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民办高职院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实证研究

作者:马俊来源:《商业观察》日期:2022-12-24人气:495

结合实际经验和文献研究,发现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拮据衍生出心理问题、学业问题、就业问题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大多侧重于政策上、物质上的帮助,较少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差异化的现实提供个别化的精准资助,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因人力物力所限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我国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是较为完善的,无论是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还是高校勤工助学、学校奖学金的设立等,确实能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是经济拮据只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大显性困难,因这一显性困难而衍生出学业、择业、就业、人际交往等不同的困难,长期困扰着这类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高校在物质资助的前提下,还应根据贫困生存在的不同问题提供个别化、针对性的资助,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一、现阶段民办高职院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情况

围绕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现对院校的六位一体靶向资助展开调查,分别围绕着院校的商务管理系、贸易经济系、信息工程系、财务会计系、人文外语系、人工智能系六大系部进行调查。在六大系部调查中共调取有效数据861份,其中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能够发现,在调查的861份数据中,其中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学生比例在33%左右,这部分人群有289人,家庭经济困难的人群在30%左右,这部分人群有253人,家庭特别困难的接近40%左右,这部分人群有319人。

在家庭困难中存在建档立卡户,存在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存在家庭突发意外事件和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因素。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只有21%左右参加过校内勤工助学活动,有78%左右的人群没有参加过校内勤工助学活动。在调查中学生了解国家资助和学院资助政策,同时想要了解国家奖助学金学院奖学金学,需要和国家所提供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求职补贴、海外研学以及应征入伍服兵役资助和其他等相关内容。在学校期间,97%以上学生认为提高自己就要通过努力学习。同时多参与相关的社团、学生活动,能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参加社会实践比赛,参加资格证书考证,提升自己的学历,参加兼职,为创业做准备,这些学生的认知比例都在60%以上,还有一些应征入和其他方面的提升,这些都在10%以上。由此可见,在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努力学习,考证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在大学期间,学生们认为应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信心、应对风险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其中语言表达能力占据的比例高达95%左右。此外,学生在相关调查问卷中认为,就业求职最具有竞争力的是专业技能和经验经历,此外还有资格证书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由此可见,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自身在求职、就职过程中最具备竞争力的专业技能和经验经历都非常明确,调查中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正在进行职业规划中的人群只有55%。进行过的人群35%。没有进行的人群只有10%。虽然学生们对于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计划都清楚,但是缺乏科学化的规划指导,学生们对于自己的能力、性格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都只是达到了清楚阶段,没有达到非常清楚。对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政策和就业过程只是有一定的了解,缺乏宏观性的判断,无法清楚地对当前就业形势、政策和就业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就无法帮助自身更好地顺应社会上的就业需要。通过以上的这些情况,就能够了解到,现阶段,民办高职院校家庭贫困学生对于资助以及家庭的情况都是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自身在未来岗位竞争方面的提升也有一定的认知,但是缺乏相关的指导和途径,帮助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原因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成高校扩招主力军,招生规模也在逐渐增长,然而在调查中发现,随之增长的不仅有招生规模,还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无法帮助学生在学校内部完成相关的学习和工作。这些学生不仅在经济方面存在困难,再就业竞争力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因为经济上的问题,他们信心不足,不能积极的面对就业,缺乏求职技巧和能力。这样的情况构成恶性循环,让这些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结民办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能发现大多是因为院校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科学的就业指导[1]。另外因为贫困的心理,自信心缺失,学生们没有掌握就业技能和正确的就业观念,让他们在就业时面临着非常突出的困难。

(一)缺乏专业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民办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缺乏专业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因此对自我的认知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非常明确清晰的认知,缺乏相关的职业目标规划,也无法帮助自身更好地提升发展,在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一方面有宏观的方向,缺乏针对性的实际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后无法及时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未来的前景,不能联系自身的情况做好相关职业规划,无法全面把控社会现状,无法对其就业实际进行了解,不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无法把握学习的重点。导致学生们在就业竞争力方面缺乏相关的动力。

(二)贫困心理导致自信心缺乏

贫困是一种生存状况,这种外界生存会对学生内心造成一定影响。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在成长学习的关键时期,因为贫困会让他们的心理出现自卑、压抑、敏感、多疑,不善于对自我进行接纳,缺乏主动交往的能力,自我评价偏低。注意力不集中、意志不够坚定、情感不稳定等。这些贫困的心理会让他们的人格也显露出鲜明的特点,在生活上产生自卑感或是虚荣心,并存在竞争中,极度失落感和不甘失败的好胜心并存。这些贫困的心理让他们无法顺利地面对就业,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缺乏自信心[2]。

