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管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范磊来源:《商业观察》日期:2023-01-05人气:606

当前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有了较大的变革,而且在财务管理方面也加大了管理的科学性,满足了相关体制的创新。很多国有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具备的财务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较高,然而仍然有个别企业应用传统型的行政化管理思想,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效果不佳,无法落实国有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的积极开展,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更无从谈及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所以,在国有企业管理中,需要结合企业发展目标落实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实现财务管理理念的多元化和创新化,实现财务管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积极落实对企业的服务,促进经济效益增长。

一、财务管理监管的主要内容

(一)财政财务监督

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中,可以结合监督机制和监督类型的不同,将国有企业财政财务监督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内部监管,二是外部监管。在监管过程中,加大对相关资料的分析,落实其具备较强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满足财务状况的合法性,促进对其财政财务管理的监督效果提升。通过对国有企业财政财务的监督,能够确保国有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符合法律法规,有效实现财务管理活动的约束性,促进经济责任的实施与履行。

(二)财经法纪监督

财经法纪监督就是指对国有企业内部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查看其是否存在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维护财经法纪。结合当前国有企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现阶段的经济活动愈发复杂,存在较多的利益方,在经济活动开展中,极易引起违法违规现象。比如,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工作人员对财政资金的挪用现象或者也有部分企业私设小金库。另外,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效益增长,往往在进行资产管理时恶意将资产进行报废处理,导致国有企业内部大量的资产流失,这些对于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极为不利,也是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

(三)经济效益监督

在国有企业财务监管中,经济效益监督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主要是针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进行管理,确保各项资产分配的均匀性,落实财政支出的经济性和合法性。针对经济效益监督能够准确的找出国有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利用制定的恰当经营管理方式,能够确保资金利用率,提升保障企业有更大的经济收益[1]。比如,在开展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监督方面,可以结合预算编制指标的合理性,精准的找到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能够积极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漏洞,落实资金利用率的上涨。另外,在企业资金的监管方面,需要实现流动资金的监督,准确的落实各项资金应用的准确性,查看是否存在挪用状况,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预期标准,减少资金的浪费现象。

二、财务管理监管的作用

(一)制约性作用

财务管理监督中具备的制约性作用,主要是指在财务监督与管理过程中,结合我国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落实国有企业内部的各项政策与措施,加大对财务活动举办的监督。通过对财务活动的收支情况以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责任鉴定,以原始财务凭证为基础,落实对各项数据和信息的审核,确保财务活动具备较强的科学性,通过相关计划满足财务内部各项法律法规的维护,降低在财务监管中出现的漏洞。比如,在财务活动举办中,实现对徇私舞弊等行为的揭发,规避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行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实现对差错的揭示,不仅能够满足核算问题的纠正,保证财务工作效率提升,还能够保证财产安全,实现国家利益的维护。

(二)促进性作用

财务管理监督具备的促进性作用,主要是指在财务活动的举办过程中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找出财务活动举办出现问题的原因,满足问题解决措施的制定,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更具价值。比如,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利用财务管理监督实现对预算收支等情况的管控,满足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促进预算管理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满足预算和收支平衡。在财务管理监督中可以利用监管手段,实现对各类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分配使用情况的监管,及时掌握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以及资产配置状况,满足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促进国有资产的增值与保值[2]。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精细化管理理念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关键理念,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而且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国有企业在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时,过程管理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一些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并未落实精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无论是制度还是流程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将会体现在国有企业内部相关经济活动的实施中无法落实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全面性建设,让企业财务管理效果下降。

