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新媒体时代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及发展研究

作者:胡猿猿 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7-02人气:171

引言:

在当今的社会,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音乐文化的广泛传播起了有利的支持平台,尤其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衍生和更新过程中,使音乐传播途径变得更为丰富多样化,从以往的口头相传演变至现阶段的音频、视频文件传播等,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形成了新时代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模式。而对于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而言,民族音乐在其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民族音乐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烙印,其中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然而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多元音乐文化的冲击作用,使我国民族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较多阻碍因素影响,甚至引起被社会遗弃的乱象,因此保护传承民族音乐成为现阶段我国音乐领域的重点目标之一,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形成了重要基础条件,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更为广阔的传播发展空间。新媒体背景下,为民族音乐探索一条新的传播途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与现状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民族音乐是一种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的音乐艺术,因其自身的历史、民族文化等因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文章指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是对民族文化特征的传播,也是对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财产的传播。民族音乐是音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天然地就有民族特性。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大地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也有一些差别,而民族音乐则把这一点进行融合,从而产生一种统一的民族精神,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突出自己的民族文化特点。同时,中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也正因为如此,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才能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音乐形态,主要体现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文化特征,从而实现民族音乐艺术在文化领域的扩展。所以在其中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是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体现出了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二)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从改革开放起,我国就面临着一系列民族音乐传播问题,并引起了音乐领域相关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早期阶段的民族音乐传播普遍基于物质文化活动为载体进行传播,但是在进入现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以后,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模式逐渐体现出落后的颓势,难以满足中外民众对民族音乐的认知需求,必须尽快基于新媒体技术以形成相应的新媒体环境,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形成相应的舞台空间。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西方音乐等外国音乐对我们的音乐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我们的民族音乐越来越受到忽视,再加上民族音乐的传播途径受到限制,这就要求民族音乐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拓宽传播途径。笔者认为,在世界上多种音乐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意识缺乏,尤其在多元文化冲击作用下,民族音乐文化所体现出的个性化特征在不断淡化,同时因为民族音乐文化自身的传播机制缺少创新性,很有可能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和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特点分析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音乐领域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使之呈现出多元化、广泛性等诸多特征,改变了以往音乐文化整体传播模式,更是新媒体时代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特征的重要原因

(一)民族音乐传播内容的自主性

在以往的传统媒体宣传途径中,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广泛传播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和西方音乐文化以及港台流行音乐相比较之下,传统媒体下的民族音乐文化始终存在较强的边缘化现象。此外加上存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传统媒体在传播音乐文化时普遍以强制性、垄断性传播方式为主,导致民族音乐文化处于社会音乐传播视野的边缘位置,这种“媒体屏蔽”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民众选择音乐作品时所体现出的自主性。基于网络的新媒体诞生、成长、壮大,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去垄断”的自由性,突破传统媒体单向封闭的弊端,以互动、共享的传播优势,减少大众对传统媒体(如电视、电台、报纸、广播)的依赖,打破以往传统媒体在传播音乐文化时的垄断现象,使大众在新媒体环境中具有更强的自主性。比如可以利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帮助更多音乐爱好者得以自主筛选、了解民族音乐文化,使更多听众可以结合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搜索、提取相应的民族音乐文化内容。以《梁祝》这一典型的民族音乐作品为例,新媒体出现之后,大家再也不用在电视、电台苦苦等待,只需在网上搜索关键词“梁祝”,便可检索到相关的各种资料,有动画,有视频,有舞台剧等等,供大家选择。

(二)民族音乐传播途径的综合性

传媒科技的持续发展与更新,不但加速新媒体下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也使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途径发生变化笔者认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方式的变化,是一种综合性的表现。越来越开放的网络平台,让新媒体拥有包容一切的独性。传统媒体依托新媒体的特性和优点,不断地完善自身,让两者相互补充,最终达到媒体的融合。除传统的电视、广播以外,新媒体如微信、博客、音乐APP等也在不断发展。比如可以借助新浪公开课、网易公开课这种线上教育平台为更多音乐爱好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创新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方式,可以帮助更多人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结合实际状况和自身喜好需求以高效性选择对应的内容,体现出了较强的综合性特征。

