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究秦观《淮海词》水意象成因
秦观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其《淮海词》中的水意象异常丰富,水意象伴随着其创作乃至人生的整个旅程。现存的八十多首《淮海词》中,写到水的几乎达到四十首之多,秦观对水的钟爱程度已略见一斑。秦词中水意象如此丰富多彩、自成特色,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继承传统和受时风的影响
自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湍急的河流之畔失声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便与人间的种种挂起钩来,比喻美德,比喻高洁壮志,比喻爱情,等等。爱写水,常写水,是中国文人的传统,这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李白就有“一水愁牵万里长”(《横江词六首》之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复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著名诗句;秦观所生活的宋代,词人大多喜欢写水,例如晏殊《清平乐》:“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流”,苏轼《水龙吟》:“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等等,举不胜举。秦观,一个细腻而又非常传统的文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北宋词人的感染,不由自主的无意识的喜爱写水,也擅长用水来抒幽情、显真意。
2、秦观的生长环境
秦观生长在江苏高邮湖畔一个寒士之家。这里水道纵横,湖荡棋布。江南的秀水清新滋养了文明的沃土,陶冶了温雅聪慧的民情,赋予了少游一颗敏感纤弱的水一般的心。这使得秦观更容易地靠近水,多写水,并将水作为心灵的依傍,水已经成为他重要的情感积淀的载体。秦观年少时父亲便去世,家庭的无靠和生活的无奈,迫使他不得不过早地分担起养家的负担,常常一边读书一边劳动,其少年丧父给他的心灵造成创伤,且因为家庭的教育氛围从此失去平衡,而使他的性格发育形成了缺欠,少了一点阳刚之气,却多了一份阴柔成分,养成了这位淮扬才子忧郁、锐感、柔弱、哀婉的性情,以致于他笔下的水意象透射出人生的种种忧愁,也托出词人满心的哀凉。
3、秦观的经历
秦观虽然熟读经史,长于为文,但熙、丰年间多次试进士,均不中,直到元丰八年,才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一旦为官,秦观就卷入了党争之中。神宗死后,年幼的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废除新法,新党被逐,旧党重新执政。高太后死后,哲宗亲政,重任新党,旧党失势,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在途中又被贬为处州酒税。在处州三年,再贬郴州。翌年编管横州,然后再徙雷州。如此,他从浙江到湖南,再到广西,终至天涯之地,最终客死滕州。秦观遭遇一贬再贬,一直往南,心情一路低落。依中国的地理来看,自北向南,水源越来越多,雨量越来越充沛,秦观一路上见到的水也越来越多,加之越贬越孤寂越悲哀,就将情思融入大量的水意象中,让水来诠释自己的一腔柔情和满腹悲寥,自在情理之中。
一生漂泊落拓的词人,将其丰富细腻的情感寄托在那些萍水相逢的年轻美丽的女子身上。少游在一生中始终都在爱着,但是却始终未能获得一个相对安谧、稳定的爱的港湾。他的爱情生涯始终笼罩在一片悲切、无望、缥缈的气氛中,而这又恰恰与他坎坷背运的政治生涯交织融汇,使他人生的雾霭更加浓重,情疏意淡的家庭和朝花夕落的情场,势必使柔弱多情的少游的性情发展成日甚一日的柔弱忧郁和哀感深沉。而这一切,都已经融入了水中。秦词中的水意象没有波涛巨浪,没有大江东去,而只是款款的小流幽幽地呜咽着,诉说着秦观坎坷的一生。
4、秦观的性格
秦观心性多愁善感,极具女性化气质,这使他具有敏锐细腻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无论是良辰美景,还是穷困潦倒,都毫无假借地用其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做单纯的感动和承受,他更自在于感受风花雪月,在樽前月下浅唱低吟。他的这种性格偏于软弱,异常敏感的心经不起悲惨遭遇的打击,进而消沉落寞。他柔弱的女性气质,使他的婉约词更加柔婉、醇正。他的词作极少重笔,不着力,不使气。词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偏重于清淡、纤柔,不会给人的感官带来强烈的冲击力,例如落红、例如流水,等等,在词中都成了他意志和情感的外在表现。一部《淮海词》,几乎篇篇有愁,有春愁秋愁、怀古之愁、追忆之愁、相思之愁、离别之愁、身世之愁、贬谪之愁、闺怨之愁。秦观的悲观,让他总不能忘掉过去。对旧情的失落感、眷恋感过分强烈,也加重了其作品的伤感基调。他蘸着自己的心血和眼泪来写作,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伤心绝望。秦观被贬后,被痛苦压得喘不过气来。处州的春天本是极为美好的,而词人却在“花影乱,莺声碎”的美景中,表现了“飞红万点愁如海”的一片深悲。秦观越贬越远,他的心情也越来越悲凉,到最后他已经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到了万念俱灰的地步。秦观悲观柔弱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人生各个阶段这种心态的表现都寄托于水,水的柔和冷清,水的剪切不断,水的一去不返,这些都在对照、映衬中升华、融合。
总之,秦观词中众多的柔美清丽的水意象,使他的词更加幽微柔婉。他脆弱哀婉的个性,纤细柔媚的情感,使得词人对生命和外界的感知具有超凡的敏锐精细之心。秦观通过各种体悟来展现水的丰富多姿,有迷离,有悠长,有离愁,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这其中,深深渗透着词人自身的心绪,他随着这“水”一路漂流,颠颠簸簸,直至生命的最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