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美育视域下高等院校专业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其价值研究

作者:陈海丽,郑笑语 来源:《尚舞》日期:2024-08-06人气:81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进程中,美育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认识与实施,近些年来才得到实质性的落实,取得一些切实的成效。

  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美育的中心内容和重要手段。而舞蹈作为一门“身心一元”的艺术,在艺术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教育能够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肢体训练和心灵启发,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物质水平日渐提高的背景下,美育得到了更高的重视,这使得教育者们开始重新审视艺术的功能与价值,思考构建以美育的方式培育时代新人的方法。而高等院校作为往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它的美育建设也是一项培根铸魂的工作,因此,高校的舞蹈教育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面临着重要的转型与挑战。 

1.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美育价值

1.1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

  高校舞蹈教育的美育模式对受教育者而言有不可小觑的作用。首先,美育能提高高等院校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专业素质、道德素质、创新素质等。美育作为“五育”的重要内容,与其他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它能够成为巨大的推动力,在德育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而舞蹈教育因其身心合一的特质,既能在身心发展层面上塑造人的形体,开发人的智力,也能使高校学生通过舞蹈艺术教育获得敏锐的感受力与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高等院校舞蹈教育中美育课程的开发实践与传统课程的改革转型,能够使受教育者不拘泥于舞蹈自身的知识范围,获得多学科知识体系的灌溉,横向扩充与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此对于自己的专业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将视野扩展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次,美育能够提高高等院校受教育者发现美、理解美与创造美的能力。艺术教育正是通过提升人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促进美育,使人们能够在艺术欣赏中不知不觉进入到美的境界,在艺术的世界中得到熏染。舞蹈教育也是如此,学生们能够在舞蹈艺术之“美”的感染与熏陶下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透过身体动作去感知外在的事物,生发出能够发现美和愿意感受美的心灵,从而拥有发现美与创造美的美感经验,逐渐形成带有个人特色与文化属性的审美观。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高等院校除了关注自身的教育特色,也逐渐将视野转向于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舞蹈专业的学生也能通过各式各样的美育课程,让自身的专业基础更为稳固,知识结构更为完备,受益于舞蹈教育的多重功能。只有舞蹈高等院校的受教育者实现了自身的全面发展,才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改善舞蹈界目前创作方面的同质化倾向、教育结构与人才结构的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推动中国舞蹈教育事业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 

1.2教育主体:培养优质人才

  现如今,舞蹈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似乎被专业化的舞蹈教育所弱化了,舞蹈艺术这门“五育并重”的艺术课程并未凸显其真正的美育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遇到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是升华灵魂、提高生命价值的职业,能通过言传身教、因材施教、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培养人才。审美教育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与目的的最有效手段,美育能够成为架设在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受到情感与人格的感染和体验,从而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美育的作用就在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思想高度、教化人的心灵,提升人们对于美的发现、理解、爱好的能力,因此,对于教育主体而言,审美教育能够以情感为媒介,实现人格教育、德育与美育的并行不悖。爱因斯坦认为,“专业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只用专业的知识进行教授是远远不够的。”他认为只有使受教育者对教育的价值有所理解,并对于他所学习的内容有炽热的情感,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也是教师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美育对于高等院校的教育主体来说,能够通过审美的媒介,以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充实舞蹈教育的教学内容,开发受教育者的智慧和思维能力,从而通过舞蹈教育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帮助学生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开拓创造性思维,提升综合素养,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这也是教育主体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1.3舞蹈学科:完善教育体系

  高校的舞蹈事业在几十年间实现了从无到有再至枝繁叶茂,在规模上集腋成裘,在艺术上渐入佳境,其成果让人耳目一新,而高校舞蹈教育事业却常以“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这也导致了舞蹈教育与时代和社会的不同步发展,因此,在当今美育视域下完善多元化的教育体系的任务已刻不容缓。高等院校作为输送人才的重要机构,能够凭借自身的师资能力、硬件设备、政府扶持全面、系统地传授知识,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同时,高等院校的学生在身心方面已经得到了较为完备的发展,对“美”的概念与舞蹈艺术自身有了一定的概念基础,能够更大程度的吸收与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与教育转型。随着高等院校对美育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地加深,不少高校除了传统式的课堂教学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包括舞蹈在内的艺术文化的通识教育,使高雅艺术的审美趣味“润物细无声”地潜入学生的身心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此外,各高校也在自己的教育体系中将美育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更为系统的课表设置、更强大的师资队伍、更具体的评价机制等,在多方位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的同时,使课程、教育与评价这“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进而为现有的教育体系的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目前,许多高校在美育方面的实践已取得不少成果,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将会相继到各个中小学、机构等进行教学,在舞蹈教育美育模式的培养下,这些学生将有更大的可能性成为高素质、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进而能够带着美育的观念去培养学生,实现美育的大众化。因此,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美育模式的践行,能培养出一批综合性人才,推动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以及教学手段的改变,进而完善、发展美育视阈下舞蹈教育的教育体系,推动整个舞蹈教育行业的有序前进。 