(二)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国有企业发展面临较多的影响,尤其对财务管理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目前大部分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能力与素养方面均存在问题,而且很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备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均存在不足,另外一些管理人员还存在着观念和意识的老旧,并未落实对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的培训,造成了一些工作人员无法适应当前的岗位要求。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如果一直沿用传统型的管理方式,将会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不良影响,制约国有企业资金利用率的提升。目前,在国有企业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时,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不足,也并不具备相关的学习教育背景,自身又为落实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相关的培训和进修更是少之又少,缺乏对财务管理知识的更新。除此之外,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缺乏主人翁意识,具备的责任心也并不强,这些都会影响到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甚至会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3]。为了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需要配备较多的优秀人才,并且加大培训力度,然而一些国有企业对此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造成了财务管理人员整体能力与素养偏低,并不能满足当前财务管理的要求。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监督机制有待提升

通过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调查,发现一些财务管理人员具备的法律意识不足,经常存在受到自身利益的影响,而出现造假账的现象,导致盈利的企业通过造假手段营造出虚假的亏损现状,从而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在一些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尤其是针对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表扬,往往利用造假账的方式营造盈利的假象,这些都会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长久发展。出现这些现象最为关键的原因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管不当,制约了国家的经济进步。虽然我国针对国有企业管理监管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监管意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内部的监管机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却尚未制定实质性政策监管机制方面,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以往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资金挪用现象,在发现之后并不能及时进行状况的清查,造成了国有企业的较大经济损失,监管不到位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这也是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在当前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很多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应用传统型的财务管理方式,并未落实财务管理与现阶段信息化技术的融合,造成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较慢,影响到国有企业的转型与优化。首先,在当前的国有企业发展中,内部和外部信息需要实现整合,建立信息化体系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建立的信息化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并未发挥作用,造成了信息管理水平的下降[4]。其次,在当前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些企业并不具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即使应用了信息技术也仅仅停留在财务管理的表层阶段,并未落实内部管理职能的深化,不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包含了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的相关因素,这些都是制约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

(五)缺乏风险意识

市场情况不断变化,由于市场结构体系总会带来新的风险,而这些风险无论大小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然而,一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管中工作人员的风险预判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对财务风险情况的判断,导致财务管理监管中存在较大的漏洞,尤其是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如果财务管理监管人员具备的风险意识较差,很有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在领导层进行相关决策时,领导层对市场变化情况并不了解,无法实现对风险问题的分析,而财务管理监管人员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很有可能出现决策失误,让国有企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六)资产结构不合理

在国有企业内部出现的资产负债率偏高,将会意味着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管理风险。从负债结构进行分析,短期债务比重较高,国有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较大,对于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偿还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一些企业管理手段落后,一直沿用的是传统型经营模式,容易导致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盈利能力的下降,经常会因资金短缺而无法满足借款的偿还要求,一方面会造成额外的财务费用,而另一方面则将会引起信用丧失。在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管理中存在这些问题将会让企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给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了巨大压力。

四、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监管的对策

(一)加强内外部审计

审计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与重点,为了满足要求,需要建立相应的审计部门,审计部门主要的工作职责是针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并不能直接参与到相关活动的举办中。结合审计部门的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审计机制,包含审计内容、审计范围等落实具体化和明确化的工作指标与工作任务。另外,为了确保国有企业财务内部审计的合理性,需要建立权责制衡机制,开展追责问效,避免某一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而影响到审计结果。根据审计过程落实科学的审计报告制作,包含对企业内部经济情况的使用状况、资金的应用效益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通过对各项信息的客观分析,准确揭露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开展外部审计时,需要结合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社会监督机制,可以采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方式,满足对相关活动举办的监督与审查,更加精准的找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满足审计要求,需要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化选择,确保审计机构具备应有的资质,保障审计机制具备较强的专业性。

(二)加强财务人员监管

首先,在国有企业内部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结合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需求制定相关标准,确保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力与素养达到相应的要求,构建高素质的财务团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国有企业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以及技能要求进行分析,制定详细的岗位流程,在进行岗前测试时,不仅仅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学历,资格证书还需要对其综合素养和职业道德等进行测试,确保财务工作人员能够达到相应的要求,降低管理中出现的漏洞。其次,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并且落实相应的责任机制,让每一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都能够准确了解自身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负的责任,不断提升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强化对财务总监的考核与分析,财务总监对整个财务工作具备着较强的引导作用,是财务监管的重要力量。财务总监不仅仅需要具备较强的能力与素养,还需要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分析。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在入职之前建立测评小组,对财务总监的能力和素养等进行测评,在合格之后方可胜任此项工作。

