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遗产的复兴--广西侗族传统建筑中的文化象征
1.引言
侗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的贵州、湖南、广西等地,是秦汉时期生活在南方地区的西瓯与骆越民族的后裔。文化一词最早是人用匕首在骨头上刻画的符号,以“文字”指代“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类开始以思想、文字、语言、图像来进行精神交流。而在侗族先民眼里“文化”一词指书本上以汉字记载的知识。侗族先前自称为“宁更”(nyenc gaeml),意思是“遮掩之人”、“隐匿之人”等相关。这样的自称与侗族先人所居的楚越边界,还其他原因到处躲藏的历史故事也相匹配。大多侗族先民不识汉字且他们没有本民族文字,他们便以歌谣、故事、戏剧、鼓楼等各式各样的风俗记录,便形成了侗族人民的文化。侗族也由此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侗族木构建筑,也成为侗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侗族倾向于以族群为单位聚居,通常一个房族会共同居住在一个村寨中。即使在一个村寨中存在多个房族,他们也会根据地理位置或居住习惯进行分片居住。这种居住模式体现了侗族社会的族群认同和居住习惯。侗族村寨一般多在水源附近紧靠树林位置选址,因此依山就势的建造行为造就了独特的木构建筑文化。如传统侗寨中最常见的鼓楼,在村寨结构和文化方面来看,例如鼓楼具有军事防御作用,也具有村寨中议事地的功能,凡是村寨中的大事都需要村民代表共同坐到鼓楼中商讨。鼓楼周边围绕着的木构建筑多为民居,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各地的侗寨中民居建筑有较为显著的差异,靠近长江水系附近的侗寨因接触汉文化较多,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人口流失等问题,其村寨中的传统文化如侗戏、行歌坐夜等传统风俗正逐渐消失。目前侗族主要聚居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带。受地理、历史等多重因素影响,各地侗族村寨文化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即便在同一地区内,因交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内部追求及外界影响等因素的不同,侗族村寨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极为丰富多样。
何星亮指出,象征是指某种表达意义的媒介物(包括实物、行为、仪式、语言、数字、关系、结构等有形物和无形物)代表具有类似性质或观念上有关联的其他事物。换言之,象征就是用具体的媒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一个象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某一具体的媒介物,二是该事物所表达的特殊意义。两者的有机结合便是象征。文化象征是文化传承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它通过具体的符号、行为或物品来代表某种抽象的概念、价值观或信仰。这些象征元素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传统,是文化认同和传承的重要媒介。不仅体现在视觉艺术和物质文化中,也广泛存在于语言、文学、节日、仪式等各个方面。它们帮助人们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强化了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的连续性。通过文化象征,人们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历史传统和集体记忆建立联系,从而在变化多端的世界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侗族神话传说中,木构建筑起源于侗族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侗族人民将木构建筑视为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侗族人民相信,通过供奉神灵,可以获得神灵的庇佑和赐福。赵巧艳研究得知侗族人民认为相较于来世的幸福,侗族更看重现世的福祉,并且通过多种可见途径传递出他们特有的幸福认知,其中传统民居就扮演了这样一种传递幸福观的物质载体。因此发现侗族木构建筑不仅是侗族人民的居住场所,也是侗族人民进行仪式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所以传统侗族民居建造前将进行一系列建造仪式,这些仪式不仅是祈求建造房屋过程中的顺利同时包含对屋主一家未来生活幸福的期盼。
2.侗族民居建筑的居住功能
房屋作为休息场所存在,也作为家族关系的纽带存在,是一种家族关系的文化建构,家族成员们多会将文化与房屋的空间布局结合,体现了侗族的社会关系与价值观念。
