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论国有企业决算管理的改进优化与应对措施

作者:陶蕊来源:《商业观察》日期:2022-12-27人气:1509

年末岁尾是决算人员的忙碌时段,历时长、分布广的决算,无论对一般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是财务核算和预算的收口总结,也是对单位整体一年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的综合反映。

一、国有企业决算管理意义

(一)国有企业决算定义

国有企业决算是指国有企业在一年度结束后,运用这一年度的会计核算资料,对国有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报表、财务指标等进行数字和文字统一汇总总结的综合性工作。

(二)国有企业决算管理意义

1.国有企业决算是财务核算的总结和核验。

国有企业决算的基础是由财务报表组成,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此外包括相关或延伸出的一系列报表。

这里的财务报表数据是指经过有资质事务所年审、被反复核算验证后的数据,可视为一个单位本年度经济活动概况的数字体现。

2.国有企业决算是经营业绩考核的依据。

作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闭环终点的决算管理,历来与预算相呼应,以财务数据为依据,以财务核算为手段,作用于经营业绩考核。决算数据是企业衡量本年度业绩的最主要指标之一,从计划到执行,决算数据都是最有说服力的数据标尺。

3.国有企业决算是内部控制的综合反映。

如果经营是先锋,那管理就是坐镇后方、掌握全局的核心。如果内部控制是管理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那么财务决算就是内部控制全方位呈现的主要手段之一。

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内部环境、风险控制、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每项都与财务工作有关联,而决算的数据汇总和文字分析都是风险、控制、监督的集中体现。

二、国有企业决算管理现状

(一)国有企业决算一般在主管部门、财政和国资部门的领导指导要求下展开

这是国有企业决算的一个明显特点,即在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每年临近决决算期,财政和国资部门都发文组织开会、布置培训学习,明确国家对当年决算的要求,并对具体问题给予长期指导。由多部门组织领导决算,是国家核检国有企业国有资本权益数据变动等相关情况的最主要手段。国家出资的企业,当然要对其财务和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时相对完善的决算系统就担负起了这个困难也光荣的使命。

(二)国有企业决算一般采用与事务所年审结合方式进行

国有企业决算是综合性工作,企业会选择有资质的事务所进行合作。决算与年审相结合,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决算工作方式。年审与决算是互相交叉、多层次、多角度对国有企业年度数据的总结,年审侧重核算基础上的会计准则标准,决算更侧重核算基础上单位整体情况疏理,国有企业年审一般公开招标或从指定资料库出选择事务所,其资质和专业能力缺一不可。

(三)国有企业决算一般采用财务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模式

国有企业决算多由财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集团制企业可成立决算专门委员会或决算小组,领导并沟通协调多方事宜,为决算质量和效果提供保障。国有企业决算包含多层级子公司,及一线生产和多职能部门。办公室、人力资源、物资采购、行政物业、技术保障以及生产部门的情况,都会在决算报表和文字说明中得到数据形式的体现。

三、国有企业决算管理需改进方面

(一)需改进管理层重视程度

管理层对决算重视程度需提高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通常现象,这多与国有企业历史沿革和复杂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关。国有企业多从机关、事业单位演变而来,企业化时间短,财务核算方式进化慢,认知、应用到重视需要一个过程。传统国有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现象,管理的核心作用在近年才越来越受重视。在贯性思维下,决算更容易被当作需要实施的流程,而不是解决问题和落实考核的手段,容易被当作工作责任,而不是分析并运用的抓手。

(二)需改进财务部门核算数据精准度、完整度

随着电算化、网络科技的进步,财务核算数据完整准确度飞速提高,但不意味着财务核算没有欠缺。比如对成本中心等这种归类于内部管理的核算问题,一般不会通过年审得到彻底解决,从而会造成数据的完整精准不够[1]。手工条件下,工作效率低,但会计核算过程没有空缺,因为没有人力就无法完成。但电算化条件下,如缺少二次审验,就可能出现借贷数据虽然相等,但实质核算内容不完全对应的情况,从而给内部管理造成缺失。

