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述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指中国各民族人民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自发创作的自娱舞蹈,各民族都有其特色民族舞蹈,这些舞蹈的内容和形式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各族人民劳动与生活的缩影,是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传统性、民俗性、自娱性、集体性、表演性和变异性六大特点,传统性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而出现变革和创新,但其本质仍然反映了各民族千年之前的遗风,例如苗族舞者在舞蹈时佩戴本民族的特色银饰,壮族舞蹈离不开壮族人民崇拜的蛙的元素;民俗性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彰显着浓郁的民族性风格特征,可以说,每个民族的传统舞蹈都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动作或风格,而每个民族的传统舞蹈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部分来源于本民族的特色活动,例如黎族的民间舞蹈舂米舞,壮族的民间舞蹈采茶舞等,透过中国民族民间舞,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传统习俗或特色活动;自娱性即中国民族民间舞最原始的目的都是为了娱乐,或是为了缓解一天干活后的疲惫,或是为了给青年男女创造机会,所以中国民族民间舞总是与热烈的气氛、欢乐的节奏、愉快的精神体验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舞者还是观众,都能在其中收获快乐;集体性是指中国民族民间舞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它并不是由一个人或少数人独立创作出来的,而是以集体为媒介传播,在传播中丰富起来的;表演性是指中国民族民间舞具有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可以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变异性是指中国民族民间舞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异,但是其本质和精髓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形式,例如具体的舞蹈动作淡化、消失或变更。
当前,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受新文化的冲击而濒临消亡;二是受外来文化的干扰而面临同化危机。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的群体,应该以兴趣为指引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责任。
2.保护宣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意义
2.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校保护宣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助力我国提升国际声誉和地位。
2.2为大学生提供美学教育
中国民族民间舞具有表演性特点,可以为观众带来精神愉悦和审美体验。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五育并举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主题,为大学生提供美学教育是各高校的重要办学任务,高校在保护宣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为大学生提供了解、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机会,从而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审美体验,大学生的美学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产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美学意识,还能帮助大学生见“美”而忘忧,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3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中国民族民间舞艺术活动不仅是人民群众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样式,还可以有效提升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肢体协调能力等,高校保护宣传中国民族民间舞,引导大学生爱上中国民族民间舞并参与到中国民族民间舞中,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和肢体协调能力,调节大学生的体态,令其形体优美、动作协调。一方面,中国民族民间舞大多需要舞者具有比较好的身体素质,大学生为了学会舞蹈积极参与各类增强力量控制能力、稳定性和耐力的专项锻炼活动,从而增强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中国民族民间舞要求舞者具有比较强的肢体协调能力,大学生为了跳好舞蹈而参加各类专项训练,提升肢体协调能力。
3.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的发展现状
3.1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中的发展存在重视程度有待提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保护宣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重要性,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重心放在传统节日、尊师重道等方面;二是部分高校虽然具备民族民间舞宣传意识,但没有实现传统文化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之间的结合,宣传效果不佳。对于高校来说,其学生来源非常复杂,其中很多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所以相比于小学、初中、高中学校,高校具有保护宣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优越条件,而传统节日、尊师重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宣传工作可以适当向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倾斜。
3.2宣传方式比较单一
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中的发展存在宣传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虽然部分高校认识到了其在保护宣传中国民族民间舞方面的优势,但保护宣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形式比较单一,例如组织中国民族民间舞主题讲座等。由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宣传保护条件有限,所以大多学生只熟悉自己生源地的民族民间舞蹈,如果高校没有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则很多学生无法意识到自己将会被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民族舞蹈所吸引,从而缺乏参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主题讲座的积极性。
3.3缺乏文化保护意识
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中的发展存在缺乏文化保护意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主题活动成功引导学生形成了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兴趣,但是没有进一步培养学生形成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意识,导致很多学生还处于喜欢看中国民族民间舞和愿意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状态,没有从文化保护的角度看待中国民族民间舞,这导致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的发展效果比较表面,没有实现高质量发展。
4.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4.1组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活动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其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比较浅显和表面,绝大多数只对自己家乡的民族民间舞蹈比较熟悉,所以很多大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缺乏感情,没有参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宣传保护工作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在新生入学时组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活动,令学生了解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从而对民族民间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绝大多数高校在新生入学时会组织军训活动,并且在军训活动期间组织各类文艺表演活动,高校可以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军训活动实现融合,即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寻找会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学生,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在军训期间为其他学生表演民族民间舞蹈,获得学生的同意后高校帮助学生租借民族服饰和为学生提供练习机会,利用晚上举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活动。其次,高校举行新生才艺大赛,鼓励会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学生参加比赛,从而为其他学生展示各民族的特色舞蹈,帮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民族民间舞蹈和找到自己喜欢的舞蹈类型,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主题活动奠定基础。最后,高校可以利用各类宣传工具为学生提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观赏体验,例如高校定期安排食堂播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视频;例如高校要求班主任组织班会观看由本校少数民族学生表演的民族民间舞蹈视频等。
