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舞蹈美学与舞蹈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舞蹈美学是研究通过舞蹈追求“美”的学问,而想要使这一学问切实发挥作用,舞蹈教育则是重要途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目前的舞蹈教育只是学了舞蹈美学的表面,却没有深入挖掘其内涵,因此舞蹈教育未来发展需要做出调整和革新,才能推动舞蹈教育真正为美育良好发展贡献力量,让学生从舞蹈中收获深入内心的“美”。
1.舞蹈美学与舞蹈教育的关系探析
1.1舞蹈美学为舞蹈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舞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舞蹈美学理论支撑。具体来看,舞蹈美学涵盖了舞蹈形式、结构、内容、审美标准等方面内容,其中在舞蹈形式层面,舞蹈美学通过探讨舞蹈动作的表现、延展、变化、节奏等展示舞蹈艺术形态,可以指导舞蹈教师在教学中正确运用舞蹈动作,让学生获得更好学习效果;在舞蹈结构层面,舞蹈美学会对舞蹈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帮助舞蹈教师设计由易到难的舞蹈结构,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舞蹈结构的价值,并为培养结构思维打下基础;在舞蹈内容层面,舞蹈美学会从创作主题、意境、内涵等方面对具体舞蹈进行探讨,并从艺术表达效果层面审视舞蹈内容是否合理到位。对于舞蹈教师来说,他们需要对各种各样舞蹈内容进行学习,才能在教学中选择适合的内容向学生传达,并能在学生提出新的主题和情感诉求时,更好地应对和满足;在舞蹈审美标准层面,舞蹈美学会研究舞蹈的审美标准和评价方法,这能为舞蹈教师提供评价舞蹈作品创作和表演水平的参考依据,而后从中找到不足之处,为后续应对提供支持。
1.2舞蹈美学为舞蹈教育注入了艺术品质
舞蹈教育不能局限于传达知识与教授技能层面,还要从艺术品质上对学生培养和引导,让他们能真正获得心灵层面的满足和升华。舞蹈美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舞蹈教育注入艺术品质:一是表现力和独特性。舞蹈是外在有形的艺术,一招一式中不只有“真功夫”,还蕴含着舞者的情感和思想。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样的舞蹈动作会有不同情感释放,如果学生能认识到这一点,能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个性表达,这将是未来形成独特风格的重要一步。二是欣赏品质。学习舞蹈要刻苦练习,同时也要学会观看和欣赏,能够从其他舞者的舞蹈中有所收获,转化为自身蜕变与发展的养料。欣赏品质也是一种谦虚态度,能让学生将自身放在低姿态,进而更充分吸收各种可用之物。三是和谐品质。舞蹈过程中,舞者的身体要与空间、音乐等实现和谐,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既要掌握舞蹈基本技巧,还要学会如何运用身体语言与舞蹈空间进行对话,以及如何与音乐合拍。四是自我超越品质。舞者不为讨好谁而舞,自我感受应该放在重要位置,这是自我超越的前提。学生要认识到这一点,在学习舞蹈和表演舞蹈时,释放内心情感和压力应成为重要目标,当他们心灵上收获宁静和满足后,自我超越将能成为现实。
1.3舞蹈美学能优化舞蹈教育模式
舞蹈美学中的美学原理、美学思想、美学方法等能够为舞蹈教育模式得到优化提供支持。首先,舞蹈美学指导舞蹈教育关注美,并在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去释放美,让学生进入课堂之后便能感受到美,并在美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学习。从教育模式上看,教师“居高临下”的态度必须转变,必须与学生保持良性沟通和交流,才能为构建平等开放教育模式打下基础。其次,舞蹈美学指导舞蹈教育创造美,而创造美的主动权应该交给学生。具体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细致观察舞蹈作品提供时间和空间,目的是更深入理解和分析作品艺术特点和内涵,同时教师也要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以引导态度去面对各种见解,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想象力,为在创新中插上翅膀提供助力。最后,舞蹈美学指导舞蹈教育实践美。仅有想象力还不够,还需要切实实施。舞蹈教育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让他们去亲身实践自己的想法,教师要从旁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难题,进而获得更好的实践效果。
2.基于舞蹈美学的舞蹈教育发展方向研究
2.1培养学生舞蹈审美能力
舞蹈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对舞蹈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而想要培养这些能力,关键是要做到理解和共情。具体到舞蹈教育中,舞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舞蹈作品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每一个舞蹈作品都有独特舞蹈语言和内在情感,而想要懂得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必须传达到位,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去分析表演过程,才能更好吸纳很舞蹈魅力,审美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审美能力不只是外在“审”,还要向内“审”,此时“审”的不是舞蹈或者从舞蹈中获得的情感,而是本身对情感的表达和管理能力。因此审美也是有要求的,如果不能很好表达和管理内在情感,所获得的感受将是“即兴的”,难以在内心深处留下痕迹。这要求舞蹈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划分成多个层次来对应不同审美水平学生。从舞蹈美学视角分析,个性的美是充满活力的,是获得更丰富美感的土壤,而舞蹈艺术正是一种充满个性和独特性的艺术形式。学生具备足够的舞蹈审美能力后,个性美将能更充分释放,更能通过舞蹈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艺术修养也能得到提升。
