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雅明“光韵”的思考 ——以纪录片《风味人间》为例
纪录片《风味人间》是在艺术审美大众化的视域下,来用当代“文化”做了一桌“硬菜”。纪录片播出以来评分一路飙升,更有过半的观众给予高度好评。《风味人间》纪录片回归到更纯粹的味蕾演绎,通过一部美食文化纪录片,真实且巧妙的串联了人和食物的关系,把烟火气息表现得更加深邃和隐蔽。纪录片《风味人间》抓住食物的本质就是欲望这一点,让事物和本能情感完美链接,用艺术通感和精神寄托做配角,万般铺垫,为观众的鼻腔随着镜头里的烟火气而产生莫名的颤栗感。
一、《风味人间》的烟火味儿
《风味人间》在传播仪式、综合视听、故事化表现等几方面,诠释华夏美食纪录片的新征程。罗森·布尔认为,生命诚可贵,仪式价更高。仪式是人类高度文明的表现。单独个体无法阐释美食;“独食”只是维持一种本能,不能充分享受食物带给人类的情感慰藉和文化传承。话说,美食在各民族间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风味人间》纪录片,每集结尾都有主人家们共举杯欢庆的镜头,以示对大自然的敬意。这些仪式感极强的画面,数次凸显出美食纪录片的仪式感,彰显了多元化的艺术创作范式,在这个过程中,看似布满了现代科技的痕迹,但是,“光韵“也在随之复生。
美食不外乎色、香、味,且真正的美是食之有幸福的味道。《风味人间》在制作手法上推陈出新,让大众在尊享美食之旅中体悟人生意境,品味视听新高度。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提到,电影是最具有可修正性的艺术品;影视作品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结合发展的一种连续的影响画面,是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形象最初被拍摄连接而成,最终又可以对之进行任意的修改,如蒙太奇手法。机械复制会失去艺术品的“永恒价值”,与古希腊的“雕塑”审美意识背道而驰;而影视制作水平日益发展,艺术作品独有“原真性”得到最大化的提取,虽说复制的艺术品丧失了“即时即地”性,但是,科技传媒的不断增强,让“永恒价值”可以最大限度的被还原甚至再创作。当下的可组装时代,绝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机械复制”;所以说,“光韵”即是在大众文化泛滥的今天,也有迹可循。
说故事是表现故事背后的人物的性格命运和人生际遇,成为近几年纪录片的杀手锏之一。相对受众,就是一个“寄情于作品,融情于作品”的过程,自我情感放置在故事的设定人物当中,让审美主体与客观影视艺术作品形成强烈的心理互动,互动间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通感。在《风味人间》里 ,第一集展现了时空间的变换,一方水土育养一方人;第二集是叫《落地生根》,告诉观众小麦与面食的渊源;第三集涉列到烹饪的发展史,我们如何通过美食与世界想通;第四集突出了中国烹饪的“绝杀”;第五集的《江湖夜雨》,表现了“美食的美的历程”;第六集讲香料的“香”;第七集的《万家灯火》诉说了食物对人群聚散的影响;第八集是制作的花絮过程。惯例样态的解说词被接地气地故事取代,不仅加强纪录片的真实感,也建构了共同的价值取向。那些美食背后的风土人情,通过味蕾品鉴,直达眼睛再进入大脑神经,最后潜入人心直击心灵深处,更有韵味且绵长。这一系列“视觉远程投喂”方式,脱离传统,隐约间产生了一种“光韵”感,观众跟随荧幕里的镜头把一个人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意识的升华,最终走入由电子屏幕带给自己身心的“意象”化世界。
二、重新定义“光韵”
“光韵”一词Aura,是本雅明美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主要在《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论述,后来散见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德语Aura,是指(教堂)圣像画中环绕在圣人头部的一抹“光韵”,与“神圣”物相对应;本雅明用“光韵”形容艺术品的神秘韵味和受人膜拜的特性。Aura并不是本雅明独创,是德语(宗教)文献中的常见词;而且,“光韵”也是文学艺术理论中的一个术语。它具体,又抽象。