4.2设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园社团
大学社团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设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园社团,为社团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吸引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感兴趣的学生加入社团。首先,高校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社团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一方面,高校可以要求舞蹈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为了实现保护宣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目标,高校提前为舞蹈课教师提供专题培训,要求舞蹈课教师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和舞蹈特点,为社团成员提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对外招聘优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其次,高校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园社团提供校内活动场地和校外活动支持,例如高校为社团成员提供舞蹈教室服务,社长提前申请舞蹈教室即可使用;例如高校鼓励社团成员参加校外各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比赛活动,社长向学校申请各类支持,高校在评估参赛可行性和大赛含金量后,为参赛小组提供用于购买比赛服装的资金支持和教师指导支持等。最后,高校严格规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园社团的日常工作,要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园社团不仅起到吸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爱好者的作用,还要起到支持高校组织各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主题活动的作用。例如高校组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小学”的活动,要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校园社团选拔骨干成员,配合高校开展该实践活动,一方面,高校在保护宣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帮助当地小学生了解更多种类的民族民间舞蹈;另一方面,高校为参与实践活动的社团成员提供社会实践活动证明或为社团成员增加德育分,实现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双赢。
4.3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相关课程
高校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相关课程,为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解民族民间舞的机会。首先,高校可以开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理论选修课,在本门课中,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色舞蹈,透过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内容,这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实现德育教学;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层面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保护传承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保护宣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工作中。其次,高校可以开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实践选修课或体育选修课,在本门课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某一民族的民间舞蹈特色,还可以从零开始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肢体协调性明显改善。需要注意,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舞蹈风格,为了避免课程资源浪费和为学生提供比较专业的学习体验,高校应该在开设具体的课程之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学生呼声比较高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如果高校恰好缺少能教授本节课的舞蹈教师,则可以通过招聘兼职教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高校与周边舞蹈工作室或舞蹈学院的教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效解决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4.4组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主题比赛
比赛是一类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活动,高校通过组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主题比赛,可以有效吸引更多学生关注和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首先,高校可以组织知识竞赛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主题比赛,学生在参赛和观赛的过程中积累更多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关的文化知识。为了提升比赛的趣味性和扩大知识竞赛的影响力,高校可以在比赛形式和赛制上展开创新,例如高校模仿《一站到底》电视节目,举办高校版“一站到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知识竞赛”活动,要求学生以守擂者和攻擂者PK的形式参加比赛,提升比赛的刺激性。比赛考察民族名称、民族文化和民族舞蹈之间的对应,以选择题的方式给出题目,降低比赛难度,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其次,高校可以组织表演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主题比赛,一方面,高校可以举办校内“舞林争霸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主题”,要求参赛学生必须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学生可以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但是必须坚持民族民间舞蹈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原则;另一方面,各高校可以合作办赛,提升比赛档次,形成高校大赛品牌,扩大高校影响力,提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宣传效果。最后,高校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参加或观看各类舞蹈比赛,利用每年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儿童舞蹈表演赛项和民族技艺赛、高职中国舞蹈表演赛、CFFA全国艺术职业教育舞蹈教学成果展演等拓宽学校学生的眼界,令学生可以看到不同民族语汇和欣赏到更多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民族民间舞。
4.5开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主题讲座
高校可以邀请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有研究的专家学者或著名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者来校演讲,鼓励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加讲座活动。一方面,高校应该提前公布讲座内容和讲座时间,方便学生根据讲座内容决定自己是否参加讲座,根据讲座时间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等,要求确定参加讲座的学生线上确认,到达演讲现场后需要签到,三次无故不到者将丧失参加学校讲座的机会,以此提升演讲者和学生的活动体验。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在取得演讲者同意的情况下为讲座活动录像,将视频上传至学校官网或视频共享平台,方便未到达现场的学生线上观看讲座,这一个方面可以为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宣传活动积累素材,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社团活动、舞蹈教师培训的重要资料。
5.结语
当前,我国民族民间舞传承面临着受新文化的冲击而濒临消亡和受外来文化的干扰而面临同化危机的挑战,各高校应该认识到自身在传承弘扬中国民族民间舞方面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各项保护宣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中国民族民间舞开展美学教育和体育教育。然而当前中国民族民间舞在高校的发展存在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宣传方式比较单一和缺乏文化保护意识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应该及时开展反思,有针对性地制定助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