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综《声生不息·港乐季》对“港乐”的本真性塑造及其价值探索
《声生不息·港乐季》(以下简称“《声生不息》”)是由湖南广电和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港乐竞唱献礼节目,旨在香港回归二十五年之际,在新时代环境下,借助唱响经典的契机,为港乐找到更好、更契合年轻人视角的表达,从而复兴港乐,使之“生生不息”,进而促进两岸交流,加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节目一经播出,引发内外陆节目观众热议,节目收视率也稳居两地榜首。凭借大众对“港乐”的厚重情怀,加之节目对“港乐”的有意塑造,“港乐”成为了联系两岸情感的“桥梁”,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文化认同,进而成为维系两地情感的精神纽带。
观望国内其他音乐综艺,尤其是以近年来数量愈发增多的垂直类音乐综艺为代表的节目发展现状,《声生不息》也可视为一档主打港乐的垂直类音乐综艺,横向参考看来,绝多数垂直类音综艺节目中某一音乐风格原有的“本真性“元素为基础,来凸显节目内容的专业度与真实性,吸引相应的受众;其次,以上述内容为基础,再塑造符合节目自身定位的“本真性”音乐文化符号,实现审美主流化、商业化、娱乐化改造。
1 艺术的本真性
本真性(authenticity)一词源于希腊语的”authentes”是一个文化与艺术领域的关键性问题,意为“权威者”或“某人亲手制作”。尽管本真性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它在20世纪60世纪才进入文化研究的领域,而在当下,本真性越来越成为文化与艺术领域的一个关键问题。
卢文超在《论艺术本真性的三要素》中,在对黑格尔《美学》中所触及到的关于艺术本真性内核探索的理解上,搭建框架分析认为,艺术本真性以艺术流通为基本条件,具有两个基本维度,即物的维度与人的维度。在此基础上,聚焦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声生不息·港乐季》的分析,运用艺术本真性的三要素试分析出节目对“港乐”这一音乐艺术的“本真”塑造,总结其成功经验,对同类音综节目的艺术创作(尤其是对相关艺术本真性的塑造)具有借鉴意义。
从影响“本真性”塑造的三大因素来看《声生不息》,“港乐”即是艺术流通的必然结果、节目制作者的能动性创造,但物的限度之于节目中的“港乐”塑造并不具有探讨的空间,就如同卢文超所说,“在艺术流通中,艺术本身会发生变化。但是,这并不是说艺术本身发生哪怕丝毫变化都意味着本真性的丧失。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艺术品要保持在一定的物的限度之内。”“港乐“并没有突破其作为音乐的艺术形态,也没有改变大致的演绎形式。
而从艺术流通角度来看,在《声生不息》创作之际,“港乐”首先在时间与空间维度实现了从香港到内地的流通,在这些流通过程中,“港乐”逐渐以“情怀”“复古”等显著标签留在了内地文化之中。其次,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也使得“港乐”在文化领域上实现了从音乐到综艺的流通。这些艺术流通过程影响着节目中“港乐”的本真性及其塑造。而要实现“港乐”从音乐领域到综艺节目领域的流通,节目制作者的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运用综艺节目生产要素将艺术流通过程中“本真“的港乐尽可能还原,同时符合主流价值观、大众审美趋向和接受能力,是决定节目所塑造的“港乐”能否成为新时代本真表达的重要因素。
2 “港乐”的本真性塑造
2.1 艺术流通后“本真”的港乐
“港乐”的官方释义是指“香港管弦乐团”,但大众所接触到的“港乐”更多是香港的流行音乐,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港乐”皆为具有香港地缘性的流行音乐。在《声生不息》的节目语境下,所谓“本真”的港乐,泛指诞生于香港、流通至内地并被大众熟知的港乐,即经过艺术流通后的港乐。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强调本真性是原作的“此时此地性”,卢文超在《论艺术本真性的三要素》中也肯定了艺术流通是艺术本真性出现的前提,认为经过艺术流通后的艺术作品使得流通之前的艺术作品最具本真性。而对于《声生不息》来说,经过时间、空间领域艺术流通后的“港乐”才是内地听众心中最“本真”的港乐,印证了卢文超在之后进一步说明的“从更深的层面而言,事物进入流通会使它的本真性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流通会成为事物的一部分,由此改变它的状态。 ”