2.美育视域下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现状

2.1高校美育不断发展

  2.1.1大势所趋:重视美育与艺术教育

  舞蹈艺术最直接的特性就在于它的身体性,它不需要其他的媒介,完全以人的身体为传情达意的载体,以肢体的舞动抒发内心最为真挚的情愫,传达出人类心灵深处细微复杂的情感,在虚与实之间凭借肢体动作的延展不息直接触及灵魂深处,将精神情感的无限延续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色,也体现出和其他艺术相比更加突出的美育功能。近年来,在物质生活极度富足,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日益缺失的当代社会,美育与艺术教育被提到了愈加显著的地位,社会也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管理部门更是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新方针,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2020年10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以及要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许多高校,无论是综合类高校还是艺术类高校,都不仅仅只传授舞蹈技术技巧、舞蹈基础概念等舞蹈本身理论与实践范围内的相关知识,还会进行美育系列讲座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相关活动。比如北京舞蹈学院开展的“美育新时代暨素质教育舞蹈迈向新十年”的研讨会中强调,作为舞者,有了深厚的艺术和人文滋养,才能在舞蹈艺术上展示出人格魅力和博大的精神,北京舞蹈学院将从容应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发展最紧迫的需求。之后举办的与美育相关的各种活动与讲座会议,都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了美育工作,发展了高校美育的新形式,证明了新时代下高等院校的美育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

  2.1.2信息时代:线上线下融合式发展

  在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革新,这不仅对传统艺术以至于传统艺术教育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性,并且,舞蹈教育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发展也得到了创新性的革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高校美育开始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引爆更多价值的释放与生成。“艺术与技术牵手,美学与科学联姻”,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将舞蹈教育从理念到技术、从方法到手段,从内容到模式领向全新的方向,为舞蹈精英的培养开放出更多的窗口。如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线上教学”,“云端课堂”也不得已成为舞蹈教育者的第一选择。这在激发在线教育活力的同时,也引发出教育者的思考,在“被迫”线上教育的窘态下尝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美育途径。现如今,各高校也纷纷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各种线上资源、教学平台进入到教师的资源库,线上影像、多媒体等手段的介入也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舞蹈,以及舞蹈之外的一切“美”的东西。比如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与福建师范大学舞蹈系联合举办的舞蹈影像作品线上展演活动,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一同舞蹈,在线上的视频中见证彼此思想与身体的蜕变。同时,舞蹈影像表演让舞者们走出了排练厅与舞台,走进了一个新的时空,进而用身体语言与镜头语言的交织共同传递出美的语言。此种线上线下结合的美育方式提高了学生们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为培养出信息时代下全面发展的人做出了一定的的贡献。

2.2高校美育迂回前进

  2.2.1思维局囿:固化模式中龃龉前行

  舞蹈是一门以视觉为主的视听觉结合的艺术,它也是一门动觉艺术。一方面,观赏者在欣赏舞蹈时,只有亲身参与进来,有了动觉的体验和感受,才能真正进入到对舞蹈的深层理解中,体会内在激越的情感抒发。另一方面,舞蹈的教学也是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镜面教学、模仿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快速领悟学习。由此,在舞蹈艺术自身的特性与中国自古以来贯彻尊崇的传统道德观念“尊师重道”的共同影响下,舞蹈教育渐渐形成以“口传身授”为基本教学方法的模式。然而,中国舞蹈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规范统一”的教育理念与“满堂灌”的教育形式,使得学生们在身体感知方面的能力尚不足,在创新意识等方面也有所欠缺。长此以往发展下去,舞蹈艺术就只能局限在自身的小圈子里,舞蹈对于人的内在精神的焕发与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会逐渐丧失,从而没有办法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价值。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田培培老师在当代舞蹈教学形态的比较中提出,传统形体的特点是组合教学、统一模式、方法固定、重复训练,在强化中磨合表现力,是被动学习的模式 ;而发展形态的舞蹈教学的特点是活动教学、个性模式、方法多变、重在启迪,在体验中激发认知力,是主动学习的模式。因此,舞蹈工作者们必须认识到,固化的舞蹈教育模式在美育视域下已不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实,美育视域下的高等院校舞蹈教育其核心是育人,根本是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拓宽视野,以人为本。

  2.2.2人才匮乏:师资队伍建设待提高

  舞蹈教师的职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舞蹈教育工作者是“美”的传递者,应意识到舞蹈是由情感带动的表演,人体本身就赋有节奏和韵律。舞蹈艺术与人的文化底蕴、精神追求、思想境界等密切相关,是人突破物质世界的束缚而追求生命意识的情感呈现,因此,舞蹈艺术工作者必须兼备审美与文化素养。著名现代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认为,舞蹈训练首先在于唤醒灵魂,而不在于机械的身体训练。现阶段大多数舞蹈教育者往往津津乐道于技术技巧的传授,而忽视了舞蹈教育的根本,即审美理想的教化,这样培育出的也只能是舞蹈界的“匠人”,即少部分的高精尖舞蹈艺术人才。因此,美育视域下的高等院校舞蹈教育者应不断反思与追问舞蹈教育的本质与核心,积极主动地学习个方面的文化知识,更大程度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综合素养,从而能够教育学生在舞动的过程中遇见真正的自己,沉淀艺术与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高等院校也应定期考核舞蹈教师,阶段性检测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相关的课程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舞蹈界更应重视对于舞蹈教师的培养与扶持,为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期推进高校舞蹈教育美育模式的建设以至舞蹈美育的大众化。