(三)加强资产管理监管

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在财务管理中需要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落实对资金的流转分配和使用的监管,也就是说为了确保国有企业内部资产状况的清晰与透明,需要定期对企业内部资产进行盘点和统计,摸清企业内部的资产总数,并且设置相应的总台账和分台账。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资产的流转现象,以企业发展状况为基础,做好所有资产的登记,尤其工作人员在进行资产核查过程中必须要履行国有企业制定的相关工作规范,满足其财务管理的要求。在进行资产管理时,需要将各项目的采购及时入账处理,如果面临资产的报废,需要根据其相关流程进行审核,满足其资产的报销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入账之后需要出具相应的证明,坚决不允许国有企业内部出现的小金库现象。比如,在进行某些资产的报销管理时,需要由工作人员提交相应的申请,然后由财务部门、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并且需要加大对资产报销原因的注明,防止出现资产的流失问题。为了满足资产管理的合理性,达到应有的资产管理要求,可以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中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系统内部输入所有的资产信息,利用系统与资产实际状况进行对比,满足对资产的监管[5]。

(四)加强公费支出监管

国有企业财务监管中,公费支出监管是关键与核心。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本以及经济收益状况,所以做好公费支出监管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开展公费支出监管过程中,需要明确各项支出的作用,落实用支出绩效考核。也就是说,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费用支出特性规律和目标等进行相应的评价体系,落实对各个环节的精准考核,在进行公费支出之前,需要针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预测,明确所有资金的来源与性质。在公费支出之后需要对整个资金的应用过程进行监控,事后需要落实科学的总结机制,建立绩效,落实对费用使用情况的监督。除此之外,还需要针对费用支出进行预结算,落实经费使用的公开与透明,确保财务管理具备较强的规范化和合理化,比如在进行消费性支出的管理时,必须要具备较为严格的支出计划,并且根据支出金额以及支出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确保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坚决不允许出现无预算的支出现象。

(五)促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近年来,财务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往的财务会计转变为现代化的管理会计,在以往的企业财务管理中,主要工作职责是满足相关信息的核算,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运用的信息化手段并不充足,而且对自身的工作职能认知并不清晰,这一现象极易造成财务管理监督的阻碍。因此,在当前时代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需要满足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与突破,促进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管中发挥较大的作用,突出管理职能,满足财务管理真实准确的反馈国有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状况,促进国有企业内部的业财融合,满足管理会计的应用职能,更好的实现对市场风险的分析,保障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在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需要根据管理要求制定新型的财务管理体系,满足市场的变化情况,并且需要结合自身要求为财务会计转型做好更多的支持,满足其环境的建立,确保转型的快速与合理。结合国有企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实现对资源的调整,在财务部门设置管理机构,满足财务职能与管理职能的过渡,更有利于企业内部业才融合的发展,确保财务管理监管更具价值。

(六)树立相关的风险管理意识

结合当前的市场变动情况,每一位财务管理监管人员都具备较强的洞察力,树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意识,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结合国有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企业内部的一些领导层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很多都并不能引起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提升风险管控意识,结合风险管控要求,建立内部责任机制,督促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积极性,明确工作职责,勇于承担工作失误而造成的损失,确保财务管理监管水平的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是经济效益提升的基础,为了满足企业发展,必须要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加大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从内部控制方面进行分析落实,对各个业务流程的精准分析,做到企业管理的标准化与合理化,在财务管理方面落实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改变以往传统型的管理模式,只有不断分析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真正确保财务管理监管作用的实施,促进国有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