首先,“港乐”在时间维度中进行了艺术流通,在大众心中留下了回忆、复古等风格标签。许多经典歌曲在年复一年中流传下来,生生不息,也进一步描绘、加深并共同塑造了人们心中的“港乐”形象。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腾飞,文化产业快速崛起,包括电影、电视剧、歌曲等,为“港乐”带来强大动力,使其达到巅峰。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港乐扩散到中国内地、韩国、新加坡、日本,成为一场音乐文化的盛宴。八、九十年代,港乐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记忆中成为创业者奋斗过程的见证,其影响力如龙卷风般横扫亚洲各地。
其次,“港乐”在空间维度中进行了艺术流通,期间既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接受情况,也有拥有较多大陆粉丝的香港歌手、电视剧等不同方面的传播影响,使得流通过来的“港乐”类型趋向一致,形成稳定的主题与表达风格。8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后,张国荣、梅艳芳等“天王”“天后”的涌现,使香港成为华语音乐的制作中心和亚洲潮流的引领者。在影视剧和选秀节目的共同助力下,港乐类型趋向一致,形成了稳定的主题与表达风格。同时,香港词坛三宗匠黄霑、卢国沾及郑国江的歌词体现了英雄主义情怀和家国情怀,经典之作如《沧海一声笑》《铁血丹心》《倚天屠龙记》传遍内地。
最后,“港乐”最打动人心的是对人的关注,始终传递着普通人最真实的情感与生活。在快节奏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时代,音乐成为人们释放压力、舒缓放松的媒介。《遥远的她》《男人哭吧不是罪》等歌曲通过表达不同情感风格,成为人们情感认同的象征。这些作品至今仍然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为每个人提供独特的情感共鸣。在生活不断变迁的同时,港乐以其对人性的关怀,持续展现出永恒的魅力。
3 塑造港乐“本真性”的节目策划分析
3.1 节目主题
《声生不息》每一期均设定独特主题,歌手的选曲围绕主题表达个体对于生活层面不同主题的理解。选题涵盖从“少年事”到“成熟时”,从“一生所爱”到“城市记忆”,从个人命运到社会缩影,港人逐渐将电影中的情感过渡为现实生活,并以歌曲形式呈现。情绪流转丰富,《一生何求》勾起难以遏制的惆怅,回忆斯人;而理智的规劝在《沉默是金》中以微笑颔首的方式传递,犹如老友的慨叹。这彰显了节目不仅仅是舞台呈现,更是通过音乐成为观众时空穿越的翅膀,让他们在最佳时光中感受港乐的魅力。这一时代所留下的情感与情怀成为香港回归25周年文化同根性的见证与诠释。而节目串讲的故事不仅影响着当今华语音乐,还为新时代的音综探讨提供了经验参考。在最终收官时,这些影响或许值得深入探讨。
3.2 节目视角
节目首先在引言篇就以时间轴的方式突显了港乐发展的重要节点,带领读者回溯至那些关键时刻。随后,故事正式揭开帷幕。作为历史见证者的歌手们在节目中形成了跨越40年代至00年代的代表性梯队。林子祥、叶蒨文代表着港乐的初期阶段;李克勤、林晓峰、杨千嬅、李玟则是港乐巅峰期的流行巨星;曾比特、炎明熹展现了当代港乐的流行面貌;内地歌手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视角,还呈现出互动与融合的趋势。李健、周笔畅、刘惜君等歌手与香港、港乐有着特殊的纽带。此外,节目中涌现的港乐幕后音乐人、学者、乐评人,通过口述在歌曲之间交织,多元视角和真实经历回顾了港乐与电影、电视等文化作品相互连接的历史。这展现了香港文娱行业的演变,同时通过音乐背后的时代故事,呈现了当时城市发展和大众心态的清晰画面。《声生不息》通过不同人物视角和清晰脉络,生动展示了香港音乐从初期滋养到蓬勃发展的历程。
3.3 节目选曲
《声生不息》以致敬港乐为核心主题,因此在选曲上基本围绕“港乐”鼎盛时期的经典歌曲,秉持“重温历史,致敬经典”的理念。举例来说,通过观察节目初舞台和三次公演舞台的歌单,可以发现观众更频繁地听到传唱度较高的经典老歌,如四大天王、陈奕迅、王菲、张国荣等歌手的作品,这些经典歌曲也屡次被翻唱。然而,一些香港新生代歌手的歌曲以及一些冷门歌曲则相对较少出现。