2.2拓展学生舞蹈创作能力
舞蹈创作是舞蹈艺术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既是舞者发挥自身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挖掘学生艺术潜力的重要手段。每个时代都有舞蹈文化,都会释放舞蹈之美,但过去的美在今天想要继续发光发热,只是单一传承是不够的,还要得到创新,才能使得舞蹈之美不但延续。学生进行舞蹈创作,正是为传承和创新过去的舞蹈美而做努力,因此必须将拓展学生舞蹈创作能力作为舞蹈教育重要发展方向。该能力的培养并不容易,首先要将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重点。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获得新的素材,才能不被经验和过去认知所桎梏。舞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让他们遨游其中释放个性,激发出强烈的探索与想象热情。其次要夯实基本技能,比如舞蹈结构设计、动作序列编排、音乐选择、灯光安排等技能均要在舞蹈教育中置于重要位置。舞蹈美学在其中发挥“润色”作用,确保每个技能始终与美相伴,以追求美、表现美为终极目标。再次要落实实践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品尝创作的苦与甜,体验苦思冥想的无奈和获得灵感的欣喜。如此所形成的创作能力将是与心灵相通的,保证创作出的作品也是发自心底的。最后要注重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舞蹈创作需要不断学习和不断创新的支持,才能习得新内容和解决新问题,使得创作出的作品翻开新的篇章,带给人们新的艺术感受。
2.3深化学生舞蹈研究能力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门艺术学科。无论是艺术形式发展还是学科发展,都离不开持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通过舞蹈教育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只是活跃在舞蹈表演舞台上,还要舞蹈研究中贡献力量。研究舞蹈美学是重要方面,能够对舞蹈艺术本质和美学价值进一步了解,因此舞蹈教育中应该积极纳入舞蹈美学内容,让学生从更宏观和深层次层面解读舞蹈艺术,培养他们对舞蹈的敏感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不仅能通过欣赏与分析舞蹈作品来领悟其中的美学因素,还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进行独立的舞蹈研究,深化自己的舞蹈艺术素养。舞蹈研究不能局限于阅读相关文献、思考相关问题等方面,还要在实践方面下功夫。与练习舞蹈不同的是,研究舞蹈除了要亲身练习外,还要不断思考和分析,目的找到其中更深层次内容,如精神诉求、主题要义等。舞蹈艺术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音乐、戏剧、美术等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在培养学生舞蹈研究能力时,跨学科能力也是重点之一。这要求学生积极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并在更广阔研究视角和思维空间内思考它们与舞蹈的联系。
2.4注重学生舞蹈文化传播能力
美学是开阔的,所有的美的东西都是它的研究对象,同样美学也倡导对美的广而告之。舞蹈教育中注重学生舞蹈文化传播能力培养,正是以更高传播舞蹈美为目标,让更多人感受舞蹈美,而具体到国际交流中,这一能力有利于我国舞蹈文化向国外传播。舞蹈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更好理解舞蹈文化基础上。我国幅员辽阔,舞蹈文化多种多样,这能为舞蹈教育提供丰富素材,当学生对舞蹈文化深入理解后,每种舞蹈文化都能在其传播下扩大影响力,舞蹈之美也会在更广区域内生根发芽。有人说,快乐分享后便会获得双倍快乐,同样美在分享后会获得双倍美,但这要先做到分享,而分享效果会与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有着密切关系。舞蹈教育中要对这两项能力高度重视,通过有效举措进行培养。舞蹈是一种全球性的语言,它能够超越语言和文化障碍,使不同文化之间建立起联系,这要求舞蹈教育扩展视野,比如可以适当引入国外舞蹈,让学生体验异国风情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有益营养,在文化传播中采取更适宜的方法。
3.基于舞蹈美学的舞蹈教育发展对策构建
3.1构建全面的舞蹈课程体系