传统的侗族传统民居特点是造型上依山就势,材料选用当地杉木等。建筑多为两层或三层结构。建筑外观以板材进行围合,并将外柱暴露用以支撑屋檐。整体建筑采用榫卯结构,无需使用钉子或胶水,仅靠木材本身的榫卯相互咬合,就能形成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既环保又耐久,具有很高的抗震性能。建筑的屋顶采用独特的结构,层层叠叠,既美观又实用,既能遮风挡雨,又能保证建筑内部通风透气。柱子作为木构建筑中工具性的象征符号与侗族人民现实生活有紧密联系。例如中柱(dungh semp)具有支撑家庭和祈求神佑的意义。从选材开始就要求柱子枝叶茂盛寓意家庭开枝散叶、树木外形优美且在一片开拓平坦的地面上向阳而生,这样的树木大多粗壮具有较强的生命力,选择使用这棵树木做中柱的家庭将拥有更多幸福。除了选材较为严谨,在劳作仪式中也颇具讲究。中柱需由男主人亲自砍伐,象征家庭生命力旺盛。中柱同时与侗族的信仰有关,他们认为中柱是一个家庭与神沟通的媒介可上达天庭,中连人神,下通冥界,因此中柱是一个房屋建筑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3.侗族民居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布局上以堂屋(enlang)为中心,堂屋既是家庭活动的中心,也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场所。另一个重要的场所就是主屋,代表着繁衍后代的能力。侗族文化经历了原始公社、母系社会、父系社会等发展阶段,这些历史阶段在侗族的文化习俗中仍有所体现。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体现在社会组织结构中,还体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社会活动和宗教信仰中。侗族关系分为氏族、宗族、房族、家庭几个阶梯。家庭一般为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子女在成家后可以行建造新的房屋,但有儿子、儿媳或幺女、女婿仍会与父母居住。当与父母居住的儿子成婚后,一些侗寨风俗中需要父母搬出主屋。因主屋在家屋空间中暗喻繁衍后代的能力,也是屋子中最为私密的空间。主屋房门的构造在众多门户中显得尤为独特。门的设计呈现一种上窄下宽的形态,上端较下端狭窄,宛如一个倒置的漏斗,暗示着将主屋想象成女性骨盆的象征。父母将主屋让出,也意味着家族的延续责任随着主屋控制权的更迭而相应移交。然而主屋居住者的确立并非一成不变,它还需根据家庭成员的婚姻和生育状况进行调整。可能会经历多次易手,但能够居住在主屋的人必须是承担家族延续重任的成员。主屋的使用权可以发生不止一次转移,但拥有主屋使用权的人却只能是承担家屋繁衍职责的成员当然也是在未来家屋空间分配上拥有最高权限 的人,如儿子和儿媳、或幺女夫妇),而且最终行使主屋使用权的人必定是拥有家屋继承权的夫妻,即小儿子夫妇或招赘的幺女夫妇。使用权规则不仅进一步凸显了主屋的生育意蕴,而且将生育与家屋的继承联系起来,在强化家屋空间内主屋繁衍功能的同时,还将主屋的生育与 家屋生命的延续,乃至宗族血脉的延续联系起来。
另外,侗族传统民居的设计核心包括火塘间、廊道和楼梯这三个关键部分。火塘,作为侗族对自然崇拜的体现,不仅是取暖和驱虫的工具,更承载着深层的文化和精神意义,成为侗族家庭的象征侗族民居中塘间在功能上既是客厅也是厨房还是仪式空间,成为祭祖、教育和家庭仪式的中心。
神圣之地是神明显现的庄严场所,它是一个具体且可见的空间,每一座建筑的构建都意味着从平凡空间向神圣空间的转变。在文化中,公共建筑中的仪式空间常常需要一群人共同参与仪式的演绎,将人与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构建人与神灵的沟通,祈求人们的生活平安顺利。空间通过仪式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将神力的元素融入人类的生活,从而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侗族的建筑中不乏这类仪式空间,鼓楼、鼓楼坪、萨坛是公共的仪式空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鼓楼虽作为寨中议事的场地,但是只有集会等活动时才被允许进入鼓楼。鼓楼的高门槛也被视为“阻止女性进入鼓楼”的意思。因此不少仪式也会分配到侗寨其他地方,例如家中如有难处,会举行添桥仪式以期度过难关,
除了空间布局,侗族建筑的装饰艺术以其丰富的民间民俗图像,展现了侗族人民勤劳朴实、热爱劳动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在房屋其他地方的装饰上多富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它大量运用雕刻、彩绘等传统工艺,将侗族人民的信仰、历史、传说、生活等元素融入其中。装饰一部分是房屋建筑的结构装饰,即满足其功能性需求又满足精神需求的装饰,如窗户本身是为了采光通风,但是在窗框上雕刻造型。另一种是单纯为了美观进行的装饰,例如在建筑中常见的绘画,大多伴有色彩装饰,图案中也带有吉祥的寓意。这些装饰不仅是侗族优良传统的象征,更是侗族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侗族的木构建筑中,壁画装饰图像所呈现的场景与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几乎每个月都会举行的民俗节日和宗教祭祀活动场景,自然也成为侗族建筑装饰图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名称 |
寓意 |
名称 |
寓意 |
鱼 |
玉、雨 |
瓶 |
平安 |
龙凤 |
风调雨顺 |
羊 |
祥 |
葫芦 |
逢凶化吉、出入平安 |
蝙蝠 |
福 |
蜘蛛 |
平安、喜庆 |
鹿 |
禄 |
日 |
光明、希望 |
鹊 |
喜 |
月 |
团圆 |
鹤 |
长寿 |
表 1常见装饰图案及寓意(作者自制)
