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记忆视角下城市红色文化短视频创新路径研究
大众媒介的记忆建构在唤醒社会认知、构建社会共同体之外,也折射出人类文明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在后现代社会集体记忆缺失的语境下,如何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再现社会认知体系,是激活集体记忆的关键所在。随着媒介生态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开始重塑媒介记忆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效果,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形成越来越多地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这一变化要求人们对新媒体语境下媒介记忆的生成做出重新思考,对记忆所处的媒介环境、承载媒介进行重新定义,进而对红色文化的媒介投射做出新的阐释。城市红色文化在媒介环境的影响下,传播形态逐渐向短视频方向靠拢,呈现出具有时代性的传播特征。
在红色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媒介记忆的产生与留存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人类记忆的形成与留存折射出社会历史的变迁,并于社会发展的趋势逐渐融合。短视频通过对媒介信息以及社会事件的挖掘、解释、重塑、传播,形成了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以媒介为导向的文化记忆,并通过文化传承来影响个体、集体与社会现实。任何社会记忆与叙事符号只有创造性地融入媒介记忆进而实现留存与传承,才能不断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社会共识地集体记忆,为个人发展与价值观培育提供源源不断地养料。笔者试将红色文化短视频中的媒介记忆作为研究对象,以媒介记忆作为研究视域,结合地方红色文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以石家庄为例,探讨具有丰富红色遗存的城市如何深入构建民众集体记忆,探讨新媒体环境中红色文化传播的底层逻辑与话语实践,以期为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启示。
红色文化传播的形态表征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对我国社会建设与文化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所包含的红色精神、红色历史和红色遗存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红色历史以媒介记忆的形式保存并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呈现出新的传播样态,红色精神是对红色历史的凝练总结,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维系,红色遗存是对红色经典、红色文化的保护,红色文化的传播凝聚了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媒介记忆将个体记忆转换为集体记忆,把红色文化通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存留,是建设红色文化宝库的重要重要途径。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播呈现出新理念、新载体、新渠道。新媒体环境中,通过媒介技术实现对红色经典图像、视频、文字的数据处理,红色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红色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条件。
“媒介”转向:短视频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新工具
近年来对人类历史的考察为媒介记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红色文化作为独特的历史存留,开辟了媒介记忆研究的独特视角。在挖掘与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媒介记忆的建构包含了多个传播要素。新媒体环境中,短视频制作者基于自己的认知对红色文化进行符号提取与加工,创造出一种以影像为主导的新型传播方式,红色文化传播媒介向移动端靠拢,传播内容趋向碎片化、多元化。这些创作者同时作为意见领袖影响个人或群体对该部分文化的认知,通过个人影响力实现红色文化的圈层传播。
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文中指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意味着宣告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与媒介的关系朝着互动化、智慧化的方向转变,传统媒体语境中的媒介记忆需要不断适应新媒体的变革。数字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单一媒介信息传播的历史,传统的文字、图像在短视频的呈现方式中有了新的符号化表征,并通过对符号的呈现,将过去、当下与未来串联起来,唤醒民众对红色文化的集体记忆。