对于节目组而言,选曲成为一门学问。选择大众熟悉的经典老歌较为保守,但也导致观众可能感受到审美疲劳。老歌的翻唱虽然稳妥,但由于被多次演绎,观众可能失去新鲜感,且难以超越原创经典,效果未必理想。相较之下,冷门小众歌曲和新人的作品虽然面临较大的挑战,但一旦成功,将产生意外的效果。例如,《蜚蜚》和《高山低谷》两首较新鲜的歌曲在节目中的翻唱表现抢眼,受到好评,成为爆款。因此,在节目组进行选曲时,更敢于突破传统,传达新声音,可能带来更积极的反响。
3.4 节目舞美
芒果TV制片人洪啸在杂志《影视制作》中分享到,港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时代华丽的回响,《声生不息·港乐季》的录制现场,想要打造的是极具殿堂感、仪式感的氛围,在“融合、共创、对抗、文化交流”这些符号的影响下,通过现场视角展现出金曲的历史长河与时代的华章。视觉方面,邀请了国内顶尖舞美师赵敏,通过舞美设计将现场营造出“颁奖礼”的质感,完成跨越两地的时代献礼。听觉方面邀请了国内顶尖音响团队何彪老师团队,让音乐不仅环绕在耳边,更有音乐唱进人心的沉浸式感受,打造“唱出来的港乐史,听得到的中华情”。其一是主舞台结构设计,《声生不息》通过穹顶结构展现独特的视觉效果,灵感来源于“港乐带来的时空感受”。这一圆弧形设计代表着“折叠宇宙空间”,演员仿佛穿越时空与港乐对话,符合节目主旨,拉近香港与内地的情感交流,焕发生命力。其二是“电影化”拍摄手法高度契合港乐的“影视化”气质,影视化设备及影视级手法的运用,让这档音乐综艺无论是画面质感还是影像叙事,都开启了新的尝试。《声生不息》的录制分为公演舞台技术和真人秀技术两大部分,其中电影级别的视觉表现在构图、景深、光线和色彩等方面给予观众电影水准和氛围的质感。比如,在《最佳损友》的演唱中,毛不易和李克勤在舞台上呈现了一出“电影大戏”,两位失散多年的好友在雨夜的列车上重逢,将歌曲故事化,将观众带入到歌曲所表达的情境中,以歌声讲述故事,通过故事化的表达增加了画面电影感和歌曲的叙事性,赋予歌曲更深层次的内涵。
4 塑造“港乐”本真性的价值探索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杨小伟表示,《声生不息·港乐季》由内地与香港歌手共同唱响经典港乐,让港乐成为连接内地和香港的文化桥梁。节目的成功播出有四点启示,一是凸显爱国元素,用音乐力量抒发家国情怀;二是搭建文化的桥梁,彰显同根同源的血脉情深;三是唱响立志的旋律,激励青年共筑伟大梦想;四是推动节目入港,润物无声促进大湾区深度融合。《声生不息》作为庆祝香港回归25年之际的献礼节目,将“港乐”作为切入口,通过还原与再塑造的方式,在“港乐”从香港流向内地、从音乐领域流向综艺节目领域过程中,以充分的节目生产要素作为工具,形成了新时代“本真”港乐的表达,使之成为奏响两地情感脉络的时代之音,在这一特别时刻献上了凝聚民族、增强文化认同感的文艺精品。
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节目中对于“港乐”这一本真性的塑造,能够更好的促进国家意识形态传播,加强两地的文化交流。(媒介形象的塑造,不仅能影响历史本身,还会影响人对历史的记忆。)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承办的《声生不息·港乐季》创作座谈会,剖析了其对国家发展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促进意义,肯定了节目的艺术性与重要性,为文艺行业新时代发展给出了指引。
其次,对于节目“本真”来说,通过塑造“港乐“的本真性,节目能够更好的找准定位,能够明晰在新时代环境下,借助唱响经典的契机,来为港乐找到更好的、契合年轻人视角的表达,让年轻人真正有情绪的驱动力去了解港乐、传唱港乐,进而赋予港乐新的生命力、创造力。”而在制作上,同样能够促使节目更好形成节目机制,采用“港乐新唱“的形式,既邀请代表港乐经典的前辈歌手、艺人参加,“现身说法”诠释自己的经典曲目,也有诸多香港、内地的年轻一代音乐人加入,用当下的音乐艺术去诠释港乐经典
最后,对于两地观众来说,都能在节目的观看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文化自信或者文化认同,亦或是情感共鸣。节目直接触及到了当代人的“怀旧”“回忆杀”情节;或是回归音乐本身,呈现音乐带给人的最原始的感动和共鸣。同时,在节目中两地歌手协同共创的“港乐”里,观众感受着“港乐”中浓厚的爱国情怀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既让两地观众深刻认同着共同的文化,也对这一文化充满强烈的自信。不仅如此,节目的成熟和成功为香港娱乐产业的前进和发展,包括香港一些新生代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