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 正文

管窥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作者:谭乃源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8-05-22人气:2330

一提到唐太宗,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用人方面的独到之处,一生秉承知人善任治国安邦思想的他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说明了人才在成就大事中的关键作用,并告诫我们要重视每个人的才能的吸收和发挥,通过对不同特点人才的有效组合来达到预期的实现目标。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画像不仅展示了唐太宗时期人才济济的繁荣局面,同时也展示了唐太宗在对待人才方面的优秀才能。实际上,我们对唐太宗用人之道的观察和研究主要是通过其在待人、用人、驭人等方面的高超技艺,而正是这一系列科学的人才观造就了唐太宗时期诸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同时也创造了整个唐朝时期的盛世开端。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典籍和史料对唐太宗在位时期的用人智慧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提升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对待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拓宽自己的人才观念。

1.唐太宗的待人之道——虚怀若谷

对于人来说,对待人才的态度不仅关系到相互之间关系的处理,更决定着自身的长远发展,如果以狭隘的思想来对待别人,则会极大地限制自己的视野,导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陷入绝境。通过关于唐太宗的历史资料的阅读可以发现,在对待人才方面,他始终抱着一种虚怀若谷的心态,即能够妥善地调节自己对于各类人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在待人处事方面做到游刃有余,而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心态和习惯,主要是由于其内心深刻地认同人才的重要价值所在。

唐太宗虚怀若谷的待人态度可以通过其在对待魏征时的心态和行为来了解。魏征早年是在太子李建成的门下做事,并且以其才华受到器重,当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取得政权后,魏征就对李世民充满了愤恨,在与李世民对话时曾说道“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意在说明当初李建成应该杀了李世民。而李世民在听完这句话后并没有因此而愤怒,而是被魏征的忠诚和不畏强权的思想所折服,最后不但没有惩罚魏征,还委以重任。这充分说明了唐太宗能够以豁达的心态来处理与自己有矛盾的人才的关系,能够保持一种客观、公正的用人之心。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唐太宗时期所实行的名族政策来感受其本人的用人之心。在经过战争打败少数民族以后,并不是采取强硬的民族政策,而是采用融合的方式,让那些原来的少数民族首领能够心悦诚服地臣服于唐朝,并且借助这些首领的个人声望来树立君主在少数民族人民心中的地位,这充分说明了唐太宗能够以一种开放的胸襟来对待自己曾经的敌人,能够以一种冷静、客观和长远的眼光来审视民族之间的关系处理。

2.唐太宗的选人之道——任人唯贤

在唐太宗时期,获取人才的途径除了传统的举荐以外,还拓展了科举的方式,即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遴选出优秀的人才,这充分说明了当时在选人方面的标准的全面化和公平化发展。同时,他还委命相关人员去求取贤才,例如他曾责令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不要一味地忙于行政性事务,要注重去求访贤者。而唐太宗在选择人才时能够严格做到任人唯贤,不以亲疏远近作为人才选用的唯一标准。长孙无忌作为长孙皇后的哥哥,与唐太宗有着亲密的关系,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种亲属的关系而对长孙无忌采取特殊的关注,而是根据长孙无忌自身的才能和功劳进行相应的官职和事务委任,充分说明了举贤不避亲的道理。“房谋杜断”的典故也从侧面说明了唐太宗在选人方面的智慧,唐太宗深知房玄龄多谋略而杜如晦善决断,因此,在研究相关的国事时,唐太宗善于与房玄龄进行沟通交流,而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见解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却在决断方面比较欠缺,而杜如晦则在决断方面比较擅长,这两个人的有效组合满足了唐太宗治理国家的需要,成为其倚重的主要人才。

而在早年征战的过程中,唐太宗就十分注重军事人才的选择和任用,从而造就了诸如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李靖这些卓越的军队将领,而正是这些领兵打仗能力强的人才的卓越贡献才造就了唐太宗平定诸方割据势力,成就一代君王大业。

