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活动模式的探讨
1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学科,其实用性广泛,与很多专业都能相互融合。学生除了要掌握大量设计理论知识之外,还需利用更多的时间完成相关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的创新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特点。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
1)思想性格方面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上大学前经过艺术课程的训练,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个性表达超越一切”的艺术家思维,注重个人艺术思想的表达和创作。而艺术设计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在设计创作上常常会接受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设计思潮。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相比,个人视野将变得开阔,观念更为新潮。这就形成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性独立张扬、思想活跃开放,自我意识较强等特点。
2)思维模式方面
艺术设计的思维“是一种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1]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模糊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方式。从而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是直观的,甚至是打破常规的,而不是严谨和理性的。此外,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感性思维能力发达, 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处理问题时常带有个人主观感情因素,难以做到运用客观、理智的方式严密、条理、精确的解决问题。
3)文化基础方面
艺术设计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比其他专业低,中学阶段艺术专业教育使学生接受的文化基础课教育时间不足,严重制约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自身文化素质培养,从而导致在大学课程学习上艺术专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偏科”、“文化基础课挂科”等现象,其文化水平相对低于其它专业的大学生, 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4)生活行为方面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生活中追求自由,表现出强烈的自主独立性,不惧怕竞争。专业意识和社会角色要求使他们在行为方式上带有一定的艺术特质。而在与别人相处时大多持强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 集体观念和服从意识弱。同时在面临困境、解决问题时情绪波动较大,缺乏恒心,容易半途而废。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富有激情,对生活充满热忱,但主观性强,难以规范和约束。在学习和生活中,“兴趣”是他们从事活动的基础,难以接受程序化、理性重复的行为方式。
2 当前高校学生活动的特点与不足
高校学生活动是“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具体说,就是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有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的兴趣和道德需要为基础的,以促进个体道德的整个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的的现实和社会交往活动”[2]。具有以下特点:1)高校学生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人才能,增加实践经验的平台,提升了集体凝聚力,推动学生自身与组织的全面发展。2)高校学生活动大多紧密围绕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工作和专业特色等主题开展,活动目的鲜明。3)高校学生活动大多主要由共青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开展。学生既作为组织者,也是参与者。4)高校学生活动具有极强的宣传、感染能力。通过围绕活动主题的精心策划,以及组织、发动学生的广泛参与,学生活动能在潜移默化中将活动主题思想灌输到参与学生的意识中,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了教育工作。
以上高校学生活动的特点使其在高校学生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但由于高校学生的不断增加,以及高校专业综合化的影响,高校学生活动, 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活动主题和内容受到限制
目前,高校学生活动大部分是由学校结合国家相关部门安排向下级学院发布任务,学院再指派具体的学生组织或人选负责活动,有时还会指定具体的活动内容。活动策划和实施过程缺乏主题及内容的灵活性,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此外,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开展的主题活动较少
2)负责人管理机制缺失
高校部分活动负责学生多由老师指派,不存在竞争压力,难以保障负责学生对于活动开展的认可度和积极性。同时,缺乏后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价的机制,难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引以为戒。活动负责人也难以提升组织、管理、策划能力,这更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
3)风险应激能力差,经费预算不合理
学生活动计划性强,但是对于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突发状况没有充分预知,意外发生时也难以及时处理,缺乏风险评估。这将会造成“虎头蛇尾”的状况,造成“时间”、“人员”、“经费”等一些方面的损失,而活动也很可能以失败告终。
除了实施风险的影响,对活动经费的不当预估,以及为了追求活动成效而忽略了对成本进行控制的意识都将对学生活动的开展造成不好的影响。一方面,资源的浪费将可能影响到后期的活动经费状况;另一方面,资源的过多浪费会对尚未形成完整经济观念的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使其缺乏全面的成本观念。
3 创新开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活动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结合当前高校学生活动开展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新学生活动内容及策划机制:
1)扩宽主题表达形式,增强活动参与度
大部分高校活动需根据当前国家、学院学生工作重心有目的性开展的特点在现今条件下是难以改变的事实,如“雷锋月”活动、“五.四青年月”活动等等。活动主题积极向上,但缺乏一定的灵活时代性,难以长期吸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无论是组织还是参与的兴趣。因此,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善于吸纳多类文化风俗、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的特点,在活动主题的体现上,应以主体思想的宣扬为中心,扩宽主题表达形式,扩大吸引力。如:“五.四青年月”活动在积极团结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主体思想指导下,将活动内容与专业实践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兴趣和自我表现力强的特点,为他们提供表达自我能力的平台。
2)组织机构多样化,完善负责考核机制
当前学生活动多由各级团委、各学院学生会负责,造成了任务量大,活动形式难以创新,惰性思想蔓延的后果。可以将学生活动组织权力下放给各年级、团支部和班级,利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性强以及善于竞争的特点,让多个学生子团体针对同一主题进行活动策划,选出最佳策划方案。团委、学生会同学扮演辅助、支撑以及考核机制,对于活动负责团体进行全程关注和考核。
3)丰富活动策划形式,进行全方位思考
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性独立,集体凝聚力较差的特点,在活动的策划上要注重加入满足学生个性释放,促进学生合作的内容。同时,可以利用活动缓解学生“偏科”问题,在策划中加入部分课程内容,依靠活动的轻松氛围,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青年月”活动中加入美学知识竞猜的环节,督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加强美学理论知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