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城市形象的符号建构方式研究 ——以《唐山大地震》电影研究为例
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背后,是城市同质化的危机。黄钟军认为,“随着电影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电影产业链的逐步完善,电影成为城市营销的重要载体”。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叙事风格的传播方式,其强烈的视觉效果优势、丰富的表达层次、广泛的受众基础、成熟的叙述技巧等,对一座城市风土人情、文化韵味、民俗民生的刻画具有强大的传播效果,形成了对城市形象宣传的巨大力量。本文研究主要尝试从《唐山大地震》电影出发,探究其影片内容是如何建构城市形象的,并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影片建立城市形象的符号机制,希望能够对城市形象建构有所贡献。
一、电影视听符号构建城市形象符号的路径——隐喻和重复
常见的利用电影宣传城市形象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将电影植入与城市旅游景点结合起来,称为场景植入;第二种是将城市名称、旅游景点名称、文化产业地点等融入电影的台词当中,称为台词植入;第三种则影片与城市的全面连接,将城市的文化符号、风景、风俗民情等作为背景和电影符号元素植入带进电影当中,叫做情节植入。这样,城市的整体形象就融入到电影的叙事当中,并潜移默化地把电影中的情感、关系,隐喻到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当中,从而塑造、强化甚或直接改变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印象和情感。斯宾格勒(Spengler)在《西方的没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中认为,将一个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我们以《唐山大地震》为例,具体分析这部电影是如何通过隐喻和重复来传播和建构一座城市的形象的。
二、《唐山大地震》中城市的符号形象的隐喻解读
一个城市的人和故事,是这个城市精神内涵的具象化表现,也是与人类情感联系最为密切的地方。《唐山大地震》中一共涉及两个城市,一个是河北唐山,一个是杭州。本文以唐山为主要研究城市,探究《唐山大地震》中对唐山的城市形象的解构与塑造。
上映时间 2010年
导演 冯小刚
城市 唐山和杭州
城市符号
城市名 电影名称中出现;台词中一共出现8次
城市地方方言 扮演唐山人的大部分演员都说唐山话
城市人文场景 杭州永福寺、 杭州天日山医院、 攀北煤炭医学院、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 唐山市委办公厅、 唐山市政府办公厅、 唐山市委宣传部、 唐山市公安局、 武警唐山消防支队、 唐山市军分区国防训练基地、 唐山火车站、唐山城市楼房
1976年夏天的唐山,炎热、繁忙又普通。镜头随着两个主人公姐弟——方达和方登的的脚步,将傍晚唐山的城市生活景象展现在观影人面前。落日余晖下的唐山,整齐的街道排列和缓行的人们,隐喻的是宁和、安定的氛围。但地震突如其来。震后的唐山满目疮痍。镜头对准了遭受巨大创伤的人们。此时的唐山,是痛苦和哀伤的符号形象。
地震终于过去了。镜头扫过的人们,都在努力地恢复日常的生活。唐山人的坚韧缓缓地流露出来,不激烈,却隐秘地触动人心。这也为后面唐山的重建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就直接跳到了1986年的唐山。10年了,这座城市仿佛重回轨道。可是当一个很多人在黑夜里给逝去的亲人烧纸的大全景一出现,就马上把过去的事情重新拉回到观众的视野中——地震过去了,可是心灵上的余震还在。
第三部分,汶川地震,又再次将现实空间和情感空间联系在一起。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上,镜头跟着方达,找到了参与救援的唐山人。一座城市的情感和记忆全部在唐山人的身上被激活,被释放。
第四部分,方凳在阔别唐山32年后,终于又回到了这里。高楼林立的街道,宽阔的柏油马路,是现代化的都市,到处都是干净整洁的,充满新鲜的、鲜活的味道。
人物、街道、灯光,一系列的镜头组合都隐喻着唐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终究,母女见面,纠缠了彼此30多年的心结就此打开了。当写满“感恩”、“团圆”的热气球在唐山的灿烂的夜晚上空升起,象征着唐山人已经打开了新的生活篇章。
“2008年, 中共唐山市委市政府为1976年大地震中罹难的24万同胞修建了纪念墙, 向唐山大地震中罹难的十四万同胞表示沉痛哀悼。 谨以此片献给浴火重生的凤凰城·唐山”,这是影片的结尾文字。整部影片的每一个与唐山和唐山人有关的镜头,都在隐喻着唐山的变化、唐山的文化、唐山人。
三、《唐山大地震》中视听元素的重复应用
赵毅衡认为,“重复是意义符号的存在方式:重复与以它为基础产生的变异使意义能延续和拓展,成为意义的基本构成方式。”在整部电影中,突出的视听语言元素有三个,一个是城市人文景观,主要是地震前后的唐山。影片通过不断重复地展现唐山不同时空发展中的变化,塑造出一个在地震中涅槃重生的城市形象。
第二个,就是语言。王玉玮认为,方言在电影中的使用,能够让城市形象更加立体。《唐山大地震》整部电影中唐山人都说的是唐山话。独特的口音将唐山人在电影中明显地标出。同是,“唐山”两个字总共在电影中出现了8次:前5次主要在人物对话中出现,通过不断强调和重复来标出城市主体;后三次密集地出现在汶川地震中,“唐山”两个字代表的是救援和感恩。除此之外,“唐山救援队”的横幅也出现了两次,再次用重复的方式标出了唐山人的形象。
第三个,是性别形象符号塑造。在唐山人的缩影——方登方达一家,地震过后留下的只有母亲;方登也是一个女性角色。其次,就是汶川地震中为了救女儿,从而决定锯掉女儿的腿的母亲。她是促成方登放下芥蒂,鼓起勇气回家看看的一个关键因素。而男性角色在电影中则显示为牺牲和刚强。比如方登的养父,在方登成为“孤儿”的时候收养她,在阔别几年后带着女儿回来时接纳她,在她说起亲人的时候鼓励她去寻找;方登的亲生父亲,在地震中救了方登的母亲,是拯救者;解放军在雨中救起了小方登们也是拯救者。母亲和父亲的形象,女性的坚韧和男性的刚强交织在一起。
这些符号表达将会把关于城市的情感无限放大,即使观众没有去过这个地方,也会首先在情感上接收她。今后“唐山”这个的符号链接的,就是坚强、温暖、不断重生的积极形象。
四、结语
对于唐山人来说,《唐山大地震》就像是一个生命历程的缩影,历经过的痛苦最后都会以某种方式存在记忆当中。影片最后方登和母亲的拥抱,是情感的释放,也是情感的解脱。唐山人能够在这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故事,也许也能够在这部电影中释放自己的情感,找到记忆的安放之处,在生死的光影中找到一种平静。对观影者来说,《唐山大地震》就是一个宏大的、充满情感的时空还原。他们能够在这里看到唐山的过去与未来,了解唐山的坚强和变化。唐山对他们来说不再只是一个名字,而是像方登方达、元妮这样的有血有肉的人的家,会有很多故事,会有很多情感。坚强、温暖、感恩这样的情感符号隐喻着唐山的城市精神,城市形象。这就是电影塑造城市形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