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现状及路径
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真正连成了一个整体,跨国界、跨媒介的社交平台的发展也让越来越多人有了自由表达观点的机会。在传媒环境大变革的时代下,国际传播成为了国家必须面对和谨慎对待的问题。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谈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次讲话不仅凸显了国际传播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我国国际传播建设指明了大方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国际传播人才作为国际大环境中“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枢纽,在切实提升国家形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作为专业人才、核心人才培养的主阵营,自然而然需要承担起国际人才培养的首要责任。
高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
随着媒体融合的快速发展,整个传媒生态和格局发生了巨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教授也提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要做到“素质为本,实践为用”,当前的国际传播格局对国际传播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只有在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的前提下、深入了解国际传播人才需要提升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制定出适合国际传播人才成长的培养方案。
综合素养。1.政治素养。传播人才、新闻人才的最终归宿大部分是媒体行业,媒体作为党和国家的“发言人”,媒体人任何时候都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思想观念。高校在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时首先要注重传播人才的政治素养提升,国际传播人才是要站在更大、更广的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好声音”的,他们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不再只代表个人,而是代表着身后的祖国和亿万中国同胞,且国际传播环境中的舆论形势复杂,媒介传播速度之快,好的政治素养是国际传播人才坚守舆论阵地、维护国家形象的核心素养。
2.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大众在传媒环境中辨别、评估、选择和应用媒介信息的一种能力。国际传播人才身处波诡云谲的国际传播环境,每天要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大量信息,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快速筛查有效信息,怎样在接触到信息的瞬间辨别出信息的真伪,这些都需要通过媒介素养提升来锻炼国际传播人才的信息敏感度。最重要的是,国际社会是一个互联互通的空间,任何传播活动中都可能与自己国家有关联,媒介素养可以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的信息筛查能力、辨别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只有尽早掌握传播的主动权,才能够积极引导国际舆论的走向。
3.人文素养。传媒人才不仅需要成为本领域内的专家,还需要成为各个领域内的杂家,国际传播人才也不例外。人文素养是国际传播人才在知识方面的综合体现,一方面,对国际中的传播活动、传播信息的理解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在国际社会中与各个国家的人在交流的过程中也需要了解对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国际传播人才在参与国际传播活动时凸显的文化气质、内在涵养以及个人素质都会对传播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要求综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国际传播人才的文化素养,彰显着我国的文化活力和人文关怀。
综合能力。1.专业能力。作为国际传播人才,掌握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是最基础的要求。高校应当重视对国际传播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国际传播人才快速掌握国际传播活动的规律,很好地适应国际传播环境,利用良好的专业能力应对各类突发问题。尤其是在全媒体的传播环境中,国际传播人才往往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就要直接参与到传播活动中,专业的知识体系,娴熟的传播技能可以帮助国际传播人避免工作失误,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2.思辨能力。如今的媒介环境与传统的媒介环境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媒体时代也有对外传播的国际人才,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相对单一且独立,但是在全媒体并行发展的今天,国际传播人才面对的问题是复杂多元的。因此,思辨能力成为了国际传播人才必须拥有的关键能力之一。美国教育家杜威将思辨能力定义为“反思性思考”,思辨能力可以使国际传播人才在不断的反思中改进不足,在不断的思考中创新传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国际传播人才打开思路、发散思维,从而实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双提升。
3.技术应用能力。传播技术的升级让越来越多先进的传播技术应用到了国际传播活动中,区块链、AI、VR、5G以及更多智能化传播技术涌入国际赛场,一个国家在国际传播中产生的实际影响力不仅来自于国家实力,同时也来自于对先进传播技术的应用能力。因此,高校在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可以通过运用先进技术在国际传播活动中获得传播优势,借助人机耦合帮助自己更快速的掌握环境特点和受众信息,从而更加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传播工作。
高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现状
国际传播人才是组成国际传播队伍的基础,我国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自2009年肇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已经上升到我国发展的战略性层面,部分高校也在调整国际人才培养方略的过程中初见成效。但是,高校培养国际传播人才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只有深刻认识高校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现状并将不足之处及时补进,才能够将优秀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传承下去,从而真正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
培养理念与现实的差距。高校在全媒体传播的环境中不断调整培养目标,大部分高校逐渐摒弃了传统的培养理念,逐渐建立起了全媒体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然而培养理念与现实环境仍存在很大的差距。高校虽然有先进的育人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仍落后于现实环境,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使得高校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在国际传播人才教学体系设立之前并未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培养方式的确立脱离实际,过于理想化的培养理念反而不利于高校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认清方向。此外,国家环境和媒介环境千变万化,高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理念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往往在确立了一套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之后便会长期执行,难以适应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
