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试论新金融工具准则在企业减值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文霞来源:《商业观察》日期:2022-12-12人气:370

想要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经济结构失衡、金融工具创新以及风险管理等角度,探究降低经济系统风险性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会计准则对于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契合,规范我国金融工具在会计上的处理,我国财政部门修订发布了CAS22、CAS24、CAS 37等与金融工具的计量、确认及列报相关的新准则,并规定从2021年起在我国境内全面实施新准则[1-2]。

对于诸多实体企业而言,在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体系仍旧处于萌芽、建设使其,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行重要基础,企业在财务计量、风险评估方面需要加强。再加上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企业要重视其对减值管理的影响,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可行路径,提高减值管理质量与效率,以此降低企业运行风险,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一、新金融工具准则出台的重要意义

(一)规范金融产品计量

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情况来看,相较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缓慢,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3]。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金融产品不断出现,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创新金融工具。这一现象导致传统金融工具准则已经无法适用于各种新金融工具,更无法对其规范。此外,加上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与金融市场的融合,促使传统企业金融业务发生变革。在此背景下,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出台能够为企业金融工具分类以及计提减值准备等工作进行有效指导。

(二)提高会计报表信息有效性

对于企业而言,会计报表数据有效反映了企业运营情况,相关人员能够通过分析报表数据信息,了解企业发展情况。根据旧金融工具会计制度应用情况来看,企业会计报表信息得不到充分保障。例如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金融资产变动不会被统计到企业收益当中,但是有关金融资产的出售会导致企业利润发生变化。基于此,部分上市公司为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时常出现通过金融资产变动提高企业利润的现象,进而提高自身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长此以往,导致企业会计报表信息失真。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贯彻实施,促使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的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这一变动完善了旧金融工具准则,使企业金融资产的变动既可以体现在会计报表的所有者权益中,又不会对企业利润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有效性。

(三)满足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需求

自从美国2008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市场造成重创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幅度变大。在此背景下,企业运营是的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大,传统的金融工具准则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市场的发展[4]。再加上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金融行业造成不小的影响,各行业企业现有的资本沟通、金融工具已经无法通过传统金融工具准则衡量。这一现象导致企业无法充分掌握实际金融工具会计信息。为减低企业运行风险,保障各行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旧金融会计准则进行完善势在必行。

二、新金融工具准则内容的变化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分类计量方面,将金融工具统一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三类金融资产。具体内容变化如下所示。

(一)计提模型与方法发生变化

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情况来看,改变了传统已发生损失模型这一概念,有关减值计提模型现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已发生损失模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顺周期效应,这一问题一直以来被金融行业各位学者所诟病,认为该效应在金融危机时期会导致金融系统波动变大[5]。并且在确认方面存在滞后性,当识别触发事件时,企业财务状态已经发生断崖式恶化。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应用,能够从前瞻性的视角对顺周期效应进行缓解。针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对显著增加信用风险的资产业务计提部分减值,若信用风险增加,那么需要对业务存续期的预期损失全部计提。促使企业在上行时期,对资产价值与收益低估,在经济下行时期,对资产价值与收益高估。这样一来,会计信息表现将会趋于稳健。

总的来说,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应用能够促使企业提高事前预警、风险防控能力,强化金融工具管理,最终有效应对经济市场的变化。

(二)覆盖范围与计提基础明显增加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当中,新增以下四方面内容。租赁应收款;相关合同资产;企业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企业当期损益或者其他综合收益当中,涉及到企业其他综合收益的变化;贷款承诺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文件中规定的财务担保合同。以上四方面内容的增加,促使金融工具准则覆盖范围与计提基础有所增加。

从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与旧金融工具准则比较而言,企业在减值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有关减值计提基础内容为企业减值范围的所有业务。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该业务是否存在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减值迹象,只要被纳入到了减值范围中,相关金融工具都需要逐项确认。对表外业务风险进行全面监控与计量,并且将表外信贷承诺业务及相关特定财产担保合同全部纳入覆盖范围中。集团总部与分公司之间若发生新金融工具准则中的减值类业务,也要考虑计提,但是该影响仅仅表现为单户报表,会在集团层面进行汇合抵销。

(三)会计实操业务需要主观专业判断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当中,明确要求金融工具要与管理层预期相结合,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合同现金流特征测试、执行业务模式等,以此决定是否纳入企业减值管理工作中。在此过程中,因为预期商业模式需要依靠管理层职业判断来决定,再加上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应用过程中、信用评级等工作,无不涉及到主观判断。最后,前瞻性信息的收集分析到应用,都需要企业从战略层面对经济市场发展规律进行预判。这就需要开展实务工作时需要主观专业判断,以此保障减值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这一现象对于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明显提高。

