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乐舞文化语境及传承发展途径---以响堂山乐舞浮雕为例

作者:张宇宁来源:《尚舞》日期:2023-09-08人气:775

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linowski)提出“文化语境”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背景。弗斯(J.R.Fitth)把语境分两大类:一类是语言因素构成的语境(言辞语境);另一类是非语言因素构成的语境(社会语境)。人类历史文化是社会语境和言辞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石窟乐舞文化作为社会语境主流社会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作用。从古代遗存的响堂山乐舞浮雕之中,蕴含着北齐社会当时社会文化的话语语境,以此便构成北齐主流社会文化的言辞语境主体。古代乐舞文化历经千年岁月的社会发展凝练形成的文化语境中包含了文化原动力、文化形态等,蕴含着独特的文化语言、符号等形式资源,正如W.J.T.米歇尔所说的历史记载的物化符号,表示相同意义的物体。在古代乐舞文化的创建过程,不只是主观意识向客观意象跳跃那么单纯。一方面它包含创造主体的长久所思,而使物象内化,进而演化为精神主观意识的内心形象。另一方面外在的物像经过创造主体主观内心情趣及思索,而化为内在的精神意象的过程。它是创造主体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双向运动的综合。可见,古代乐舞文化创造者的目标就是赋予这些物体形象以对话的力量,赋予自身话语中的隐喻。使其互相配合、协同建构,形成独特的文化语境。

响堂山位于河北峰峰矿区鼓山腰部,西经磁山可进山西长治,南通滏口之径直探中原。公元550年高欢次子高洋灭魏建立北齐,从洛阳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皇迁都邺,诸寺僧尼,亦与俱徙”(《洛阳伽蓝记》)使邺都成为当时北齐的乐舞文化中心。响堂山乐舞浮雕最具代表性的为雕刻于穹顶的莲花藻井,四周浮雕宝瓶及八身手持各种乐器的伎乐天;其次,为响堂山6.9 平米洞中顶部雕刻十朵花瓣莲花及十二身飞天与地面上十四朵花瓣的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池”遥相辉映。它们是响堂山乐舞文化语境精髓所在。因此,对响堂山乐舞内部结构及其文化形态、语言、符号研究探索,为现今对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及科学的传承保护,提供可靠的文物见证,更为当今中国古代乐舞文化的继承发扬提供文史理论依据。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