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国际传播是一个宏观的课题,其中涉及的分支众多,因而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和笼统,通才教育模式成为了绝大多数高校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选择,通才教育只能够帮助人才掌握国际传播领域的基础知识,很难培养出个性化人才。此外,高校培养模式固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传播人才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样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养成。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不足以及培养目标区分度不高,无法通过“因材施教”突出人才的特点,这也将影响国际传播人才在面向国际市场时优势不明显,降低了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实践平台与实习机会较少。近些年,高校传播人才的培养重心历经了从传统媒体向全媒体、国内向国际转移的过程,这是高校在传媒环境变迁中的积极应变,然而大部分高校更加注重理论课程的调整和教学,有关实践的课程却是少之又少。实际上,不论是传统媒体时代还是丰富的新媒体时代,传媒类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都很强,对于人才的动手能力要求也很高,培养国际传播人才所需要的实践平台与一般的实践平台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高校缺乏相应的国际传播实践平台,加之高校与媒体、传媒类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高校培养的国际传播人才的实习机会较少,不论是专科、本科还是研究生学段的学生都是在学年的最后半年才能够获得实习机会,学生不能够及时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国际传播人才的业务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教学资金不足且分配不均。高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必须结合先进的媒介技术和媒介设备,但是先进教学设备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国家在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但是在高校传媒教学设备的投入上还有所欠缺,教学资金不足导致高校无法打造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与此同时,高校还面临着教学资金分配不均的问题,大量的教学资金仍然消耗在了传统学科的发展上,致使一些国际人才培养项目迟迟无法开展,资金支持不足严重影响了国际传播学科的建设发展。
高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
高校能够系统地培养传播人才的知识体系,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从2019年开始国家教育部便设立了“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也积极投身这一专业的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的质量,组建出一支支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高校应当借助学界的先进思想,对标业界的用人标准,不断探索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
设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高校应当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以往静态化、固态化的教学体系,设立一个动态化、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高校教育主要分为本硕博三个阶段,本科一般是四年学制,硕博一般是三年学制,在这三到四年的时间里,国际传播环境会发生很多变化,尤其是传播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只有及时根据每一年的传媒格局变化调整育人体系,才能够确保培育出来的国际传播人才与国际接轨。
多元的课程体系需要包含国际传播人才的基础课程如国际新闻与传播、国际新闻事业以及跨文化传播等国际传播课程,着重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还需要将政治理论课纳入国际传播人才的必修课当中,通过政治教育、国情教育全面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的政治素养;与此同时,增加一些国家文化、社交礼仪、世界地理等方面的课程,全面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的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此外,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还能够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划层次教育,从而区分出学术型人才和专业性人才。例如,清华大学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展开了实践,重视通过政治课、业务课、选修课、地理课、研究课来实现国际传播人才素质化教育,做到专才专培、专才专用,充分激发国际传播人才的潜能。
尝试跨专业的培养模式。新闻学院的新闻专业、传播专业是负责培养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因此在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上自然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国际传播人才最终是要站在国际视野进行更具挑战的传播工作,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不能够只依赖于新闻传播专业,而是应当结合国际传播人才所需的一些必备素养和必备技能,尝试跨学科的培养模式。
跨专业的培养模式需要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方面可以建设跨专业的学科体系,将别的专业中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相关课程纳入到新闻传播专业当中来,利用课程的丰富性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人才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则可以将新闻传播专业与外国语专业的人才进行交换培养,通过人才交叉培养使得两个专业的人才既能够在语言学习方面获得提升,又能够在国际知识、传播知识方面实现融通,交叉培养既节省了教学资源又培养了复合型的国际传播人才。例如,西安外国语大学坚持学科专业交叉,并在本硕博阶段都推出了“新闻+外语”的深度交融培养模式,从而打造出了国际传播人才特色培养体系。
开展技术型课程的建设。传统的传播型人才培养很少涉及技术方面的课程,但是今天的国际大众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数字化社会,新型媒介传播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国际传播人才的必修课,高校应当开展技术型课程的建设。国内媒体经历了传统媒体到融媒体、全媒体以及智媒体的变革,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媒介技术众多,高校首先应当从业界引进一批精通传播技术的教师,优秀的师资团队是高校技术型课程建设的基础。
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技术,高校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以及客户端的传播机制和运行原理,大数据的抓取和分析方法等等,并将学习成果纳入期末考核。针对国际上常用的和新发展起来的传播技术,如虚拟现实、移动互联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高校要及时更新在课堂教学内容当中。技术型课程的建设有助于国际传播人才掌握新兴媒介传播规律,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和思辨能力,从而创新出更丰富的传播模式。
教学实践课程贯穿始终。不论是国内传播人才还是国际传播人才都需要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业务能力,这些能力难以从抽象的理论知识中获取,而是需要从实践中获得。高校应当将教学实践课程始终贯穿于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第一,高校应当合理分配教学资金,支持校内的国际传播科研工作和教研项目,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第二,构建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高校与新闻机构多方的国际传播人才共建共享新平台,建立健全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这样既能够充分协调各方优质的传播资源,节省高校自建实践平台的成本,又能够为国际传播人才提供常态化的实践平台和实践课程;第三,实践活动与国际化接轨,让国际传播人才在更真实的国际环境中实现能力升华,高校可以以与国外院校、境外媒体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资源互换,通过教师、学生轮岗培训,共同建设国际型的传播实践平台,加强海外本土化的人才培养,助力国家整体国际传播能力提升。
结语
一个时代的人肩负着一个时代的使命,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压缩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交空间,同时也大幅度拉近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距离,麦克卢汉口中的“地球村”在这一刻俨然成为了事实。为了能够在国际上展示大国风范,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最终助力国家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国际传播将成为不断推进的重大课题。高校作为育人圣地,更需要深入国际传播工作需求,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贡献传媒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