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和而不同,芭蕾的“中国化”发展——浅谈芭蕾舞剧《花木兰》

作者:侯敏来源:《尚舞》日期:2023-08-29人气:1723

在此篇文章中,将芭蕾的“民族化”称为“中国化”,是由于芭蕾本身就已经是西方民族化了的产物。芭蕾诞生于意大利,在西方源远流长近五百年,故其必然有着鲜明的、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文化属性。人类学家凯阿里伊诺霍牟库曾在1970年发表了《一个人类学家的视角:芭蕾就是民族舞》一文,其中他谈道芭蕾原本就具有“民族性”特征,是“具有西式传统的、约定俗成于舞台的格调、对宗教遗产的展现、对动植物有规律表现……民族舞蹈应该是指拥有共同基因、语言文化关系的特定群体所跳的舞蹈”。

20世纪芭蕾传入中华大地,1958年苏联专家古雪夫提出“要立足中华民族的舞蹈艺术,要创作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特色的舞蹈作品”。随后,在他的指导下我国首次进行了芭蕾与中国民族民间舞相结合的尝试,创作出舞剧《鱼美人》。1964年“三化座谈会”明确“舞蹈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创作实践方针,自此,芭蕾的“民族化”也就是“中国化”成为我国芭蕾舞剧创作中最主要的艺术手法,六十余载产出了《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雷雨》《祝福》《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几十部大型芭蕾舞剧。2019年辽宁芭蕾舞团创作并推出了《花木兰》,本文将以该舞剧为切入点,探讨芭蕾的“中国化”的发展。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