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与特征研究

作者:多吉顿珠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2-11-18人气:1045

本论文主要以西藏拉萨市为中心,结合西藏不同地域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生产方式,来研究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与特征,首先,从横向的角度来分析和了解西藏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人的性格等多种角度,来分析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其次,从纵向的角度来分析和了解西藏不同历史时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下如何产生西藏各地传统民歌的不同演唱特征,并通过田野调查和收集文献资料等方式来证明演唱形式与特征的不同之处;最后,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与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收集和保护,并运用国内外比较科学的演唱方法来如何传承和发展西藏传统民歌。

一、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

朴实善良的藏族人们孕育了风格迥异的文化艺术,特别是传统歌舞音乐艺术的品种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每个歌舞品种中的曲目量是非常之广,简称为歌舞的海洋,这是由于西藏区域文化的风俗习惯和生产方式的不同,产生了不同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根据西藏历史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产生了不同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从而体现出西藏传统民歌演唱形式的多样性和区域性。

(一)不同地区的演唱形式

 在不同地域的特殊环境下,人类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并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距,西藏各地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发生巨大的转变,从而渐渐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

从古至今,随着区域分类的不同,产生了各种部落族群的统治者,以及统治范围,产生了不同的区域文化,之后,由于历史年代的变化,西藏地域分类法也逐步的变更;“在藏文史书中通常把藏区分为三大区域,即上部阿里三围,中部卫藏四如和下部多康六冈。”[1]事实上当前西藏虽然分为六个地级市,一个地区,但对各地方言来讲,主要有卫藏方言区“形巴”、康巴方言区“康巴”、安多方言区“卓巴”为三大方言区;卫藏方言区主要以农业为主,而“酒歌”是卫藏传统民歌中最典型的曲目类型,是在传统节日或喜庆活动中必备的歌曲,并且具有特殊的演唱形式,“酒歌”平时在各种节庆活动中敬酒时所演唱的曲目类型,大部分是由女性来演唱,独唱和齐唱的形式出现,歌词中体现了对酒的赞美和丰收的喜悦。牧区主要是以牧歌和山歌为主,牧歌是个人或群体的形式来演唱,歌伴舞的形式存在,歌词具有赞美神山圣水,赞美羊群等等,而山歌是独唱的形式来演唱,歌词体现男女爱情故事。康区主要以康谐即“谐”为主,是由男女群体对唱的形式来演唱,也是歌伴舞的形式存在,展现出康巴的区域文化特色和不朽的精神。从大致上讲,在这些不同地区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跟西藏传统歌舞的表演形式没有太多的区别,大部分传统民歌是群体歌舞并存的形式演唱,就像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卫藏的“谐庆”和牧区的“果卓”,以及康区的“卓庆”一样。

总之,西藏不同地区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是大同小异,但是通过各地区不同乐器的流传,以及它的性能和节奏特点等不同,也形成各自独特的音乐风格及演唱形式,如:雅鲁藏布江上有“堆”地区所流传的乐器“扎念”有弹、唱、跳三位一体的独特表演形式,同样康区的乐器弦子“毕旺”也具有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而牧区的传统民歌很少具有乐器的伴奏形式,并且独唱的形式来体现。

(二)不同时期的演唱形式

从音乐的起源问题上看,“在西藏,人类通过劳动等社会实践中发现和创造音乐和歌舞的迹象尤为突出。”[2]同样,艺术来自于生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无论如何,劳动是人类歌舞音乐产生和发展的根基,如:远古时期,产生了打猎为主的不同劳动歌曲,类似驱赶动物时所发出“曲、曲、曲、曲”的演唱形式“咔谐”,到目前也仍然在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中存在,还有随着打猎工具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箭歌“达鲁”的不同演唱形式。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跟巫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出现了各种祭祀和仪式歌舞音乐,这个不仅仅是西藏,全世界诸多民族的历史渊源中也出现类似的现象。使有些学者提出了音乐起源于巫术的观点。尽管这些种种迹象不能说明事物的一切本质,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到,或者人类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的劳动音乐,能足以证明一切。后来吐蕃时期,通过修建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的宫殿雍布拉康,随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建筑劳动歌曲,由于战争改变了不同历史年代,也出现各种战歌,如:“果孜”“白”“佳降”等,演唱形式也具有独特之处。后来公元十世纪左右开始西藏出现了不同的政权时期,而西藏传统歌舞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出现了新的歌舞音乐品种,如:萨迦政权时期出现了各种大型歌舞音乐“嗦”“甲谐”等,这能体现出不同历史时期对西藏传统民歌的品种及演唱形式影响,也能体现不同统治阶级之间的传统民歌演唱形式上的区别。

在这里笔者主要强调的是,传统民歌虽然是传统歌舞音乐的分支,而演唱形式上没有太多的可比性,但从逆向思维的形式考虑,作为西藏传统民歌的歌手或实践者来说,不仅要会唱歌舞本身,而且必须会跳才能显露出它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形式,从而体现西藏传统民歌演唱形式的完整性、独特性和唯一性,比如说:演唱“拉萨堆谐”以及康巴“弦子”等等。

