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建筑论文 > 正文

自然视域下当代建筑创作的在地性诠释

作者:张孟辉,王亚拓来源:《城市住宅》日期:2021-01-12人气:3420

1 自然视域与在地性

1.1 何谓自然视域

本文对自然环境的定义与人门常态理解中的不同。常态理解中的自然环境包含多种自然因素,如土壤、水、植被等。这里所说的自然环境是指建筑外部环境中带有自然属性的部分,如:山峦、河湖、林木等,在地域范围上也限定为建筑所处的具体场所。文章基于场所自然环境的角度即自然视域,分别从具象的自然形态和抽象的自然空间两方面去挖掘建筑与其场所的内敛联系,进而指导建筑的在地创作。

1.2 在地性之于建筑

“在地”一词起源于英文In-site,即我们常说的“本地”。“在地”作为动词的理解,即建筑根植于地,则提供给设计者一个明确的设计依据。建筑的在地性,即把“在地”的概念发散延伸至建筑中,强调建筑在环境中并非孤立存在,应该扎根于场所的土壤,与场所的自然和人文特性之间发生关系。挖掘建筑在地性与场所自然的关系,将自然纳入建筑的在地创作中来,最终使建筑与场地环境完美融合。

2 自然与当代建筑的在地互动

用自然的眼光去探求建筑的在地性即通过自然因素将建筑的在地性向使用者进行表达,并给予所处环境一种友好的回馈,让自然中的建筑真正成为“自然”的建筑。自然与建筑的在地互动体现在自然的拟态和感知的融合两个方面。

2.1 自然的拟态之象

自然的拟态之象即建筑与自然的互动表现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让建筑与场所环境中自然因素构成的具象形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的表达需要两个步骤来实现,其一是建筑模仿场所中既存的自然形态,其二具有自然拟态之象的建筑能够直观呈现于使用者的视觉印象中,最终使得建筑在直接的视觉形态层面与场所环境产生共鸣。比如,邻水而建的建筑,形态可以呈现出浪涌于岸的连绵不绝之势;依山而筑的建筑,则可以呈现直插云霄的巍峨起伏之势。

2.2 空间的融合之势 

建筑与自然的另外一种互动表现即空间的融合之势,具体来讲就是使建筑与场所环境中存在有自然因素的抽象空间产生联系。这种联系并非反映于建筑的整体形态中,而是建筑本身抱着一种谦卑友好的姿态将自然的抽象空间接引进来,使得建筑的内、外空间不在具有明显的界限,让建筑隐没于所处的场所环境中。对于使用者来说,在其主观感知中最终会呈现出自然空间对建筑空间的一种良性渗透,达到空间上的一种融合。

3 诠释当代建筑创作的“在地性”语汇

3.1 隐喻的在地语汇

隐喻的在地语汇通常注重大众认知层面的自然形式在建筑中的运用。通俗地讲就是将建筑所处环境中冗杂多样的自然形态作为在地设计的原型,并且通过建筑使其放大化,其结果就是以象征的方式将建筑本身的语义向人们进行诠释,使得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和谐融洽。作为设计原型的自然形态可以是场所环境中既存的,也可以是借由人们发散思维引导下与场所自然因素有所关联且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因此隐喻的在地设计语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场所环境中既存的自然形态为拟化原型——直接的拟态;另一种则是通过发散思维的引导,进而联系到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形态并将其作为拟化的原型——间接的取义。

3.1.1直接的拟态

1)整体拟态

整体拟态的在地语汇就是将场所中既存的某种自然形态重现于建筑中,这种重现通常反映在建筑整体形态与自然形态的相似性方面(见图1)。有着“在地建筑师”之名的华黎将整体拟态的隐喻语汇在实践项目——林建筑中诠释的淋漓尽致。建筑场地中有大量的树木,树冠之下的荫蔽空间由树枝相互连接形成,多个树下隐蔽空间的组合就产生了整体的树林之态。整体拟态的在地性表达就始于这样一个简单的结构单元即犹如单个大树般带有四条外散悬臂梁的柱子,接着对基本单元进行阵列,使林建筑不仅在平面空间通过自由的边界形状来与场地的现状条件取得适应,还在竖向空间通过垂直方向上柱子的高低变化营造树林般错落有序的屋顶景观,与周围的树木环境形成对话。

2)部分拟态

部分拟态区别于整体拟态的在地语汇,即将场所中既存的自然形态隐喻性地诠释在建筑中,可以是建筑的部分结构,亦或是蕴含自然形态的抽象化装饰表达(见图2)。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设计的日本TOD’S表参道旗舰店深刻地阐述了何谓“自然”的建筑。TOD’S表参道旗舰店的建筑形态为规则几何形体,如何与自然发生联系成为设计的关键,设计者开创性地将场所既存的表参道本土的光叶榉树的自然舞动形态抽象化地运用在了建筑的立面设计中,这种自然隐喻的表达恰如其分地将建筑与场所环境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3.1.2 间接的取义