(三)民族音乐传播过程的互动性

随着新媒体环境的演变与发展,民族音乐在传播过程中更体现出了较强的互动性特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模式普遍以传播者为主体,通过点对点的传播模式进行传播,而这种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模式始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者可以将相应信息发布至新媒体平台中,受众群体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相关信息,并及时进行艺术评估、技术交流、相互转发等,使民族音乐在发布以后迅速得到点到面的传播,在双向或多向交互作用下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在此之间,因为新媒体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音乐的交流变得更具互动性,通过音乐APP,能够让传播者与观众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互动,突破传统音乐传播媒体对音乐信息反馈的忽略与封闭,让民族音乐作品更贴近大众。

(四)民族音乐传播对象更具多元性

新媒体技术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和改变,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主体变得更为丰富、更具相互交织的多元化特征,加上传播技术的演变和发展,使传播主体体现出了多元化特征。其中不仅包括该领域的专业学者、专家,更包含更多业余爱好者、行业人员、消费者等诸多传播主体,在其中可以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特点,使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便捷性特点,民族音乐传播对象摆脱了以往时空限制因素的影响,使更多人方便利用各类电子设备以接收、传播各种丰富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信息。

(五)民族音乐传播受众更具针对性

在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人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便于更多人群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使民族音乐文化受众群体变得更为广泛。尤其在青少年群体的基础教育工作中,在此之间加强对青少年民族音乐文化的培养教育工作,使之形成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对保护、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上现如今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其受众群体普遍为年轻一代,故而在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明确相应的传播对象以进一步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效果,在此之间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民族音乐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了一定的智能化特征,在其中建立“音乐云”平台,可以帮助更多受众群体针对性推送相应的民族音乐,还能通过智能手机终端随时随地欣赏到不同的民族乐曲。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民族音乐传播战略

(一)发挥民族音乐特色,做好科学对外宣传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在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播时,要注重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好地吸引公众的关注。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的不断传播,人类生活在海量的数据之中,要想在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必须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特色。另外,从民族音乐的流传来看,在与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民族音乐得以延续,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的特点得以保留。因此,在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播过程中,要注意保留自己的特点,把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都充分地释放出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引起大众的关注,使各类新媒体技术能够充分地参与到民族音乐的传播当中,从而提高民族音乐的传播效率。例如,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对特定的民族音乐进行传播时,一方面要严格地保留其固有的特征,即保留其原有的特征,再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其进行再演绎;而在表现民族音乐时,则是以声音、影像、文字为媒体,达到整体传达的目的。

(二)创新传播手段,提高传播质量

新媒体环境下,各类新媒体技术与民族音乐的交流与融合,是实现民族音乐交流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民族音乐传播质量的重要途径。例如,微信和微博最为明显的差异在于表达方式和表现技巧等方面,导致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播中各自发挥着不同作用。此外在各类新兴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演变过程中,各种年龄段、性别以及职业等人群,实际新媒体用户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必须从多个角度利用新媒体,在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上进行创新在专家的引导下,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之更好地运用到民族音乐的传播中。在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强调其传播特性其传播的多样性,从而实现民族音乐的全面发展。

(三)培育高素质的传播人才,提高传播水平

新媒体条件下,必须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传播队伍,使新媒体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效果。尤其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缺少专业人才队伍成为十分典型的问题,与大众音乐相比,民族音乐在人才培养方面相对滞后。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实践中建立专门的专业人才队伍,既要依靠学校,并在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职业民族音乐交流机构或新媒体公司与高校机构开展合作。对于民族音乐教育而言,通过加强合作和人才沟通交流,对培养、发展高素质、高水准的民族音乐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明确民族音乐的定位,还要科学合理运用各类新媒体技术,便于创新民族音乐传播途径,使传播理论和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所以各大院校在培养民族音乐人才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四)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适时改进沟通

由于新媒体技术始终是一种新兴产物,在新媒体技术和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也处于探索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之间为了促进新媒体技术得以更好传播民族音乐文化,还要在其中形成较为完整的评估机制,便于针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使民族音乐文化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中得以进一步提高传播水平。而在构建科学评估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将沟通客体纳入评估体系之中,在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时,需要及时倾听被访人的建议和想法,以问卷调查、访问沟通等途径,了解现阶段新媒体传播途径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所存在问题,搜集对传播民族音乐文化有用的建议和想法,此外还要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数据评价系统的应用力度,能够从中发挥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优势和价值,有效了解新媒体技术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从而针对性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使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民族音乐在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地位,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在现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下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在此之间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和特征,从中形成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唯有正确地理解这一点,并通过多种途径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充分地保护和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健康传播和发展。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