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
本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在8%以上,经济发展速度十分之快,为众多中小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时代机遇,在此之间中小企业在提高国内就业岗位量、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以及推动社会稳定进步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新常态时期的到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已经逐渐下降至8%以下,经济增速开始显著下降,但是在这其中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战略政策,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一带一路”贸易文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既是一种发展挑战,更是一种发展机遇。一般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活动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活动,融资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链短缺问题的关键途径,然而近些年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中小企业不乏长远的发展潜力,融资困难问题如果未能够得到根治,则很容易对千千万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相应的制约性影响,甚至会进一步导致国民生产总值产生下滑的现象。因此如何正确识别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问题,并针对性解决问题,成为了当前所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也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重点内容。
一、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概述
(一)融资风险类型
1.信用风险
所谓信用风险指的是在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未能够及时履行合同约定而产生违约现象,导致债权人或投资者产生经济损失的风险,因此信用风险还会被称之为违约风险[1]。对于银行机构而言,违约风险是银行结构所面临的的重要融资风险类型,更是千千万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需要面临的关键风险。大多数情况下,出现违约风险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经营决策原因,更多在于债务人道德品质、企业规模受限等诸多因素。因此融资对企业经营状况普遍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一个企业产生违约风险,则很难履行与投资机构、银行结构的融资合同要求,无论是对投资机构还是企业,均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融资风险。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多见于企业现金流匮缺而引发的融资风险。一般在针对企业的财务分析中,通常需要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合理评估,比如需要评估企业的现金流动比率以及速动比率等指标,结合这些参数结果来评估企业偿债能力。此外在实际评估过程中发现企业存在着资产负债结构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实际筹资方式脱离实际状况,甚至无法利用变卖资产、账面价格抵押所需要偿还的债务,而在这其中所产生的融资风险,即被称之为流动性风险[2]。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一般指的是在深受市场价格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所产生的经济损失风险。从狭义角度上来看,市场风险主要分为利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以及商品价格风险等类型,比如在利率风险中,由于市场利率存在着动态性特征与不确定性特征,这些特征有可能对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风险,也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风险类型。汇率的变动会对企业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导致企业产生经济损失的风险即被称之为汇率风险。另外还有商品价格风险以及股票价格风险中,不同该企业所具有的商品、股票,这些价格在产生不利性变动的情况下,对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同样是一种融资风险类型。
4.政策风险
随着经济新常态时代的到来,政府为了能够扶持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但是在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因为政策变动而产生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引起中小企业产生经济损失的现象,这类风险即被称之为政策风险。但是一般来说政策风险属于不可控因素,不同经济时期下的政策要求可能存在着不同之处,个别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某些政策的变动而产生融资困难问题,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融资方式概述
1.内源融资
在中小企业能够借助内部经营利润留存或资金积累进行融资,即被称之为内源融资。一般多以从留存利益、折旧基金以及资本金等三方面途径进行内源融资。根据相关数据资料所统计,全国中小企业当中有七成以上的中小企业均依赖于内源融资,内源融资的优势在于融资成本较低,且融资过程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现阶段内源融资仍旧是大多数中小企业融资所考虑的主要融资方式。
2.外源融资
在企业规模与经济的不断蓬勃发展中,内源融资逐渐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而在此之间外源融资成为了主要融资途径。与内源融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外源融资过程中企业主要依赖外部资金筹资过程,而外源融资也被分为直接融资以及间接融资等两大类型。比如以往的发行股票、债券、贷款等形式,均属于外源融资种类形式,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与其他企业在融资租赁、商业信用担保上,也属于一种外源融资形式。
除却上述两种融资方式以外,我国中小企业为了能够满足融资需求,通常还会在政府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途径上产生相应的融资过程,然而在实际政策支持上,不同时期、经济形势上存在着不同的政策要求[3]。
二、新常态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问题
1.融资方式过于单一
内源融资成本普遍比较低,且企业在这其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不会因为外部因素而产生限制性作用,因此内源融资方式成为了西方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首选方式,随着经济发展选择内源融资的中小企业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从上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当时我国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金额量相对占比比较小,但是在近些年来内源融资金额量比重在不断增加。但是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状况可以看到,其中主要存在着融资动机差异性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在选择内源融资过程中,普遍是因为外源融资较为困难、退而求次选择内源融资,实际上内源融资资金量相对比较少,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内源融资资金量逐渐难以满足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在以往的经济领域中,有很多人认为中小企业具有十分丰富的融资渠道,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政策补贴或者股票发行等途径,均属于可行的融资途径。然而事实上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些途径的门槛普遍比较高,大多数融资渠道逐渐被中小企业所放弃,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方式选择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象。
