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本质联系,不仅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议题,也是乡村生态文明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物质文明建设的必然需求。这一过程不仅旨在恢复乡村的外在风貌,更在于重塑其内在灵魂,使之成为文化自信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动范例。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1.1 价值逻辑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跃升,更是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的集中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命脉,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逻辑显得尤为深刻和多元。
首先,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人,即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谐共生、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价值观,正是乡村居民内心深处的向往与追求。将这些文化精髓融入乡村日常生活,意味着从人的精神需求出发,通过教育引导、文化活动等形式,让乡村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乡村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能有效缩小城乡文化生活的差异,让乡村居民感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尊重和享受,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融入,不应是简单的复古或模仿,而是一种基于现实需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村居民作为传统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和实践者,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既是受益者也是创造者。这意味着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调动乡村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探索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例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手工艺品电商、农村文化节庆等,不仅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也为乡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1.2 文化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不仅是一项文化工程,更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其文化逻辑,深植于提升乡村居民人文素养、塑造乡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多重维度,展现出独特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一,在乡村振兴的宏伟图景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扮演着“文化育人”和“以德树人”的关键角色。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乡村社会经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转型,乡村居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复兴铺垫了肥沃的土壤。新时代下,乡村居民不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传承者乃至创新者。他们通过学习、体验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充实精神世界,完善家庭生活品质。
第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自信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上,更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和创新应用中。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传承民间艺术、保护历史遗迹等方式,不仅让乡村居民在文化体验中获得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更激发了他们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了文化自信的良性循环。这种自信,促使乡村居民在面对外来文化和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时,能够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既吸收有益的外来元素,又坚守本土文化的根与魂,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创新。
第三,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滋养这一灵魂的不竭源泉。通过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礼仪规范、家风家训等内容,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还能引导乡村居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开展传统节日庆祝、民间故事讲述、乡土文化教育等活动,让乡村居民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自觉成为乡风文明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此外,通过打造特色文化村、乡村文化馆等文化阵地,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为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平台,使乡村文化发展更加鲜活有力。
1.3 生态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瑰宝,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逻辑,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诠释,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生态、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这一逻辑框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与应用,展现出多维度的生态智慧与实践策略,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首先,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生态智慧,为乡村宜居环境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撑。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理念渗透到乡村的每一寸土地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微观层面看,乡村景观设计、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无不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传统美学的传承。在宏观层面,生态农业的布局、绿色产业的培育、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开发,无不是在传统文化指引下,寻求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
其次,面对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压力和文化同质化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解决方案。通过挖掘和传承农耕文明中的生态智慧,如循环农业、节气耕作等,可以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规范和审美意识,能够引导乡村居民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避免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长远的生态安全。
再者,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善,更是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道德观念,对于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精神文明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教育普及、文化活动等形式,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不仅能够激发他们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能促进乡村社会风气的净化与提升。
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2.1 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承,首先是对历史的深刻尊重和珍惜。这包括但不限于历史悠久的乡土建筑、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世代相传的手工艺、寓意深远的节日庆典,以及那些口耳相传的故事与传说。它们不仅构成了乡村独特的文化景观,更是乡村居民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的源泉。保护好这些看得见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活化那些看不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方言、习俗、乡规民约等,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传承的首要任务。通过建立文化档案、开展田野调查、支持民间艺人等方式,不仅能够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还能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豪感,促进文化资源的活态传承。
其次,在传承中创新,是激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关键。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为了守护历史,更是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例如,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自然和谐观、墨家的兼爱非攻等,这些思想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能够为乡村治理、人际关系、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智慧与灵感。同时,通过现代视角重新解读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创造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的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如结合现代设计的乡村手工艺品、融合传统元素的乡村旅游业等,这不仅能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能促进文化的对外交流,提升乡村的国际影响力。
2.2 创新传统与现代的纽带
一是拓展传承载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移动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正如柯马丁在《仪式中国》中所言,传统文化的持续影响已无法脱离新媒介的助力。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利用新兴技术,如社交媒体、直播、短视频平台等,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载体。通过这些平台,传统文化可以以更加生动、直观、互动的方式呈现给公众,使得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轻盈巧妙结合。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重现古代生活场景,或通过在线直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直接与观众互动,这些创新手段极大地拓宽了传统文化的受众范围,使之更易于被现代人接受和喜爱,同时也为乡村文化资源的宣传与推广开辟了新天地。
二是形式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仅停留于形式的模仿和表面的展示,而应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近年来,一系列文化创新案例的成功,如《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纪录片的热播,以及云端博物馆的兴起,无不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创新不仅让传统文化以更亲民、更有趣的形式呈现,更重要的是,它们让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产生了共鸣。例如,故宫博物院通过开发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如“朕知道了”胶带、故宫口红等,成功吸引了年轻群体的关注,使传统文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古董,而是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时尚的一部分。
三是融入社会实践。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最终要落脚于社会实践,服务于人民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鼓励和支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手工艺产业等相结合,创造出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业态。例如,通过开发农耕文化体验园、传统手工艺体验工坊等,不仅传承了传统技艺,还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同时,鼓励艺术家、设计师等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与村民合作,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创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新产品,如特色民宿、乡村艺术节等,这样的实践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2.3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举足轻重,是推动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力量。首要任务是加强政策保障,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旨在扶持乡村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乡村精神文化的繁荣构建坚实的制度基础。这包括但不限于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鼓励传统技艺的学习与创新,以及对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给予政策倾斜。政府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确保传统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避免过度商业化带来的文化异化。
二是动员全社会力量。乡村振兴的文化建设绝非政府单打独斗所能完成,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应积极调动社会资源,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协同发力的格局,形成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合力。这包括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赠、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通过搭建平台,举办各类文化节庆、艺术展览、文化论坛等活动,增强公众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政府应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科学规划,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项目的资金投入,特别是针对那些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但经济回报周期较长的项目,更要给予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此外,应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比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提供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私人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乡村文化领域,形成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互补的多元融资体系,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2.4 加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
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首先应着眼于本土,挖掘和激发乡村内部的潜能。乡村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资源,这为本土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微信公众号、慕课平台等,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课程,课程内容应紧贴乡村实际,涵盖农耕文化、传统手工艺、乡村治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同时激发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社区层面,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故事会、技艺展示、节庆活动等,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为乡村文化传承播下了种子。
乡村振兴呼唤专业人才的加入,特别是文化、科技、管理等领域的高端人才。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如提供创业启动资金、税收减免、住房补贴等,吸引外来人才扎根乡村,特别是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利用他们的知识、技术和视野,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设立“乡村文化之星”、“乡村创新人才奖”等荣誉奖项,定期评选表彰,提高乡村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此外,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如建设乡村图书馆、文化中心,优化医疗卫生、教育条件,缩小城乡差距,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乡村成为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的热土。
3. 结束语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就是要在尊重地域特色与民俗习惯的基础上,挖掘乡村独有的文化基因。通过整理、保护与创新性发展这些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提升乡村的文化自信,还能为乡村带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关注与投入,促进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