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有效路径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但从目前来看,部分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仍面临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更加深层次的探讨。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意义
(一)推动单位系统功能的升级和完善
强化开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推动单位系统功能的升级和完善,从本质上来看,事业单位本身有着突出的公益性的特点,结合当前所拥有的竞争机制进行分析能够明确,事业单位主要有公益一类以及公益二类事业的分别,与此同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的发展开始呈现出更加企业化的特点。但若是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开展绩效考核管理,便能够通过升级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功能系统提升其对于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基于此,政府应当加大力度进行整改工作,积极落实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扶持管理,并建立具有更强可行性的绩效管理制度,这样一来便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调动起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推动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加高效地投入到市场竞争当中,切实展现出事业单位自身的作用。
(二)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当事业单位开展绩效管理的时候,应当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来便能够为事业单位中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与此同时,此举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事业单位对于在绩效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不仅能够提升其工作效率,还能够作用在社会发展层面,对于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有着重要意义[1]。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绩效管理环境欠缺
现如今,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时,都未形成正确的态度,这主要是因为绩效管理环境欠缺,甚至部分事业单位出于方便往往会对绩效考核管理的流程进行简化,使绩效考核与常规考核处在同等地位,这便对其考核的实际成效产生了负面影响,并滋生了职工的反感情绪,不仅不会起到激励职工的作用,反而会制约职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基于此,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时,应当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并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其能够有效同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能以及工作情况结合起来,促使绩效考核能够有序落实,充分展现出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推动作用。
(二)绩效管理机制不足
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所采用的绩效管理机制面临不足,仍在采用传统的绩效管理方法。基于此,事业单位需要立足于岗位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自身情况,科学制定相应的绩效管理制度,并基于此实现对于绩效工资的优化分配。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所采用的绩效分配制度呈现出比较固化的特点,而且其形式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这导致绩效工作同职工的工作表现以及工作量相脱离,没有真正体现出绩效考核对于职工的激励作用。所以事业单位需要立足于多种因素持续完善绩效管理机制,以便于切实发挥出绩效管理工作,对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强化开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优化绩效管理环境
1.转变绩效管理观念
若想真正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则势必要从根本上转变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观念,唯有如此,才能够为绩效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的事业单位,都有着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并没有对绩效管理工作产生深层次的认识,这便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落实。由此可见,绩效管理观念对于提高绩效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事业单位的领导应当提升自身的意识水平,并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时候,始终采用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从根本上意识到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其对于信息化的理解和认识,促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将信息化技术同绩效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这样一来便能够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成效的提升。
其次,事业单位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结合现有条件强化对于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念的宣传,以便于让单位职工都能够提升其对于绩效管理工作的意识水平,并明确其工作职责以及重要性。事业单位需要加强绩效管理工作同职工自身之间的联系,在利益驱动下促使职工更为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为绩效管理工作的持续平稳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
最后,事业单位需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在日常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注重促进员工自身的成长以及发展,进一步实现人文关怀的充分落实,这样一来便能够使单位和员工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提升职工自身的效用。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尽量为职工提供发展空间,并尽量给予职工充足的表现机会,在日常实践中积极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搭建起健全和完善的平台,供职工在此基础上展现自身优势和能力。此举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发挥出职工的创造性、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进而为职工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充足的保障。除此以外,事业单位还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职工的福利待遇进行重新考虑,以便于更好地同员工的日常需求相适应。
2.营造良好的绩效考核氛围
除了要转变绩效管理观念以外,事业单位高层管理者还应当加强对于绩效考核文化氛围的重视,进而为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事业单位需要加大力度进行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教育培训工作,将职工教育和定期绩效评比有机结合起来,促使职工对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产生更为明确的认识。这样一来便能够帮助职工建立起良好的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态度,与此同时,在营造绩效考核范围的过程中,还能够为职工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推动企业健康平稳运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3]。
