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黄河滩区农业生产习俗之研究
黄河民俗文化是以北方麦黍农耕文化为基础的 , 它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 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传统民俗遗产 , 绘声绘色地展现了北方大地独有的勇武风格和粗犷气漩,非常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究。近年来 , 笔者作为一名民俗工作者,曾多次走进菏泽市内的四个沿黄县区 , 了解到了不少黄河滩区人民长期生产、生活诸方面的风俗民情,同时也看到了这些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减少或灭绝,更有待于保护,在传承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下面就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主例予以探讨。
一、滩地的形成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于我们菏泽,更是名符其实,对于菏泽本地的民众,体会更深。黄河现行河道进入山东的第一站。滔滔黄河,自河南入境,流经东明、牡丹区、鄄城、郓城4县区,境内全长185公里,是全河有名的“豆腐腰”河段。历史上,菏泽这块古老的方域,就曾是黄河善决和积水地带,形成了独特的地形一——滩地。
滩地是指黄河两岸南北堤岸之间的土地,洪水期间被水淹没,是黄河洪水积聚的区域。菏泽市的黄河漫滩,由洪水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当地称之为“搭地”。由于水流的缓急不同,淤成的土地类型也不相同,滩区群众有“紧搭沙,慢搭淤,不紧不慢搭的是莲花地”说法。据滩区群众介绍,洪水到来时,流得急时,比重较轻的淤泥被带走,只留下比重较大的沙子,形成的是瘠薄沙地;水流缓慢时,淤泥落下,形成的是有粘性的胶泥地,比质量比沙地好,但也不大宜于农耕;只有水流不急不慢时所形成的是半沙半泥的土质。东明县一些的地方,就有今年搭一层沙,明年搭一层淤,耕地时可见一层黄沙,一层红淤的现象。这种地都称为“莲花地”,适合耕种十分受到滩区农民喜爱。
多年来,这些滩地和河田一直是滩区居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代代相传地用于农耕生活。千百年来,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对滩地河畔进行管理、培育和利用的传统。
黄河给滩区的人们创造了大量良田,当地的百姓对黄河也就只记其好,忘记其洪水的危害了。如若多年没有洪水,他们的土地会变得不那样肥美,因此在滩区群众曾流行一句的俗语,说是“三年不淹学狗叫”,显示了对黄河的一种特殊情感。
这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滩地的人们,对于滩地非常熟悉,他们把滩地分成各种类型,一般处在不再过水的田地,称为“高滩”、“老滩”、“三滩”,这些地方与堤外的土地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水灾时期,不再出现中小型洪水泛滥的地区被称为“二滩”或“中滩”,这些地方聚集了大部分滩区耕地,许多村庄也是因为方便耕种而建在这些地方。
菏泽市现辖7县2区,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4县区是黄河沿岸流经区。黄河滩区长128公里,耕地面积达3838万亩,目前有16个乡镇和225个村,共有14.68万农民居住在起伏的黄河滩涂。滩区内还有一种极不稳定滩地叫“低滩”,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则露出水面,随时消长。但勤劳的滩区人民也绝不放过各个种耕的机会,深秋抢种的田地,到春天,绿苗与黄水为邻,那情景令人十分迷人。
二、滩区农业生产习俗特点
黄河下游沿岸因其地理地形环境、人民生活境况与其他地域存在差异,逾千百年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事象。菏泽境内的沿黄农业生产习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文化渊源、农耕器具、粮食加工、食品制作、传统习俗、休闲娱乐、乡村工匠、农副生产、交通运输等多种类目,同时还有黄河号子、河神崇拜习俗等内容。这些与黄河相关的民俗事象,世代被沿黄人民所沿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民风和滩民的秉性。其有别其他地方明显的耕作习俗特点是:
(一)一水一麦的习俗
“一水一麦”是黄河滩区沿袭已久的种植模式。从秋后枯水期,至来年春末夏初,是黄河滩区最适于耕作的一段时间,因此滩区农家非常重视冬小麦的播种,全年粮食就指望一季小麦子。滩区种小麦,之前很少有田间管理措施。只要播下种子,就等着第二年初夏收获。除了种植一季小麦,其他农作物难以收获,主要是因为滩区经常受到洪水的影响。尽管如此,滩区农民仍然努力种植各种粮食、油料和蔬菜。广为流传的农谚如“大秋种高粱,小秋种绿豆,耐淹耐旱又早收”;“想快多种黍和稷,四十五天回仓里”;“谷子黄,芝麻香,拨拉两籽压地帮”;“地头地脑种黑豆,省籽养地不少收”;“早种葫芦和瓜菜,洪水来了抢着拽”。“一水一麦”的种植模式及这些农谚,都是滩区民众对大自然的认知和长期与洪水周旋的经验总结。
(二)隔河种地的习俗
