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交织与光影交错——蒂姆·波顿电影视觉元素分析
好莱坞“鬼才导演”蒂姆·波顿的电影因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风靡全球的同时,得到了学界热议。多数学者从其电影影像风格、情节叙事、美学艺术、音乐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认为黑暗、恐怖与反叛在他的影像世界中贯穿始终,而这恰恰指向了“哥特”(Goth)这种文化形态的本质所在,于是将“哥特式风格”当作其个人电影的主要元素,而进行了全面的认证和解读。但鲜有学者对其影片从色彩、光影进行分析,本文拟从蒂姆·波顿的多部经典电影作品出发,通过对其色彩、光影的分析,研究其背后的情感内涵。
一、色彩分析
色彩语言作为视觉元素被编码,是电影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它赋予电影丰富的内涵。从心理角度而言,色彩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它诉诸的不是意识,而是表现性的气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视觉上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解释构图线条,却能够接受其颜色,容许它们的象征意义。因此,色彩所传达的心理因素能够比较容易得被观众接受,不同的色彩暗示了不同的含义,也成为丰富人物形象和促进情节发展的重要视觉元素。
(一)无彩与多彩的交织
蒂姆·波顿的电影色彩多为无彩色的黑白、阴冷灰暗的冷色调以及高纯度的对比色,以至于提到他的电影总给人一种“哥特式黑色幽默”的阴郁、压抑和恐惧感。而他的电影之所以能给人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恰好在于他在电影作品敢于运用两种极端色彩进行对比。一种为典型的哥特式黑、白、灰色调;一种为明艳的饱和式红、黄、蓝色调。深谙此道的蒂姆·波顿,在他的电影中常常刻意让画面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此承载一些隐喻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倾向。
在影片《剪刀手爱德华》中,他在环境色彩和人物色彩的使用上均运用对比的方式,用昏暗和鲜亮展示了两个群体生活的不同世界。影片开始于一个夜幕中冷色调的蓝黑色神秘古堡内,古堡里面结满了蜘蛛网,十分空旷,整个空间色彩都很灰暗。居住在阴郁古堡中的主人公爱德华脸色苍白,眼眶周围散发着暗色,一双夸张的银色剪刀手,身着破旧的皮衣搭配银扣。他被蒂姆·波顿赋予了黑白色服饰和银色剪刀手的色彩搭配。在传统色彩的释义中,常常将黑色和银色赋予一种沉重、坚硬、神秘的感情。而古堡之外是一个阳光明媚、色彩明艳的小城镇,城中每一个房子都刷成了鲜亮的颜色,穿着鲜艳时尚的小镇妇女们穿梭其间,明亮温馨的小镇与阴郁深沉的古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一明一暗的强烈色彩对比中,蒂姆·波顿向观众展示了与传统观念相反的情感内涵,粉色系小镇中本应象征善良、正义,却展示出了残酷和冷漠的一面,而黑色系的古堡下反而蕴藏着人性的善良与温情,由此在表象和实质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表明了生活在黑暗古堡中的爱德华与生活在明亮城镇的居民之间无法跨越的差距,也昭示着爱德华群体生活的失败和与女主角爱情的悲剧。
(二)真实与幻想的色彩错配
在影片《僵尸新娘》中,蒂姆·波顿设置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真实人类的世界,一个是他所幻想僵尸世界,而在他的眼中真实的人类世界反而是更糟糕的那个。影片中,他采用两种不同的色彩基调来展现两个不同的世界。人类世界的光线昏暗、色彩单调、饱和度低,刻画的十分苍白。整个画面看上去呈现出蓝色、灰色,在这个世界中生活的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营造出的是一个毫无生机、阴暗恐怖的现实世界。男主角维克多正是生活在这个灰暗的世界,没有一丝阳光,画面中唯一的色彩是他放飞的蓝色小蝴蝶,与背景的压抑形成鲜明对比。