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厄中求生的灵魂——对课文《阿Q正传》主人公的不同解析
阿Q是中国文学长廊里的一个经典人物,人们一想到他,立刻就会浮现出他的“精神胜利法”。我认为“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宣泄方式、生存方式,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竞争激烈、不进则退的现代社会。这里我要首先澄清一个问题:我所说地“精神胜利法”不是说像阿Q被人打时说“我是老子,你是儿子”,我所取的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与作用,而不是其形式内容,即在无能为力而又心有所不甘的情况下,利用“精神胜利法”发泄内心的郁闷,使心理暂时得到满足,“精神胜利法”可说是“伤害补偿机制”。
阿Q的是一个悲剧的人物,鲁迅先生用了悲喜交融的手法塑造这一形象,他是一个不知姓名,不知籍贯的无足轻重的人物,“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开玩笑”,除此之外,没有生存的意义。在未庄,阿Q就是一个被遗忘的人,可以说,他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做人”的资格。但阿Q终究是一个人啊!固然他是个无赖型的人,愚昧无知,且具有旧中国农民的一切弱点,可他也有生存的欲望,也有情感,希望被人重视。于是,在这样一种不平衡和冲突的情况下,他自我安慰,自我欺骗,在“精神胜利法”的后面隐藏的是他的悲剧,是他想做人的愿望及对生活的朦胧的希望.但可惜的是他处在最底层!他只能这样,用这样的精神的攻击来使自己得到满足,让自己过的舒服,使支离破碎的存在得到残喘!于是他心里得到满足,精神上得到宣泄,缓解了内心的被侮辱,换句话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本质就是通过假想来打击对手,是使自己内心得到宣泄,得到满足,得而生存下去。
“精神胜利法”在现实中有其独特得作用,虽然,它对民族生存,民族文化发展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使人消磨斗志,安于现状,但它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其作用在两方面得到了体现:第一:发泄补偿平衡作用。当我们在现实中受到压迫或受到挫折感到痛苦是,但又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或由于自己的欲望无法实现而痛苦时,我们可以利用“精神胜利法”来发泄,以求得平衡或用来转移痛苦,从而重新建构一个可以用来生存的内部世界,在欲望与痛苦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以上是着重于从生存矛盾与痛苦监角度也即侧重于外在而言的,“精神胜利法”的发泄补偿作用还体现在对付人的深层认识结构的平衡与缓冲上,现实与遗失的冲突不可避免的会波及人的深层意识没,使其痛苦,通过“精神胜利法”使痛苦得到发泄,是郁闷得到舒缓,从而为精神痛苦形成缓冲,从而使人更好的生存,使心理得到平衡。人的生存过程可以说是一个自我的过程,在现实中会不断的产生困难,精神,灵魂上承受了各种压力,人处于冲击,漩涡的中心,倘若人不能放松自己的精神,是自己内心处于一种较缓和的环境中,那么,这个人往往会走上极端。生存是人的本能要求,在本能欲望的驱策下,人们会不自觉得运用“精神胜利法”,妄图通过心理上得虚幻来满足内心得要求,宣泄在现实中的失落与痛苦。这是我所说的“精神胜利法”的现实意义的核心,也可以说是对生存的意义。
阿Q的时代是一个黑暗,令人失望的时代,自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情绪不断消沉,千百年来所宣扬的大中华信念在外国枪炮的冬季下逐渐崩溃,整个中华体系可以说是在一夕间瓦解了,但民族还是存在着而没有支离破碎,因为在现实,理智中民族地位虽然不断下降的,但人们还是拼命记住过往值得骄傲的东西,这使得他们对民族保持了一份希望,使得民族不至于在失望中消散了!这是针对阿Q的时代而言的,而对我们现在而言,“精神胜利法”的软化稳定作用更多的是体现在民族内部关系上。由于人的欲望和心理扭曲的加剧,对高预自己的人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排斥和敌视,人群关系处于某种不稳定的状态下。而“精神胜利法”正是这种环境下发挥着软化的作用,通过心理的幻想使人修复扭曲的灵魂。假如说法律,行政和道德手段是社会关系得以稳定的显性手段,是外部强行规定的话,那么“精神胜利法”就是人们在不自觉中采用的隐形手段。
“精神胜利法”对个人生存而言,是一种手段,对内部关系也有软化稳定作用,但他对民族生存,民族精神也是一种损害。“精神胜利法”会在无形中消磨民族的战斗力,使其趋于保守,麻木,民族是由个人组成的,但“精神胜利法”对个人生存所起的缓冲补偿作用的总和,并不等于民族的奋发、强盛。“精神胜利法”只不过是民族和人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手段,一个民族的强盛需要其他的生存方式。
阿Q在生活的无奈中创造了“精神胜利法”,虽然一直以来,他遭受了众多的批判,但人们其实都有意或无意的接受了它,或者说在运用它!它弥补了人们心灵上的缺口,虽然“治标不治本”,却使人们在痛苦的缝隙中找到了残喘的理由,尤其是对处在层层压力下的现代人而言。“精神胜利法”有其可取之处,只要我们掌握分寸与时机,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才具有独特意义,它是在无奈的生存建构中的一种挣脱,是人类灵魂的自我释放与平衡,是叹息中的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