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如何做好重大主题宣传——以冬奥会报道为例
从2月4日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到2月20日迎来闭幕盛典,北京冬奥会在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期间,用超越与突破,欢乐与感动为世界注入新的力量和信心。随着冬奥会的圆满落幕,邢台广播电视台冬奥报道小组也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这也为邢台广播电视台此次重大主题报道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冬奥会举办期间,邢台广播电视台报道小组精心谋划、多措并举,主动出击、积极作为,陆续推出相关融媒体内容30余条,“邢台广播电视台记者带你看冬奥”系列报道17篇,累计点击量达上百万次,收获了多方关注和普遍好评。
千里报道冬奥会,全凭眼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我们的新闻工作,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因此,新闻工作者的“眼力”,要时刻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此次冬奥会报道工作,题材重大,意义重大,时机重大,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舞台。但是,邢台非奥运主办城市,也没有邢台籍运动员参赛,作为邢台的地方媒体是否有必要去参与报道?邢台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做出坚决果断决定,选派三名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记者组成冬奥报道小组,前往张家口赛区开展新闻采访工作。出发前,报道小组与台领导就如何宣传报道好冬奥会进行了多次探讨策划,最终确定邢台广播电视台冬奥报道小组以“邢台广播电视台记者带你看冬奥”的形式,深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带观众相约冰雪之城,用镜头展现冬奥魅力,充分体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要通过新闻报道,体现出奥运精神和祖国的强大,树立起邢台广电的品牌形象,展现出邢台广电记者的风采。
今年的冬奥会不仅是国际上的大事、中国的大事,也是14亿全体中国人民的大事。作为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也是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在重大主题宣传工作中要拥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这体现出的就是一种眼力和境界。如果没有政治家办台的思想,没有“既见其所见、亦见其所不见”的眼力,就不会有此次冬奥会上邢台广电的身影,不会有一篇篇令人振奋、激动人心的报道。事实证明,作为本届冬奥会宣传报道工作中屈指可数的地市级媒体,邢台广播电视台完成了历史性的突破,必将载入邢台广播电视台发展的史册。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广大办赛人员严谨专业完成赛事组织工作;广大赛会服务保障人员热情周到服务,为参赛各方带去春天般的温暖;广大医疗防疫人员筑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守护参赛各方健康;广大城市保障人员用最高标准保障赛事和城市顺畅运行;广大文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气象工作者团结一心、通力合作,坚守各自岗位,默默奉献付出;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这些都被我们的记者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上,而他们也成为我们镜头中的C位,报道中的主角。
运筹帷幄求突破,全凭脑力
脑力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键一环,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核心竞争力。赛场上,世界冰雪运动健儿同场竞技,赛场外,各路媒体记者相互学习共同切磋。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长城新媒体、湖南、四川、海南、广东等众多国家级、省级媒体在同一平台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作为地市级媒体,有自身技术、资源、平台上的短板,又是异地采访,面临疫情防控、奥林匹克赛事转播商(OBS)的版权要求等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所以,如何突破瓶颈,体现独有报道角度,如何根据不同采访区域,确定不同报道重点,从而聚焦邢台力量,展现奥运精神是记者们每日思考的问题。于是,讲好冰雪故事、冬奥故事、邢台故事,用镜头带观众共赴一场冰雪之约成为报道的策划主题。