此外,还存在与之相反的另一个色彩斑斓,饱和度高,光线明亮——僵尸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一些场景中还会出现暖黄色的灯光,显得温馨有“人情味”。人物鲜艳的配色和爵士舞的搞笑动作设计,不仅不会让观众感到僵尸世界的恐怖感,反而看到了久违的生机。僵尸新娘艾米丽的脸是幽蓝色的,加上她的明艳的红唇,突出了她热情、友善的性格特征。维多利亚的裙子上充满了红色的条纹,表现出她性格中的倔强、不屈,和勇于追求的人物个性。人类世界死气沉沉的灰色与僵尸世界生机勃勃的彩色对比,是蒂姆·波顿对于现实社会的隐喻和讽刺。那些充满激情的逝者与行尸走肉的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他们更有“人情味”,不同于活人的自私和冷漠。
二、光影分析
电影就是光和影的艺术。光和影不仅是营造画面效果和画面空间层次呈现的一种手段,而且合理运用光影的变化还有利于引导观众更好地理解导演的意图。光的强度不同,方向不同,明暗及对比度不通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氛围感。明亮的光线易于吸引观众注意力,呈现事物的不同质感,代表着一种安全、欢乐的氛围;而阴影则能够制造悬疑,掩饰某些细节,代表着恐惧、邪恶与未知的氛围。“正确使用灯光效果,不但可以修饰任何物体,还可以加以戏剧化。”蒂姆·波顿在电影中多运用主光较硬的高反差布光。与一般电影的用光不同,他试图制造出对比度更强的阴影效果,通过明暗的对比,凸显出人物的面部轮廓,塑造更有菱角的人物形象。
在改编自百老汇的同名电影《理发师陶德》中,蒂姆·波顿运用高反差布光,将影片的气氛烘托到了极致。深夜的伦敦环境光源偏暗,仅有远处若隐若现的月光充当光源,整个画面中充满了灰蒙蒙的感觉,没有补光和背光。在月光下,依稀可见陶德惨白的面庞,眼窝处的阴影感被强化,即使观众无法在黑暗中直接看到他的眼神,但却传递出一种强烈的阴森感,这样的场景光源布景凸显了压抑的氛围,迎合了陶德内心对社会的绝望。当陶德在油灯下改造自己的杀人道具理发椅时,主光源位于陶德的下方,用一个仰视的角度照在陶德惨白的面容上,使得他的面部外形轮廓更为明显突出,而陶德身体的其他部分与暗色的背景融为一体,画面中呈现出一个恐怖的人物形象。补光从窗户处少量跟进,光线中可以看到陶德眼中坚定的复仇之心。
总体来讲,这部影片大都处于一个阴暗的光线中,这就对光线的运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陶德回忆与妻子的生活时,蒂姆·波顿采用了强烈的对比,用暖黄调的柔和灯光对整个场景进行了布景,充沛的阳光透过理发店的窗户照射进房间,房间内温暖明亮,人物影子轮廓明晰。暖色的阳光、家中温馨的布景,人物脸上洋溢着笑容——展现出陶德对过去的美好怀念,和现实的沉郁形成对比。这里蒂姆·波顿利用回忆与现实的光影对比为影片叙事埋下了伏笔,通过前后对比推动情节叙事,向观众解释了陶德为什么会一步步走向杀人狂魔。此外,在拉维特夫人的幻想中,光线由昏暗的现实转为了明亮的海边,拉维特夫人脸上挂满了笑容和陶德并肩坐在海边晒着太阳,接着在教堂的暖光下缓缓走向婚姻殿堂。而在现实当中,窗户外远处的工厂排放着黑烟,外面雾气弥漫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明确的光源。人物在房间内影子轮廓模糊,房间里面昏暗而空旷,破碎的镜子在昏暗的光线中,反射出陶德苍白的面容。十分讽刺的是所有的美好都不在当下,而仅存在于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幻想之中。
三、总结
蒂姆·伯顿的电影受哥特文化的影响,以不拘一格的色彩、光影表达方式,将黑暗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情感世界。对他而言,色彩、光影不仅是增加电影视觉效果的一种手段,更是表达人物内心、引发观众思考、推动情感叙事的一个载体。他对于色彩、光影的运用,不仅依赖于场景布置、角色造型等,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情绪元素纳入其中。因此,我们在研究蒂姆·波顿电影的影像风格、情节叙事、美学艺术、音乐选择等方面时,不应忽视导演通过色彩、光影赋予影片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