2.融资难度、成本普遍较高
和内源融资的自主性相比,在外源融资过程中中小企业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限制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际融资难度显著增加。与大型企业相比之下,银行贷款对中小企业的资质门槛条件更为严格,比如需要企业提供资产抵押或担保手段,而在这其中还要经过复杂多样的经办手续,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还要支付大量的担保费用、抵押评估费用,这些费用的产生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而言无疑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成本增长因素。此外在银行贷款方面,与大型企业相对比之下,银行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更高,对中小企业产生了极其鲜明的经济负担,在这其中还存在着审批流程更为繁琐、审批程序更为严格等问题,无疑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时间成本,可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融资风险[4]。
(二)中小企业中融资风险内部控制问题
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在规避融资风险过程中的主要途径,也是每一个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应重视的基本工作。但是现实上很多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实际融资风险发生率普遍上升。因此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问题,就必须要客观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内部控制问题,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问题主要分为如下四点:
1.缺乏风险控制意识
内部控制可谓是近些年来我国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也是国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愈渐重视的基础管理工作之一。然而事实上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缺乏内部控制经验、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存在认知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效果普遍难以达到预期要求。这一现象在中小企业中尤为常见,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层缺乏长远发展眼界、仅仅关注企业眼前的发展局限性问题,在企业财务状况评价中多以结合自己经验为主,在融资决策选择中普遍存在着主观意愿性,这样的现象在中小企业中十分常见。由于实际评价结果与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导致融资决策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企业管理层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意识,未能够意识到风险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未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导致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很难满足企业预期经营管理要求。
2.内控执行力度不足
内部控制在我国大型企业中具有较为乐观的执行状况,也能够在大型企业中充分体现出内部控制价值,为企业融资提供了诸多便捷之处。然而在多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执行力度不足的问题十分普遍,尤其在内控制度上普遍存在着停留制度表面而未真正践行的局面。加上个别企业并没有重视内部控制价值,缺乏应有的内控考核激励机制,导致负责内部控制的企业员工未能够体现出应有的工作积极性,无法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工作的积极性价值。
3.内控制度缺乏完善性
个别中小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都过程中,未能够充分结合企业实际状况进行设计。仅仅是从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照搬照抄、稍微改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要求,导致实际内部控制工作普遍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与此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过于笼统的局面,比如没有明确详细的内部控制内容、在内部控制实际工作中时常受到不同的影响因素,企业员工在参与融资过程中未能够形成有效的参考,另外还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在内控制度设计中存在着过于繁琐、缺乏实用性的现象,在制度过于繁琐的情况下,导致内控审批程序显著增加,徒增企业融资时间成本。
4.内控监督质量普遍较差
不仅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更在内部控制监督体系上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因为尽管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不会直接性产生交易行为,但是会对企业交易行为产生一定的规范作用,促进企业运营管理质量变得更高。然而事实上,很多中小企业未能够在内部控制工作中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内部审计部门,导致内部控制工作缺乏应有的内控监督质量,形式主义现象十分普遍,内部控制工作无法体现出应有的管控价值,对企业融资活动无形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融资风险[5]。
三、优化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企业层面的优化对策
1.提高融资风险管理意识
中小企业应当及时加强员工对融资活动的认知与理解,帮助企业员工正确认识企业融资活动中所可能产生的融资风险类型,积极了解资金筹集渠道的相关信息,并且为企业融资活动选择合理、符合企业经营实际状况的融资渠道。此外企业还要能够提高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质量,如期货合约、远期合约以及金融互换等重要风险管理工具。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要能够及时强化企业员工以及管理层的融资风险管理意识,能够从内部建立起从上到下的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环境,促进企业融资风险内控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2.完善融资风险内控制度