间接取义的在地语汇是通过发散思维联系到某种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自然形态,并将其作为拟化的原型反映在建筑形态中。广州歌剧院这栋立于广州市轴线一侧且临近珠江的标志性建筑就采用了这种隐喻性的表达。歌剧院的设计构思 “圆润双砾”源于场所的自然环境,将海珠石的传说赋予其双砾般的建筑形态,寄意被珠江水冲刷形成的一对“砾石”,“砾石”随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中的河流相互作用,象征了城市从过去走向未来的动态历程。取义于自然的建筑形态使建筑成为自然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扩大化的景观场所(见图3)。

3.2 渗透的在地语汇

渗透的在地语汇注重的是使用者主观感知中建筑与环境空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不是视觉表象中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简单来说,就是以建筑与其所在的场所环境更亲进的姿态为目标,模糊场所中人工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空间的界限,不但可以促成更紧密的联系,还能丰富使用者的多层次认知感受。基于渗透在地语汇产生的建筑,其整体形态中并不能直观反映与环境的亲密联系。这种联系具体反映在自然与非自然两种空间的渗透交汇之中,渗透的语汇就是将自然的空间作内向的引导,非自然的空间作外向的发散,一引一发之间,一切就变得自然了。这种在地语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三种:体量的消解、形态的契合以及边界的模糊。

3.2.1 体量的消解

建筑实体对环境存在一种主观感知层面的压迫之感,缓解这种压迫就能够让建筑与环境更加的亲密。体量消解的在地语汇能够很好的缓解建筑对于环境的压迫,建筑以化整为散之后的轻质感替代了原本整体单一的重质感。建筑体量的消解可以使复杂空间中功能相似的部分形成一定的秩序,能很好的适应环境。藤本壮介设计的日本北海道心理儿童康复中心很好的处理了建筑实体与场地环境的关系。建筑通过体量的消解,将建筑实体化整为散,消解后的建筑通过单元随机群组布局的方式,不仅让建筑错落布置的体量之间形成可供内部活动的间隙,而且使得建筑对外呈现的竖向立面也不存在明确的方向性,从建筑与场所环境的平面图底关系中就一目了然了(见图4)。

3.2.2 形态的契合

形态契合的在地语汇多用于呈现高低起伏之态的场所环境。这种语汇在建筑形态方面表现出与地形环境同质化的倾向,非水平的场所空间限制了建筑的空间,适应这种起伏变化地形的建筑就成为了人工构筑空间与环境之间联系的纽带,让建筑成为一种“地景”。由TAO 迹建筑事务主持设计的有着“折叠的范斯沃斯”之称的水边会所处处彰显着形态契合的在地语汇。建筑临近盐城大洋湾的一条小河,河岸地形有一定的起伏,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怀着一种谨慎态度的建筑实现了人与环境最亲密的接触。设计最初是以范斯沃斯别墅为创作原型的,通过拉伸、环绕和折叠等作用于建筑形态的处理,使建筑形成了内庭院。不仅丰富了空间的趣味性,还加强了整体景观的层次,与水也有了亲密的接触(见图5)。

3.2.3 边界的模糊

模糊建筑内、外空间的界限来达到空间上相互渗透的目的,让建筑以低姿态掩藏于环境中,这就是边界模糊的在地语汇。模糊边界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建筑在平面布局形态上避让场所中的既存自然因素,也可以采用底部架空的方法让建筑轻盈化,亦或是借由建筑外立面中的特殊材料来消解内、外的界限。位于上海的华鑫建筑办公楼,设计中充分使用了边界模糊的在地语汇,建筑在平面形态中避让开了场地中的香樟树;在竖向空间中,通过底部架空削弱其在视觉中的重量感,并且形成了承担交通、休憩多重功能的内外联系空间;半透明的“粉墙”立面选用波纹扭拉铝片材料,室内的空间若隐若现于室外,拉近了建筑与自然的距离,同时建筑也得到了环境善意的回报(见图6)。

4 结语

从古至今,自然与建筑二者的关系从未改变——即整体、协调、统一。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友好互动让建筑之美与自然之美求得了某种程度上的“和”,更使得建筑与环境这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出一种朴素庄重与淡雅优美之感。环境可以说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也可以说是建筑本身的归属地。建筑创作应以体验环境和感悟场所是进行建筑在地创作的基础,理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共生与共融,从而使两者都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与特色。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的设计理念不仅是建筑创作的初衷,也是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林编辑

客服二号: 卜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