光韵可以体现在电视纪录片中,或者表现在戏剧性极强的舞台之上。既是意识流中物象的情态,也可以是猛然的一瞥。当代的“机械复制”有别于本雅明时代的“机械复制”,《风味人间》可谓是我在黑暗中遇到的光明,原因在于当代的“艺术复制”,赋有“艺术家”的功能。“艺术家”作为一个中介角色,面对世界和作品的两重维度,通过作品来折射社会,运用自身的“镜子”功能,及自身全部体验、情感和态度,再通过自己的审美创造赋予现实生命以感性形式的过程和创造性成果。新时代下技术革新改变了传统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这一重大调整使审美的主体发生了整体位移,受众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审美。虽然本雅明的“光韵”在时代的变迁中日渐消亡,失去了往日光辉,但是艺术随着时代在发展变化着,艺术不会终结。
当前是一个机械复制的数码时代,艺术作品创作的方式发生了时空位移,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是现当代的显著特征。本雅明眼中的机械复制时代造成“光韵”丧失,但是在另一层面上也给艺术作品带来了新希望,拥有了赋予新内涵的时光机,恢复新“光韵”。
三、“光韵”在人间
纪录片《风味人间》不只是美食的饕餮盛宴,更是新媒体时代“光韵”的重识。艺术(品)指导我们认识万物,但它的本质功能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深思,让我们惦念逝去的艺术乌托邦,但我们也要看到技术在发展、革新,“光韵”也在技术革新中不断的涌现、涅槃而出。
首先,《风味人间》纪录片因技术在表现内容上获得新的突破,我认为一个新词“科技美”可以完美诠释这种新“光韵”,影视制作技术的革新,让《风味人间》纪录片自身的艺术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其次,技术为《风味人间》创造了新的时空感。技术的革新正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定,让《风味人间》纪录片被赋予新美学定义。机械复制到数码复制的技术革新,让受众对于艺术的接触面逐渐扩大,已从二维平面变为三维立体,甚至是多维,升维让欣赏的视点拓宽,直观且真实。最后,科学技术的革新,让受众的欣赏习惯发生解构性变化,新媒体时代大众欣赏艺术的媒介终端也发生了变化。创作者让作品更易于“即时即地”的有效分享,小小的一个手机或平板,便可满足大众“即刻饱腹”的欲求;如《风味人间》可以让在外的游子时刻感受家的味道,从视觉到味蕾都有一个“恋家”的生理反应,从而在内心产生出独一无二的“光韵”体验。在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反复提到,技术日益革新,艺术作品逐渐沦为科技的附属品,其“展示价值”被不断泛化,“膜拜价值”逐渐流失,但这只是本雅明一方面对这种光韵的衰亡表现出一种缅怀和遗憾,新媒体时代虽然提倡大众审美,但是技术革新又在努力发现艺术的新样态,让传统艺术与科学技术相融合,让艺术绽放新光彩。
“从食物中获取能量,用美味慰藉家人”——这句话能够恰当的阐释当代“光韵”的价值。《风味人间》跨越了大半个世界,融通了“凝神关照”与“消遣式浏览”两者间的审美隔阂,以当代的“艺术复制”为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反复进行历史性的反思与批判,让“光韵”重返“美的王国”。《风味人间》纪实类美食纪录片带着“隐形的艺术家”身份,塑造了新时代的典范,可见的物态化“人物弧光”在美食叙事中,给受众带来感情、价值、审美认同感等各方面的视听享受,很多人都会在进食中享受“人间美味”。毋庸置疑,“光韵”又一次在大众的审美活动中成长起来。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对于本雅明的“光韵”看似无迹可寻,实则 “光韵”早已嵌入“人间”。光韵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