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 正文

气象文化产业发展与基层科技服务链研究

作者:成日晟,梁佳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5-13人气:262

引言

通过气象文化产业与基层科技服务链的融合,一方面能够开辟气象文化发展的新赛道,实现文化科普资源的活化以及科普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带动基层地区气象科学方法的传递、气象科学精神的培育以及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基于此,本文结合气象文创产品,对气象文化产业发展与基层科技服务链的融合展开探究,深入揭示气象文化创意产品在基层气象科技服务中的应用价值。阐述现阶段基层地区气象文化建设短板,以此实现气象文化产业与基层科技服务链的整合发展。

1.文化与气象文化分析

无论是在气象文化建设,还是实现气象文化与基层科技服务链的整合发展,其首要问题就是明确何为文化以及气象文化,且对于文化与气象文化的理解也将直接影响到气象文创产品的设计构思。所谓文化,就是指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丰厚,而文化瑰宝更是不胜枚举,但是新时代下国内却面临文化软实力不足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中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文化强国建设战略,以此拉开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伟大序章。

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广义上的气象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当中关于气象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而狭义上的气象文化多指气象工作人员在气象服务工作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工作能力、创新意识、职业道德素养以及精神风貌等等,气象文创产品是气象工作创新意识的集中表现,是创新工作形式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彰显精神风貌的最好载体,因此可以将其归结为新时代气象文化建设的创新性成果。此外,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之下,气象文化建设已经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文化与气象事业两者相互依存且共同进步,在气象事业中做好气象文化建设工作,一方面能够贯彻落实文化自信理论,进一步凝聚广大气象工作人员的智慧成果,另一方面还能够为加快落实气象事业现代化夯实基础。由此,中国气象局在《新时代推进气象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中提出,要持续推进气象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深化气象文化的研究力度与交流水平,致力于构建一批优良气象文化科普品牌,交流展示各类气象文化成果,通过开展气象文化作品创作,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气象文化精品,以此提升气象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引导力

2.气象文化对气象文创产品的启发

中国气象局在《措施》中明确提出,为推动当前气象文化的发展,要举办气象文化周活动,通过开展气象文化作品创作,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气象文化精品,最终丰富气象文化的内涵。从历史角度来看,气象伴随人类社会共始终,自人类社会雏形出现以后就开始形成对于气象的初步认识,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气象文化已经实现源远流长且多元共融,并创造了无数的气象文化瑰宝,而正是这些文化为气象文创产品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与设计灵感,通过分析气象文化对气象文创产品的启发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天气现象

作为人类社会能够直接感触到的天气文化,人们通过观察各类天气变化情况而总结成经验,并通过谚语的形式使得这些文化源远流长,通过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些谚语可能缺乏理论支撑,但是在远古时期,这些谚语却是人们对气象文化的初步了解。天气情况变幻莫测且风格迥异,无论是晴天、暴雪、台风还是降水均带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属性,且这种属性又具有唯一性,即自然界无法复刻这一行为,因此这种特殊属性就为气象文创提供了灵感,通过天气现象在文创产品中打下烙印,能够使得文创产品更加突出“天气”这一特性,且天气文创产品甚至还能够成为气候文化的“代名词”。目前市场中已经出现融合天气现象的商品,而这些商品同样能够为天气文创产品设计指明方向,如2023年上海老字号服装品牌“大地”与上海气象博物馆的联动:1879年,徐家汇观象台首任台长能恩斯(1845—1923)通过有限的气象学知识,在不借助任何现代仪器的帮助下以手绘的形式将台风结构图绘制出来,且绘制的台风形态与卫星拍摄图基本一致,而“大地”服装品牌则将此次天气现象巧妙地融合到服装当并成为一种服饰元素,这不仅拓宽了服装领域传统涂饰表现方式,同时实现了服装文化与气象文化的融合。

2.2气象历史故事

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资源,其中不少典故均与气象密切相关,如在“草船借箭”的历史故事中,诸葛亮巧妙地利用大雾天气以及顺风逆风,顺利从曹魏中带回十万支箭,而在不久的将来,吴蜀与曹魏赤壁鏖兵最终取胜也得益于大风天气。此外,与气象有关的历史故事远不止国内,如在发生于公元前480年的萨拉米斯海战当中,希腊海军能够以少胜多而击败波斯舰队,则应当归功于希腊海军将领特米斯托克利斯利对风力的了解。除了气象历史故事以外,古人会通过观天象而知大事,今日看来这虽然带有强烈的玄学色彩,但是这也表明气象早已植根于人们的心目当中。与气象有关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通过文创产品的形式再现这些故事,不仅能够起到继承、弘扬历史文化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使得气象与历史文化的联系更为紧密,目前已经出现众多与历史文化有关的文创产品,如西安市为宣传盛唐历史文化,分别打造了李白、杨贵妃等人物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在宣传西安历史文化、拉近城市与游客的距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气象历史故事文创产品设计当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产品持续性地反映出一段与气象有关的历史故事,且相对于其他形式,“历史故事”+“文创产品”的形式更能够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因此其气象文化传播效果也将更为明显