基于此,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对当下时代发展的整体方向进行实时动态的把控,以便于充分实现同最新绩效考核理念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不断融入到多样化的绩效管理技能培训工作中,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持续强化其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最终提高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成效。除此以外,事业单位的领导者需要加大力度开展对于绩效考核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工作,真正发挥出绩效考核制度本身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具体来看,事业单位可以适当结合当前我国部分企业的经营发展理念,形成一定的竞争机制,强化事业单位职工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重视程度,针对那些有着较差考核结果职工展开批评教育工作,这样一来便能够推动职工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事业单位在组织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其现有的劳动情况和经营水平,对职工绩效考核的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具体来看职工工资主要由基本工作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所组成。在职工的整体工资中可以适当增加绩效工资的比重,比如可以使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占比分别为四成和六成,这种方式能够在同职工基本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基础上,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用更好的工作态度完成各项工作。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同事业单位所开展的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更加正确和客观地对职工的工作价值以及工作作用进行评估,并针对职工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措施,为事业单位上下职工的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1.明确绩效考核目标
为了能够提升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成效,应当加大力度对绩效考核目标进行调整和明确,这样便可以为后续绩效考核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提升绩效考核的实际成效。事业单位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目标管理定位,并基于此对全体成员进行组织和指导,让职工能够朝着绩效考核的目标高质量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在开展明确绩效考核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沟通渠道的畅通性,帮助上级领导和职工之间展开更为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动工作,以便于将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更加完整全面地展现出来,有助于提升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效性,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4]。
2.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估体系是绩效考核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人员需要注重保障绩效评估的准确性,切实展现出其对于事业单位全体职工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作用,促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助力单位整体工作开展质量的提升。对于绩效考核来说,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明确的制度进行制定,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明确各个部门以及职位具体特点的基础上,构建起更为妥当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保障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的针对性,确保其能够同每一个职工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相适应。具体来看,管理人员可以广泛搜集国内外在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工作上的科学做法,对其中能够适用于我国事业单位的做法进行优化提炼,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创新应用。事业单位需要充分将全体职工的个人发展同单位发展结合起来,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自身发展是建立在事业单位整体发展基础上的,进而强化推动职工同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
3.优化评价反馈体系
评价反馈体系的优化,对于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有着重要意义,但从目前来看,绝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未能构建起更为健全和完善的评价反馈体系。基于此,在实际开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时,应当加强对于其自身评价反馈水平的重视。良好的评价反馈体系能够强化各个部分之间所开展的交流与沟通,进而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进一步促进员工自身责任感的提升,使其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为事业单位的长时间平稳发展提供助力。结合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强化对于绩效考核申诉制度的应用,这样一来便能够为那些对考核结果不满意的员工提供一个申诉的渠道,进而帮助上级部门第一时间对绩效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明确,以便于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优化调整措施,进而充分调动起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采用绩效面谈的形式,这种方式的应用能够为被考核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可以促使管理者和员工对当前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产生更为明确的了解,更好地处理后续工作,这对于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成效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4.强化定量定性考核
事业单位需要强化落实定量和定性考核,这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的实际成效。若是单位所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过于宏大,职工在完成的过程中便会面临一定困难,而若是其目标设置过低同样会影响绩效考核的实际效果。基于此,事业单位应当加大其定量和定性考核的力度,以便于帮助员工真正实现价值,并助力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此外,在开展定量和定性考核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于各个部门工作职责的高质量划分,并实现同职工自身优势的充分结合[5]。
5.制定绩效管理制度
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便是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状态、整体表现以及工作情况,使其用量化的形式展现出来,结合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为了保障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应当具有更为健全和高效的绩效管理制度作为基础,以达到强化职工主观能动性的效果。因此,事业单位应当针对当下经济市场中所具有的绩效管理制度展开全面详细地分析工作,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同其的融合发展,接下来便可以同以往的各种福利待遇以及考核待遇相结合,这样便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企业绩效考核成效的提升,并为事业单位未来的长时间发展提供助力。在进行绩效管理制度创新制定的过程中应当基于“以岗定责”这一根本要求,由于不同岗位的职责存在不同,所以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也应当体现出差异性,充分考虑事业单位的需求,保障其绩效考核方案的全面性以及科学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绩效管理创新,可以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对于事业单位整体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进而为绩效管理实效性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