移动短视频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媒介。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呈现方式从PC端过渡到移动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的出现不仅加速了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也使得信息表现形式向碎片化的方向发展,短视频以全民参与的态势席卷网络。根据CNNIC 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8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 10.44 亿人,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10.26 亿人。以“抖音”APP为例,该平台2023年月活用户数量突破7亿,传统媒体入驻量超3000家,传统媒体融入新媒体成为必然趋势,红色文化的记录与传播在新媒体的视觉呈现中发生新变化,媒介记忆的激活和再现呈现出新媒体特征。
移动短视频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形式。在短视频出现以前,红色文化多通过纪录片、电影等形式进行传播,这种传统的影像叙事能够从多方位、多角度呈现文化全貌,帮助红色知识的普及,但拍摄时间长,成本高。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短视频成为呈现红色的重要载体,并逐渐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城市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往全方位呈现的方式,开始以混剪的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中呈现,抖音平台中网名为山无遮的博主发布的系列混剪短视频《吾辈的长征》第五集获得超358万点赞,实现了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
在媒介技术驱动下,移动短视频与城市红色文化有效结合,能够更好打造城市名片,打开城市知名度。以石家庄市为例,石家庄作为新中国“开国第一城”,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历史底蕴。其中,以西柏坡为代表的红色革命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21年开始,石家庄政府就联合石家庄文旅、河北使命教育中心在抖音平台中发布了西柏坡宣传片以及《百年记忆——石家庄100个红色档案故事》系列短视频故事,尝试打开石家庄城市红色文化宣传的大门。
石家庄市城市红色文化短视频的传播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借助新媒体牢牢占据网络舆论的制高点,使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平台凭借着数量庞大的用户、娱乐化的表达方式以及智能化的算法推荐,已成为城市红色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目前来看,石家庄的红色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了多元化的特点,但在视觉效果、图像表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当前红色文化传播效果受限。
内容缺少深度挖掘。石家庄拥有西柏坡、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河北英烈纪念园、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平山团”诞生地纪念碑、藁城梅花惨案纪念馆、石家庄集中营蒙难同胞纪念碑、元氏朝鲜义勇军纪念碑等多个红色经典为代表的物质形态文化资源。同时,也有共产党领导人在各个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迹。当前,石家庄的城市红色文化宣传短视频多集中在图像介绍以及景点解说上,主要讲述石家庄作为抗战时期重要战略地区的历史事件,短视频内容以图像+解说为主,缺少对红色历史的深度挖掘,难以体现红色文化影像的深层价值。对新媒体环境中多主体、多方位、多角度、多感官的融合缺少关注,表现形式单一。同时,对红色资源可视化的重视程度不足,未在群众中形成广泛传播,缺少专业化的内容生产。
当前,石家庄的特色红色文化符号诸如西柏坡、白求恩纪念馆已具有广泛的影响,但尚未形成全国范围的红色文化认知。目前,各短视频平台中对石家庄红色资源的呈现大多局限在红色历史的传播中,诸如《百年记忆——石家庄100个红色档案故事》《石家庄红色革命故事》等,对红色遗存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内容挖掘也略显不足,造成了城市红色资源的浪费。
制作水准参差不齐。融媒体时代,城市文化的影像表达呈现出新的态势,许多城市趁势而上,推出独具特色的省、市宣传片,成都大运会联合河南卫视推出的宣传片在B站中获得5.1万点赞717万播放量,通过短视频呈现的形式打造特色城市文化,成功塑造了受众的媒介记忆。石家庄虽也在尝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鼓励传媒公司、自媒体积极上传石家庄红色文化宣传内容,但总体而言,站位宏大,并未突出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对红色资源的利用不甚合理。同时,短视频作品呈现出微、散、短、的特点,但由于制作团队与个人水平的差异,石家庄城市红色文化短视频的传播效果不尽人意。此外,技术赋权下短视频内容的可复制性极强,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实现短视频传播的不可替代性,还需要面临“去同质化”的考验,这给石家庄城市红色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播路径较为单一。人人拥有麦克风的媒介环境下,专业媒体和自媒体竞相生产内容,争当内容传播者。但传播者不同,其传播效果也有差异,以抖音平台为例,石家庄的官方媒体众多,包括石家庄文旅之声、河北旅游、无线石家庄、石家庄新闻广播、石家庄新闻网、石家庄日报客户端等机构,这些机构通过tag对视频内容进行区分,以系列故事的形式传播石家庄的红色文化。而用户参与生产的红色文化传播内容多以旅游打卡、随手拍的形式呈现,关注度不高。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PGC与UGC形式的石家庄红色文化短视频宣传处于各自分散的局面,二者传播主题呈现一致性,但传播渠道与传播效果并未达到良性融合。UGC作为潜力巨大的自媒体内容生产,在缺少专业化的制作与宣传的情况下,作品浏览量与评论量很难实现突破。