(三)缺乏就业技能和正确择业观

民办高职院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缺乏相关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不足,自我推销等基本技能相对较弱,这就导致他们在和用人单位沟通时出现很大困难。择业中要面子、怕风险、求稳定的择业观念,让他们不愿意到基层或艰苦的行业中去,这样就无法获得更多的机会。还有一些经济困难学生受到传统家庭层面影响,一心向往公务员、国企等稳定职业,认为自己经过学习是一家人的希望,想要通过这种铁饭碗实现鱼跃龙门,彻底改变命运的想法。种种困难都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就业时无法顺利获得就业岗位。

三、民办高职院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在问卷调查中能够发现家庭经济情况会让学生感到压力非常大,存在这种心理的学生占据60%左右。但是也有大部分的学生对贫困生的身份认知是,贫困生能够成为自己努力奋斗的动力。家庭贫困给学生们带来的突出影响就是造成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和他人交往,性格非常敏感,害怕做错事,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大部分学生调查中明确表示愿意接受学校为家庭贫困学生提供心理帮助,这部分学生占据60%左右。因此,结合这些情况,学校就要形成多维一体的针对性资助模式,在这些自助模式下围绕着学生多方面展开分析,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让学生的综合情况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

(一)立足实际,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缺乏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情况,院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展开针对性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素质特点和职业倾向,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挥。在相关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中,让学生能够建立职业信念,树立远大职业理想,转变就业观念,更好地投入到就业岗位。除此之外,除了内在方面做好相关的指导,让学生具备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之外,还需要通过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培养,这样才能不断的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就业能力中,除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还需要对学生的求职技能、简历制作、人际交往礼仪等相关方面展开培训、建筑专题讲座等方式,让这些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在求职时掌握各种技巧,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塑造良好的形象,促进人际交往。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例如开展简历制作大赛、职业岗位描述大赛、这些服装搭配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让学生们在参与大赛的过程中了解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实现自我的突破,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二)针对引导,设计“五位一体”靶向方案

民办高职院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同困境,联合学生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心理咨询人员、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分类分析和研究,制定“五位一体”分类帮扶和指导的靶向资助方案和路径。首先“扶志”计划,由学生管理部门制定,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贫志坚,发愤图强,感恩社会,回馈社会。其次“扶智”计划,由教务处联合各系教师制定,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情况,分析学生课业难点,制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补课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再次“扶心”计划,由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制定,主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分类分组辅导计划,帮助学生学习缓解自卑、焦虑等情绪的方法,学会悦纳自我、调适自我,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最后助业计划,由就业创业中心教师制定,主要是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其他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其调整择业心态和选择就业目标;帮助其撰写个性化的就业资料,并进行面试辅导,为其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助其顺利就业;进行SYB培训,进行创新创业指导,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精神,鼓励其在条件合适时尝试创业。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实践方式。接着勤工计划,由资助中心教师制定,主要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解决其在校就读期间的生活困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三)围绕根本,做好心理辅导

在民办高职院校,根据经济困难学生贫困心理的特点和状态,加强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摆脱贫困心理,可以让贫困成为学生们发展进步的动力。首先院校要根据贫困学生的实际特点,构建心理咨询平台,预防矫正贫困学生心理障碍。通过开展团队的心理辅导,帮助团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摆脱自卑的束缚,找到自信的依据,让学生们能够对自我有一个明确清楚的认知,了解到自己存在的优势,了解到自身存在不足,这样能够发现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在校园内部,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心理剧等模式,让学生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汲取力量,摆脱自卑的心理,拥有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就业求职[3]。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摆脱贫困的心理。再结合线上线下的心理辅导模式,让学生们能够将心理的问题,心理的困惑有效的表达出来,再借助老师们的帮助,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民办高职院校家庭贫困学生就业竞争力缺乏,导致他们无法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面对这种情况,文章联系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际展开分析。结合民办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就业面临的相关原因展开,了解对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展开挖掘后,提出有效对策,可以帮助民办高职院校家庭贫困学生更好地提升就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