3.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美育模式的发展蠡测

3.1“素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

  观念的转变推动实践的发展,过去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目标亟待变革。舞蹈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技术,情感的抒发是舞蹈艺术与其他体育竞技相互区别的最后一道防线,没有触及生命本质的肢体动作,即使能够成为偶然之间的惊鸿一瞥,也最终只能在喧闹的世界中隐于一隅。高校院校舞蹈教育的美育模式的构建,应打破传统教育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主体,在经过严格的训练,使受教育者具备舞蹈技能,获得走向舞蹈艺术的通行证的基础上,受到多方面的素质教育,由一味追求技术的完美向着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迈进,在认知美、创造美的同时,使学生们的精神素养、审美情操得到升华,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高等院校的舞蹈课程不应只停留在对于动作姿态、技术技巧等的训练与教学,还应在舞蹈教学中渗透审美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美,美的多样性,而不是模仿标准化统一化的“美”;还应在舞蹈课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从而以更敏捷的视角捕捉到生活中的美;更应帮助学生学会创造美,将对外在美的理解与认识转化为高尚的内在美,如此才能摆脱以往舞蹈教学单一的模仿与讲授的教学模式与单一性人才的培养模式,让受教育者真正的参与课堂,发掘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打开闭塞的思维,走向更加宽广开阔的艺术世界,成为时代所需的素质型人才。

3.2“跨学科”交融为教育手段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在与其他学科互取所长、互补所短的过程中,才能够生发出巨大的意义和价值。随着科学文化研究的深入与舞蹈学科建设的推进,舞蹈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重合点逐渐增多,由此催生出舞蹈医学、舞蹈科学、舞蹈治疗学等新兴学科。温柔老师认为身体是舞蹈的“材料”和载体,是思维特性与物质特性的统一体,聚集了物理、生理、社会、文化、精神等不同层次,成为舞蹈教育研究的多学科视阈交融与横向融合的“逻辑链条”。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美育模式的建构也应充分挖掘这些功能,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解剖生理学、脑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加以研究,从而最大化的实现舞蹈教育应有的功能。“跨学科”的交融发展既更加全面的挖掘出舞蹈的功能与价值,促进舞蹈学的快速发展,也能开发出学生们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拓宽知识面,实现身体基础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的快速提升。以“跨学科”交融为手段的舞蹈教育虽在适用范围、知识传播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并非是对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教育思想的彻底否定,而是对以往教育手段的有效补充。相对于国外而言,舞蹈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研究尚停留在起步阶段,这就需要舞蹈教育者在基础性教学的基础上,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立足于心理学、医学、人体运动科学等跨学科研究视野,不囿于舞蹈自身本体的“小圈子”,在多元化的尝试中普及多方面的知识,为美育视域下的高等院校舞蹈教育提供崭新思路。 

3.3“适时代”需求为教育导向

  教育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进的基础,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一环,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在此语境下,教育领域也应厘清自己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适应时代的需求调整教育方针与教育手段,成为社会发展之动力。时代在更迭,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长期保持着专业化与单一化的模式,学生们对于自己的专业了解的非常细致,因此当今社会最不缺少的就是技能型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相对而言少之又少。美育与艺术教育已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的舞蹈教育者如果还延续以往的思维,一味秉持教师教授、学生吸收的教育原则,单纯的身体训练的教育理念,使舞蹈教育行业继续保持“冷静期”,这无疑是刻舟求剑。世界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文化的多样化,这些都势必会灌输新的观念于舞蹈教学中,影响高等院校舞蹈教育体系的发展与转型。新时代已正式开启了新征程,美育视域下的高等院校舞蹈教育也应在新时代面前有新的变化,在国家需求的导向下培养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在当代世界浪潮中寻找人类大同。同时,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数字媒介、网络直播等技术使得教育信息化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舞蹈教育也向着多元化、普适化的道路前行。教育信息化将成为舞蹈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的主要方向,高等院校舞蹈教育者也应认识到美育视域下,舞蹈教育模式的转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舞蹈人才。

  综上所述,舞蹈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既需要我们对过去的教育制度有所理解,也需要我们着眼于当前社会下的教育现状,更离不开对未来舞蹈教育的畅想与期盼。在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以高等院校为首的舞蹈教育领域更应拓展国际视野,形成多元共生的综合样貌,实施差异化的特色赶超战略。高等院校舞蹈教育的美育模式任重而道远,尽管舞蹈教育在新时代科技化浪潮中面临的教育转型等问题将持续发酵,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传统教育观念束缚下人们思想意识的彻底转变,美育视域下高等院校舞蹈教育将生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潜能与价值意义,使舞蹈艺术在多元的社会形态中找准位置,在未知的世界中更加畅游。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