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 正文

微博客文学:日常与隐私的审美新形态

作者:吴英文来源:《声屏世界》日期:2019-11-02人气:1175

微博客文学以大众审美消费为其创作前提,描写日常个人欲望和民间世俗原生态,展示生活理想和内心情感。是普通网民书写自我,与世界对话的主要话语形态。微博客写作崇尚凡俗的游戏化态度,真实性艺术表达追求,自由平等的民间立场等文化品质体现,使其本身的文化底蕴充满了诗意特征与艺术魅力。

一.日常生活的快意抒写

首先,以大众消费文化为审美主导。自携带方便的移动智能手机实现无线联网后,文学活动顺利实现人机解放摆脱电脑的依赖,可随时随地用手机联网创作发布微博文学,供其他网友用手机即时同步参与互动。这使文学的关注视野从网络空间中的狂欢式大众表达,转为叙述私人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主体和叙述上都显得更繁复。"人生的所谓‘生趣’全都在那些不相关的事"微博客文学将普通民众的世俗生活反映在文学活动中,让那些类似于聚会聊天,商店闲逛,看露天电影,玩纸牌游戏,甚至吵嘴围观之类的市井琐碎具有了不同以往的意义附着,于叽叽歪歪唠唠叨叨的旨趣中网罗了一切生活世象。如新浪微博"典雅倾鑫SHERO"的博文:"每天早晨,我都再一次提醒自己,生命短暂而美好,没时间纠结,没时间计较。只有放下那些无谓的负担,我们才能一路潇洒前行。在心里种一棵有梦的树,让它伴我们一起成长。如果没有云,天空会不会寂寞。如果没有天空,云到哪里停泊。吸口气,抬起头,我愿面向光明,不负青春的恩泽。"微博客文学日常凡俗化写作的兴起,把文学变成了亲切自由的快意书写,使大众意识到文学原来是可以随时随地信手拈来的,从中激发了大多数人的创作欲望,写作变成了轻松惬意的日常审美习惯。

第二,描写日常欲望和民间生态。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本身是独立的,以片段化的形态存在于线性的时间发展流程之中,事件发生也具有偶然性,不同的事件之间不一定会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偶然性与片段性符合微博客文学的书写方式,对单个事件的即时展现具有较大优势,写作上不需要考虑对事件发生发展的逻辑和完整性,只需以最快速度传达事件的势态。其次,过多关注了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虚无化,以平庸琐碎代替深沉哲思。网民在写作中直接表达对生活见闻的感受,达到宣泄情感的欲求,而极少在意为何要写作,写作有什么用等意义价值。这种写作无疑是一种给生活思想减负的良药,其轻松宽容的表达方式因此深受欢迎,但也把创作引入一种没有意义追求的空洞表述当中,容易失去更为普遍和持久的吸引力。微博客写手过多以凡俗思维进入文本以求真实还原生活本色,以本真状态揭露来确立自我在虚拟世界的价值存在,以寻求审美认同最大限度的获得,但过度崇拜凡俗的结果往往会导致理性思考能力的丧失,对日常生活意义的放弃最终也将导致文学性的丧失,这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第三,展示生活理想和内心情感。日常生活的复杂多样化决定了微博客文学写作的多角度多层次表现方式,片段式的日常生活图景经过微博客历时性的展示,由许多个文本构成了文学的整体性呈现,形成个人的日常生活史记。不同写手的现实社会身份、体验生活、情感阅历、文化素养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思维,也决定文本题材内容风格等的不同,使微博客文学写作呈现出包罗万象的状态。网民们意识到写作就是写自己,生活中的任何所见所闻都可以"下笔"成文,不分伯仲,雅俗共赏,写作变得亲切而尽显天然清新的日常亲近感。大众生活的精神趣味在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生活图景书写中得到充分显现,网民们通过在网络虚拟世界描绘丰富的日常生活状貌,很好的延续了文学的生存空间。也许这些看似平淡庸俗的写作一时间还不能为文学界所称道,但文学所追求的真实质朴的写作状态,以及平等自由的人文价值情怀在此得到了鲜明生动的体现,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存在。

二.个人隐私的恣意撒播

第一,虚拟世界的本真表达。微博客文学写作的私人化表达是其审美价值取向基础,微博虚拟空间中,主体身份的隐匿状态相对性地消除了现实社会的各种文化禁忌,使各种私密的话语言说、真实的心理活动从压抑状态中获得释放,各种本真直露的原生状态文化充斥了微博文学的审美空间。微博客文学对那些在现实中长期遭受压抑的私人生活状态、情感欲望和身体隐私进行了充分的宣扬和表现。网民们肆无忌惮的将个人隐私当成谈资公开分享,发布到微博曝晒见光而乐此不彼。于是有人说:"我就是爱晒,随便什么都想往微博上发,还要图文并茂,我喜欢这样展示自己。"

