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南京地域文化花丝技艺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1. 南京地域文化在花丝产品中应用的目的与意义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一座拥有长久历史文化的名城,时至今日,南京这座城市已然是拥有着巨大的文化和商业价值,而花丝技艺虽是非遗文化之一,其技术、意义和运用都不能够普遍地为大众所知晓,如今为了更好地宣扬花丝技艺,将其与南京的地域文化相融合,在宣传南京文化的同时,向广罗大众们普及更多的花丝技艺的作品与知识,更好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和传承。
同时南京文化兼收并蓄,既能融汇东西,也能交流中外,由此来看南京这座城市拥有着广阔的胸襟和气度,相信花丝技艺这门从古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技艺也能在这座城市中被很好地接纳下来。
南京文化与花丝技艺的结合是对双方的互利与共赢,两者文化相辅相成,能够更好地促进彼此、共同发展。
2. 花丝工艺产品的现状与问题
花丝镶嵌堪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千载古艺,它的工艺虽然古老,但其精致、细腻、华丽的特色代表了传统工艺与珠宝文化的巅峰境界。
与其他文化传统不同的是,传统手工艺一直是以“活态”的状态从古至今传承而来,在历史穿梭的过程中,手工艺一直保持着不断吸收时代特色的姿态。现代的花丝镶嵌技艺应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瓷器、珠宝等常见的工艺品领域,反而更多的是在首饰、饰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现代的设计师们通过不断地改进技术和使用新材料,也慢慢地打破了花丝技艺在人们心中那传统的刻板印象,创造出了新的花丝镶嵌首饰设计,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以花丝镶嵌为基础的珠宝饰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质地,受到了更多的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促进了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如今花丝技艺同样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花丝技艺目前没有在技术上的革新,拔丝搓丝的技艺可以使用机器操作,但是填和锼等技艺却仍只能依靠人力来做,在进行花丝技艺制作成品时,十分耗费制作者的眼睛和脖子。单就如今社会发展形式来讲,花丝技艺单技术上大抵最近几十年都不会有太大的革命性变化。
其次花丝技艺成品的创作分为两种——设计和制作。而现在的图稿工艺实现不了却也成了一个问题,简单举例——很多人都说花丝工艺所制的图案都相当繁复,而如今“简洁”二字才能更好地符合现代的潮流与大众的审美,那么为了追赶所谓的“现代潮流”而选择简化花丝的纹样,就会导致匠人们所制作的架子撑不住变形,里面的丝极容易撇出来。
再者,花丝技艺的曝光与宣传也同其他非遗文化一般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如今的人们大多喜欢更加新奇有趣的物件,却往往忽视了传统工艺之美,这让包括花丝技艺在内的非遗文化都很难在如今的社会中传承下去。如今大部分的花丝作品,不但偏离实用,还缺少该有的时代美感,多是成为了创作者自娱自乐的物件。
最后,花丝技艺的传承还具有排外性。如今熟人介绍与家族传承是花丝技艺的主要传承手段,外人很难接触与学习到这门技术,而继承人又未必有着卓越的设计天赋,外人难以学习到花丝技艺的精髓只能略微了解到其中的皮毛,这往往导致了这门技艺的没落与鲜为人知,人才的匮乏导致技艺难以变得更加精进。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性加大和行业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观念非但没有根除,反而愈演愈烈,这是花丝镶嵌行业发展的瓶颈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南京地域文化和花丝技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3.1提炼南京地域文化的元素和内涵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世界城市建设史上的绝妙作品,还是近代中华民族抵抗外敌入侵、奋勇抗争精神的集中展现地以及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先锋基地。南京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汇古今中外于一体,熔东西南北于一炉,它的发展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中华文明的变迁,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勇于创新、海纳百川、坚忍不拔、崇文尚读、开放进取和舍生取义等多方面的特质。
同样的南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本土特色,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意蕴与内涵,就比如说:南京市市花是梅花,其代表了坚强和高雅;南京市市树是雪松,其代表了坚韧和顽强;甚至就连南京的常见树种梧桐,都有着其独特的内涵——代表了高贵和祥瑞。
南京民国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学习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建筑风格,又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制,充分展现了中国近代建筑之风貌。其主要的建筑风格更是多样——折衷主义、古典主义、近代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现代派以及中国传统民族形式细细数来便有六种。