除此之外,唐太宗在用人方面能够做到扬长避短,认为“人才有长短”“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即在遇到问题需要处理时,要看到人的长处和短处,对于长处要善加利用,而对于短处则用力避之,同时要避免只见其短不见其长的片面观念。当时刑部尚书张亮因为被谋反株连下到狱中,多数官员认为应当诛杀他,只有李道裕认为张亮并没有表现出谋反的行径,应当无罪,而唐太宗正是看到了李道裕的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的素质而最后任命其为刑部侍郎,这充分说明了唐太宗在用人时能够根据人的特长来委以重任。再如唐太宗在对待戴胃这个人时,考虑到他的缺点在于不通经史,而优点在于比较忠诚正直,能够秉公办事,因此安排其担任大理少卿一职,而不是担任学馆内的儒林之职,而对于李靖、徐懋功这两人则长期地使其掌握重兵,防守边陲要塞,巩固唐朝的边疆。

3.唐太宗的驭人之道——人性化的侧重

作为治理国家的君主,除了能够具有卓越的人才选用能力以外,还要注重人才的管理之道,即能够采取合理的方式来管理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功效。唐太宗在人才的管理与使用过程中十分注重用人方面的手段的拿捏和选取,即注意严格的记录约束又注意人性化的事情处理手段,而就是这样的管理风格造就了他一代明君的光辉。

在电视剧《贞观长歌》中,侯君集因为谋反被关至大牢,有一天唐太宗将其招至凌烟阁,对着侯君集的画像回忆了其在早年征战过程中所经历的伤痛以及取得的战功,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侯君集本人的看法,而通过感人肺腑的交谈,侯君集也深刻地领会到了自己的错误,最后甘愿承认自己的罪过,这种通过人性化的沟通方式来进行人才的管理显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彰显了唐太宗在驭人方面的高超艺术。

4.唐太宗用人之道对我们今天发展的启示

纵观唐太宗在位的二十多年时间,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其在用人方面的杰出才能,也能够感受到人才对于贞观盛世出现的重要影响作用。而对于今天我们的学习来说,对于唐太宗用人之道的分析领悟更多地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人才观,能够以科学、合理的眼光来看待人的才能,树立良好的用人观念。

首先,从对待人才的观念方面,要摒弃那些片面的、感性的判断标准,以理性、科学的眼光来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而学习的方式除了借助书本以外,还需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即通过对相关人员的思想和行为的领悟与学习来逐渐培养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在选择学习对象时,需要以一种客观、冷静的心态来进行,避免以个人主观的喜好来决定自己的学习态度,例如一些同学因为妒忌那些学习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因此,在学习交流时不愿意过多地同这些人进行深入的互动,这种不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势必会导致自己在心胸方面变得狭窄,难以胜任将来生活和工作的要求。对于学习来说,要以能够提升自己学习效果为目标来进行学习对象方面的取舍,要善于从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那里学得一些宝贵的经验,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其次,从唐太宗人才选择方面的方法来看,我们今天需要做的就是以自己的学习为目标来寻求有效的学习对象,即选择与那些学习习惯好、学习动力十足、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为伙伴来共同学习与进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要多与这些优秀的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探讨一些有益的问题。同时,要看到学习环境对自身学习效果提升的影响,多选择与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作为与自己共同学习的对象,这些人往往在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方面与自己的水平相差不远,因此,更容易通过互相的激烈和帮助来实现彼此学习效果的优化,从而保持长期的学习动力。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恰当地选择一些学习情况和效果比自己强的同学来作为学习伙伴,这样可以充分借助这些同学的优势来带动自己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再次,从唐太宗的驭人之道方面来看,我们要理性、客观地看待偏科问题。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基础和兴趣以及学习时间和精力分配方面的差异,导致多数同学或多或少存在偏科的现象,即在某些科目上学习成绩处于中上等水平,而在另外一些科目上则处于下等水平,这种现象充分显示出了学习方面的不均衡。对于学习来说,除了要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以外,要善于把握如何有效地提升自己成绩差的科目的学习成绩,即可以选择与那些在自己成绩差的科目方面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多进行交流学习,看他们是如何学好这一科目知识的,然后将他们优秀的经验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之中,切实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实现各科学习效果的均衡发展。

结语

通过对唐太宗用人方面的相关历史素材和资料的阅读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其在待人、择人、驭人方面的卓越才能,而这些技能也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和领悟的内容,因为这些用人之道不仅对于当前的知识学习与运用方面的能力提升有所帮助,同时也对将来步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工作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就当前的学习而言,我们除了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来更加科学、全面地理解唐太宗的用人艺术之外,还需要将其相关的用人之道融入到自己日常的学习之中,通过思想和行为的提升来充分展现自己在人才观方面的优势。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