制度是保障企业工作的基础条件,为了能够促进企业融资风险内控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还要能够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提高内控制度规范性质量,使内控制度为企业融资活动提供必要的规范性管理作用。在这其中企业要特别注意,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的建立,必须要基于企业实际经营状况所建立,制度制定不可脱离企业实际状况,避免出现匹配性较差导致制度执行难度过高的问题。此外,在融资风险内控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现象,要让融资风险内控制度真正践行于企业融资活动中,为企业融资活动过程把好每一步关,尽可能地减少多余的审批流程以减少对企业的时间支出成本。
3.加强融资风险内控监督机制
为了能够落实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促进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还要能够积极加强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监督机制,能够做好对企业员工在执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中的督促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在实际融资过程中严格结合规范要求以实现对融资风险的控制目标。比如在内部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审计部门,能够安排专业的审计人员加强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做好对企业融资风险内控状况的定期评估工作,能够在这其中及时寻找所存在问题并加以积极改进和完善,促进企业融资风险内控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帮助企业合理规避内控风险[6]。
(二)政府层面的优化建议
1.完整融资政策体系
为了能够合理控制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政府层面还要能够积极通过完善融资政策体系,合理控制贷款标准权限,从实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象。政策需要为中小企业成立专业的金融机构,在政府的扶持与国家信用担保下,为符合发展要求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贷款,促进对中小企业贷款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这样的融资体系中,中小企业能够缓解融资困难现象,同时还能够促进政府财政收入得到提升,贷款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以及税务费用,可以帮助政府实现资本积累目标、减少财政负担问题。注意在实行信贷政策过程中,最好能够从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推广实行,此外,为了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过于单一的现象,政府要能够为中小企业建立多元化融资市场,促进融资渠道的规范化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过程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
2.建立信贷支持系统
由于很多中小企业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实际财务管理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财务负担相对比较重,其融资能力始终有限,在贷款方式选择中一般可以选择直接贷款、协调贷款以及担保贷款等形式。政府部门可以在这其中以直接贷款形式为企业提供贷款,在协调贷款中可以由政府牵头与其他机构进行协调,而在担保贷款中,政府需要设立担保机构。从现阶段贷款体系状况来看,担保系统比较常见,因此政府要能够积极促进对中小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能够对于那些由于政策变动而产生经济损失的企业,要及时予以一定的财政补偿,在个别中小企业的贷款中,如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可以结合企业实际运营状况采取以债转股的形式解决问题。另外在税收方面政府也可以予以一定的扶持,比如可以将融资费用转化为财务费用,为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减少相应的融资成本,也可以允许中小企业在纳税前阶段偿还债务,帮助企业在提高融资能力的同时,促进中小企业的融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7]。
3.加强企业信用评级
政府还要能够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能够有效培养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促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对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加强企业信用评级中促进企业信用等级得到提升,可以有效维护企业形象地位,帮助中小企业在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也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增加合作机会,从实际角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新常态大环境下,政府要能够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创新现有的金融体系,比如在贯彻金融创新六安模式中,促进普惠金融的进一步推广。
(三)银行层面的优化建议
银行机构是中小企业商业融资过程中的重要机构,然而个别银行未能够重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相应的阻碍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在银行层面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还要从如下两个方面做起:
1.建立风险评估与信用评价标准
银行应当及时针对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信用评价标准,可以结合中小企业规模、发展形势、发展前景等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能够从客观角度上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提高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质量,有效降低少中小企业贷款门槛,帮助中小企业形成良性竞争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积极改进信用贷款管理制度
改进信用贷款管理制度,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此之前银行应当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特征、信用度、偿债能力等指标,将各个企业划分至具体的等级标准,尽可能地量化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等级指标,比如可以积极分解融资各环节,针对性构建层次性贷款审查委员会制度,该部门需要做好对企业的贷款记录工作,严格提高对贷款业务各环节流程的管控质量,在明确相关人员职责中,促进信用贷款管理质量的规范化发展[8]。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现阶段的经济新常态大环境下,许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程度进一步提升,其中所产生的融资风险对企业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管理层要能够及时认清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在提高内部控制管理质量的同时,加强融资风险规避管控水平,同时在政府与银行结构层面也要能够为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把好关,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促进我国众多中小企业走向长远、持续性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