跨河种植是菏泽黄河漫滩地区特有的一种耕作形式。在黄河下游,当发生中小洪水时,主河道普遍淤积,形成高河道、低滩、堤根洼地的地貌。当遇到大洪水时,水直接流向河岸,并沿堤岸流动,导致主河道容易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波动。沿河居民称其为“滚河”。主河道下游往往在两个大堤岸之间来回翻滚,滩涂地区的村庄和土地往往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甚至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造成隔河种植土地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于山东与河南之间的黄河“豆腐腰”段。河道比较宽,两岸的堤岸有的宽达20多公里。河道经常变化,隔河种植土地的现象随处可见。
东明县西南部的王店乡,所有的村庄和土地都位于滩区,河槽滚动时常发生。在这个乡镇的辛集村,有时河水在村子西边十几里,河滩地和村子都在右岸。偶尔河水涌向村庄,耕地皆在左岸,居民需渡河务农。梅庄在鄄城县老城区,情况特殊。梅庄是一个只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最初,整个村庄位于黄河滩涂地区的右岸。后来,因为河道改道,一半村舍坠入河中,土地多留在左岸滩地。约二十户灾民重建时,为了种地,也在左岸建房。从那时起,梅庄的居民就住在两岸的滩区地区,而右岸的居民则要过河到左岸种地。
每年麦收时节,右岸滩区不少村庄只留老人孩子在家守候,男女青壮年都带着锅灶米面、被褥农具,还有用来搭庵住宿的席、箔之类,像搬家一样乘船过河,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滩区农民隔河种地如此困难,还经常遭受水灾,但仍有不少滩区群众不愿迁居堤外,一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二是离左岸滩区更远,三是滩区耕地多,经洪水一灌,土质也很肥沃,不用多少肥料,庄稼就长得很好,素有“十年九不收,一年吃九秋”之说。只要不被水淹,滩区收成一般都比堤根强,这也是所谓“穷堤根、富河沿”的来历。分别在两岸滩区居住,右岸的居民只好过河到左岸种地。
每年麦收时节,右岸滩区不少村庄只留老人孩子在家守候,男女青壮年都带着锅灶米面、被褥农具,还有用来搭庵住宿的席、箔之类,像搬家一样乘船过河,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滩区农民隔河种地如此困难,还经常遭受水灾,但仍有不少滩区群众不愿迁居堤外,一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二是离左岸滩区更远,三是滩区耕地多,经洪水一灌,土质也很肥沃,不用多少肥料,庄稼就长得很好,素有“十年九不收,一年吃九秋”之说。只要不被水淹,滩区收成一般都比堤根强,这也是所谓“穷堤根、富河沿”的来历。
三、滩区农耕文化传承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菏泽市采取一系列措施,传承创新滩区农耕文化,建立了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农耕文化纳入其中;建设了菏泽民俗文化博物馆,展示了大量滩区农耕文物,举办了菏泽国际牡丹文化节等一系列节庆活动,宣传菏泽滩区农耕文化,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滩区农耕文化在创新、保护和传承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文化传承意识滞后
虽然菏泽市的四县地区拥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但它们的文化知名度相对较低。这些地区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大多位于边缘地带,文化传承通常与家庭密切相关。传统农耕文化陈旧过时,其影响导致这些文化的推广缺乏动力。广大群众对这些滩涂地区的农耕文化了解甚少、难以理解,一个民俗博物馆或文艺演出也不能起到应有的传承作用。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耕作方式逐渐衰落,有些已经灭绝。如今,到黄河滩区,许多农耕习俗只听它的名字,看不到它的实物,或者只能在博物馆或文化中心看到它的遗迹。由于缺乏主题农耕文化的宣传,导致菏泽市地方文化整体衰落。
(二)文化创新动力不足
菏泽市地方文化根植于黄河农耕传统。尽管黄河农耕文化丰富多彩,但也伴随传统的封闭、保守滞后趋势。这种文化倾向在当前社会仍然具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在山东内陆地区的菏泽市。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和群众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只关注自己管的、涉及的“一亩三分地”。他们既没有合作共赢的意识,也没有寻求新变化的勇气。他们秉持着“不求功,不求过”的思想,不愿意下大力气创新滩区农耕风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这种墨守成规的发展思路,使菏泽市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发展态势无法充满激情和活力。
(三)文化传播的单一模式
