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下的中职舞蹈表演专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为例

作者:吴祯来源:《尚舞》日期:2024-04-07人气:311

引言:中职(职高中专)所开设的舞蹈表演专业,对舞蹈人才的要求较高,旨在培养舞蹈表演技能扎实以及表现能力较强的专业舞蹈人才。借助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管理模式下,需积极转换教学思路,立足人才需求和学生特点,不断完善中职舞蹈教学体系,借此培养优秀的舞蹈人才。

1 常高艺高职教学管理模式分析

1.1教学管理制度

常高艺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制度建立在完善的高校管理框架下,其制度包括了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教学考试、学业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全方位配合、环环相扣的“系统式”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专业需求和学习能力,以便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2教学管理内容

针对不同专业的需求和学习能力,常高艺高职教学管理内容具体分为个方面:过程管理,业务管理质量管理,监控管理。过程管理方面主要关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等,旨在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业务管理方面则针对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如艺术表演艺术设计等,重点关注各个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管理,探索出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质量管理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衡量和评估,从课程教学到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便完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成果监控管理方面则重点关注教学效果的监控和管理,将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估结果汇总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1.3教学管理载体

教学管理载体是独立的教学管理要素,是贮存、携带教学管理信息的介质,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评价标准、教学设备等。常高艺教学部门在教学策略指导下,将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作为优质的教学管理载体,这些载体的完善程度和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管理工作质量。

1.4教学管理途径

 常高艺高职教学管理体系采用了多种管理途径,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研讨、教学培训等。在搭建学校和兄弟院校、企业单位的合作交流平台的同时,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培训让教师们及时跟进新的教学方法、理念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和能力;坚持“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的原则,充分发挥“模范”的作用,高效指导新教师顺利融入教学工作,帮助中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在信息技术有效渗透的背景下,推行信息化教学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保障了教学管理的时效性。

2常高艺中职舞蹈表演专业现状分析

2.1市场需求形势分析

目前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学生的就业不容乐观。每年的公务员和教师的大型招考中,对舞蹈表演专业的招聘人数需求量小。而各大歌舞团和演艺集团,它们在招聘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时通常要求会相对严格,多数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达到招聘要求,只能就职于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以及文化馆、社区街道、社会文化团体等群众文化基层组织,以上的市场需求形势,对于中职舞蹈表演专业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2.2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从目前存在的课程设置上看,专业技能课的比重还需增加。通识课占据的时间多,教学体系设计难以满足舞蹈表演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所以多数毕业生在就业能力上表现出竞争力偏弱的问题。因为现实中的社会表演团体对毕业生的艺术素养要求较高,优等生供不应求,普通学生难以找到工作,只能往非专业方向继续深造。现阶段,学生能力与迫切的社会岗位需求背离较远,越来越不匹配。择业观的偏差,也逐渐让学生丢掉自信,造成就业前景不乐观。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艺术类五年制高职大专院校,拥有影视动画、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表演艺术专业、播音与主持五大高职专业以及六年制中职舞蹈表演专业。中职舞蹈表演专业作为学校的特色专业也是唯一的一个中职专业,却并没有设立独立的中职教学管理部门给予相应的引导和支持,那如何有效推动中职舞蹈表演专业的发展,也成为了此类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下的中职舞蹈表演专业能够独立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3中职舞蹈表演专业所面临的管理和发展问题

目前,中职舞蹈表演专业所面临的管理和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3.1市场需求不足

从调查中了解到,现阶段中职舞蹈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乐观,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因为舞蹈学校舞蹈教师的招聘名额有限,再加上艺术社团对学生技能的要求较高,所以许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达不到就业标准,导致市场需求不足。

3.2高职管理模式不适用中职教学管理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六年制舞蹈表演中职专业教学管理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依旧沿用照搬高职管理模式,造成教学管理质量不佳。中职教学管理有其独特性存在,学生年龄小、受教育程度低等,会增加教学管理的难度。为此,需打造出一种更适用于中职教育的管理模式,强调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与约束,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3师资水平不齐

   现阶段,师资水平不齐也是影响中职舞蹈表演专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舞蹈表演专业想要发展,离不开优质师资的支撑,但由于舞蹈表演专业师资力量比较缺失,再加上流动性较大,导致中职舞蹈教学的师资水平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4课程设置不够创新

《中国青年报》报道,现阶段中职毕业生的升学率不断提高,已经由2000年的40%上升到了2022年的60%。中职教学体系中,舞蹈表演专业较为特殊,与实用性专业相比(汽修、厨师),舞蹈表演的实用性偏低,所以升学率会比其他专业高一些。许多学生都怀揣着“大学梦”,升学成为了重要培养方向。但实际情况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并未跟随改变,依旧是沿用传统的课程机制,缺乏培养的针对性。

3.5生源来源复杂

中职院校是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构成,也是其最基础的部分,所以生源来源复杂。部分学生从小没有舞蹈基础,所以专业课成绩并不理想。艺术类专业的学习通常情况下费用比较高,舞蹈表演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想要培养出一名优秀的舞蹈表演者,无论是场地的维护,还是设备的更新,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无疑会增加舞蹈教学的压力。从根本上来讲,高昂的培养费用一般的中职院校是负担不起的,需要有关部门提供帮助,而江苏省现有政策中,中职六年制舞蹈表演专业已施行学费全免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办学压力,但也导致了优秀生源的分流现象。

