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 正文

近代岭南灰塑的东西文化融合研究

作者:郑榕玲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5-11人气:296

一、近代岭南灰塑“西风东渐”的演变历程

1. “得洋气之先”的岭南社会

陈寅恪先生指出:“盖两种不同民族之接触,……其关于文化方面者,则多在交通便利之点,即海滨湾港之地。”张焘先生指出:“广东通海最早,得洋气在先。”就全国范围而言,岭南是对海外通商最早、时间最长、得洋气最先的地区之一。明清时期,广州的对外贸易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称。海洋给岭南带来开放的优势,使岭南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在海外谋生的华人华侨也会返乡修建祖宅祖屋,纷纷将他们在海外学习到的思想文化以及建造技术带回国,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起到了纽带作用。近代岭南社会更是“得洋气之先”,岭南文化呈现出开放、兼容的态度,它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形成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在中国近代思想大变动、大冲撞的社会转型时期背景下,岭南建筑灰塑对西方建筑美学与技艺进行了广泛的吸收与借鉴,将中、西元素在岭南建筑装饰上进行完美融合,使近代岭南建筑艺术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2. 近代岭南灰塑“西风东渐”的演变历程

近代岭南灰塑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西风东渐”中逐步产生变化与发展,从早期的以传统中式为格调,重点部位饰以西式灰塑,逐步发展到中、西纹样混搭现象,再发展为后期的中、西元素高度融合的灰塑装饰。清末民初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乱,民生凋敝、经济衰退,广府地区灰塑的发展陷入低潮,此时由于大量华侨返乡建造民居,使新式岭南灰塑进入大量制作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岭南灰塑开始饰以西式题材作为点缀,在灰塑造型上已没有过去的华丽,逐步走向简洁,不似清代那样精美绝伦、繁缛细腻。如开平碉楼、佛山龙塘诗社等近代建筑的灰塑,多配有西式纹样加以点缀。

到了1920年前后,这一时期岭南民居建筑中的灰塑较清末民初时期的纹理和质感都更丰富,灰塑艺术手法也更为成熟,大量的西式花饰被运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吉祥寓意与西式纹样混搭应用,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如西式的常春藤配石榴或石榴花,西式的花叶配山茶花、玉兰花或水仙花,还有更多的西式灰塑题材本身就具有中式“三多”(多子、多福、多寿)的涵义,如涡卷代表繁衍、棕榈叶代表丰产、西式莲花代表生命等。

1930年之后,岭南灰塑的中、西元素融合更为明显。此时的岭南灰塑既有对传统题材的传承,如文字、吉祥图案等,也有对传统题材的变异,如西式的涡卷纹、莨笤叶纹等的应用。岭南灰塑“西风东渐”的这种变化,体现出近代岭南思想的融通性。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师夷长技的理念使近代岭南文化能够合理吸收、借鉴各式文化,也是岭南灰塑迎来转变的重要因素。

二、近代岭南灰塑的“固本求新”

1. 近代岭南灰塑“固本”的传统技艺

近代岭南灰塑主要还是采用“固本”的传统材料与工艺。岭南本土的石灰是岭南灰塑的常用材料,也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建筑材料,在古建筑的胶粘与装饰塑形中都较为常见。传统的岭南灰塑便是以石灰的产品之一石灰浆,俗称石灰膏为主要制作材料。近代岭南灰塑工艺仍然保持传统做法,一般将石灰膏制作成草筋灰或纸筋灰使用。

纸筋灰与草筋灰都是岭南灰塑传统材料,在制作过程中要加入红糖、糯米粉等材料,工序复杂且需要较长时间浸泡密封再取出揉合。纸筋灰与各种颜料混合拌匀,即成为色灰。近代岭南灰塑工艺中灰塑加彩使用的是矿物质颜料,即从天然矿石中加工提炼而成,其优点是耐久性强,不易褪色。灰塑工匠常采用的矿物色有石膏、朱砂、雄黄等。

到了民国时期,各类新建的建筑中都逐步融入西式结构,如山墙、拱券、柱廊等都常见于骑楼、碉楼和民用建筑中。随之而来的,是灰塑逐渐被使用作这些结构类装饰。这一时期,水泥逐渐被使用于灰塑制作中,其特点是水泥活性较好,加水后水化过程比较快,容易形成胶凝状,更能抵御碳酸的侵蚀,因此耐久性更强。随着水泥的普及与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水泥与石子制成的水磨石、水刷石装饰材料逐渐代替了灰塑成为饰面材料,但基底仍是纸筋灰为原料的灰塑。

2. 近代岭南灰塑“求新”的艺术语言

灰塑融绘画与雕塑于一体,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给人以审美感受的形式”。形式是载体,感受美才是目的。灰塑的造型要根据题材来决定轮廓的组合形式,根据建筑装饰部位决定采取何种表现形式。