体育强国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光荣传统,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的中华体育精神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而爱国主义是中华体育精神的核心和源泉,也是体育运动的核心要义。如果在采访中能够捕捉到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那将为整个冬奥会报道工作锦上添花。2月4日上午,一场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捐赠活动在张家口举行,而活动的主角则是本次冬奥会火炬手、河北邢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馆长杨树。她在现场将《抗大体育精神专题展》图册、抗大校旗和抗大纪念封等赠与全国唯一的冰雪博物馆——张家口华侨冰雪博物馆,当地主要领导出席活动并接受捐赠。我们的冬奥报道小组全程参与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当天就制作播出了“邢台广播电视台记者带你看冬奥”系列报道之《抗大与奥运的精神传递》,在邢台、张家口两地引起强烈共鸣。在冬奥之城,两馆携手,用历史照亮未来,用抗大精神助力冬奥,意义重大。杨树说,没想到在冬奥会上还能见到来自家乡的媒体朋友,亲切之余更感欣喜,当自己正在为这项活动如何策划、宣传发愁之际,邢台广电记者的到来真是“雪中送炭”。
这次是报道小组第一次到零下20多度的环境里工作,虽说寒风刺骨,手脚冰凉,但记者们的内心火热,只要机器设备不休眠,就坚持勇往直前!他们白天在一线拍摄,晚上集体开会总结研究。媒体接待中心的工作站就是演播室、工作间,住宿的房间就是会议室、剪辑室。每天忙碌了一天的报道小组,在完成当天的节目播出之后,就开始策划探讨第二天的报道方案,在否定与被否定的反复推敲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当最佳方案出炉之时,往往到了凌晨两三点。正是因为记者们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在不断提高“脑力”的过程中才创作出了许许多多有温度的作品、有厚度的故事。《张家口火炬传递今日举行,邢台籍火炬手亮相》带大家亲临张北德胜村火炬传递现场,领略邢台籍火炬手的风采;《今晚大境门与鸟巢交相辉映》,记者在张家口大境门广场,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交相辉映、同频共振,感受冬奥开幕的热烈氛围;《冬奥有我,传递邢台力量》,记者通过现场采访、视频连线邢台籍冬奥裁判员、医护人员、保障人员、志愿者的方式,传递冬奥里的邢台力量……一篇篇生动真实的报道,捕捉了邢台助力冬奥的身影,提炼了冬奥里的邢台元素,拉近了邢台人民与冬奥的距离。同时,本次邢台广播电视台冬奥系列报道也从现场拍摄、主持人出镜、后期制作、同期声和音乐的使用等多方面来展现主题,立意明确、角度新颖、采访用心,收到了超出预期的良好社会效果。
多彩展现冬奥会,全凭脚力
我们常说,“脚板底下出新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只有不断深入基层,到达新闻现场,才能真正把握时代脉搏,倾听时代声音,才能充分挖掘新闻素材,找准报道的着力点、传播点和情感共鸣点,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记者要“脚下有泥”,而在北京2022冬奥会张家口赛区,记者们常常是“脚下有雪”。为了展示张家口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反映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冰雪运动热情,印证“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果,我们驱车三个多小时前往张家口著名的“冷库”,同时也是著名的冰雪运动之乡沽源。记者在零下25度的环境下,在冰天雪地之中,拍摄到皑皑白雪的壮美景观,近距离采访了正在天鹅湖上训练的滑冰队,带观众领略了库伦淖尔专业先进的冰雪运动场地,感受冬奥带给张家口人民的冰雪热情。因为到了现场,有了实地采访资料,于是一期内容生动、画面丰富的“邢台广播电视台记者带你看冬奥”系列报道之《冬奥点燃冰雪运动热情》应运而生。节目播出后,朋友圈刷屏的点赞和关心使我们在冰天雪地的冬奥赛区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冬奥会期间,报道小组走遍了张家口的大部分县区,从多地点、多角度营造北京冬奥氛围,全方位、立体化进行冬奥报道。在崇礼,在张北,在尚义,在蔚县,在康保,在涿鹿,在宣化,在下花园……我们在众多媒体中“出过圈”、“卡”过位、“抢”过镜、出过“风头”;在采访返程的道路上堵过车,为了不辜负关注支持我们的受众,我们连夜在车上“赶”过片;从媒体中心到滑雪场,从赛事指挥中心到医疗保障中心;从“张北的风”到“吹亮北京的灯”,从风电塔到太阳能板;从大境门到“雪如意”,从张北到崇礼;从奥运火炬手到普通老百姓,从专业运动员到一线保障人员;记者们用脚力丈量着冬奥之城,审视着绿色冬奥,感受着冬奥温度,书写着冬奥力量。