3.6毕业生竞争力低

随着舞蹈教育的普及,当今社会中,舞蹈专业的学生不在少数。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中职学生毕业后其竞争力远不比本科毕业生。再加上中职学生年龄偏低,多数在18、19岁的年纪,许多人心智尚未成熟,职业发展目标还未树立,更加没有实践经验,喜欢听从老师的安排。这些学生步入社会后,多数情况下是感到迷茫的,其竞争力自然无法和历经四年大学生活的毕业生相比。因此,中职舞蹈生毕业后,其竞争能力和自信心都是偏低的,无法快速融进社会环境。    

4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下的中职舞蹈表演专业发展应对措施

4.1优化教学管理模式

想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中职舞蹈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升学率以及就业率,就要积极优化教学管理模式,配备独立教学管理部门,结合学生需求和发展特点,营造科学教学环境,助力学生强化个人技能,提高舞蹈表演的能力。通过中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增强,保障学生的竞争实力,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从而培养出优秀的舞蹈表演人才。

4.2提高资金投入

    舞蹈表演专业属于艺术类,教学中的费用较高,为了缓解学校和在校生的压力,要提高资金投入,获得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实现多渠道的资源整合,在此背景下促进中职舞蹈表演专业可持续发展。有了资金的投入,便可以更新舞蹈教学设施,修建高质量的舞蹈教学场地,从而助力学生提高舞蹈学习兴趣,保障良好的舞蹈表演教学水平。

4.3优化师资队伍管理

优化师资队伍管理方面,需要遵循两方面的路线。一是要提高队伍人员的准入门槛,保障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对应聘的教师进行全方面的考核,确保教师的专业素养达标。同时提高舞蹈表演专业教师的福利待遇,减少岗位流动,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现实工作中,要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和社会用人的需求,对舞蹈表演专业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引导舞蹈表演专业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就业方向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成功就业的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4.4创新课程设置模式

在上述措施基础上,还要积极转变培养方式,站在教学管理实践的角度,科学优化课程设置,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保障学生发展潜力。

4.4.1实施针对性教学

目前,中职舞蹈表演专业学生有着强烈的升学需求,面对这样的需求,中职院校应结合实际,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对愿意就业的学生,要尽可能给予实习机会,做好“校企合作”,搭建学校和企业对接的平台,积累学生的工作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尽早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竞争水平。对选择升学的学生,要提供针对性指导,注重专业课以及基础文化课的结合学习,提高升学率。

4.4.2注重教学考核的反馈

为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及时发现现有舞蹈表演教学问题,要结合学生特点,建立能够有效激发中职学生潜能的教育机制和评价方法,借此保障教学积极性。一个科学的方法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自我考评引入到教学考核评价中,借此保障教学评价的可行性。工作实践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机制,在日常的舞蹈教学训练中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保障学生能够与授课老师有效交流,借此取得长远的进步,不断提高舞蹈技艺水平。实践证明,科学评价体系的搭建,可保障学生学习动力,科学优化教学效果。

4.4.3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舞蹈教学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是新时期舞蹈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为此新时代的舞蹈教学想要保障成果,应舍弃过去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要走出舞蹈风格千篇一律的教学困境,而是要通过灵动的艺术魅力和教学风格,催化学生的学习热情。舞蹈表演教学期间,要采用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例如多使用开放式、启发式的引导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领学生感悟舞蹈魅力的同时,增强学生舞蹈编排能力,从而科学培养知识型舞蹈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日常教学中,可多借助多媒体、音乐、构图等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开展舞蹈创作体验活动,推动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4.5制定严格的专业招生选拔制度

   针对现实中生源复杂,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可制定严格的专业招生选拔制度,前期对学生做好筛选和分类,从而保障教学的针对性。舞蹈是大众化艺术,基本上人人都可以跳。可是如果想要培养专业的舞者,就一定要明确相应的标准,严格进行人才选拔,抱着对中职学生负责的态度,结合现实教育需求,制定严格的招生制度,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在中职舞蹈教学期间,要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不断拓宽就业路径。中职舞蹈生毕业后,除了从事专业的舞蹈表演工作外,还可以投身于舞蹈教学领域或者个人开设舞蹈教学工作室等。基于此,中职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期间,要同步落实好就业与创业教育,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

4.6开展特色课程

此外,开设特色课程,通过有效的方式提升中职舞蹈学生社会竞争力。十四五时期,需要积极保障中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发挥中职院校的基础性作用。在实践教学期间,充分利用区域的优势资源,开设特色舞蹈课程,在增强学生竞争实力的基础上,传承民族文化,将中职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和文化传承结合起来,保障舞蹈表演专业的生命力。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为例,该校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艺术类五年制高职大专院校,肩负有传承本区域文化艺术的使命。在办校期间,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充分挖掘本区域文化,创作舞蹈《永远的青年——献给瞿秋白的歌》、《延陵·恨》、《血染的花季》等原创剧目,获得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汇演二等奖;江苏省教育厅中小学生汇演特等奖;江苏省教育厅第五届学生资助汇报演出表演金奖;江苏省文旅厅优秀青年舞蹈演员展演优秀节目等国家级、省级奖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保障了学生自身的优势,成为当地舞蹈教学的一大特色。

5 结论

综上所述,舞蹈表演专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专业,新时期中职舞蹈表演专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基于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提出科学的教学改革方法,借此保障中职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能力。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的中职舞蹈表演专业教学还有问题亟待解决,现实中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决定着专业教学的发展前景,为此需借助师资队伍打造、开展特色课程、加大资金投入及创新课程设置模式等方式,为中职舞蹈专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