在中国传统艺术发展过程中,一直追求“景生意、意生情”的境界,所以在灰塑的创作上也必讲求意境美,但大部分灰塑的整体艺术水平达不到如绘画、书法般的“大雅”。岭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世俗文化,故岭南灰塑题材更多的是与老百姓表达世俗愿望相匹配的,讲求辟邪纳祥的吉祥寓意以及礼义教化的人文故事。在近代岭南灰塑“求新”的创作中,即便是西式风格的灰塑,由于中国人讲究吉祥,选用西方的吉祥物来刻画,也有对寓意的追求。近代岭南是中西文化碰撞期,这一时期的岭南建筑特色是中西合璧,如广州富有市井风情和商业街气息的骑楼建筑、花园洋房等,岭南灰塑也随之以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表达着大众在艺术审美中的变化。

三、近代岭南灰塑“中体西用”多元文化特征

1. 多元文化融合的近代岭南灰塑

岭南文化是本土的南越文化、中原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而成的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多元文化在此地杂糅并形成“在地化”发展。近代时期的岭南文化已经是多元文化融合发展水平较高时期,从岭南灰塑中也能反映出这种特点。例如中山的民居建筑中的山花,有的采用具有典型古希腊风格的三角形山花,山花中间用了西式拱门,拱门及柱头采用了涡卷及巴洛克风格的卷草等装饰纹样,但山花上的图案仍然采用了福、禄、寿、囍之类具有中国传统吉祥寓意的造型或字样。这些都说明近代岭南灰塑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特征。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岭南人外出谋生,在海外务工的华侨长期受西方求实精神的影响。近代容闳主张“勿为大言,只求实际”,这也是岭南华侨文化务实精神的一种体现,这种精神也深刻影响了岭南灰塑艺术。近代岭南灰塑在题材创作上引入了西方巴洛克风格和文艺复兴风格,在山花、柱廊、窗楣、门楣等装饰上常见这些西式风格的纹样设计,反映出西式文化的影响。但在没有像欧洲巴洛克风格、文艺复兴风格那样的繁复和为追求唯美而不注重实际。岭南灰塑在学习西方的同时更注重务实,装饰以美观实用为原则,不过分华丽和张扬。可见,近代岭南灰塑在作品表现方面既继承了南越文化、中原文化的优秀传统,又吸收了西方文化、华侨文化等的精华,灰塑创作敢于创新和破旧,作品表现表现别具特色、不拘一格,散发出独特的光彩。

2. “中体西用”的岭南灰塑表征

“中体西用”,意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早是中国近代“洋务派”的政治主张后冯桂芬、张之洞等也提出中西学融合应用的观点,这些观点主张也同样对岭南灰塑的艺术创作产生思想影响。如前面讲述灰塑题材中西合璧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西方文化融入岭南文化的过程,但在灰塑创作上也只是用于“为我所用”,“中体”的本色仍然被保留,甚至为保留“中体”,会出现“古今套用”的现象。如广州骑楼屋顶有将传统坡面屋顶与砖造拱券柱廊结合的做法,有的甚至在西式立面上做中式屋顶,在女儿墙部位辅以灰塑装饰,这些装饰在纹样的选择上采用云纹、石榴、蝙蝠、花篮等中式图案,同时也会混搭一些西式符号。女儿墙又称压檐山墙,是岭南西式建筑中最常见的屋檐形式,以檐口位置的墙体遮挡后面的屋顶,女儿墙与墙体之间常用各种线脚过渡。有的建筑采用三角形三花,具有典型的仿古希腊风格。更多的建筑应用了拱门、涡卷等巴洛克风格的造型装饰和卷草、火焰等纹饰,有的还设置“世界”和“瓶”(寓意“世界和平”)、“福”、“禄”、“寿”、“囍”之类寓意吉祥的造型或字样。

近代岭南建筑中门窗的造型会突破中国传统建筑方形门窗的限制,在门楣、窗楣上采用了西式的圆拱形、三叶形或三角形等,但在装饰常常饰以中国传统风格的灰塑,呈现出独特的中西结合式的审美趣味。近代岭南灰塑虽然在构图的形式和图案的选择上逐渐融入西式元素,但在题材上仍然是以传统主题为主,在建筑装饰上仍然强调“借物言志”以及感受体验。说明岭南人在学习西方建筑装饰精髓的同时,努力探索自己的建筑装饰时代风尚。

