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舞蹈之美的传承与创新——《阳光下的麦盖提》浅析
艺术源于生活,平凡的生活永远是艺术不竭的源泉。秉持着这个朴素的理念,新疆艺术学院的编导张鹏和李梦雨主动去麦盖提县与当地的村民同吃同住体验生活,回来后对采风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汇总提炼,用舞蹈特有的肢体语言表现形式进行情景再现和严谨专业的艺术再加工。经过学生的反复试跳和编导对细节的揣摩修改后,男子群舞《阳光下的麦盖提》终于面世。该舞蹈在创作中既保留了新疆民族舞的独特风格,同时又添加了许多现代舞元素,既做到了一气呵成,又有美感贯彻始终,使观众看罢能强烈感受到男子的阳刚之美伴随着火辣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令人热血沸腾!
1.动作语汇之美,大胆将山东鼓子秧歌与新疆刀郎舞蹈相结合
新疆舞蹈具有多彩的民族风情浓郁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辨识度。固有的节奏类型,传统的姿态与步伐、符号化的服饰和妆容,已然形成了现代新疆舞蹈舞台艺术创作的审美范式。这种“范式”无疑成为新时代新疆民族民间舞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一大难点。但在《阳光下的麦盖提》这部作品中,编导突破了传统刀郎男女对舞的模式,没有简单地搬运刀郎舞蹈的动作,而是抓住刀郎舞内在的动律和美感,成功地吸收了维吾尔族刀郎舞的齐克提曼”(Qikitmae)、赛乃姆,山东鼓子秧歌,还在部分舞姿过渡中加入了塔吉克舞蹈的元素,通过运用舞者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加上现代编舞技法,从而形成了新的舞蹈语汇。舞者们个个立腰拔背,由膝部的小屈伸形成的“微颤”动律贯彻穿动作始终,反应了刀郎人在过去颠簸的山地、泥泞的沼泽或松软的沙砾中艰苦的劳动生活。在贴近生活的身体动律中,追求不露技术痕迹地表现内心情感。通过身体的左右半转带着双手左右摆动,颈部的横向移动与头部的挑动与摇动,旋转甩头的干净利落和呼吸的顿挫使得舞姿开朗大方,粗犷矫健,此等洒脱的身体形态不但表达了舞者内心的欢乐之情而且也将情绪传递给观众,使人感受到力量和鼓舞。
舞蹈艺术是不同民族之间沟通的一座桥梁,当小伙子们围成一圈,形成有表演中心的空间时,中间山东书记和麦盖提县人民的对舞的神来之笔饱含着山东日照与麦盖提人民的深厚情谊,两种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肢体语言交流融合强调着其中共同的中华文化精神,体现了民族舞的共通性与自娱性。其中山东鼓子秧歌的动作以左右拧腰的动律形成了一种环动的美,不仅增强了鼓子秧歌的表现力,还呈现出山东人外粗内美的民族气质。舞者们积极阳光的表情也源于中华人民热情好客的天性和融入血液中的民族自豪感。
随着现代舞蹈的不断发展,对舞者自身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舞蹈中,一般快节奏的时候动作很难做到舒展,难得的是演员们却在大幅度的动作时将身体运用得灵活自如,体现了演员们较强的专业性。作品将生活动作、模仿自然传统继承和广泛吸收多种舞蹈语汇元素统一,不仅不显得突兀,反而更加美观和谐。正是因为编导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使得此舞蹈体现了本民族审美内涵的同时又为传统舞蹈注入了今天的时代气息。因此《阳光下的麦盖提》在新疆舞蹈的作品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场景调度之美,灵活运用丰富的舞蹈队形
调度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语言。整部舞蹈作品并不像一个简单的集体舞规则地改变队形,而是运用直线式、流水式、散点式、圆圈式、集中分散等多种队形变换,还有老者独白时其他人动作的定格加上偶尔一两个舞者穿插全场的画面,使得整个舞台调度灵活多样,展现了新疆舞蹈独特的风格。作品的开头部分由男演员们一横排坐在舞台中间,带给人一种平稳的美。当音乐响起,演员们以各种舞姿造型错落有致地交织在一起,每个人都在各自的角色中彰显自我,到一致的动作时大家又迅速地整齐划一,与后面站着的长袍老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制造具有吸引力的美。中间是书记和麦盖提县人民的对舞的部分,其他人用拍手、蹲起,扶地等低空间舞蹈动作衬托呼应,紧接着快板部分有“群魔乱舞”之势,老者边唱边跳在人群中穿梭,紧接着所有人一起跳起了刀郎舞,像是在唤醒和传承。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谐自然,由慢到快逐渐过渡到高潮。因为编导张鹏和李梦雨从现实生活中看到了麦盖提县人民在田间地头起舞,充满激情的舞蹈以及灵魂歌手的演唱,于是就有了后面舞蹈动作里一高一低、两两一对的舞段,象征着麦盖提县人民在舞蹈歌唱时灵魂交织的景象。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动作语汇,既创造出了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又体现了本民族的审美内涵。