全面的舞蹈课程体系应该涵盖舞蹈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训练、创意表达、艺术欣赏等,目的是培养学生更方面能力和素养。技术训练课程要包括各种舞蹈动作和技巧,如身体控制、姿势、步法、跳跃、转体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划分难度等级,让学生由易到难去逐步学习和掌握。创意表达课程是为培养创造力和创作能力服务,该课程应该融入编舞、即兴舞蹈等技巧,也要为学生提供创作空间和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去展示个性,通过释放内心情感和思想去体验创作的乐趣与激情,进而获得更强创作和表演自信,使得舞蹈作品更新、更精彩。艺术欣赏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为目标。该课程应该融入丰富多样舞蹈艺术,让学生体验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而为了加深体验,舞蹈历史内容应该融入其中,因为当学生了解舞蹈的发展历程与来龙去脉后,能够更深入解读舞蹈本真,找寻最初的那份情感。在跨学科视野下,舞蹈课程体系中还应该融入其他学科内容,在艺术联系上可引入音乐、戏剧、美术等学科内容,为增强舞蹈表现力助力;在动作练习上可引入运动学、医学等学科内容,能帮助学生在练习舞蹈动作时更加科学,尽可能避免不当动作造成身体受伤,而受伤后又能以正确方法去修养和恢复。
3.2强化舞蹈教师培训
舞蹈教师作为舞蹈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他们的教育素质会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强化舞蹈教师培训正是以提升教师教育素养为目标,而在培训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基本技能培养。舞蹈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基本技能,包括身体灵活性、肌肉力量、平衡感等。只有如此,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时能够向学生更好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能。教师在基本技能锻炼上要保持常态化,确保不退步,同时要积极学习新内容,掌握更多的舞蹈技能。二是注重舞蹈美学的学习。舞蹈美学涵盖极广,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对于舞蹈教师来说,舞蹈的历史发展、美学原理、表现手法等基本内容应该得到切实学习,并在这一基础上积极思考,去逐渐体会舞蹈美学的内涵。在培训方式上,相关讲座、论坛、读书会等均能得到采用,比如在讲座这能够可以邀请舞蹈领域理论专家和知名舞蹈艺术家来讲解舞蹈美学,帮助教师更深入理解舞蹈美学。三是注重教学方法的培养。舞蹈教师要在教学方法积累上不断增多,可以基于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想要通过培训实现这一目标,培训内容中包含多种教学方法是第一位的,而在这一基础上,相关实践活动应该得到开展,比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模拟、课堂观摩等,让教师通过实践真正掌握这些教学方法。
3.3鼓励学生参与舞蹈研究
在舞蹈美学视角下,舞蹈教育只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才能让他们真正体验舞蹈之美。让学生参与舞蹈表演和创作是常规做法,如果能让他们参与到舞蹈研究和创新中,将能从更深层次来调动学生学习和研究热情。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可以设计出别出心裁的课程来吸引学生,比如在舞蹈课程中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接受课程的过程中保持热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舞蹈研究中。向学生提供舞蹈研究和创新平台也是重要方面,比如学校可以专门设立舞蹈研究小组,然后发布信息,只要有意愿参与的都能报名。当获得研究成果后,学校要提供展示平台,比如作报告、表演舞蹈作品等,并且能在物质和精神层面有所奖励,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更大动力和热情。舞蹈研究往往是枯燥的,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心志,变得更有耐心和恒心,这对于未来发展将是大有裨益。舞蹈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对于学业较重的学生来说,应该循序渐进去学习和了解,舞蹈教育课堂应该发挥相应作用,能够为参与舞蹈研究的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如提供学习资料、进行教学辅导等。
3.4强化舞蹈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舞蹈文化的传播要从长计议,不能太过功利化追求,而在传播能力的培养上,强化舞蹈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为了强化舞蹈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学校应当更加注重舞蹈教育的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应该有机会参与各种舞蹈表演、比赛以及社区活动,将所学舞蹈技巧和舞蹈作品展示出来,基于受欢迎程度来判断是否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当出现不契合情况时,学校应该积极与当地艺术团体、舞蹈公司、广场舞队伍等建立联系,不仅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展示和锻炼机会,还能在契合社会需求上获得更深理解,而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舞蹈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舞蹈教育应该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比如可以设置儿童舞蹈、健身舞蹈、社交舞等极受社会欢迎的舞蹈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后在传播舞蹈文化中发挥更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