3.2花丝技艺概括
花丝技艺又被称为细金工艺和累丝工艺,它是将金银等物质抽成细丝,以堆垒、编织等技法制成,在古代它是宫廷御用的皇家绝技,而如今花丝技艺也早已被列入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
花丝技艺的制作方法通常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堆、垒、编、织、掐、填、攒、焊”这八个字,而这其中掐、攒、焊这三字为基本技法。
花丝技艺所制作出来的作品都造型独特,精巧细致,繁复华贵,其不仅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花丝造型有很多种。
造型种类 |
具体介绍 |
掐丝 |
掐丝就是手指或手指借用工具,轻按银丝,使其按设计图稿的样式编制成型。 |
填丝 |
填丝的“填”应该读zhi(置),译为安放,而不是填塞的意思。这也表明了填丝的工艺指的是将轧扁的花丝安放在设计图案的轮廓内,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填满轮廓内。 |
攒焊 |
攒焊的“攒”是积聚的意思,而把两个以上的花丝另件焊接组装在一起,就是所谓的“攒焊”。 |
堆垒 |
堆垒的作用就犹如制瓷工序中的“倒模”,是先用低熔点的可燃物制成胎模,再将花丝缠绕于制成的胎膜上面,在焊接定型后,再将胎模烧化。 |
表1 花丝工艺造型介绍
3.3把握南京的地域文化元素和花丝技艺和文创产品开发的关系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你可或缺的产业之一。
南京地域文化元素的提取和花丝技艺的融合产品与文创产品并不是竞争对立的关系,在创作文创产品时,最先要做的便是提取南京地域文化的可取元素,根据其本身特点的不同之处,然后再运用花丝技艺将其应用于与之相适应的文创产品之上,在增加其本身商业价值的同时,也赋予其更多的意义与内涵,更是增加了花丝技艺的实用性能。同样的,这类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市场销量的提升,也能够反过来促进南京地域文化和花丝技艺的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南京文化和非遗文化之美。
“生产性保护”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的保护方法之一,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也是目前最适用于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4. 基于南京文化元素符号的产品设计实践
观察南京市场销量,实体考察过后认真比对数据信息,选择实用且更加吸引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载体模型样式,灵活使用花丝技艺技巧做出作为载体的胎体模型。结合南京的地域文化,结合其代表物来设计花丝设计产品——将梅花,雪松,梧桐、地标性性建筑等花纹提取简化,用简单的线条概括其总体的形貌,再结合花丝技艺将其的图案描绘出来。将做出的较为繁复的代表物花纹焊于做好的模型胎体之上,连接交错后组成新的造型,来丰富其外观样式。
文创产品能够更好地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吸引消费者的前提就是要求这类文创产品有着较好的质量与颜值,从本质来看,“颜值”就是通过容貌魅力的竞争而进行的强弱之分,所以属于“竞争力”中的一个分支。因为竞争无处不在,而“颜值”作为细分的一种“竞争力”,也处处体现了其“竞争优势”带来的“经济溢出”效应。由此可见,在结合南京地域文化的同时,兼顾产品颜值是否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提取南京各个地区的地标性建筑进行简化和装饰,系列性的产品能够更好地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街采的报告来看,当代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有着“集邮”的爱好——集齐一个系列的物品后,心里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迎合消费者这样的消费动机,设计以南京建筑为主要图案的系列物品。
选择袖扣和徽章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是因为两者皆有着可塑性强消费性不高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小巧便于消费者携带使用,在购物时,消费者往往会为了接下来更够更好地游玩,在购买纪念品等文创产品时,会选择更加小巧和易携带的产品进行购买。大而笨重的产品即使制作的十分精美,在考虑接下来行程和预算支出等原因的前提下,也很少有人会选择购买。以南京的地标性建筑作为主体置于中间位置,提取南京云锦中祥云部分的图案作为背景的流云置于其上,在袖扣圆形的外框周边,用以梅花缠绕其间。
5.结语
南京文化的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应与当地的代表性的元素或文化符号相结合。文创产品不仅要注意产品的使用和观赏价值,还要注重产品背后展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文创产品使文化通过新的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在贴近人的现代日常的同时,使历史文化创意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样的,文创产品能够促进旅游景区的消费,拉动南京地区的经济增长,让更多的人在满足自身消费需求的同时,更好地领略南京的文化内涵、欣赏我国传统的非遗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