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迅的《出关》看老子无为思想中的困境
生活是最明晰的解构大师,它往往能轻易地将偏颇的理论修正;漫画是最犀利的批评工具,虽然夸张,但所触之弱缺点却昭然若揭。鲁迅的《故事新编》以小说这种最贴近生活的艺术方式叩问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魂灵,以速写勾勒“中国脊梁式”,以漫画清算窒息民族魂灵的毒瘴,从而通过“立人”达到“重塑民族魂灵”的目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支柱之一的老子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在《故事新编》的《出关》中被列为 “清算”的对象。“无为”是老子有关社会人生方面的核心思想,然而从在小说所描摹的明白实在的生活面前及漫画式的勾勒中,我们确实能看出老子“无为”思想中所面临的某些困境。
一、无为政治的困境
建立合理的政治始终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重要动机,老子也不例外,正如陈鼓应所说,“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①实现圣人的“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最高诉求。“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圣人无私心、“以百姓心为心”(四十九章),“圣人”“为而不恃”(二章)、“为而不争”(八十一章),“圣人”“不以兵强天下”(三十章),凡此总总,只要依“道”行政、实施圣人式的无为之治,“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老子的政治理想应该是美好的,特别是战乱频繁的春秋时代,这样的诉求是真切的、充满义愤的,同时直到今天这些主张仍有其合理的内涵。然而,老子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却是错误的。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②。阶级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不同经济利益集团的形成而形成的,在原始共产主义时代,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矛盾是其主要矛盾,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类自身分化为不同集团并产生了人与人的矛盾,有时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会上升到主要矛盾。老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私有制日趋凸显、集团矛盾十分尖锐的大变革时期,私有制带来的社会丑恶正日益彰显,消除这种丑恶是一个有良知的思想家不可逃避的责任和义务。然而,老子整个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不是建立在他当下的时代,而是回避现实,逃遁于过去。
《出关》对老子的逃避持批判态度,鲁迅在《〈出关〉的“关”》一文中披露了创作动机:
老子的西出函谷,为了孔子的几句话,并非我的发见或创造,是三十年前,在东京从太炎先生口头听来的,后来他写在《诸子学略说》中,但我也并不信为一定的事实。至于孔老相争,孔胜老败,却是我的意见:老,是尚柔的;‘儒者,柔也’,孔也尚柔,但孔以柔进取,而老却以柔退走。这关键,即在孔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老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③
老子说孔子走的是“上朝廷”的路,自己走的是“流沙”,问题是,走“流沙”就已经远离了实现政治报复的舞台,没有舞台和路径,理想就无法实现。当然,老子是想通过他的学说让统治者“无欲”、“无我”,从而回到“小国寡民”的境地,但一切个人的思想行为是客观进程的社会实践的反映,也是人的自身的秉性使然,因此,这样的主张无疑是犯了政治幼稚病,这样的路径无疑是空中的彩虹。《出关》前半部写孔子两次拜见老子, 或者说孔老的两次交锋。第一次,老胜孔败,老子批判孔子所研究的六经是“先王的陈迹”,指出:“性,是不能改的;命,是不能换的;时,是不能留的;道,是不能塞的。只要得了道,什么都行,可是如果失掉了,那就什么都不行。”在老子的教训面前,“孔子好像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 老子主张“道法自然”(二十五章)、主张“希言自然”(二十三章),对于带有“声教政令”色彩的六经这类玩意儿当然是不屑一顾的,强调要回到虚空的“道”本身,就会“用之或不盈”(四章)。此次交锋老子对孔子很有启发,当然孔子在受到启发的同时也误读了老子的“道”, 他在老子当头棒喝后体悟到老子“道”的当下性和实践性,而去除其空洞无为的特点,知道了政治的斗争性。这种思想变化在小说中没有直接描写,却暗含在两次交锋之间。也正是孔子思想的这种变化或进步,直接导致第二次交锋时的“孔胜老败”结局。孔子第二次拜见老子时“谦虚”地说自己“想通了一点”,并说了“怀了弟弟,做哥哥的就哭”的威胁的话,大彻大悟的老子一下就明白了自己是明白孔子的底细的人,若果不走,“是不大方便的”,于是决定出关“走流沙”。当庚桑楚建议“我们就和他干一下”时,老子却张开他那无言的嘴,以“牙”和“舌”为例,畅想他那“物壮则老”(五十五章)及“硬的早掉,软的却在”的道理。由此可见,老子的“无为而治”在现实面前是个巨大的困境,也只能是是个政治幻影,相反孔子更能懂得政治的内涵。正因为这样,在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统治中,孔子思想占有绝对优势,“无为而治”的例子极少,甚至在这些例子中也只是招牌,因为其内涵已被儒家的“仁政”所替换。
二、无为人生的困境
《出关》中老子的形象不是飘然临风的道长,而是“一段呆木头”,一位孤寂的老人形象。这样的刻画是对老子形象的歪曲、还是击中了老子无为人生观中某些明显的弱点?我认为,鲁迅用现实人生的镜子确实照出了老子人生哲学中存在的矛盾与困境,这种矛盾与困境直接导致了“无为人生”在现实面上所表现的无生气和孤寂。