四、近代岭南灰塑“中西合璧”的工艺与遗产保护

1. 近代岭南灰塑“中西合璧”的材料与工艺

近代岭南灰塑的材料和工艺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其将本土灰塑材料与西方水泥花饰材料混合使用的方法,产生耐久性强、材料结合良好的制作工艺,对当地建筑装饰材料与工艺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岭南灰塑的制作材料除了上述用于形体塑造的泥灰材料,还有另一种材料是用于表面上色的颜料。岭南灰塑在色彩选用上较为鲜艳,内地一带较为温和沉着。岭南灰塑注重建筑的色调与装饰部位的视觉适应性。岭南灰塑装饰用色则比内地民居的用色更为大胆,这一方面是因为岭南地区离中原政治中心较远,民间受封建传统等级制度影响教弱;另一方面是岭南地区接受西方文化较早,受西方材料与工艺的影响在用色上更为大胆,如岭南传统的满洲窗也是采用了鲜艳的彩色玻璃。岭南灰塑的用色体现了岭南居民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中西合璧、南北相融、创新求异、百无禁忌,又十分注意适应岭南生态气候和本土民风民俗。

岭南灰塑,运用近代国际的先进材料工艺,与本土的材料和工艺融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工艺。这些中西材料的融合应用,反映了建筑材料与工艺的中西交流情况,以及当地民众对外来文化吸收的主动性与智慧,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同时,部分岭南灰塑的水泥材料,耐久性能突出,历经百年仍然坚固。这对现代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研究有参考作用,具有科学价值。

2. 近代岭南灰塑的遗产保护

近代岭南灰塑数量多,并分散在各民居中,难以统一管理,它们大部分都属于传统建筑或风貌建筑的范畴,未列入文物保护建筑,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对这些灰塑进行修复与维护。这些是造成近代岭南灰塑得不到适当保护而日益损毁的重要原因。为此,本文提出如下措施,以供相关管理部门参考。

(1)及时记录现存灰塑的信息

对灰塑进行三维扫描数字影像留存,建立数字档案。运用3D扫描仪,对现存灰塑文物进行三维彩色扫描测绘,记录外形和色彩。对于屋脊的脊饰以及山墙灰塑等可利用无人机和高清相机进行拍照,进行最真实的数字影像留存。运用感应技术及物联网技术,长期实地监测灰塑的风化程度,建立灰塑文物监测系统。

(2)尽量避免修复性破坏

岭南灰塑的修复应根据灰塑的残损现状进行深度分析,对残损程度的不同提出相应的修复方案。首先,对于残损严重的灰塑,重做或修补主体结构,彻底消除安全隐患,重塑或修补残损部位,再批灰上色;其次,对于局部缺失的灰塑,重塑缺失部位,再批灰上色;再次,对于保存较好的灰塑,清理表面风化污渍,再批灰上色。上色材料尽量使用天然矿物颜料,耐久性也更好。岭南灰塑修复,应以原状保存或保护为主。对于损坏程度较高的灰塑,可适当进行修复或换件,但修复部分或更换的新件应按原工艺、原材料以及原外形尺寸进行制作,并与周边的旧物有明显的新旧对比,以明示新件为现代修补构件。

(3)建立传统材料使用标准的文物保护管理措施

对于传统材料的使用,相关部门应针出台专项的规范或使用标准,界定传统建筑材料的适用范围,明确建筑材料的成分、配合比率、做法要求和使用范围。规范传统工艺施工规范,让施工匠人能有据可循,让管理机构有法可依。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牵头制定传统工艺和材料的施工工艺及定额造价标准,这也是规范行业的措施之一。文物保护主管部门以及建筑遗产保护协会等可牵头制定文物修复工艺等级考核标准,引导传统工艺的匠师参与等级考核,聘请有经验的匠师对辖区内的相关施工建设项目进行专项管理。目前,岭南灰塑的保护需要更细致的保护管理措施。灰塑属于建筑细部构件,其保护管理与建筑主体的保护管理要求不同、技术不同,因此可以依托岭南古建筑文物保护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为灰塑制定若干文物保护的管理细则,以确保灰塑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

五、结语

   近代岭南建筑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屋顶、柱廊、门窗、山墙等部位都融合了西式风格,但大多数建筑的墙体仍然是砖砌,镶嵌石雕装饰比较困难,因此在建筑装饰上仍然以灰塑为主。相比较而言,灰塑容易塑形和修改,成本较低,本土的工匠技术成熟,因此,传统中式大屋和中西结合风格的各式近代建筑在制作线脚、山花、柱头装饰等大多采用灰塑。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岭南灰塑的发展过程,近代岭南灰塑与传统岭南灰塑有较大不同,原因在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水泥逐渐广泛使用,它使传统岭南灰塑与西方水泥花饰两种建筑装饰艺术工艺融合。正是这种融合的特点,使近代岭南建筑充满了中西合璧的异彩。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