借助网络虚拟真实的技术,微博客创造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类似的审美空间,使创作主体具有了另一种真实性的身份,并通过以个人隐私写作方式来展现个体的真实性存在。网络虚拟世界的主体没有确定身份,没有明确性别,也没有确切的年龄体现,在这种状态下参与文学写作活动,显得轻松自在,由现实身份涉及的文化形象顾虑被彻底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心灵敞开之后的大胆抒写,展露了最为本真的自我。那些原本不便在公众面前公开的生活经历,以及难以启齿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此时都可以畅快淋漓的表达出来。网民们积极热情地参与微博上的各种文化活动,相互组成各种门类的微博圈子互动交流,以此实现自我在拟真世界中的价值存在。

第二,自我展示的话语自信。大众普遍存在的窥探心理在参与个人隐私写作和审美交互活动中得到满足。现实生活中许多被认为是绝对隐私的个人事件,在微博中普遍成为一种谈论和展示的对象。从传统文化观念来看,不论是谈论本人还是他人的隐私都被看作一种社会禁忌而约定俗成。而从心理学上看,人们的窥探心态皆是由禁忌生发,故意暴露自我或者窥视他人成为普遍的心理欲求。微博客私人空间话语的自由无序状态让窥视欲求更为膨胀,也为过度释放了主体私欲情感。匿名的主体身份不存在任何心理负担和心理障碍,让网民在相互沟通交流中可以坦率地分享隐私,获得与现实生活交流中完全不同的释放和满足,同时也能增加交流的真诚度,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而反观自身,找到更为丰富的精神生活借鉴。微博的"自媒体"特性让写作成为日常行为习惯的一部分,那些以前看起来没有意味极易被忽略的事物和现象在写作中产生了审美趣味,创作主体在备受认可的互动交流中获得成就感和创作自信,从而促动积极健康的日常审美观念发展。

第三,他人隐私的猎奇心态。除上述对自我隐私的写作外,对他人隐私的揭露也是微博客文学的主要内容体现,微博客文学写作的过度隐匿自由容易造成写作者对写作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的无视。有的写手惯以暴露他人真实隐私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不惜把别人的私密信息暴光以致引发不良影响,这种写作行为已经侵犯了别人的权益,应当予以制止或想办法进行引导。对于这一类的文学写作,需要加强文学审美特性的注入,运用典型化和虚拟化方式方法对表现对象进行合理的艺术处理。此外,微博客文学创作与传播的便利容易形成大众扎堆闲聊,相互"灌水"的局面,降低了文学的实际影响力。博主们在展示自我和"追捧"别人的同时会有意无意的产生从众心理,把个人展示变成了集体曝晒。通过集体揭示社会现象、人际关系中的隐秘和问题来满足猎奇心态。对某些社会问题,博友们争相聚集曝露内幕,揭示真相,发表看法,在狂欢式的互动中寻找共鸣点。例如反腐、犯罪、灾难、民生、经济等热点社会问题,博友们在互动中踊跃跟帖"爆料",极力想挖掘现象背后不为人知的信息,也让更多人有了发表个人看法的机会,写作成了集体性的发声,而大众的普适性价值观也在其中得以鲜明体现。

三.心灵世界的喧哗与躁动

首先,众声喧哗的自由场域。微博客文学写作重现了"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民间文学盛况,普通大众在虚拟的民间社会中充分掌握了话语权,只要有兴趣便可随时随地亲身参与文学活动,像哼唱小曲一样尽情抒发内心情感,以向世界宣布自己的存在。微博文学创作主体同时面对虚拟和现实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主体以明确的身份在现实世界中,通常因为面对各种生活压力、情感纠葛和人际关系等复杂因素,使其不能随意表露真实心性。微博主体则可以同时扮演多种角色,没有了现实因素约束而没有了任何顾忌,话语表达上显得肆意无阻,写作变成情感宣泄的自由场所。为寻求现实无法实现的情感平衡,创作主体更愿意在微博中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欲望,充分感受两个世界带来的不同心灵待遇。"如巴赫金论及狂欢节活动所说的‘以丑角弄人身份亵渎神灵’,假面话语用数字符号沟通贫富、雅俗和高低的对立,让充满欢笑的怪诞、嘲弄、调侃、滑稽、耍贫嘴、假正经,以及各种民俗民间文化来颠覆尊贵和典雅,把传统的文学经典范式和文学价值理念弄得‘兜底翻’(insideout)。"[]