三、新金融工具准则背景下企业减值管理困境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当中,对企业金融资产分类进行了充分划分,基于此,企业需要结合充分掌握新金融工具准则内容,按照要求对自身金融资产重新分类,充分设定会计分录。这一转变促使企业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调整相关业务流程,完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企业运行成本。在微利时代的背景下,部分企业对于运营成本十分重视,对新准则落实造成影响,不利于企业价值管理的有序开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通过以下内容详细论述了新金融工具准则背景下企业减值管理困境。

(一)业务信息准确性有待提高

想要保障企业减值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高业务信息准确性是前提,只有这样一来才能够保障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精度,进而提升企业减值管理质量与效率。在此过程中,企业财务部门要从实况出发,从财务总账到分账以及业务台账,所有信息都要准确无误地记录。此外,工作人员搜集业务信息要尽可能的全面,如实反映企业信用状况,并确保交叉核对正确,为后续减值管理奠定基础。例如,某企业会计实务中,某账龄区间的应收账款回收率高达100%,或者存在有5年以上的大区间账龄分类,这些都会对账龄中的历史平均应收账款回收率的统计工作造成影响,导致分账龄预期损失的计量精度降低,进而不利于企业减值管理。基于此,企业需要对财务信息进行数据清洗,保障会计实物信息准确性与正式性。

(二)企业数据治理水平亟待提升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推行促使企业在开展价值管理工作时需要庞大数据支撑,在此过程中企业要结合自身运营实况对数据信息进行系统整理,还需要兼顾新数据与历史数据的平稳对接。目前企业在数据治理方面仍旧存在以下问题。企业内部数据管理职责不能明确到个人,导致此项工作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无法与其他业务有效兼容。企业不重视数据库建设。对于数据信息的定义缺乏统一标准,时常发生信息存储冗余现象。有关数据问责机制需要完善,在当前无纸化办公的背景下,一旦出现黑客入侵现象,企业需要有相关应急处理预案以及数据管理专员,以此保障数据安全。对数据库的日常管理不到位,历史数据迁移不到位,导致后期查询、核对以及应用难度增加。

目前我国实体企业数据治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银行机构落实巴塞尔协议时间不到十年。在此背景下,想要构建数据库,提高数据治理水平,企业需要结合实况采取系统化解决方案。

(三)风险参数的完整性欠缺

所谓的风险参数指代的是企业运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时,有关违约风险暴露、违约概率等风险指标的输入数据。在旧金融工具准则下,通常不应用风险参数开展减值测算,导致相关数据信息缺乏积累维护。但是企业在应用预期信用模型开展价值管理工作时,对于风险参数的完整性要求较高。为有效落实新金融工具准则,需要对缺失数据出具方案或者进行假设。例如,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企业在开展价值管理工作中,需要开展客户评级工作,也就是评价其风险,对于信贷业务需要分级,以此作为价值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等级体现客户或者业务风险水平。

目前,不少企业缺少这一风险评级体系,在新金融工具准则背景下,只能根据交易记录或者其他方面的数据进行假设映射,无法对其准则评价。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况构建内部评价机制与分类体系,以便能够更好地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保障减值工作有序开展。

四、新金融工具准则在企业减值管理中的应用

有关新金融工具准则在企业价值管理中的应用分为五步,首先需要对金融工具进行梳理、分类,做好数据清理工作,完成上述工作后对减值方案不断优化,进行前瞻性调整,以此保障减值工作有序开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对企业金融工具进行梳理,明确减值计提项目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在企业价值管理中应用时,首先要对相关金融工具进行梳理,开展SPPI测试。其次,需要对减值计提项目进行明确,以便能够保障后续减值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为后续减值管理奠定基础

对于企业内部没有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需要结合其业务模式以及产品情况等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应收账款与非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包含有长期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等。非应收账款通常包含有表外业务、贷款业务以及票据贴现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应收账款当中,融资租赁业务不包含在内。

(三)开展数据清理工作,做好企业减值管理准备

工作人员在开展数据清理工作时,需要对风险参数以及业务信息两方面引起重视。其中业务信息包含有相关业务起始日期、客户名称、合同规定利率以及还款方式等,这些都是基础性信息。风险参数包含有项目或客户评级、行业信息、担保方式、抵押品类型以及还款计划等。减值管理人员要对上述信息进行清理,做好数据准备,以便后续减值工作顺利开展。

(四)根据金融工具分类与数据整理情况,优化减值方案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