守正创新出亮点,全凭笔力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而好的笔力是新闻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反映,是新闻综合业务能力的体现。此次采访可以说是我们记者生涯中资格审核最为严格、异地采访时间最长、采访环境最冷的一次工作经历。同时,也是对我们多年工作经验的一种检阅和挑战。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无论传播形式、媒体形态如何变化,内容为王、内容制胜永远不会变。此次邢台广播电视台冬奥报道小组由三人组成,分别负责拍摄、出镜采访和后期剪辑,分工明确,配合默契,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多篇独家首发报道。报道小组虽然只有三人,但是队伍精干、业务熟练,而且善于抢抓机遇、解决各种问题,在冬奥会稍纵即逝的新闻现场,摄像和出镜记者经常一气呵成,呈现出了精彩的现场效果。2月3日是北京2022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火炬传递时间,在张北县德胜村的火炬传递点位现场,除了OBS直播团队允许进入场地近距离拍摄火炬手传递活动之外,其他所有媒体记者都被要求集中在指定媒体采访区进行拍摄。面对全国数十家新闻媒体同行的长枪短炮和严密的安保措施,大家都在争抢有利地形和报道拍摄角度,现场气氛异常嘈杂紧张。要想在现场抢抓到出镜报道的最佳节点,对出镜记者和摄像而言是极具挑战性的,一旦机会丧失就会遗憾终生。在距离火炬传递直播的前两分钟,出镜记者和摄像记者冲出层层包围圈,进入到第一棒火炬手点火的核心区域,事不宜迟,短短十几秒,确定站位、调整镜头景别,开机!“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邢台广播电视台记者带你看冬奥,我现在是在北京2022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张北县的德胜村,这里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在这里马上就要举行火炬传递活动,在今天的活动中还将有两位邢台籍火炬手亮相,让我们一起期待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正因为此次报道的“一遍过”,让我们成为当时唯一一家在火炬传递活动内圈成功出镜报道的媒体,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艳羡和称赞,同时也成就了我们整个火炬传递报道活动的点睛之笔。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本领和过关的心理素质,在面对机会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把握不住,与能够出彩的这条报道失之交臂。
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新闻宣传工作只有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才能牢牢吸引住受众。在此次报道工作中我们大胆进行了多项创新尝试,比如在媒体融合和传播方式上,坚持移动优先策略,集中力量打造移动传播平台和新型移动新闻产品。通过视频号、我看邢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首发,之后在电视播出进行二次传播,极大提高了报道的影响力。在提高报道质量和丰富表达方式上,通过记者带你看的方式为观众带来更直观、更全面近距离接触冬奥的激情。在拍摄设备和技术手段上,摄像机与手机、三脚架与云台完美配合,呈现多角度视觉效果。在视觉设计和剪辑包装上,从字幕条的色彩甄选,到画面与同期声的叠加使用,都呈现出大气时尚的冬奥效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邢台广播电视台冬奥报道小组,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每天发回来自一线的新闻,让观众们一饱眼福,分享了难得的有关冬奥会的盛宴。通过有看点、有亮点、高水准的一篇篇冬奥报道,不仅让观众直观的了解到赛场内外的精彩故事,还让普通百姓感受到北京冬奥的成功举办的意义,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真正诠释“三亿人上冰雪”的伟大意义。
结语
“感受冬奥魅力,相约冰雪之城,大家好,这里是邢台广播电视台记者带你看冬奥特别采访活动。”此次冬奥之行作为地市级媒体报道奥运会的破冰之旅,也开创了邢台广播电视台参与报道国际顶级赛事的先河。篇篇来自冬奥会现场的报道,凝聚了报道小组的心血,呈现了邢台广电人的智慧,凸显了我们驾驭重大新闻题材的功力。采访工作结束后,邢台广播电视台2022北京冬奥会报道小组荣获河北省委宣传部颁发的纪念证书,荣获河北省2022年“新春走基层”突出集体称号;特别报道“记者带你看冬奥”获得河北省“北京冬奥会河北网络视听优秀作品”以及2022年度河北广播电视节目推优融合报道奖。
新闻实践告诉我们,在重大主题宣传工作中,要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主力军压舱石的重要作用,发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工作作风,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新闻铁军”。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真功夫实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此次报道的成功经验提示我们,“小”台不仅能报道“大”事,而且还能报道好。此次冬奥宣传报道,不仅宣传了冬奥、发出了邢台声音,还锻炼了邢台广电采编队伍,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业务水平,增强了主流媒体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而对于地市级媒体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开创了地方媒体走出去的范例,在提升地市级广电媒体地位方面,也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