第二,狂欢式情感宣泄和娱乐消遣。让普通网民获得狂欢式的情感宣泄满足的同时,微博客文学从某种程度上触发了主体的创作自觉意识觉醒与自我心灵净化欲求。在文化多元发展的数字化时代中,人们面对的文化生活空前复杂多变,既是较为异化的,也是最为人性化的。生活中的真假美丑善恶,生命中的悲欢离合等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内心情感,都能从虚拟网络世界找到对应的解脱和宣泄方式。正所谓"骨梗在喉,不吐不快",恰如其分的情感生发需要有适当的表达方式予以引导,微博客为大众情感表达提供了较为贴切的平台,不管是谁,也不要求文化素养的高低,亦不论审美还是审丑,其情感宣泄的过程实际上都是一场心灵净化和情感升华的过程。也就是说,大众化的审美趣味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宣泄情感和娱乐消遣来实现的。董学文认为:"读者通过文学阅读宣泄其情感,是超越现实困境和精神束缚获得暂时性心理平衡的重要方式,否则人将会因为被压抑而逐步转化为自我压抑。倘使找不到自我宣泄方式,便会产生精神危机,严重之时可能会导致精神崩溃。"[]微博文学主体间的审美理念在互动交流中总能较快达成互融,主体间交互参与创作和审美,根据各自的审美观念进行点评、接龙或改写,实现情感的双向互动和宣泄承接。让即兴化创作,普泛化审美模糊文学性边界,传统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美学要求不再适用,将文学与生活进行平等映现则成为微博文学的写作习惯。在这里,直接的现实原态表达成为创作和审美的中心,文学在悲喜交加,自由惬意的众声喧哗中,文学成了现实的传声筒和情感慰藉的良方。

第三,文学性重构和艺术魅力复归。微博客文学的兴起,一定程度体现出文学活动的文学性重构和艺术魅力复归。马克斯·韦伯认为,当事物中的非理性因素被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清理之后,其中的神圣感和魅惑力逐渐祛除,即其所谓的"世界的祛魅"(thedisenchantmentoftheworld)[]。与"祛魅"(disenchant)所对应的词是"返魅"(rechantment),如果说媒体演变直接导致了文学活动的"祛魅"后果,我们发现,处在新媒体发展中的微博客文学却又获得了"返魅"的艺术表现。微博客文本以新媒体技术的多媒介呈现造成对传统文学诗性的颠覆与重构,达成对文学审美的技术性祛魅。从网络文学到微博客文学,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普及,使得文学更多的渗入大众日常生活审美活动之中,在挑战文学惯例过程中,新媒体文学文学性似乎也在一步步消解,而文学精英时代的神圣光环也因此逐渐消隐。欧阳友权认为:"正如任何解构都蕴含着特定观念的建构,网络文学对传统的文学诗性予以技术祛魅的同时,也在实施电子诗意性对传统文学诗意的置换,打造虚拟世界的新的技术灵境。计算机网络的祛魅方式可以引发高科技时代的文学裂变,但衰微并不是网络文学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宿命,诗性祛魅更不会导致文学性的终结。因为技术本体的审美遮蔽已经预设了艺术认识论的"返魅"(rechantment)路径,蕴藏着电子诗性的开发潜能,并可能在新的语境中拓展出新的文学审美空间。"

结语

微博客文学以平等、自由、共享、兼容的新媒体传播和文化特性为基点,其诗性回归从几个方面体现:首先,显现了文学自由精神。自由的媒体特质成就了自由的抒写方式,游戏娱乐和非功利价值追求的率性表达,体现了返璞归真的原生品质。其次,民间文化审美理念的更大范围撒播。微博客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更大范围的传递民间话语权,再次唤醒网络赋予的民间身份平权意识,彰显文学写作的自由平等理念,促成文学本真状态书写。第三,契合了数字文化消费审美的观念变革。微博客文学的兴起与当下快节奏信息文化消费现状息息相关,是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也是大众文化在经济高度繁荣,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向率性闲暇回归的趋势体现,文学因此充分发挥出抚慰心灵的这一部分功能作用。微博客文学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性,这再次拉进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融合。福楼拜说:"艺术愈来愈科学化,科学愈来愈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会在山顶重逢"

我们知道,不论在现实世界还是数字化虚拟世界,文学活动都是基于"真善美"的人文价值追求展开。微博客文学在新文化语境中显现了全新的人文精神状态,在与众不同的形态特质中逐渐形成自身的人文价值体系,相信还会在其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诗性旨归。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