媒介记忆视角下石家庄城市红色文化传播路径
媒介记忆对个人的形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媒介作为主体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与传播的过程中,也对自身进行表述。媒介对红色文化的再现与刻写,都是红色记忆在媒介空间中的重现,它既是媒介对红色文化的唤醒,也是以往记忆的叠加。因此,在媒介记忆视角下下探索城市红色文化短视频的传播路径,能够整合利用现有媒介资源,利用现代影像符号影像带动城市的红色文化传播。
再现模式:依据红色话语的记忆重塑。再现模式常用在历史纪录片中,是指利用历史或符号对个体或群体记忆进行重塑,使得记忆得以再现。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再现模式在短视频中的应用成为城市红色文化宣传的破局之路。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曾指出,交流是一种“详尽的编码”,通过交流可以建构回忆,使经历变为故事。这说明“符号是一种基本存在的结果,所有的记忆都能在无意识中凝结为一个符号、一种姿态”。
在石家庄红色文化短视频的传播过程中,历史与符号的再现是实现记忆重塑的重要方式。对英雄人物、纪念馆、博物馆、历史遗迹、珍贵文物等民族符号的挖掘比其他符号更有传播力,可以使短视频变得有血有肉,有效阐释内容真实性,实现集体记忆的重塑。红色文化符号的融合与拓展是实现石家庄城市宣传的破局之路,针对区域特色文化符号的象征性探索全新的视觉表征。利用新媒体技术对记忆进行重塑,将城市文化与石家庄特色名片“摇滚之城”相结合,把红色文化与音乐、舞蹈、戏剧相融合,推陈出新;关注石家庄城市红色文化短视频的全产业链发展,把具有特色的西柏坡纪念馆建设成具有特色的城市红色文化名片。打造“西柏坡”IP,开通红色专线实现各县区红色文化宣传的融合,确保石家庄城市红色文化宣传的热度维持,以此来实现受众记忆中传统红色文化的现代化,实现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记忆刻写:基于场景再现的沉浸传播。在利用短视频对受众记忆进行塑造的过程中,除了最大限度利用红色遗存、历史符号之外,还可以基于场景再现实现沉浸式传播,激发受众的情感投入,达到传播效果。在红色文化短视频的记忆场中,代入式传播可以营造出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受众的场景代入可以与红色文化的记忆形塑相交织。新媒体环境下,场景传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城市红色文化的链接人群扩大,民众对红色文化的记忆突破以往的在地性,在互联网上实现全方位呈现。石家庄著名的地标赵州桥、隆兴寺、苍岩山等场景在自媒体的自发宣传中,已成为全国各地游客打卡的圣地,有效实现了人与城市的链接。同样,针对石家庄的特色红色文化传播也应当充分利用场景,诠释西柏坡纪念馆、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等红色革命圣地的文化内涵,通过对红色遗存的挖掘,将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融入特定场景,利用场景传播建立石家庄特有的地域文化形象文化符号,丰富石家庄城市文化的多维度呈现,实现受众记忆的深度刻写。
此外,利用媒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利用社交媒体的互动属性号召大众参与文化宣传,沉浸式浏览红色圣地,也可以实现红色文化的增值。通过线上参与线下浏览的方式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播,告别以往红色文化灌输式接收的局面,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对红色文化的深层记忆,也可以实现城市红色文化短视频的跨越式发展。
技术接入:融入媒介技术的记忆形塑。技术赋权给予了短视频传播者新的自我表达的权力,他们作为意见领袖可以进一步对受众的媒介记忆进行塑造,并引起受众的自发参与。因此,技术接入配合内容生产,是石家庄城市红色文化短视频宣传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城市红色文化短视频的传播者主要是官方媒体,应当鼓励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参与红色文化宣传,通过移动短视频对石家庄城市红色文化进行内容整合和影像塑造。此外,技术的接入可以有效改变传播效果,通过设置特定的主题,把技术融入文化宣传,如利用虚拟现实和眼动技术,提升用户沉浸式参与度和体验感受,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内容生产的智能化,实现用户精准定位。这种基于技术的内容呈现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营造出浓烈的回忆氛围。通过意见领袖与媒介技术的加持,可以实现受众的移情,是短视频传播超越简单的物质传递,转而实现文化传承,唤醒受众内心深处的记忆空间。
结语
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短视频传播城市红色文化已不再新鲜,如何使用短视频实现网络传播,传承红色精神和红色历史成为更加重要的内容。城市的短视频创作者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当前石家庄红色文化宣传的不足,也应当利用媒介技术重新唤醒受众的媒介记忆,凝聚社会共识,有效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