由此可见侗族的传统民居建筑中,可以观察到价值观层次的文化表达,这体现在传统文化营造观念的理法传承上。侗族的建筑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侗族人民对于居住模式、崇拜信仰、传统色彩等传统文化习俗的体现。侗族建筑中的杆栏式结构,以其独特的居住模式,反映了侗族人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侗族建筑中的色彩运用和装饰艺术,如精细的木雕,无不透露出侗族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色彩的尊重。
4.结论
侗族建筑深刻体现了居民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作为文化建构的产物,建筑空间的内部细分空间不仅满足了生活需求,更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并通过空间布局和行为规范等多种方式得以展现。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居民生活需求的变化,也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侗族的传统建筑主要分布在生活核心区,其周边多为同一氏族的成员。在山地丘陵地区,侗族人民充分利用地形,创造出了多种适应地形的建筑方式。干栏式住宅的设计,其底层多用于辅助功能,采用悬挑或错层等架空方式建造,既适应了地形,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此类建筑所蕴含的外在价值体现了社会功能和民俗文化的特色,而内在价值则彰显了建筑的文化、历史、艺术和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
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不仅是技术的体现,更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理解。在侗族的聚落空间布局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体现。特别是鼓楼和风雨桥等传统建筑,它们以精湛的木工艺技术展示了侗族的卓越技艺。这些建筑运用木制榫卯连接技术,通过精细的凿榫打孔和立柱连枋,实现了结构稳固与工艺精细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其极高的科学技术价值。在保护与发展广西侗族传统建筑的过程中,可以从侗族建筑其背后的文化隐喻中汲取丰富的启示。例如在进行民居建造前的开工仪式(点香、念词、敬酒、开工、点血、发墨、洒水)等不仅是建筑活动的实践,更是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同时侗族的空间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尊重地形地貌。在侗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发展中应避免盲目现代化改造,保持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这其中是对侗族传统建筑中空间观念的尊重与体现:
1.营造仪式过程的保护与复兴:尽管现代社会文化对传统习俗造成冲击,但营造仪式中的文化因子对增强族群和社会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应采取措施保护和复兴这些仪式过程,如记录仪式细节、培训仪式传承人等,以确保这些文化元素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
2.隐喻象征的深入理解:侗族建筑的仪式空间反映了侗族人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这些隐喻象征的深入理解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侗族文化的精髓,为建筑保护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3.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侗族建筑展示了侗族卓越的木工艺技术,这是科学技术价值的重要体现。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传统建筑技术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也要关注建筑艺术的价值,使之成为民族文化的亮点。
4.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侗族建筑仪式的研究涉及民族学、民俗学、建筑学等多个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可以为侗族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持,同时也能为其他民族民居建筑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综上所述,侗族建筑营造仪式的保护与研究不仅对侗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民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深入理解和尊重这些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