(三)需改进年报审计事务所配合力度

对年报审计事务所的选择通常有矛盾点,选择更熟悉本行业本单位的事务所,工作效率高,能把精力放在深入重点经济事项和整体管理控制的审核上。更换不同事务所,则更容易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也可有效阻止年审流于形式。每个事务所的整体能力和人员水平不同,在帮助企业疏理内部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同,欠缺都可能存在。账务准确和分析经济事项本质,会让经营管理更上一个台阶,但往往年审止于与会计准则的对照,而忽略了数据工具应用。

(四)需改进与预算衔接程度

国有企业的预算决算如首尾相扣的两个环节,预算是计划起始,决算是收口确认,但由于时间点不同等原因,往往两者衔接不够。通常年底预算启动,而决算时间从年末直到四五月份,这时预算已执行过半,所以决算对预算的评价、检验和实际作用会出现时间上的不对位。预算和决算应呈闭环管理,但执行中实现对应并不容易。除时间因素,预决算构想、内控制度实施、管理层需求、财务管理、人员能力、软件水平等,哪一项都可能成为制约预决算运行的瓶颈,阻碍财务监督“功效”[2]。

(五)需改进反馈落实力度

经过年报审计和系统上报,决算是个“大规模”验算过程,但结果是否得到重视,并就此展开修正与提高,往往每个企业处理方式不尽相同。一般账务问题解决得多,涉及深层次管理问题则可能被延后和搁置,成为表象下的财务弊端。决算是经营成绩的显示表,当年任务是否按计划完成,奖罚如何,这些评价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决算数据,但往往因为落实不到位,使评价者不清楚相关依据和来源。

(六)需改进与内控管理结合

如果经营成绩考核是纵向比较,那决算和内部控制衔接就是国有企业横向管理的必经路径。如决算中资产总计,是数字汇总,也涉及各项实物资产盘点等,这是涵盖单位所有部门和职工的工作,考验着决算与内控管理的结合是否规范、实用,能否解决问题。内部控制是管理与风险的控制,而决算揭示出来的风险是否得到足够重视呢?尤其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是否得到保全?国有资本权益变动的原因是否追溯到具体管理上?往往因为很多主客观原因,相关人员可能效率低、回避难点、模糊概念,使决算成为形式汇总,而不是可利用的有效工具。

四、国有企业决算管理措施

(一)成立专门决算工作领导小组,提升决算工作地位

国有企业财务决算工作是一项不可或缺、十分重要的专业性管理工作,涉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重要事项,所以必须从根本上给予足够重视。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经营管理和长期愿景的全面、专业的管理制度,涵盖整体决算目标、意义和操作流程,让总部能依照组织领导,让子公司有规可循可依。制定制度后,应成立专门的决算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组织沟通协调的枢纽核心。一般组长由国有企业一把手或分管领导担任,确保执行力度。工作小组应下设办公室和联络人,一般由财务负责人和具体决算人员担任。

(二)积极提高会计职能,使核算信息更加精准

决算宏观性很强,全面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由无数具体数字垒起来的“数据库”,无论国有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管理层,还是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员工都能从决算中汲取有用的数据信息,用来分析和预决策。这要求决算信息准确度高,相关人员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制定出适应本单位实际情况且可控的核算流程与方法。核算的控制和提升不仅体现在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和遵守,还有对内部核算准确度的把握。企业不仅要会计科目准确、账簿完整,还要把握深层次实质内容,否则可能使核算陷于隐性失真。

(二)强化年报审计力度,使事务所真正成为帮助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

年报审计是财务决算的重头戏,国企要履行采购程序,确定合作会计事务所。除资质、专业性和价格外,国有企业还需考虑合作契合度。熟悉企业的事务所效率高,有利于审计事务深入,选择规避性较强的事务所,可能带来不同问题的切入点,有效避免惰性及职务岗位风险。国企应促使事务所在合作范围内,尽多尽快尽责为企业带来“利益”最大化,这里“利益”是指企业核算以及经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种种不标准、不规范、不确切的问题,和企业内部角度没有发现的问题。