由于舞蹈部分的美在于它的鲜活性,所以舞蹈的美少不了即兴的能力,作品中滑稽的部分也是出于张鹏独特的编舞技法,表现了民族舞蹈的自娱性特征。其中幽默夸张的动作看似随意却不简单,舞者需要协调好身体所发出动作的力量、速度、幅度,才可以灵巧控制好姿势所要表达的意向,此处的风趣增添了舞蹈的韵味,使得舞蹈美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空间。
3.服装灯光之美,采用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
舞蹈服装作为人类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在舞蹈表演中起到多个关键作用。通过舞蹈服装我们可以观察到舞蹈中人物的身份、年龄、民族特点和他所在地区的风俗、审美和气候等信息,更重要的是,舞蹈服装承载着人物的性格展示和情感传递。《阳光下的麦盖提》中舞者在服饰面料与色彩上的选择亦是如此,编导正是抓住了刀郎舞蹈动作刚劲飘逸、手部动作多变、脚步沉稳有力的特点,在服装上多选用了化纤面料,不但轻便合体,不易起皱,舞动起来更增加了一种灵动的美。演员们上身穿的是各有差异,绣工精美,以黄色为主的暖色调上衣,下身穿的是带有图案的枣红色长裤,其中红色系也是维吾尔族审美观的中心色彩,表现着维吾尔族的独特审美情趣。驻村干部身穿衬衫,清晰地给观众交代了他们的身份。扮演老者的演员身着宽松肥大的长袍,脚穿纯黑色马靴、款式上基本保留传统样式,几乎没有装饰图案。对比老年男子的舞蹈服饰,青年男子服饰上的图案会稍显丰富些。青年小伙子们穿着具有典型维吾尔族特色的各式各样的绣花套头衬衫,整体舞蹈服装看似随意却不失特色,与生活和舞蹈需要表现的主题紧密相连。
麦盖提县既是一片美丽富饶的绿洲,又是闻名天山南北的刀郎舞之乡。在舞蹈中间部分绿色的灯光正如作品原本的名字——《阳光下的绿洲》一样,预示着成功、快乐和希望。舞蹈中并没有出现太过绚丽的灯光效果,还是以黄色暖光为主题颜色,与此同时兼顾维吾尔族人民因为善于将生活中的事物经过艺术的提炼美化形成图案纹样的特点,所以此舞蹈也在舞台上投影了花纹,在细节之处加深了独特的西域风格。结尾处红色的灯光投影,暗示着各族人民在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关怀和带领下,才有了得以惬意享受温暖阳光,享受幸福生活的机会。借助灯光和服饰的衬托,好似在自家田园地头自由忘我的载歌载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展露出麦盖提县人民淳朴的美。
4.意境情感之美,体现编导对于“本真”的追求
意境所表达的美就是民族舞蹈的内在美,也是民族舞蹈的精髓之处。意与境的完美结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是意境上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如果不爱人民,那就谈不上为人民创作。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如果文艺工作者缺失了对人民的爱,再有无比“花哨”的创作形式,也难免“兀若枯木,豁若涸流”,当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心连心”时,文艺作品才会拥有深刻的情感,温润的力量,长久的生命力。正如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研究员在赛后终评中所言:“这部作品真挚的情感,就像《一条大河》和《我的祖国》歌曲一样,将祖国和家结合在一起,这个作品是阳光和每个人生活的体验结合在一起,让人们非常的感动。
《阳光下的麦盖提》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人们带着满腔的热忱共同歌颂着祖国。舞蹈中没有故弄玄虚令人费解,而是拂去了当代舞蹈创作的矫情,揭示了人们真实的生活。舞蹈艺术最能够打动人的,唯有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通过演员再现的刀郎人晒太阳时惬意享受的表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对驻村干部的感激之情和生活变好了的喜悦之情,表现出编导更注重凭借真切的人生感悟,体现真挚的人文关怀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此舞蹈的节奏和音乐的韵律高度协调。手鼓,刀郎热瓦普,卡龙琴,笛子,艾捷克,等乐器的演奏配合更能帮助舞者表达情绪、体现人物性格、烘托舞台气氛。刀郎木卡姆的歌词唱起来铿锵有力,随着节奏的逐渐加快直至高潮,这一时刻,人声、鼓点、乐器三者合一,现场氛气嗨到顶点,使观众感到耳目一新,达到了视听的完美结合,不觉中深受音乐舞蹈艺术之美的感染。
