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般绚烂 如花般凋落——谈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中花的意象
一 巴金与《春天里的秋天》
巴金,这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家,被誉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后一位大师、二十世纪的良心。1932年春天巴金应朋友之邀,第二次来到福建晋江。朋友带他去看望一个因封建家庭逼迫婚姻不自主而被逼疯的少女,看到少女几次“秋天般的微笑”,[1]秋雨似的泪珠作家深深触动。
而以两位晋江少女的遭遇为题材,创作的《春天里的秋天》则展示了那个真实的悲剧故事。小说情节简单中有起伏,人物关系清晰,在叙事上运用第一人称,抒情气息动人心弦。全篇就像一首感情浓重、回旋跌宕的抒情散文诗,从始至终充溢着耐人寻味、魅力无穷的诗情味。《春天里的秋天》可以说是巴金小说作品中别具情趣和韵味的一首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
二 花的意象分析
无论是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关于意象的定义,在很早就有人做过专门阐释。 总的来说,普遍都认为优秀意象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具体的物象,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着的审美情思以及文化意蕴。正如苏珊·朗格所言:“意象的真正功能是:它可作为抽象之物,可作为象征,即思想的荷载物。”[2]
苏珊·朗格的话也就说明了任何作品中的意象,都被作者赋予了一定的含义。在《春天里的秋天》中,多次出现的“花”的意象,不管是不知名的花织成的花环、还是茉莉花、荔枝花、桃花、百合花、玫瑰花,每一次写花都和故事的发展,情感心理的揭示,氛围的渲染、主题的展现相关联。可以说,巴金的《春天里的秋天》是在用五彩缤纷的花儿编织一个悲剧故事,用这些花反衬一个悲剧。
主人公瑢一出场要求和林去墓地玩,在那儿他们看到了花圈。“墓地附近的两个石棺上放了两个花圈,一个花圈上的花枯萎了,另一个还很鲜艳。”[3] 面对两个花圈,瑢告诉林,鲜艳的花圈是林的,另一个则是她的。虽是不经意的几句话,却也给他们的散步旅程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瑢又是一个非常爱花的人,“每次我都她那里去,总会看见一瓶鲜花。各种颜色的花满满地插了一大瓶,放在条桌上。”[4] 她的家里也是开着白的、红的花,并时常换些不一样的花“黄的美人蕉,紫的紫堇,红的蔷薇。”她的家里总是充满茉莉花香,甚至连枕套上也绣了花。
在瑢的心里,林也是她心中的花,从电影院出来,“她 的花明明放在她的身边”,她还要常常下意识地反复地说“你们把我的花拿到什么地方去了呢?”[5] 她还两次送给林她最爱的百合花。
百合花在林的眼里成了爱情的象征,在爱情遭遇小挫折,想哭的时候,他甚至说“为百合花一哭。” 瑢的音容笑貌也会让林的心开花。他总是尽力使花开得最好,百合花一枯萎,林的心里便开始波动。而在去看葛雷泰·嘉宝主演的电影《情劫》后,嘉宝从病房里出来抱着玫瑰花的样子总是在瑢的眼前出现,“我”也送了她一束玫瑰花。
瑢离去以后,林对着将要凋谢的玫瑰花,总是在问“玫瑰花快谢了,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直到林收到瑢断绝交往的来信,心里愤懑至极,也是拔去了瓶里的玫瑰花,玫瑰花已经枯萎,也预示着,瑢和林的爱情走到了尽头。
在“我”绝望的时候,想到了哥哥坟前的桃花,它们总是在春天开出粉红色的花,以奠基哥哥和他死去的爱情。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情,在如此无望与伤痛的境地,枯萎的玫瑰花和盛开的红桃花,也添上了哀戚的神色。
巴金对于花的意象的选择与运用,并不只限在《春天里的秋天》中,在其长篇《憩园》里,文章也多次写到憩园的旧主人杨小寒去憩园采摘山茶花的故事。“我”初到憩园,遇到寒儿,他便祈求“我”摘花,“请你折枝茶花给我好不好?”[6] 他总是偷偷跑到公馆偷花,送给他的父亲杨梦痴。同时对于山茶花,他们父子俩有太多幸福的回忆。
笔者认为,巴金在多部作品中描写花的意象,是和他真、善、美的文艺思想密切相关大额。花本来就是美的象征,古人多以花自喻,梅兰竹菊作为花中四君子更是深受文人君子的欢迎。在花中寄予自己的情思,也是现代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
三 结语
巴金的小说多次使用意象,且意象的选择也意味深长,如公馆意象,肺病意象等,而花也是巴金比较喜欢写进文中的意象之一。在《春天里的秋天》里,巴金用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品性、不同形态的花去构造春天,渲染爱情和青春。
花儿这般绚烂,却经不住任何的摧残。没有雨露的浇灌与滋润花会枯萎,经过一夜狂风暴雨花也会凋落。瑢和林那如花香般美好的爱情便是如此,婚姻的不自由,底层生活的艰辛都像风霜利剑一样摧残着如花的生命和爱情。面对这些,作者也是无力的,他只能拿起笔来控诉,表达出自己无能为力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