当代科技作为文化创新和传承的关键工具,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发掘和展示菏泽市及沿黄四县滩区农耕文化的形式过于单一,方法十分简单。菏泽市的一家民俗博物馆,滩区农耕藏品不多,菏泽农耕文化特色不突出,参观的人也很少,无法普及。现有的农耕文化书籍、视频和实物大多陈列在博物馆、图书馆、县城文化馆等固定场所。菏泽滩区农耕文化丰富,但目前在菏泽市沿黄四县区,黄河滩涂地区还没有专门的农耕文化博物馆,研究农耕习俗的人也很少,研究出版成果更是少之又少。
四、保护与传承滩区农耕文化的几点对策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为菏泽市保护滩区农耕文化提供了重要机遇。菏泽市要紧紧按照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科学规划,明确目标,采取有效策略,推动菏泽市滩区农耕文化传承创新。
(一)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理念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节能增效、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科学理念,黄河流域致力于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菏泽市滩区的农俗文化融合了科学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绿色元素,同时也存在一些陈旧的封建文化成分。为了传承与发展菏泽市滩区的农业文化,必须立足此理念,确保积极传承和创新生态元素。准确定位并融合农业文化与生态,发现绿色发展与市民利益的共同价值。我们要停止使用黄河滩地农业文化中与绿色生态理念背道而驰的部分,控制经济扩张,探索其中的快乐、愉悦和健康因素。同时,倡导生态、循环、高效的绿色经济发展方式。
(二)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传承与创新并非对立,一脉相承的。因此,政府有必要对菏泽市黄河沿岸四县的农业传统和文化资源进行普查。在深入研究当地历史背景后,拯救、保护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深挖、整理地方文化内涵。同时,发现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元素,并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议题。在维持滩地农业文化的“真实性”和“原生态”环境的同时,设计大量与当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活动,建立多元化的地方文化传播平台,并逐步融入菏泽社会文化生活。随着受众规模的增长和传播范围的扩展,滩地农业文化将吸引更多关注和价值,承载更多文化元素,满足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为滩地农业文化的长期发展和传承提供牢固的支撑。
(三)建设农业文化博物馆和生态公园
菏泽市政府需重视黄河滩区农业文化在市整体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根据中央及山东省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按照“穿点成带、连片成面、协同共进”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整合至城市整体发展战略。需加大投资,建设现代化“菏泽市黄河滩地农业文化博物馆及生态园”,以实现高水平、高品质。菏泽市的博物馆整合了保护、传承、生态、民俗和旅游等多种功能,成为又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聚焦点。其包含了“堌堆、牡丹、水浒、麒麟”等元素,引导了当地的合理发展,并促进了滩区农业文化的保护。
(四)建立多样化参与途径
黄河滩地区的农耕文化,是菏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创新需建立多元参与机制。建议政府制定农业遗产名录,企业挖掘相关资源,社会团体推广农业文化,文化行业创作产品,民众积极参与传承和创新滩区农耕文化。政府、企业、民众应采取积极行动,筹措资金助力滩区农耕文化发展。农耕文化源于农民,是从多样性和共享性的角度看的。农民的积极参与对于继承和创新农耕文化至关重要,有助于赋予其更多活力和生机。因此,政府和文化部门可以开展农村文化惠民项目,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农村和学校等各个领域,以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民俗文化的创作需要民间文化从业者付出大量的体力和智力,因此其智慧成果应该受到保护、认可,并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结语
总之,菏泽市黄河滩区农耕文化是菏泽文化的基础和主题,内涵丰富,种类繁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面临着减少或消亡,急需保护和传承。目前,黄河流域高品质发展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在此情况下,菏泽市黄河滩区需倡导新兴发展观念,即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方面采取有效发展策略,逐步解决传承创新的挑战,探索地方特色的文化传承创新方式,传承历史,增强文化自信,为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