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呼啸山庄》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著作,它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艾米莉用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描绘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不同的人物特性。不同于姐姐,《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表面沉默寡言,内心却热情奔放,加之她所生活的三十年间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其描写的场景阴暗,诡异,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刻画的人物更加细腻深刻,爱恨情仇和矛盾冲突更加激烈。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众多,他们个个特征鲜明,个性十足。尤其是女主人翁凯瑟琳,她与男主人翁希斯克利夫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构成了小说的主线。她那复杂而多变的个性让人琢磨不透,耐人寻味。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凯瑟琳这位悲剧式的人物内心始终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我们可以用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手法探究和追寻她矛盾和痛苦的根源。
弗洛伊德认为整个人格由三大系统组成,它们是本我、自我、超我。在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身上,这三大系统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组织结构。当人格的三个系统相互冲突时,人就会处于失调状态。
“本我”即原我,它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本能冲动的根源,是原始的、非人格化的而完全无意识的精神层面。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凯瑟琳在孩提时代就呈现出狂野和不安分的自我,在呼啸山庄这个蛮荒之地,她过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在这个暴风雨频频光顾的冷漠石头城堡里,处处透露出原始的狂野。作为一个小女孩,她的真性情得到释放,体现出完完全全的自我。而和她有同样性格 的希斯克利夫出现时,这两颗幼小的心灵紧紧相连,他们游荡在山水间,尽情地享受着自由和快乐的童年,他们的本我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这种儿时的感情纯真而炙热,没有掺杂任何的外在因素,难能可贵,刻骨铭心的爱情种子一旦播下,开花结果,疯狂地生长在两人的心间。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这种本我的恣意发展,也为后来两人的悲剧爱情埋下了伏笔。
“自我”,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凯瑟琳闯入画眉山庄后被现代文明激发出自我,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巨变,而当她内心深处有了物欲的,世俗的和虚荣的种子在慢慢滋生的时候,她背叛了和希斯克利夫纯真的爱情,她矛盾的心理由此形成,痛苦随之而来。作为庄园小姐的凯瑟琳,陷入了虚荣的深渊不可自拔。一方面她原始野性的本质已经深入骨髓,不可驯服,而另一方面,她对上流社会光鲜亮丽的生活深深吸引,羡慕不已,渴望自己能得到赞美,尊重,过上体面的生活,而不是和希斯克利夫这样的下等人在一起共度余生。最终,她只有扭曲自己的性格,形成了双重人格。压抑本我,才能使内在的自我得到满足。在这部小说当中,凯瑟琳曾有过这样的表白“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悲痛就是希斯克里夫的悲痛,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我对埃德加的爱是树林中的叶子,时光会改变它,冬天到了,树叶片就要凋落了,我对希斯克里夫的爱情像地下面永恒不变的岩石。[1]从这段经典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凯瑟琳内心的挣扎和痛楚。她深爱着和自己兴趣,脾性相投希斯克里夫,然而为了她奢望的贵族阶层安逸舒适的生活,她毅然决然地服从了自我的需要,做出非理性的决定嫁给埃德加,抛弃真爱希斯克利夫。这种放弃本我,屈从于自我的行为,正是她内心痛苦不堪的根本原因。她发自内心深处的悔恨时时刻刻折磨着她。
“超我”是人格的第三个方面,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凯瑟琳嫁给了埃德加后,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内心的悔恨时刻折磨着她,她深爱着希斯克里夫,但是她背叛了他,就等于背叛了自己内心和灵魂。同时,对于丈夫埃德加,她也有挥之不去的罪恶感。当希斯克里夫重回山庄,两个曾经的恋人重逢时,他们的幽会和希斯克里夫的疯狂报复又成了凯瑟琳内心痛苦的诱因。“超我”即“道德原则”,无时无刻不在约束着她,内心的矛盾纠结再次使她濒临崩溃的边缘,几乎疯狂。她在内疚和自责中慢慢。
凯瑟琳悲剧的一生正是由于她人格组成的三方面即本我、自我、超我相互冲突,互相矛盾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