5.文化符号之美,彰显了民族文化自信
文化符号一词来源于人类学术语,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在符号本体上,既包括了语言的,更包括了非语言的符号;舞蹈作为非语言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一位编导本身的文化观念,影响他如何编排他的资料以及他如何做解释的方式。基于编导对新疆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新疆人民的了解以及对祖国深深的认同感,使舞蹈中编导所创造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既符合现实逻辑又符合人们所期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像。任何舞蹈都有其准确的本体内涵与时代外延。因此,伴随着时间的演进,“原生态舞蹈”的形态发展可能有空间的置换,但其根本的出处与本体的文化属性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种真正健康而自信的文化的标志,一定不只是该文化仅具有通过对外来事物的否定以消弭其所带来的影响力的能力,而且更在于该文化具有调整适应,甚至吸收同化这些影响,从而将之包容和创造利用的能力。这种包容并非寻常之事,它完全关乎创造性,并且当一种文化自信令人对外界不再那么害怕而变得更宽容的时候,这样的包容便能够在极其重要的全球化的特定时刻明显地体现出来。
民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应从历史维度、地理维度、社会维度、心理维度、教育维度等多重维度下进行创作和研究。我们应当意识到我国的文化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各民族血脉相承,共同组成的中华文化。近十年来,中国舞蹈界在习近平总书记精神的指引之下,产生了很多令人骄傲的作品,《阳光下的麦盖提》是一部将政治内容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的一部佳作,美与力量的结合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酣畅淋漓的舞蹈语汇以及演员们愉悦兴奋的表情,可以看出编导与舞者们表达的是新疆人民对美丽家乡的赞美和对党带给麦盖提县人民幸福生活的感恩之情。表现了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府的支持下,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不仅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6.结语
民族舞蹈艺术具有十分独特的美学规律以及审美特征,是一种表演艺术和审美观的表达。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不但展现了形体、运动、服饰等外在的美,而且还体现了思想、文化和意境的内在美。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文化的对外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民族舞蹈也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舞蹈《阳光下的麦盖提》至今已在各地巡演了近百场,远近闻名,是用中国符号叙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之作。通过豪放刚毅的舞姿,淳朴乐观的精神,饱满高亢的情绪,美妙动人的旋律,给观众带来视觉、听觉双重美的享受。无论是在舞蹈题材的选取还是在动作语汇的表达上,都突破了传统新疆舞蹈的审美范式,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生活乃至人生的积极思考。其超前的创作理念,舞蹈语汇的融合而不是滥用民族舞蹈元素等经验,让我们看到了新疆乃至中国舞蹈艺术光明的发展前景,实现了以“高尚的作品鼓舞人”之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