2.4气象设备

中国是世界上古代气象观测记录保存最为完整的国家,且在古代就已经出现气象设备,如公元1424年时,我国出现了最早的雨量器——永乐铜制雨量器,而在乾隆年间又出现了现存最早的标准制式雨量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设备的功能与类型更为丰富,如可以通过激光云高仪以及脉冲激光雷达等观测云的状态,或者通过风杯风速传感设备观测风的状态,这些现代气象设备一部分是依据气象观测原理而发明创造,而也有一部分则是依据古代气象观测设备演化而来,如现当代社会所应用的雨量器就是由古代发展演变而来,且无论是造型还是功能均与古代雨量设备相一致,因此很多现代气象设备承载着古代气象文化历史,并成为这些历史与文化的最好载体。在气象文化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也应当抓住气象设备这一关键文化资源,通过文创产品实现与古代、现代气象设备的联动。当前,国内尚未出现与气象设备有关的文创产品,但是一些其他行业领域的经验可供借鉴,如2022年中国邮政以复古为题材,设计出一批具有年代感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或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通过文创手办的形式再次将其呈现在大众面前,而气象文化文创同样可以借鉴中国邮政的设计理念,将形形色色的气象设备搬到文创舞台当中,由于气象部门所使用的设备非常特殊,基层人民很难探究气象设备的内在秘密,因此气象部门就可以借气象文化实现与基层服务链的对接,以此起到拓展气象服务渠道,填补现有的气象文化服务空白的目的。

3.气象文化与基层服务链的融合

3.1与党建文化保持高度统一

党建文化是气象文化与基层服务链融合的前提还是基础,无论是气象文化建设还是基层服务活动均需要以党建文化为载体,这是由于党建文化具备推动政党政治进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够让气象文化在基层服务链中增效出力,并为基层服务链注入强大的软实力。在这种情况下,气象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其中,发挥党建文化作用,不断强化党支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以此维持气象文化的强大动力,并确保气象文化能够与基层服务链完美融合。

3.2加快构建具备当地特色的气象文创品牌

按照气象类型划分,可以将气象分为大风、降水等类型,因此可供气象文化文创产品设计应用的气象种类非常有限,因此在气象文创产品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适当考虑将地方特色与地方气象特色融入文创产品当中,而这对于打造具备当地特色的气象文创品牌也有一定意义,如上文提到西安市以“盛唐”为主题所设计的文创产品,当基层群众接触到相关文创产品后,便能够在第一时间想到古代长安盛唐局面,由此各地区在气象文创产品设计中既要摆脱“气象”因素对产品类型的限制,又要结合当地气象特征,主动拓宽“气象”的覆盖面积,进而丰富气象文创产品的种类。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内蒙古自治区独特的草原、沙漠以及戈壁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存在密切关联,同时草原等又是基层人民的主要生活环境,气象因素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农业生产等均会造成显著影响,因此在文创产品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可以实现“地域环境+气象因素+生活生产条件”的绑定,如可以在文创产品中向基层人民群众展现沙尘暴这一气象灾害,同时在产品中通过组画等形式向基层人民群众说明沙尘暴气象灾害的产生原因、发生规律以及对农民农业生产等造成的影响,同时为了发挥文创产品的教育功能,设计人员还可以在产品中说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防控基础,或者列举几类能够防控沙尘暴气象灾害的植物,因此提升基层人民群众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气象文创产品不仅能够发挥出教育功能,而且气象部门还能够借气象文创产品这一形式向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气象服务,与传统气象服务不同的是,该类服务形式更为新颖,且人民群众的接受包容程度更高,因此气象部门通常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服务效果

3.3满足设计文创产品的多功能需求

从设计理念来看,气象文创产品不仅要发挥出审美功能,带给基层人民群众以美的感受,同时还需要发挥科普教育功能,最终结合审美、科普于一身。如十三五期间,浙江自然博物院AR科普文创系列产品中,产品以积木、小夜灯等材料为承载,通过发挥AR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使得人民群众在虚拟情境中沉浸式地感受产品所包含的科学知识等。气象作为一门复杂且高深的学科,基层人民群众对于气象学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天气预报”这一领域,而对于气象监测原理、气象信息收集、气象数据分析等内容知之甚少。因此,气象部门就可以借气象文创产品发挥科普功能,并结合气象设备仪器文创模型等提升科普效果。气象部门在为广大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气象服务过程中,需要加大气象文创产品的推广力度,发挥气象文化产品的科普价值,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学科以及气象部门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而这也将为气象服务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的科普宣传和基层科技服务探讨,不仅肩负普及科学知识、传递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使命,更在基层科技服务新赛道探索、气象文化发展中开辟新的路径,将有助于科普资源的活化和科普能力的提升。气象文创产品不仅是气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气象部门与基层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因此,通过做好气象文创产品建设工作,将会有助于传统气象服务模式的改进与转变,并实现气象文化产业发展与基层科技服务链的深度融合。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