。
“鸿蒙冥顽”取“鸿蒙初辟本无性,打破冥顽须悟空”之内涵,意在表达人在初临世间之时,本性混沌不分,须在后天外界内因的各方有意无意地牵引塑造之下,才能破愚为智、化俗为礼。标题符号与舞蹈动作模拟的鸿蒙异兽之姿相结合,重在呈现鸿蒙初辟破冥顽的“勇”。
“穆化周风”取“西周穆天子统御四野、威震宇内而钦定的西周礼制风骨——“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此段配乐逐渐形成规制,礼乐成章,风格表现为肃穆雅正、钟磬和鸣,彰显礼乐初成的神圣性。舞蹈动作以商周十供上的瑞兽为基础,呈现出逐渐生“礼”的文明仪态。
“习礼成务”则是点题之用,意在表述乾隆赐祀典礼器,终归意在教化万民敦礼重义。同时象征着中华文明的赓续发展,由艺术的方式在传承中坚守,并转化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宝贵精神财富。
2.《礼化行》作品之中华民族文化内涵阐释
文化是孕育符号的土壤,而符号则是文化表达和传承的载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不仅是一个概念,它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创造,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社会秩序、人际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它既是观念的结晶,也是行为的指南,更是情感和思想的传递者。《礼化行》这一舞蹈作品以中华民族文化为核心,围绕着“礼”的发展历程演绎出各类“商周十供”所衍生出的诸多属于中华民族特殊的听觉符号、视觉符号与想象符号。种种符号凝聚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演绎着周代的汉族前身华夏这一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历史进程。礼乐文化强调的是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行为规范的统一,它倡导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这也正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通过文物的活化利用,以舞蹈为媒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礼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礼是天地之间的秩序与仪则,乐是中华民族道德的彰显,正如《礼记·乐记》所言:“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3.结语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符号学的视角剖析《礼化行》,探索作品的内在符号机理,充分的以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作品演绎中华悠久历史文化;以作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民族文化符号形成“共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创造中华文明新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