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表现与阐释:青海千户营社火音乐的生存现状调查
一、青海湟中拦隆口镇千户营社火音乐概述
(一)湟中拦隆口镇的地理生态文化
青海湟中拦隆口镇位于青海省东北方向,隶属西宁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处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东临多巴镇、西有上五庄、南接湟源县、北靠李家山镇;有祁连山支脉娘娘山和拉脊山分别坐落在北、西和南方向,三面环山、沟谷相错。本地区主要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藏、回、土族等少数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民间音乐方面有“花儿”、“小调”、“秧歌”、“平弦”、“皮影戏”“佛教音乐”等音乐形式;民间美术方面有“酥油花”、“面塑”、“堆绣”、“壁画”、“木雕”、“银铜器”等传统工艺形式。
(二)千户营社火音乐的历史渊源
千户营社火同源于青海其他各地社火,起于移民文化,“在解放前的《新西北月刊》上,方志学家陆俊光曾著文:‘这一乡农民大半由南京苎丝巷来。据各乡民讲述,为犯罪而流放于西北者……大概洪武时期江苏人口已经稠密,因此借犯罪之名,而实行移民政策,是将罪人集中于苎丝巷,一同出发,故逐以苎丝巷为其老家焉。’”由此可见洪武时期,大量汉族人集中于南京苎丝巷出发,西迁至河湟地区。关于移民至河湟地区,在刘启尧发现的湟中“许勇百户诰命”等历史原件和青海人家的家谱中,确证了此次移民及屯田。社火随之被带来,并借社火表达对故乡的怀念,逐渐形成一种习俗。青海是多民族共同生存的地区,社火音乐在传播过程中与青海本地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藏族等少数民族特色的青海社火。
(三)千户营社火音乐的艺术特征
青海湟中拦隆口镇千户营社火音乐内容丰富多彩,融合了民歌、舞蹈、武术、面具、曲艺、戏曲等形式的表演艺术,其音乐曲目繁多、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大多数是采用青海民间小调音乐。
1.唱词特点
千户营社火音乐采用“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原话西北区西宁片”的语言演唱,唱词句式以二句式、三句式、四句式最为常见;讲究唱词的字数、句式对称,一般以字尾押韵较为常见;善于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塑造形象,文字纯朴。唱词内容以叙述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神话传说和少数爱情故事,随时代发展,还有歌颂新时代、新气象的新编歌曲等,语言朗朗上口、合辙押韵,内容通俗易懂,是当地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历史文化、社会演进的感性凸显。音乐中常“呀”、“么”等衬词的广泛应用,在听觉上给人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效果,加之地方方言的使用,不仅起到渲染歌词语气和氛围的作用,也是其民歌地域色彩的具体表现,如《织手巾》《抬花轿》。
2.旋法特征
千户营社火音乐中多以二度音程级进、三度、四度音程跳进和连续的音阶交替出现,音域多集中在中高音区,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式,高亢而不失婉转,旋律流畅富于多变;调式调性以商、徵调式为主,宫、羽调式次之的五声调式,也有少数七声调式。旋律具有西北方音乐中典型的“双四度音调框架”,高亢嘹亮,富于装饰性的特点;又受到多民族文化的渗透,如藏族民歌中“昂叠”唱法,其曲调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和融合性等文化特质。
3.伴奏乐器
千户营社火音乐中以二胡、板胡、笛子、三弦、扬琴等乐器伴奏。演员进场、退场时以大鼓、锣、镲为主,以鼓点的变化组合成不同的节奏,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不管是扭秧歌、舞狮还是矮跷都以这三种乐器为主,以鼓为主要乐器,锣和镲为伴奏乐器进行演奏,比如舞狮中的伴奏,也有以鼓、镲同时为主,锣为伴奏乐器进行演奏。其中,唢呐是千户营社火音乐中独有的伴奏乐器,普遍应用在高跷表演和“八大光棍”的表演中,演员随唢呐悠扬的声音和锣鼓铿锵有力的节奏进行表演,如《浪花灯》是千户营社火音乐中以唢呐为伴奏的经典曲目,唢呐高亢明亮的音色,突显了闹花灯时的热闹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