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 正文

“三李”对“香草美人”比兴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张晴晴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5-05人气:2991

楚辞,以丰富华美的辞藻,“香草美人”的比兴象征手法开创了中国文学史浪漫主义道路。李白、李贺、李商隐将楚辞的风格特色、艺术手法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以自己的喜好消解和融化楚辞的原型意象,形成自己独有的象征意义系统。

 

一 李白对“香草美人”比兴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离骚》中两大意象:美人、香草。美人意象一般比喻君王,或者自喻。香草,一方面为独立人格的象征物;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比兴象征系统。

楚辞之中独有的“香草美人”式的比兴象征手法,在李白那里得到了继承。在《古风》第四十九首中,李白用南国美人遭人嫉妒排挤来比喻自己有志难伸。

李白拓展了“香草美人”的比兴象征手法,形成自己独有的象征系统。万物都可以成为李白诗中的比兴意象,包括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如龙喻为君者,鼠喻窃国者(《远别离》(“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骅骝和蹇驴分别比喻贤人和庸才(《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李白还特别继承和发展了宋玉辞中的“云”的意象。

宋玉善写云,《高唐赋》与《神女赋》中多次写到“朝云”“浮云”“云雨”,借云之无定摹神女神秘飘渺,摇曳多姿。李白的笔下,沿承宋云“云”的象征比兴意义,如“美人美人兮归来,莫作朝云暮雨兮飞阳台”(《寄远十一首》其十一)。

然而,李白笔下的“云”意象更加多元,指隐逸者之“云”,如:“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漂泊无依游子之“云”,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指理想之云,如“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赠清漳明府侄》)。

 

二 李贺对“香草美人”比兴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李贺常用“比兴”写飘渺的意象,其比喻本体除却其固有的属性外,还被拟人化了。 如“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衰兰送客咸阳道”(《金铜仙人辞汉歌》),“冷红泣露娇啼色”等。在这些诗句中,“芙蓉”、“香兰”、“衰兰”、“冷红”能哭能笑,被赋予了人的感情。

李贺擅用通感手法,风有“酸风”,雨有“香雨”,箫声可以“吹日色”(《难忘曲》),月光可以“刮露寒”(《春坊正字剑子歌》)。

在对楚辞的意象继承方面,李贺还着重继承发展楚辞中原有的“鬼”和“兰”的意象

李贺擅于写“鬼”,“鬼”意象在其诗中比比皆是。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可谓写鬼的始祖,《九歌》中《山鬼》一篇,细致刻画了去赴约的山鬼复杂曲折的心态,将其赴约过程写得缠绵曲折,对其衣食居处,服饰车舆、习性行踪、容貌体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表现了山鬼对纯真爱情的痴情与渴求。

李贺有一篇乐府诗作《苏小小墓》,则兼具《山鬼》的形与神。

与《山鬼》不同的是:李贺没有写其具体的故事情节,而是择取典型的意象,写其含泪的眼睛,用“幽兰露”进行比喻,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再加上冷色调的选用,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凄凉,楚惋,妖艳、幽涩的女鬼形象。

屈原擅写“兰”,《梦辞·九歌·少司命》中有“秋兰兮青青”“秋兰兮糜芜”等句。楚辞中常见主人公以兰为佩物,象征自己的高洁情操。李贺的诗作之中也常用“兰”的意象,如“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幽兰露,如啼眼”(《苏小小墓》)等等。不同的是,李贺的“兰”意象在原有驱除邪恶,品质高洁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份贵气。

三 李商隐对“香草美人”比兴手法的继承与发展

屈骚写“香草美人”,为“发愤抒情”之作,表达自己在政治和人生挫折中的怨愤之情。李商隐心仪屈原,很自然接受了其“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他曾自述:“某前因暇日,出次西溪,既惜斜阳,聊裁短什。盖以徘徊胜景,顾慕佳辰,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谢河东公和诗启》)不同之处:李商隐将“香草美人”意象所表达的诗意朦胧化,含蓄的意义处于似与不似之间。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论及李商隐《锦瑟》诗时说:“《锦瑟》一篇借比兴之绝妙好词,究风骚之甚深密旨,而一唱三叹,遗音远籁,亦吾国此体之绝群超伦者也。”此诗全是比兴,发展了楚辞的比兴手法,但诗中所呈现的意象群,如庄生晓梦、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所构成的不是一个完整画面的境界,而是错综纠缠于其中的怅惘、伤感、向往、寂寞、失落等情绪。读者说不清楚其中具体所指,却能体会到缠绵感伤的情绪。诗本身构成了多层次的朦胧境界。是对楚辞原有的“香草”美人比兴手法的向内部心灵的开拓和发展。

李商隐对楚辞“香草美人”比兴手法继承的另一个方面,在其咏物诗中得到体现。楚辞中《橘颂》一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咏物诗,赞美橘树,实际上是用来写作者的高尚情操。李商隐也写了大量的咏物诗,如《流莺》《野菊》等,同《橘颂》一样,李商隐笔下的物也是来写诗人自己,但是却脱却了《橘颂》原有的简单粗糙的比附痕迹,而是进入了一种内在精神的高层次契合,其寄托之意,似在有无之间,更加浑然一体。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