(三)与预算形成完整闭环管理,共同作用整体管控

在国有企业长期历史组织形态多样性情况下,财务管理需要对预算、决算提高认识、拿出切实方案。预算是计划安排,决算是预算的确认核准和监督检查,二者形成首尾相连的财务控制链条。把预决算放在宏观、整体和为管理层提供依据层面看,注重管理的相关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从根本上对决预算形成闭环管理,才能使其应用效能达到最大化。国有企业应找到适合本企业的预决算模式。决算对预算核验,要抢时间,可以先确认,再核对基础数据、深入分析、总结、监管。可尝试把决算分析手段日常化,把决算、预算、成本费用、往来款项、工资薪酬、税款缴纳等业务点综合起来,形成数据提取和分析网络,实现总体目标管控。

(四)把决算成果真正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决算成果落地,应使其转化为实际应用手段和方法。决算数据需要被应用,尤其对没有解决的问题,有源于历史遗留,有需要多方沟通协调,有单纯滞后于新会计制度和行业制度发展,这些“难题”都需要花力气和耐心去整理、解决。作为奖惩依据,决算对职员业绩评价是管理重要部分,即对经济目标任务的确认。预算指标是否按质按量完成,决算方、预算方、考核方、被考核方是否对决算结果予以采信,考验着决算质量和相关方对决算的认知、认同和评价。当决算核验与监督成立,奖罚分明,才能让数字不仅止表象。执行中,国有企业的演变过程,多样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并存的现状,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和深挖潜能,诸多问题都会涌现。决算不能数字一刀切,需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给使用者提出切实的思想基础和指导方向。

(五)突显决算对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使国企远离高风险运行

决算是面向国有企业整体的全面核算与综合分析,其意义远不止对经营成果的衡量与判断。历年决算都会涉及党务、人事、固定资产、新技术新设备投入、社会贡献等数据统计,这种视角扩展向了整个国企的管控。党员人数、职工人数的变化把财务的钱和人事的人及党建等工作有机联系起来,进而推及到薪酬发放、保险缴纳等一系列人员保障措施。大到整个国企房屋车辆、小到职员办公设备的固定资产,增减折旧又是财和物的链条。人、财、物在决算中的呈现连接,就是以财务数据为核心和线索,把产、供、销和职能管理贯穿起来,让管理层和主管、监管部门能清晰了解企业经济状况,并透过报表和分项等数据分析出企业内控的执行和落实,从而得出企业全年经济全貌。决算是显而易见的内控抓手,善加利用、主动推进是企业财务管理向纵深发展及规避多重风险上,应尽早落实的重要工作。近年对现代企业管控,不断提到风险控制,决算对风险的提示,可谓详尽和明确。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短期借款和利息费用的填报、股东投资变化、企业户数变化等信息,无不从多个角度揭示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在财务管理中,资金风险是重中之重,无论资金链运行、收支平衡所涉及的债务风险,还是应收款清欠、坏账提取的损失风险,或是资产负债率和债务规模的双重控制[3],这些在决算中都有最直观的体现。填报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及时总结成绩和经验教训,并反馈管理层,都是扼制风险的直接步骤。国有企业要形成全员风险防范意识,以保证正常生产运营。

五、结语

本文对决算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疏理,并对国有企业决算中存在的不足和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给出了分析和解决方案。文中试图让决算工作运行在正确轨道上,并指出需提升决算工作地位、强化会计职能,为决算打下良好基础,指出需加强年报审计力度,与决算形成良性互动,需让预算的起始步骤和决算的总结功能形成完美衔接,还指出需把决算纳入到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把决算成果转化为可以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保持正常运营、带来有效提升的可靠应用手段,使决算不仅是紧张、繁琐的各项数据填报,更成为一项有实际应用意义、不可或缺的财务管理工作。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