追求神清气爽、长生久视的人生本来是老子人生哲学的诉求。为了达到这种人生境界,他告诫人们:要“载营魄抱一”(十章),因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三十九章);要“专气致柔”(十章),因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要淡泊名利,因为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要知足常乐,因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要“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因为“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二十六章),要“为腹不为目”,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十二章);要象“含德之厚”的“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达到“精之至”、“和之至”的境界。老子的这些有关修身养性的教导对个人修为及对社会风气的净化有着深刻的意义,但在现实的人生层面以及在其自身的思想中会发现障碍和矛盾。老子的人生修养中强调 “无欲”,或仅仅保留“为腹”的食欲,所以在《出关》中 他接收了孔丘送给他的“雁鹅”和关尹喜送给他的“一包盐,一包胡麻,十五个饽饽来”。问题是仅仅保留“为腹”的食欲(或者还应包括性欲),不是把人降低到了植物和一般的动物的层次了吗?人之所以是人,就在于人比动植物有更多、更高级德欲望,人能将“食”变成“美食”,能将“性”变为“爱情”,同时除了食欲和性欲之外,还有其他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无欲的人生就是无为的人生,所以关尹喜嘲笑他:“心高于天,命薄如纸”,“连老婆也娶不成”。老子的人生修养中还强调“抱一”、“守静”、达到“婴儿”的境地。然而,按照老子自身的辩证法,“一”一定会变为“多”,“静” 一定会变为“动”, “婴儿”也一定会变为成人;同时,“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的原则是使各物自然生长成熟、不加以主宰,“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这里的问题是:人是否属于万物之一?是否应有千姿百态的个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人就是一个现实的人,就要受现实法则的约束和规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人就就是神、而不是人。从现实的层面看,一个老头儿硬要回到“婴儿”的状态,就只能象“一段呆木头”。当然,老子人生哲学的动机是矫正人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他预感到自己的话说得太深太偏,所以又将其人生哲学概括为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这样更接近现实,以供世人理解。
老子知道自己思想很难被世人理解,也预感到世人的嘲笑, “下士闻道大笑之”(四十一章)。在《道德经》中,他还勾画了自己的孤独情形: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二十章)
《出关》对老子的不被理解和孤独有着直接的刻画。当“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从“白胡子里面的嘴唇”中讲他那些“道可道,非常道”之类的话时,“大家彼此面面相觑”,“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着自己的事”,“书记先生竟打起磕睡来”, 而他的《道德经》也与“充公的盐,胡麻,布,大豆,饽饽等类”放在一起。老子的无为人生注定是孤寂的,不能为现实人生所融,这个“白发,黄袍,青牛”的身影最后只能消失在“黄尘滚滚”中。
三、无为文明的困境
老子对人类文明持保守或反对态度。他反对技术进步:“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八十章);他主张“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他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十九章)。老子的“文明观”中仍贯穿着他的“无为”思想,这种“无为文明”在社会实践中也面临着困境。
首先,智慧、技术和工具是人的立身之本。人没有老虎锋利的爪牙,却能打死老虎,靠的就是智慧、技术和工具。智慧、技术和工具扩展了人的身体、强壮了人的力量,并使人之从一般的动物界脱颖而出。因此智慧、技术和工具是人的立身之道,现实的人总是生活在智慧、技术和工具的世界中。《出关》中借老子想偷偷溜出到了函谷关的情节形象地揭示了这一点:
老子到了函谷关,没有直走通到关口的大道,却把青牛一勒,转入岔路,在城根下慢慢的绕着。他想爬城。城墙倒并不高,只要站在牛背上,将身一耸,是勉强爬得上的;但是青牛留在城里,却没法搬出城外去。倘要搬,得用起重机,无奈这时鲁般和墨翟还都没有出世,老子自己也想不到会有这玩意。总而言之:他用尽哲学的脑筋,只是一个没有法。④
老子的反技术进步的思想对于今天技术泛滥的现状确实有预见性、也令人深省,但走技术倒退的路是不可能的,由智慧所犯的错还得由智慧自身来解决。
其次,社会交往和道德礼仪是人的存在不可缺少的条件。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交往就不可避免。老子虽然不喜欢交往,但在《出关》中,他还是带了一个学生庚桑楚,还与孔子交往了两次,同时关尹喜等还强迫他讲学、写书,老子不得不“被交往”。道德礼仪虽然没有象儒家所强调的“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礼记·礼运》)那么重要,但既然有交往,就必须有规则,必须用道德礼仪来规范交往行为,从而构建一个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和谐体。《出关》中的老子也脱离不了这种礼仪规范。如,老子两次送孔丘走时, 都会客套地说,“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去吗?……”虽然声音象“留声机似的”。又如,关尹喜送他食物时,他“再三称谢”;“关尹喜竭力劝他上牛”时,他又“逊让一番”。小说中的刻画也许不符合老子本身的形象,但却符合一个现实的人在交往中的基本情形。
总之,鲁迅在《出关》中,通过把老子还原为生活人物的方法,揭示了老子无为哲学与现实的人的本性的矛盾,对于我们全面地理解老子不无启发意义。当然,鲁迅只是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日常生活的层面,照出了老子无为思想中的消极方面,而无为思想对于哲学之思、对于老子所处的时代以及对当下时代所具有的启发意义,仍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