二、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特征

人类进化过程中为了沟通的统一,有了共同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并根据人的生理特征,除了男女老少的音色区别外,相对来说,人的声音本身没有太多的区别,都是通过声带振动而产生的。但随着科学的发声训练、语言、人的基因和饮食区别等因素,对声音也有不少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色彩,后来通过不同方言和不同生活方式,并流传了各种乐器之后,对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特征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生活生产方式的机械化,那些原有的传统民歌也在逐渐的消失,而它的演唱形式与特征也逐渐变异。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都以群体的歌舞形式来演唱,并加一些特色乐器为主。研究演唱特征,只能从不同方言、生活方式上入手。

(一)不同方言的演唱特征

“语言是歌唱的灵魂,歌唱本身就是歌声和语言相结合传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歌者在歌唱时必须掌握和遵循歌唱语言的规律和特点。”[3]藏语也不例外,是一种具有完整性、规范性的语言,“藏语包括卫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区。”[4]目前西藏自治区内也可以分三大方言区,即拉萨市为中心的卫藏方言区、昌都市为中心的康巴方言区、那曲市为中心的安多方言区,这些不同方言区人的实际演唱中透明着不同的发音、语调和衬词以及嗓音条件,如:卫藏方言中的“强巴”在康巴方言中叫“向巴”还有卫藏方言中的“琼”在康巴方言中叫“雄”等等,因根据不同区域人的发音和衬词、语气等不同,他们所演唱的音乐风格和声音特征上有较大的区别,当然这些不同方言的语气和发音等也能直接体现一个区域传统民歌的基本演唱特征,并在实际演唱过程中能够运用各地方言是最能体现传统民歌的演唱特征。在这个基础上还有特别重要的是,由于各地民歌演唱时运用不同的“缜固”,产生不同的演唱特征。

(二)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唱特征

在《萨班乐论》中也这样记载,“前藏人的声音一般具有柔美回响而婉转的特征,后藏人的声音一般具有嘶鸣响亮的特征,阿里人的声音一般具有刺耳急促的特征,康巴人的声音一般具有粗狂雄厚而豪放的特征,以上各地区又有细微的声音区别。”[5]根据以上事实证明,西藏各地人的声音特点和传统民歌的演唱特征也有了一定独特性。“这些民歌从中国音乐历史中沉淀下来、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它们的音乐语言、艺术形式简明洗练,音乐形象准确而生动。”[6]通过不同的地域环境营造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不同形式的劳动歌曲,并每首劳动歌曲具有不同的节奏特点和旋律特性,从而体现不同的演唱特征。笔者认为各地民歌来自于劳动,而劳动歌曲成为传统民歌的来源;

从这些不同区域的劳动歌曲,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劳动对象及劳动方式的不同,对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韵律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卫藏地区是农业为主,产生了大量的农业劳动歌曲,如:打麦歌,丰收歌、耕地歌等等,而牧区主要以牧业劳动歌曲为主,如:剪羊毛歌、挤奶歌、打奶歌等等,还有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建筑劳动歌曲,这些都有自己不同的演唱特征。除了大的区域特征之外,也能看得出隔山隔水之间有各自不同的演唱特征。

三、西藏传统民歌演唱的发展方向

西藏传统民歌具有鲜明的演唱形式和独特的艺术特征,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作为藏民族最具有特色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不仅承载着藏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审美理念和价值取向。通过这些独特的传统民歌演唱形式与特征,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显得更为绚丽多彩。“当今世界艺术的变化规律为鉴,被动改变的结果往往是在不以自身意志为转移的方式纳入外来艺术评价体系,从而也就会失去自身独有的风格特点。”[7]当前,对西藏传统民歌的保护和传承上,很多文艺工作者不太了解西藏传统文化和民俗,不依从它的艺术规律去发展,而随意改编和创作,并在各大媒体上宣传,这对西藏传统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上有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导致西藏传统民歌失去了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更体现不了演唱形式与特征上的艺术性、独特性和民族性。

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模式在信息化时代前景下的今天,西藏传统民歌演唱的发展道路有两条:其一,从表演形式、语言(方言)、乐器、衬词,以及音乐风格作为重点内容,西藏各个民间艺术团和民间艺人作为保护和传承对象,才能留得住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也更能体现藏族传统民歌演唱艺术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其二,借鉴和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及正确的呼吸技术,藏语言为卫藏方言为中心,运用世界通用的谱例(五线谱),利用能配歌曲钢琴伴奏的作曲家配上钢琴伴奏作为重要突破点,不脱离它的艺术规律去发展,并在西藏乃至全国的音乐院校广泛传播,西藏各个专业文艺团体和高校里传承发展,这样才能传得开西藏传统民歌,更能体现藏族传统民歌演唱艺术的时代性、统一性、全球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研究认为,西藏传统民歌的不同演唱形式,是受到西藏不同自然环境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而传统民歌的不同演唱特征,是表现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活方式和语言(方言)以及民族乐器性能、音乐节奏、衬词等关系上形成的。虽然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与特征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整体来说,没有太多的区别,始终跟藏民族整体的文化联系在一起,只有细微的变化而已。

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正确的呼吸支持与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特征完美结合可知,既能体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特色和民族声乐艺术的个性美,也能体现声乐表演艺术的共性美。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研究程度,来探究西藏传统民歌的演唱形式与特征,要促进藏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更好的推进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笔者作为西藏传统民歌演唱的学习者、教育者、研究者、实践者的角度出发,先后收集了不少的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多次采访民间艺人了解传统,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来阐述个人的观点,但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考察、研究的诸多问题,希望各位学界的关注于批评。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